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120章 擎旗

北洋钢铁军魂 第120章 擎旗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第一节:风起欧陆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的盛夏,一股源自巴尔干半岛的炽热战风,终于席卷了整个欧罗巴。来自柏林、伦敦、巴黎和圣彼得堡的加急电文,如同被点燃的烽火,接连不断地传到南京临时枢密院。

“执政!欧战……爆发了!”外交总长伍廷芳手持译电,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快步走入高岩的办公室。“德意志率先向高卢鸡(法兰西)宣战,并入侵中立的比利时。约翰牛(不列颠)旋即以保障比利时中立为由,对德意志宣战。露西亚(俄罗斯)也已完成动员,对德、奥宣战。整个欧洲……已经打成了一锅粥!”

高岩站在巨幅世界地图前,目光深邃。尽管早已预见,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依旧能感受到那份改变世界历史的沉重。地图上,欧洲已被他用红蓝铅笔粗略地划出了对峙的阵营线。

“该来的,终究来了。”高岩缓缓转过身,语气异常平静,“通电全国,以共和国执政委员会及全体国民名义,发布《严正中立宣言》。申明我中华共和国恪守中立,不参与任何交战集团,呼吁各方停火止战,和平解决争端。同时,警告所有交战国,必须绝对尊重我国主权与中立地位,任何在我国领土、领海及周边海域的军事行动,都将被视为对共和国的挑衅!”

“是!”伍廷芳肃然记录。

“另外,”高岩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启动‘乙字第一号’应急预案。成立‘战时对外协调总署’,由你兼任署长,统一处理所有与交战国相关的外交、商务及侨民事务。原则只有一条:在严守中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利益,利用交战双方对我们的需求,为共和国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命令迅速下达。共和国的中枢神经,在欧战爆发的惊涛骇浪中,开始了高速而冷静的运转。

第二节:利剑出鞘

欧战的爆发,如同在远东这片相对平静的水域投下了一块巨石。约翰牛的远东舰队主力开始向西集结,监视德意志的东亚分舰队,并保护其至关重要的印度洋航线。德意志的舰只则试图突破封锁,或寻找中立港口避难。一时间,西太平洋与南海局势暗流汹涌。

共和国海军司令部内,司令林泰曾指着海图,向高岩和王奎汇报应对方案:“根据预案,我‘启明星’特混舰队已前出至琉球群岛以东海域,进行‘例行巡航’,实则监视可能由此南下的德意志东亚分舰队动向。南海舰队主力集结于榆林港,保持高度戒备,防范任何一方舰只闯入我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同时,‘海龙级’潜艇第1、第2支队,已秘密部署至台海海峡及巴士海峡关键水域,进入战备值班状态。”

高岩凝视着海图,沉声道:“告诉舰队官兵,我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若有任何舰只,无论悬挂哪国旗帜,敢于无视我警告,侵犯我主权,坚决予以打击!要让所有人都明白,共和国宣布中立,不是软弱可欺,而是拥有扞卫中立地位的决心与实力!”

与此同时,在山东半岛,与德意志胶州湾租借地接壤的边境线上,共和国陆军两个精锐师的“换防”行动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新构筑的防御工事、频繁调动的部队以及明显加强的侦察巡逻,都无声地向困守租借地的德意志驻军传递着明确的信号:不要试图以租借地为基地,进行任何可能将共和国拖入战争的冒险行动。

共和国这柄初铸的利剑,在欧战的风暴边缘,悄然出鞘,寒光凛冽。

第三节:渔利之机

欧战的烽火,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为置身事外的共和国打开了一扇特殊的“机会之窗”。交战各国对各类战略物资的需求如同无底洞般急剧增加。

上海、广州、天津等主要港口,呈现出一派畸形的繁荣。悬挂着约翰牛、高卢鸡、甚至遥远北美丑国旗帜的货轮,挤满了码头,焦急地等待着装运货物。共和国统购统销的钨、锑、锡等稀有金属,猪鬃、桐油等农副产品,价格一路飙升,订单排到了数月之后。甚至连汉阳铁厂生产的普通钢材,也因欧战消耗巨大而变得紧俏。

“执政,这是近半个月来的外贸数据,”财政总长面带喜色地汇报,“出口总额同比激增三倍有余,尤其是对协约国(约翰牛、高卢鸡、露西亚)的出口。我们的外汇储备和黄金流入速度前所未有!”

高岩翻阅着报表,脸上并无太多喜色:“这是用欧洲人的鲜血换来的利润。我们要善用这笔横财。”他指示道,“第一,利用外汇,加速从北美丑国和 remaining 中立国进口我们急需的精密机床、大型锻压设备、石油开采技术和良种。第二,将超额利润的一部分,设立‘工业升级专项基金’,用于补贴国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第三,严查走私和资敌行为,尤其是防止战略物资通过非法渠道流入德意志控制区。赚钱可以,但不能授人以柄,破坏我们的中立立场。”

经济的血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流起来,为共和国的工业化引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许多原本因资金不足而进展缓慢的项目,骤然获得了充足的“弹药”。

第四节:未竟之路

外部环境的剧变,并未打乱共和国内部建设的步伐。在华北平原,“津浦-平汉”铁路大动脉的最后一段关键工程——黄河铁路大桥,迎来了合龙的关键时刻。数以千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顶着烈日和湍急的河水,进行着最后的攻坚。当巨大的钢梁被铆接固定,巨大的桥墩稳稳托起钢铁长龙,跨越天堑时,两岸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这条南北大动脉的贯通,意味着共和国的经济血脉真正实现了跨区域的顺畅流动。

在东北,“北大荒”垦殖区,首批交付的五十台“铁牛-Ib”拖拉机发出了震耳的轰鸣,拖着沉重的犁铧,如同钢铁巨兽般,将沉睡千年的黑土成片地翻开。黑色的泥浪翻滚,预示着又一个巨大粮仓的诞生。

而在南京紫金山南麓,规模宏大的新都核心区建设工地上,共和国大会堂、国家图书馆、国立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已初现雏形。高岩时常在黄昏时分,登上临时搭建的观景台,眺望这片正在崛起的崭新城市。这里,将不仅是政令所出的地方,更将是一个文明古国迈向现代化的象征。

“执政,欧战正酣,我们在此大兴土木,是否……”一位随行的官员轻声问道。

高岩摇了摇头,目光坚定:“正因为外界风雨飘摇,我们更要夯实自己的根基。他们打他们的,我们建我们的。这场战争,迟早会结束。届时,一个更加混乱也充满机遇的世界将会出现。我们必须在此之前,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在那场新的棋局中,牢牢握住属于我们的棋子!”

他深吸一口气,江风带着泥土和钢铁的气息扑面而来。

【系统提示:成功应对欧战爆发初期的冲击,“擎旗”效应生效:中立地位得以稳固,国际威望有所提升。获得巨额战争红利,经济与工业发展加速。内部建设持续推进,国家凝聚力增强。警告:长期维持中立面临日益增大的外部压力,需警惕交战国可能的渗透与破坏行动,并预防战后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风险。】

旗帜已立,航道已明。共和国这艘巨轮,在欧陆的炮火轰鸣声中,正按照自己的节奏,坚定地驶向未知而充满挑战的未来。高岩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