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122章 砺锋

北洋钢铁军魂 第122章 砺锋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第一节:山雨欲来

民国四年(1915年)的深秋,欧陆的硝烟依旧刺鼻,而远东的天空,也渐渐被来自东方的阴云所笼罩。东瀛(日本)利用欧战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其扩张的野心如同解开了缰绳的野马,再也不加掩饰。其国内舆论大肆鼓吹“天佑良机”、“在支那确立优势地位”,军部势力愈发嚣张。

南京,临时枢密院内的气氛,因接连收到的紧急军情而骤然紧张。

“执政,东瀛驻华公使今日向我外交部递交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备忘录》。”伍廷芳面色凝重,将一份文件递给高岩,“他们以‘保护帝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及正当商业利益’为名,要求我共和国政府立即解散在山东、福建等地‘具有排日倾向’的民间团体,取缔‘煽动性’报刊,并保证东瀛在华所有‘合法’企业享有‘不受歧视’的待遇。其附件中,还隐含了对我国关税自主权和部分铁路权益的干涉意图。”

这几乎是一份最后通牒。更令人不安的是来自军方的报告。

“海军侦察飞艇及沿海观察哨确认,东瀛联合舰队主力,包括数艘新锐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已悄然集结于佐世保军港,其动向不明,但威胁意图明显。”王奎指着地图上朝鲜海峡的位置,“其驻朝鲜军也异动频繁,似有向鸭绿江边集结的迹象。综合判断,东瀛极有可能在寻找借口,意图以武力逼迫我屈服,甚至不惜发动一场局部战争,以求彻底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并进一步削弱我国。”

内忧外患,骤然加剧。东瀛的狼子野心,已然图穷匕见。

第二节:剑鸣匣中

面对东瀛**裸的战争讹诈,高岩并未被愤怒冲昏头脑,也绝无丝毫退让之意。他知道,此战若退,则国格沦丧,此前一切革新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他们要战,那便战!”高岩在最高军事会议上,声音冷峻如铁,“但战端何时开启,以何种方式开启,须由我来定夺!我们要让他们明白,啃下共和国这块骨头,是要崩掉满口牙的!”

一套立足于“积极防御、后发制人、重点打击”的作战预案被迅速完善并下达:

陆军方面:紧急动员辽东、山东两大军区共五个精锐师,依托鸭绿江、千山山脉及山东半岛既设国防工事,构成梯次防御。新组建的“磐石”摩托化步兵团(装备“长风”卡车和“铁牛”动力底盘改装的小型装甲车)作为战略预备队,部署于交通枢纽,随时准备驰援。

海军方面:所有水面舰艇,包括“启明星”号及其姊妹舰“指引星”号,全部进入最高战备。核心任务并非与东瀛主力舰队决战,而是依托沿海要塞、空中侦察(飞艇及少量“猎鹰”飞机)和水下狼群(“海龙”级潜艇),构成近海防御体系,重点保卫渤海海峡、长江口等关键水道,并伺机袭击敌运输线。

空军方面(雏形):所有堪用的“猎鹰-I型”侦察\/轰炸机和“鹏程-II型”飞艇,统一划归总参谋部指挥,负责前沿侦察、火炮校射及对敌港口、锚地进行象征性轰炸骚扰,迟滞敌军行动。

“告诉林泰曾,”高岩对海军司令下令,“我们的潜艇,是此战的关键奇兵。不必追求击沉战列舰,你们的任务是像幽灵一样,猎杀他们的运输船、落单的驱逐舰,切断其跨海投送和补给的生命线!要把黄海、东海,变成东瀛海军的坟场!”

同时,高岩签署《全国总动员预备令》,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开始有计划地向内地转移重要工厂和设备,储备战略物资,发布征兵通告。一种“誓与国存亡”的悲壮而坚定的氛围,迅速弥漫全国。

第三节:寸土不让

就在战争阴云密布之际,东瀛选择了一个他们自以为的“薄弱点”进行挑衅——山东胶州湾。一艘东瀛的驱逐舰,以“躲避风浪”为名,无视共和国海军的警告,强行闯入胶州湾内德意志租借地附近水域,并试图靠近共和国控制的港口设施进行侦察。

驻防此地的共和国海军“飞霆”号驱逐舰舰长,在多次警告无效后,依据上级“若遇敌舰侵入我认定之军事禁区,可示警射击”的授权,毅然下令!

“砰!砰!”两发75毫米炮弹落在东瀛驱逐舰艏前方不足百米处,炸起冲天水柱!

强烈的警告意味,让那艘东瀛驱逐舰猝不及防,慌忙转向,狼狈地撤出了相关水域。消息传回东京,东瀛军部暴跳如雷,指责共和国“率先开火”、“挑衅帝国海军”。但在国际社会看来,共和国在自己宣称的领海和军事禁区内对闯入者进行示警射击,完全符合国际惯例,东瀛的指责显得苍白无力。

这次“胶州湾炮击事件”,虽然规模极小,却意义重大。它清晰地表明了共和国的底线和决心:寸土不让,寸海必争!你想打,我奉陪,但别想轻易占到任何便宜!

事件发生后,高岩立刻指示外交部,向各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社会通报情况,阐明我方立场,揭露东瀛的挑衅行为。同时,他亲自前往南京郊外的陆军军营视察,对集结待命的官兵发表讲话:

“弟兄们!东瀛倭寇,亡我之心不死!昔日甲午之耻,犹在眼前!今日,他们又想依仗船坚炮利,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我们答应不答应?”

“不答应!不答应!”震天的怒吼响彻云霄。

“对!我们不答应!”高岩目光如炬,“我们手中的枪,我们身后的炮,我们海里的舰,就是用来告诉他们的——华夏,已非昔日之华夏!任何人想奴役我们,都必须先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第四节:砥柱中流

东瀛的战争叫嚣和军事威胁,非但没有吓倒共和国的军民,反而激起了空前强烈的民族义愤和凝聚力。各大城市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东瀛示威游行,工商界发起抵制东瀛货运动,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报名参军。来自南洋、北美乃至欧洲华侨的声援电和捐款,如同雪片般飞向国内。

“执政,全国上下,同仇敌忾!”王奎激动地汇报,“部队求战情绪高昂,民众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就连一些原本对政府政策有所保留的地方士绅,也纷纷表示支持中央,共御外侮!”

高岩站在南京城头,望着脚下这片沸腾的土地和奔流不息的长江,心潮澎湃。他知道,经过数年的革新与建设,这个古老的民族,其精神面貌已然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畏缩与麻木正在被自信与刚强所取代。

“民心可用,士气可用!”他沉声道,“但我们不能被愤怒冲昏头脑。告诉前线将士,严密监视敌军动向,做好一切战斗准备,但绝不打第一枪!我们要在道义和战术上都占据主动。同时,外交斡旋不能停,要继续向约翰牛、高卢鸡,特别是北美丑国揭露东瀛的扩张野心,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理解。”

他深知,与东瀛的全面战争,绝非共和国现阶段所愿。但面对强敌压境,唯有展现出不惜一战的决心和足以让敌人付出惨重代价的能力,才有可能遏制其冒险冲动,迫使其回到谈判桌前。

【系统提示:成功应对东瀛军事讹诈与挑衅,“砺锋”效应生效:国家凝聚力与军队士气达到顶峰,国防动员体系得到检验。获得国内民众与海外华侨强力支持。警告:与东瀛爆发局部冲突风险极高,需做好万全军事准备,并寻求外交突破以避免全面战争。】

宝剑锋从磨砺出。共和国的利剑,已在强敌的磨刀石上,淬炼得愈发寒光凛冽。高岩和他的国家,正以坚定的意志和日益强大的实力,屹立于时代的惊涛骇浪之中,成为支撑华夏脊梁的砥柱中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