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142章 破晓雷鸣

北洋钢铁军魂 第142章 破晓雷鸣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天谴-I型”火箭试射成功的余波,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平息,反而在更深层次的战略领域,激荡起愈发汹涌的暗流。那道划过渤海湾上空的尾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涟漪正悄然改变着大国博弈的棋局。

南京,总统府地下指挥中心。

巨大的沙盘上,欧亚大陆的地貌栩栩如生。高岩手持一根细长的指示棒,并未指向任何传统的军事要地,而是轻轻点在了广袤的西伯利亚与中亚荒漠。他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地图,落在了更遥远的欧洲腹地。

“诸位,‘天谴’初啼,其声虽隐,然闻者心惊。”高岩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室内回荡,“约翰牛与高卢鸡,绝不会坐视一种可能颠覆其百年海权霸权的武器诞生。他们的反制,或许会比我们预想的更快,更隐蔽。”

站在他身旁的,除了王奎、陈念恩等核心幕僚,还有两位新面孔——一位是神情精干、目光锐利的中年人,新任共和**事情报总局局长,代号“暗河”的凌云;另一位则是气质儒雅却透着坚毅的外交部副部长,负责对欧事务的曾慕韩。

“凌局长,你先说说情况。”高岩示意道。

凌云上前一步,语调平稳却内容惊心:“根据我们多方渠道确认,约翰牛秘密情报局与高卢鸡第二局近期活动异常频繁。他们的目标高度一致:一是我们在德意志招募的技术专家,特别是涉及火箭、航空、动力领域的核心人员;二是我们通过‘特殊渠道’运回国的精密设备和关键原料。已有至少三起针对我方专家的策反企图被我们挫败,另有两批标注为‘民用机床’的设备在转运途中遭遇‘意外’滞留和苛刻检查。”

曾慕韩接口道:“外交层面,压力也在增大。约翰牛驻华公使多次在非正式场合,以‘维护地区稳定’、‘防止军备竞赛’为名,对我方的‘某些大规模工业试验’表示‘关切’。高卢鸡方面则更隐晦,但其国内媒体近期的舆论风向,开始将我们描绘成一个‘危险的、不受控制的新兴军事强权’。”

“意料之中。”高岩冷笑一声,“他们习惯了高高在上,岂容他人酣睡卧榻之侧?更何况,我们这次,是要直接动摇他们统治世界的根基。”

他转向陈念恩:“念恩,我们的‘盾’,铸得如何了?”

陈念恩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严谨:“基于‘天眼’计划(雷达)的原型预警网络,已在渤海湾、黄海沿岸以及部分内陆战略要地开始架设试验性基站。理论上,可以对中高空、大尺寸目标提供数百公里的早期预警。但识别精度、抗干扰能力和低空探测,仍是巨大挑战。至于主动拦截……‘天谴’本身的速度和高度,目前我们尚无任何现有武器能够有效应对。”

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拥有了锋利的“矛”,却发现自身同样暴露在类似的威胁之下,这种感觉让所有人脊背发凉。

“所以,我们必须更快!”高岩斩钉截铁,“‘天谴’后续型号的研发必须加速!同时,‘天眼’网络的建设和反制技术的研究,优先级与‘天谴’并列!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拥有打击能力,还必须拥有起码的防御和生存能力!”

他目光扫过凌云和曾慕韩:“外交和情报战线,你们的任务同样艰巨。曾部长,你要利用我们在国联的席位,以及约翰牛与高卢鸡、丑国之间的微妙矛盾,巧妙周旋,拖延他们可能形成的针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联盟,至少要让他们无法齐心协力。凌局长,你的任务是确保我们的人才和物资通道安全,同时,加强对潜在敌人类似项目进展的情报搜集!我们要知道,他们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二、 无形战线:暗涌与交锋

命令下达,共和国的庞大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只是这一次,更多是在常人无法察觉的阴影之下。

在欧洲,共和国的情报网络与约翰牛、高卢鸡的特工展开了一场无声的猫鼠游戏。针对关键人才的保护级别提升至最高,重要的运输路线和节点加强了伪装与护卫。同时,“暗河”领导的情报人员也开始尝试渗透对方的相关研究机构,试图获取西方在雷达、火箭以及可能存在的类似“天谴”项目上的进展。这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每一步都伴随着极高的风险。

外交场上,曾慕韩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他在日内瓦的国联会议上,一方面坚决驳斥任何对共和国国防政策的无端指责,强调共和国的一切科研活动均出于和平目的与自卫需求;另一方面,则积极与丑国代表团接触,探讨“太平洋地区安全新框架”的可能性,巧妙地利用丑国对约翰牛独霸远东事务的传统不满,来牵制伦敦的动作。同时,他也向高卢鸡私下传递信息,暗示共和国愿意在“某些领域”与高卢鸡进行“有限度的技术交流”,以此分化英法同盟。

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方列强联合对共和国进行技术绞杀的步伐,为国内的关键项目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三、 铸盾与砺剑:本土的全力冲刺

在国内,依托于消化吸收德意志技术后大幅提升的工业基础,以及与北极熊帝国废墟上汲取的资源,“天谴-II型”的研发和“天眼”预警网络的建设进入了冲刺阶段。

位于西南崇山峻岭深处的秘密研发基地,“天谴-II型”的设计目标更为激进:射程要求覆盖五百至八百公里,采用更高效的液体燃料,并尝试引入初步的惯性导航系统,以期大幅提升命中精度。福斯勒博士团队与共和国工程师们日夜奋战,攻克着一个个技术难关。

与此同时,在沿海的山巅和战略纵深地带,一座座雷达塔拔地而起。尽管初期型号笨重、可靠性差,且极易受到天气干扰,但它们毕竟构成了共和国国土防空预警系统的雏形。负责“天眼”计划的团队,在陈念恩的指导下,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将雷达信息与防空火炮、甚至未来可能出现的专用拦截武器进行联动。

高岩深知,仅仅被动预警远远不够。在他的授意下,一个高度机密的“逆戟鲨”项目悄然启动。该项目旨在研发一种能够主动击落来袭飞行器(包括未来的轰炸机和火箭)的防御系统,技术路径尚未确定,可能是更先进的拦截火箭,也可能是高射速的自动化防空炮塔,甚至是……基于新物理原理的武器。这只是一个遥远的构想,但种子已经埋下。

四、 新的平衡与未熄的狼烟

数月后,一份来自欧洲的绝密情报摆在了高岩的案头。情报显示,约翰牛在极端保密状态下,启动了一项名为“复仇使者”的远程火箭\/飞弹研究计划;而高卢鸡,则在其北非殖民地,开始建设大型远程火箭试验场。显然,“天谴”的惊雷,彻底惊醒了旧日的霸主,一场全新的、以速度和距离为标志的军备竞赛,已然无可避免地拉开了序幕。

高岩合上情报,走到窗前。南京城华灯初上,一片安宁祥和。但他知道,这份安宁之下,是前所未有的暗流汹涌。

他按下通讯器,接通了凌云和曾慕韩:“他们,也开始了。”

通讯器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凌云沉稳的声音:“总统,我们起步更早,基础也已不同往日。”

曾慕韩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国际压力会持续存在,但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利用好他们之间的矛盾,时间依然在我们这边。”

高岩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缓缓道:“那就让他们跟吧。我们用‘天谴’撕开了旧时代铁幕的一角,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与挑战。但共和国,别无选择,只能向前。”

他目光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片由火箭尾焰和雷达波束交织而成的、更加复杂而危险的天空。破晓的雷鸣之后,不是坦途,而是更加激烈的、决定文明走向的漫长竞逐。共和国的命运,已与这柄自己铸就的“双刃剑”紧紧捆绑,唯有握紧剑柄,不断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