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把最后一版APP原型图导出成PDF时,写字楼的中央空调刚切换到早间送风模式。屏幕上“用户登录页-3.0版”的蓝色按钮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她退后半步盯着屏幕,指尖在空气中虚划——忘记密码的入口离登录按钮太远,她又点开Axure,把入口图标往右侧挪了8个像素,直到视觉动线刚好衔接。作为“星途科技”的产品经理,她的工作日从早上八点开始,比团队早到半小时,提前梳理用户反馈、核对开发进度、标注需求优先级,三年来主导的5款产品,上线成功率100%,用户留存率始终高于行业均值15%。
产品经理的工作像“产品的总设计师”,既要懂用户需求,又要协调研发、设计、运营团队。林夏的办公桌上总摆着三样东西:贴满便签的用户调研手册、不同颜色的需求优先级清单、记满灵感的随身本——上周用户访谈时,有位老年用户说“字体太小看不清”,她立刻在随身本上记“首页字体默认放大1号,新增字体调节功能”,现在这个需求已经排进了下版本迭代计划。
“夏姐,早啊!”设计师小宋抱着笔记本跑过来,卫衣上还沾着早餐店的酱汁,“昨天你说的‘社区板块视觉优化’,我做了两版方案,你帮我看看哪个更符合用户调性?”
林夏接过笔记本,屏幕上两版设计对比鲜明:一版用高饱和色块,另一版是低饱和莫兰迪色。她翻出用户调研数据:“咱们的核心用户是30-45岁的职场人,调研里68%的人说‘喜欢简洁不刺眼的设计’,高饱和色块虽然吸睛,但长时间看容易疲劳。你把莫兰迪色的方案再调整下,社区帖子卡片的圆角从8px改成12px,更显柔和,再给‘点赞’按钮加个微动画,提升互动感。”
小宋点点头,刚要走,林夏又叫住他:“对了,老年用户字体的需求别忘了,所有页面的默认字体都要适配,尤其是‘我的钱包’这类重要模块,别让用户因为看不清放弃操作。”
送走小宋,林夏打开企业微信,研发组长老周发来消息:“登录页的人脸识别接口出了点问题,第三方服务商说要延迟3天交付,下周三的上线节点可能要往后推。”她心里一紧——下周三是和合作方约定的上线日,延迟会影响后续推广。她立刻拨通老周的电话:“能不能先做‘密码 验证码’的备用登录方案?人脸识别功能先灰度上线,等接口好了再全量推送,这样能保住上线节点。”
老周沉默了几秒:“备用方案需要额外写300行代码,测试时间也得加1天,但应该能行。我现在组织团队开会,争取今天把方案定下来。”
挂了电话,林夏在需求清单上把“人脸识别功能”标成橙色(待解决),又在旁边写“10:00跟进研发方案”。她想起刚做产品经理时,遇到问题总慌神,总监李姐跟她说:“产品经理的核心是‘解决问题’,不是‘完美执行’,要学会在有限条件里找最优解。”那时候她为了一个不重要的动画效果,硬要研发团队加班修改,导致核心功能上线延迟,现在想起还觉得愧疚。
上午九点半,林夏去会议室开用户反馈复盘会。运营组的同事把上周的用户投诉整理成表格,其中“社区发帖流程复杂”的投诉占比32%。她指着表格说:“现在发帖要填标题、选分类、加标签,三步才能发布,我们简化成‘标题 内容’两步,分类和标签默认推荐,用户想改再改,这样能减少操作门槛。”
运营组长阿凯皱着眉:“简化流程会不会导致分类混乱?后续整理内容会更麻烦。”
“我们可以做智能分类,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自动匹配分类,比如提到‘职场经验’就默认分到‘职业成长’类,用户确认就行。”林夏打开原型图,指着新设计的发帖页,“而且我加了‘草稿保存’功能,用户中途退出也不会丢内容,之前有27%的用户因为没保存放弃发帖,这个功能能解决这个问题。”
阿凯点点头:“行,按你说的来,我们后续会重点监测发帖转化率。”
会议结束后,林夏刚回到工位,就看到合作方的对接人张经理发来消息:“上线前要加个‘邀请好友得积分’的功能,不然推广没抓手,这个功能必须加。”现在离上线只剩6天,加新功能意味着研发和测试时间都要压缩,林夏回复:“张经理,加功能没问题,但需要砍掉‘社区话题推荐’功能,不然上线节点保不住。您看哪个功能更优先级?”
张经理很快回复:“邀请好友更重要,话题推荐下次再加。”林夏松了口气,赶紧把新需求同步给研发和设计团队,又在需求清单上把“社区话题推荐”标成灰色(延后)。
中午十二点,林夏在楼下便利店买了份三明治,刚要吃,小宋拿着设计稿跑过来:“夏姐,发帖页的‘草稿保存’按钮,我放在右上角还是右下角?右上角怕用户看不到,右下角又和‘发布’按钮太近,容易误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