初春的京城本该是暖意渐浓,街头却弥漫着一股刺骨的寒意。
清晨的西市街头,往日的喧闹消失无踪,唯有零星的哭声和低低的议论声,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听说了吗?陛下听信方士的话,要征选百名未婚女子入宫‘祈福’,说是能助陛下长生不老!”
“可不是嘛!我家邻居的女儿才十五岁,昨日就被官差强行带走了,她娘哭得晕死过去好几回!”
“这哪里是祈福,分明是害命啊!多少好人家的姑娘,就要被关在深宫里,一辈子毁了!”
凌策身着便服,站在街角的茶摊旁,听着百姓们的哭诉与咒骂,眉头紧紧皱起。
指尖握着的茶杯早已冰凉,杯中的茶水晃动着,映出他眼中的凝重与冷冽。
自昨日起,京城便四处张贴着皇榜,天启帝以“求仙问道、祈求国泰民安”为名,强征百名十五至十八岁的未婚女子入宫,由方士带领“祈福炼丹”,实则是为了满足他长生不老的私欲。
“公子,青雀传来消息,皇榜张贴不到一日,官差已强行带走了三十多名女子,不少百姓反抗,却被官差殴打,甚至有百姓被当场打死。”身后的护卫低声汇报,语气带着几分愤慨。
凌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
他早已通过情报网得知,天启帝近来沉迷方士炼丹,听信妖言,认为“采阴补阳”能助他长生,此次强征女子入宫,便是方士为讨好皇帝提出的“馊主意”。
可他没想到,皇帝竟真的不顾百姓死活,不顾朝堂非议,做出如此昏庸无道之事。
“去将军府。”凌策转身,语气冰冷。
他知道,这件事绝非强征女子那么简单,皇帝沉迷长生,荒废朝政,方士趁机干预朝局,再加上之前的削藩猜忌,这个王朝,早已显露败亡之相。
凌英的将军府内,气氛同样凝重。
凌英身着劲装,刚从城外军营回来,听闻强征女子之事,脸色瞬间沉得能滴出水来。
她看着手中百姓的诉状,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被强征女子的姓名和家庭,字里行间满是绝望与悲愤,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荒唐!简直是荒唐!”凌英猛地将诉状拍在桌上,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
“陛下身为君主,不思治国安邦,反而沉迷长生,听信妖言,强征民女,这与昏君何异!”
“阿姐。”凌策推门而入,看着盛怒的姐姐,语气沉重。
“此事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方士不仅怂恿陛下强征女子,还暗中插手朝政,昨日已有人看到方士与太尉旧部密谈,怕是想借‘祈福’之名,安插自己的人手,掌控宫闱。”
凌英瞳孔骤缩,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她一直以为,天启帝只是猜忌心重,想削藩集权,却没想到,他早已沉迷长生,昏聩到任由方士摆布,将朝堂大权拱手让人。
强征民女只是开始,接下来,恐怕便是方士专权,朝政混乱,民不聊生。
“我们去皇宫,劝谏陛下!”凌英猛地起身,语气决绝。
她身为镇国大将军,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绝不能眼睁睁看着陛下沦为昏君,看着王朝走向覆灭。
凌策却伸手拦住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阿姐,没用的。”
“陛下早已沉迷长生,听不进任何劝谏。”
“你若去劝谏,只会触怒陛下,甚至会被方士和三公主党羽借机诬陷,说你‘以下犯上,藐视君权’。”
“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凌英眼中满是痛苦与不甘。
“看着百姓流离失所,看着女子被强行掳走,看着王朝一步步走向毁灭?”
“不。”凌策摇头,目光扫过窗外,看着街头百姓绝望的身影,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
“我们不是眼睁睁看着,而是要认清现实,这个王朝,早已无可救药。”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炸醒了沉浸在“忠君”思想中的凌英。
她怔怔地看着凌策,看着他眼中的通透与决绝,心中一直坚守的“忠君报国”信念,开始摇摇欲坠。
凌策走到她面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历经两世的沧桑:“阿姐,我们之前以为,只要扳倒萧煜和三公主,守护好北疆,就能护住侯府,护住百姓。”
“可我们错了,真正的根源,从来不是萧煜和三公主,而是这位沉迷长生、不顾民生的君主。”
“他为了削藩集权,纵容世家倾轧。”
“为了长生不老,强征民女,荒废朝政。”
“为了一己私欲,不惜牺牲百姓的福祉,牺牲王朝的未来。”
“这样的君主,这样的王朝,值得我们守护吗?”
凌英沉默了。
她征战沙场八年,为的是守护家国,守护百姓,可现在,她守护的君主,却在亲手摧毁这一切。
强征民女的哭声犹在耳畔,百姓的咒骂还在街头回荡,她一直坚守的“忠诚”,在这一刻,变得无比讽刺。
“百姓是水,君主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凌策的声音缓缓响起,字字诛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