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121章 破局

北洋钢铁军魂 第121章 破局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第一节:僵持的泥潭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的初春,欧陆的战火并未如许多人预期的那样迅速燃尽,反而陷入了血腥而残酷的堑壕对峙。来自欧洲前线的战报,描绘着一幅幅地狱般的图景:凡尔登、索姆河……无数生命在泥泞、铁丝网和机枪火力下被吞噬。战争的消耗是天文数字,无论是约翰牛、高卢鸡,还是德意志,都开始感到筋疲力尽,并将更加饥渴的目光投向远东这片尚且“富饶”的中立之地。

南京,临时枢密院的会议室内,气氛比往年更加凝重。外交总长伍廷芳面前堆满了来自伦敦、柏林、巴黎甚至东京的照会文书。

“执政,情况愈发棘手了。”伍廷芳揉了揉眉心,“约翰牛和高卢鸡联合施压,以‘防止战略物资资敌’为名,要求我们彻底断绝与德意志及其盟友的一切贸易往来,否则将考虑对我国实施部分禁运,甚至暗示可能影响香港、澳门等问题的未来谈判。而德意志方面,瓦德西伯爵近乎是发出了最后通牒,指责我们未能有效阻止物资经我国领土(主要指山东铁路)流入露西亚,威胁将重新评估山东权益乃至所有双边合作。”

他顿了顿,补充了另一个坏消息:“更麻烦的是,东瀛(日本)也跳了出来,以‘维护远东和平、履行英日同盟义务’为借口,其海军在东海、黄海的活动陡然频繁,屡次逼近甚至闯入我渔业区和专属经济线,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一时间,共和国仿佛被几股巨大的力量从不同方向拉扯,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卷入战争的漩涡,或成为列强博弈的牺牲品。

第二节:暗度陈仓

面对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高岩并未慌乱。他深知,在强权环伺之下,硬顶绝非上策,必须运用更高的智慧与更灵活的手段。

“他们要的,无非是物资和通道。”高岩在最高层会议上冷静分析,“约翰牛怕物资去德意志,德意志怕物资去露西亚,东瀛想趁机攫取利益。那我们就给他们,但不能白给,更不能按他们的方式给。”

一套名为“定向贸易管制与中转补偿”的复杂方案,在绝密状态下被制定出来。

首先,共和国宣布,为“恪守中立,维护区域稳定”,将对清单上的“绝对战略物资”(如最新式的无烟火药、高性能炸药、航空发动机技术等)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原则上不向任何交战国出口。

其次,对于其他重要物资(如钨、锑、猪鬃、粮食、普通钢材等),实行“申报与许可制度”。所有出口必须向新成立的“战时贸易管理局”申报最终用户和用途,并缴纳高额的“中立维护特别税”。

最关键的一步在于,共和国“允许”并“默许”交战国通过“第三方中立国”(主要是与共和国关系密切的暹罗、以及部分南美国家)的商行进行转口贸易,但所有经由共和国港口装卸、或通过共和国铁路运输的此类货物,都必须接受“监管”,并支付更高的“过境服务费”。

这实质上是在表面严守中立的口号下,建立了一套由共和国掌控、并能从中牟取巨额利益的灰色通道。约翰牛和高卢鸡需要的物资,可以通过“第三方”辗转流入;露西亚所需的补给,也能在“监管”下通过东北铁路网输送。而共和国,则坐收巨额税费,并利用这笔收入,加速从北美丑国等尚能保持中立的工业国进口关键设备和技术。

“告诉瓦德西伯爵,”高岩对外交官指示,“山东的德意志企业,只要不涉及军事敏感领域,其合法商业活动依然受保护。他们需要的某些非敏感工业品,可以通过‘合规渠道’获得。但前提是,德意志必须动用其影响力,遏制东瀛在东海的无理挑衅!” 这是一招驱虎吞狼,利用德日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惊蛰无声

就在外交官们于谈判桌上唇枪舌剑的同时,共和国最隐秘的利器,再次于深海中露出了獠牙。在共和国东南沿海,一种新的威胁悄然出现——疑似得到某交战国(暗指东瀛)支持或默许的、装备了小型火炮和机枪的高速走私艇,开始频繁活动。它们利用复杂航道和夜色掩护,不仅走私违禁品,甚至胆大包天地袭击落单的共和国沿海巡逻艇和商船,气焰嚣张。

海军司令部决定,给这些狂妄之徒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行动代号——“惊蛰”。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根据内卫府和海军情报处提供的精确线索,两艘最新服役的“海龙-II型”潜艇(“蛟龙”的改进型,静音性能和鱼雷携带量更优),悄然潜伏在走私艇最常活动的舟山外海某岛礁区。

凌晨时分,三艘体型狭长、航速飞快的走私艇,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预定海域。它们显然对自己的速度极为自信,并未进行严格的反潜规避。

“目标确认,距离八链,航向稳定。”“海龙五号”艇长透过潜望镜冷静地观察着。

“一号、二号发射管,定深三米,间隔发射,放!”

两枚“长矛-I型”改进鱼雷悄无声息地滑出发射管,拖着几乎难以察觉的尾迹,直扑目标。

走私艇上的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开始惊慌地转向,但为时已晚。

“轰!轰!”两声几乎连成一片的剧烈爆炸!炽热的火球瞬间吞噬了为首的两艘走私艇,巨大的冲击力将其直接撕裂成碎片!第三艘走私艇吓得魂飞魄散,拼命加速逃离,但潜艇并未追击。

海面上只剩下燃烧的残骸和漂浮的油污,以及少数几个在冰冷海水中挣扎呼救的幸存者(后被共和国巡逻艇“恰好”路过救起,成为指认幕后黑手的活口)。

这次干净利落、未发一枪一炮的水下伏击,消息被严格封锁,但通过特殊渠道,其威慑效果被精准地传递到了相关方耳中。从此,共和国东南沿海的走私和袭扰活动,显着减少。那无声的惊雷,深海的利刃,让所有觊觎者都意识到,共和国的海疆之下,潜伏着不容挑衅的力量。

第四节:星火南燃

外部压力与军事威慑并行的同时,高岩并未忘记那“星火燎原”的长期战略。利用欧战正酣,列强无暇他顾的黄金时机,“星火计划”在南洋进入了更为大胆和深入的阶段。

更多的“华侨商会代表”、“报社记者”、“考古学者”和“植物学家”,持着共和国护照,前往马来亚、荷属东印度、菲律宾乃至澳大利亚。他们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联络,而是有目的地渗透:

在槟城和新加坡,秘密资助倾向于共和国的华文报纸,宣传祖国建设成就,抨击殖民统治的不公。

在爪哇和苏门答腊的种植园与矿山,暗中联络华工,帮助他们争取权益,建立秘密的同乡会组织,灌输民族与国家意识。

甚至在菲律宾和澳大利亚,也开始尝试接触当地对现行秩序不满的政治团体和知识分子,播撒友好的种子。

这些行动润物无声,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南洋的政治生态。越来越多的南洋华侨,开始将南京视为精神和文化的归属,而不仅仅是血缘上的故土。共和国的形象,不再是一个遥远而积弱的符号,而是一个正在崛起、并能为他们提供某种潜在支持的母国。

“执政,这是‘星火’计划南洋组的最新报告。”赵三槐将一份密报放在高岩案头,“我们在坤甸(西婆罗洲)的一个金矿,成功扶持了一位倾向于我们的华人头领,他控制了当地近三分之一的锡矿产出。或许……未来那里可以成为我们一个稳定的战略金属来源。”

高岩仔细阅读着报告,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这步棋,看似闲棋冷子,却可能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系统提示:成功运用外交、军事及秘密手段破解欧战带来的多重困局,“破局”效应生效:国际处境得到改善,战略主动权增强。秘密力量(潜艇、星火)建设取得成效。获得持续战争红利并转化为发展动力。警告:与东瀛的潜在冲突风险升高,需加强海军建设与沿海防御体系。长期秘密行动需注意隐蔽性与风险控制。】

破局之道,在于谋势,在于借力,更在于自身实力的不断积蓄。共和国在欧战的惊涛骇浪边缘,不仅稳住了船舵,更巧妙地利用风浪,为自己赢得了更为有利的航向与宝贵的喘息之机。高岩知道,这场关乎国运的棋局,远未到终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