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143章 星火燎原之势

北洋钢铁军魂 第143章 星火燎原之势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北风卷过西伯利亚荒原,将积雪塑造成无数冰冷的波浪。在这片被视为生命禁区的苦寒之地,一支特殊的车队正沿着冰冻的勒拿河岸,艰难地向北跋涉。车队由加装了防滑链的卡车和几辆覆盖着厚重帆布、形似锅炉的奇特车辆组成,成员并非军人,而是共和国资源勘探总局的工程师和地质学家,领队的是年近五旬、脸庞被风霜刻满沟壑的资深勘探专家,马永康。

马永康手里紧握着的,不是地质锤,而是一台不断发出“滴滴”规律的电子蜂鸣声的木匣子——这是共和国物理研究所根据“天谴”项目衍生出的磁异常探测技术,改造出的第一代实验性矿产勘探设备。蜂鸣声在他耳中,比任何音乐都更动听,因为它预示着脚下这片被北极熊帝国遗弃的冻土之下,埋藏着共和国急需的、能够支撑其工业继续狂飙突进的宝藏。

一、 衍生的光芒:尖端技术的“下沉”

“天谴”计划如同一棵投入池塘的巨石,激起的不仅是战略层面的波澜,更有无数技术扩散的涟漪。那些为追求极致速度、精度与威力而研发出的尖端技术,开始显现出改变整个国家基础面貌的潜力。

在共和国物理研究所,一群原本服务于火箭燃料研究的化学家,在尝试合成新型高能推进剂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种高效的合成氨催化剂。这项技术的突破,立刻被农业部门捕捉到。不到半年,利用此技术建造的大型化肥厂在华北平原拔地而起。当第一批雪白的尿素颗粒撒入土地时,预示着困扰这个农耕民族数千年的粮食产量瓶颈,有望被一举打破。

与此同时,陈念恩领导的无线电研究所,在攻克火箭遥测数据链小型化难题时,积累了大量高频电路和信号处理经验。这些技术被迅速下放至民用领域。更小巧、更省电、通讯距离更远的民用无线电开始进入市场,首先装备在了远洋货轮和深入内陆的勘探队上。信息传递的壁垒,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崩塌。

而马永康手中那台简陋的磁力仪,更是“天谴”衍生技术最直接的体现。原本用于探测远距离金属目标(如军舰)的磁异探测原理,被巧妙地用于寻找地下的铁矿、铜矿。尽管设备笨重,灵敏度也无法与后世相比,但在这片地质资料近乎空白的地域,它已然成为了指引方向的“神灯”。

二、 深土的召唤:资源瓶颈的突破

车队在一片背风的丘陵下停了下来。磁力仪的蜂鸣声在这里变得异常急促和响亮。

“就是这里!打钻!”马永康的声音因激动而沙哑。

重型钻机轰鸣起来,坚硬的冻土和岩层被一寸寸穿透。当钻头提升上来,带出的岩芯在阳光下闪烁着黄铜色的光泽时,整个营地沸腾了!

“高品位斑岩铜矿!看这结晶!储量绝对小不了!”随队的地质学家捧着岩芯,双手颤抖。

消息通过刚刚建立不久的、连接远东与内陆的试验性无线电中继站,跨越数千公里,传回了南京。

工业发展总署内,署长几乎是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确认了?勒拿河中上游,大型铜矿!好!太好了!”他激动地来回踱步,“我们的电线、发电机、电动机、还有‘天眼’计划需要的那么多铜线……瓶颈终于看到解决的希望了!”

这仅仅是开始。随着更多装备了简易探测设备的勘探队被派往人迹罕至的西北戈壁、西南群山,以及名义上已纳入共和国势力范围的北极熊远东废墟,好消息接踵而至:甘肃发现了大型镍矿,江西钨矿的储量被大幅修正,而在蒙古高原边缘,一个极具潜力的稀有金属矿带也被圈定出来。

这些深埋于地底的资源,如同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共和国高速运转的工业心脏。原材料瓶颈的松动,使得许多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停滞的产业扩张计划,重新提上日程。

三、 体系的脉动:基础建设的狂潮

资源的大量涌出,对共和国的基础设施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必须有一条铁路,直接通到勒拿河矿区!”在最高战略会议上,交通部门的负责人指着地图,语气斩钉截铁,“现有的线路运力已经饱和,而且绕行太远。我们需要一条更北、更直的动脉!”

于是,规划的“北大动脉”铁路线再次被提速。无数的工程兵和招募的工人,顶着严寒,开始向漠北进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钢铁的轨道如同文明的触角,顽强地向着资源地延伸。

与此同时,一场规模空前的全国电网建设计划——“光明网”计划,也正式启动。目标是依托黄河、长江等水系上正在规划或建设的大型水电站,以及北方煤炭产区的大型火电站,构建一个连接主要工业城市和资源产区的骨干电网。高高的铁塔开始在山峦和平原上竖起,粗大的电缆如同神经纤维,将为共和国的工业躯体输送着不竭的动力。

港口在扩建,公路在硬化,新的工业城市在资源产地附近拔地而起。整个国家,仿佛一个巨大的工地,每一个角落都在轰鸣,都在生长。这种基础建设的狂潮,不仅是为了满足当前的需求,更是为未来更宏大的蓝图,打下坚实的地基。

四、 燎原之势

一年后,南京。

高岩视察了新落成的“共和国重工业成就展”。展厅里,不仅有“扬威”舰的模型、“天谴”火箭的示意图,更有利用新勘探出的铜矿制造出的巨大发电机组转子,利用新发现的镍矿炼出的闪亮合金钢,以及标明了新发现矿藏点和已建成、在建交通能源网络的巨大沙盘。

他站在沙盘前,久久不语。沙盘上,代表共和国影响力的蓝色,已经从沿海深入内陆,蔓延至北方的冻土荒漠和西方的戈壁高原。而那一条条铁路、电网和航路,则像无数条强劲的血管和神经,将这些曾经孤立的区域,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陈念恩站在他身边,轻声汇报:“总统,根据初步统计,去年一年,得益于新资源和新技术的应用,我们的钢铁、有色金属、发电量等基础指标,同比增速均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五。许多过去被卡住脖子的产业,现在都豁然开朗了。”

高岩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天谴’是惊雷,炸开了前路的迷雾。而这些,”他指着沙盘上那些代表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光点与线条,“才是真正可以燎原的星火。它们或许不如惊雷夺目,但却更为持久,更为根本。”

他转过身,对随行的官员们说道:“继续加大勘探投入,目光要放得更远,海洋、深海!继续推动技术下沉,让尖端的成果,尽快转化为普惠全民的力量!我们要让这星火,燃遍共和国的每一寸土地,照亮我们走向复兴的每一个角落!”

星火已燃,其势渐成燎原。共和国的崛起,不再仅仅依赖于一两件决胜的利器,而是建立在一个日益雄厚、血脉畅通、神经敏锐的庞大工业躯体之上。这具躯体所蕴含的能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聚,准备迎接未来更加广阔也必然更加激烈的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