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把最后一页《安全检查整改通知书》叠整齐时,晨光刚好穿过应急管理局的玻璃窗,落在她桌角的安全帽上。红色帽檐反射的光,照亮了证书袋上“注册安全工程师”的金色字样——这是她三年前熬了三个多月才考下来的证,现在成了每次去企业检查时最硬的“底气”。作为市应急管理局的安全检查员,她的工作日从早上八点开始,比规定到岗时间早半小时,提前梳理当天要检查的企业名单、核对安全标准细则、检查执法记录仪电量,两年间跑遍了全市236家重点监管企业,没放过一处重大安全隐患。
安全检查员的工作像“企业安全的医生”,既要会“望闻问切”找隐患,又要懂法规能给出整改方案。林夏的公文包总装着四样东西:最新版《安全生产法》、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强光手电筒、记录隐患的笔记本——上周去化工企业检查,手电筒帮她发现了储罐区角落的裂缝,气体检测仪则测出了轻微的氨气泄漏,及时避免了事故。她刚把检查名单整理好,科长老张就拿着一份紧急文件走进来:“林夏,昨天接到举报,郊区的家具厂违规使用易燃油漆,还堵塞消防通道,今天你带新人小王去核查,重点查油漆储存仓库和消防设施,务必把隐患堵死。”
“好的张科,我这就准备检查装备。”林夏接过文件,指尖快速划过企业信息——这家家具厂主营木质家具加工,去年因消防设施不全被警告过一次,这次举报说“油漆堆在车间,离明火不到三米”,属于重大安全隐患。她转头对坐在隔壁的小王说:“把气体检测仪充满电,再带两副绝缘手套,家具厂用电设备多,怕有线路老化的问题。”
小王刚入职半个月,紧张地把笔记本塞进包里:“林姐,要是企业不配合怎么办?我上次跟着李哥去检查,有个老板还跟我们吵起来了。”
“咱们按法规来,先亮证、再说明检查目的,要是真不配合,就联系辖区派出所协助。”林夏从抽屉里拿出执法记录仪,按下开机键,“记住,检查时每发现一处隐患都要拍照取证,整改要求要写具体,不能说‘尽快整改’,要写‘3日内完成’,这样企业才不会敷衍。”
上午九点,林夏和小王开车往郊区家具厂赶。路上,林夏给家具厂的安全负责人李经理打了电话,告知检查时间。李经理在电话里语气热情:“欢迎欢迎,我们肯定配合检查,您放心!”但林夏听出了他语气里的紧张,心里更警惕了——上次有家企业也是这样,表面配合,实则提前藏起了违规物品。
上午十点,两人到了家具厂。厂区门口堆着几堆木材,挡住了一半消防通道,林夏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拍照:“李经理,消防通道不能堵塞,这违反了《消防法》第二十八条,先让工人把木材移到指定区域。”
李经理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赶紧喊工人来挪木材:“哎呀,昨天卸货太忙,忘了及时清理,马上就挪!”
林夏没跟他多寒暄,直接往油漆储存仓库走。仓库在车间后面,刚走近就闻到刺鼻的油漆味,门口没有“严禁烟火”的标识,窗户还开着,风把油漆味吹得四处扩散。林夏拿出气体检测仪,对着仓库门口一测,苯含量显示“0.8mg/m3”,超过了国家标准的0.5mg/m3。
“李经理,仓库苯含量超标,而且没有通风系统,油漆桶直接堆在地上,没做防渗漏处理。”林夏指着堆在角落的油漆桶,“你看,这个桶已经漏了,油漆渗到地上,遇到明火很容易爆炸。”
李经理搓着手辩解:“我们最近订单多,仓库不够用,就临时堆在这里,通风系统下周就装……”
“不行,必须立即整改。”林夏打断他,从包里拿出《安全检查整改通知书》,“第一,今天之内把油漆转移到符合标准的危险品仓库,派专人看管;第二,3日内安装防爆通风系统,苯含量必须降到0.5mg/m3以下;第三,仓库门口加装‘严禁烟火’标识和应急照明,我3天后会来复查,要是没整改到位,就按规定处罚。”
李经理看着通知书上的条款,脸色越来越差,但还是签了字:“我知道了,一定按时整改。”
检查完仓库,林夏又去车间查消防设施。车间里的灭火器大多过期,压力表显示“红色区域”,消防栓里没有水带,只有几根生锈的水管。林夏拿起一个灭火器,对着李经理说:“灭火器过期、消防栓缺配件,要是发生火灾,这些设备就是摆设。明天之前必须把所有过期灭火器更换,消防栓配齐水带和水枪,我会随机抽查。”
小王在一旁认真记录,还不忘拍照取证,林夏看了一眼他的笔记本,发现隐患点都标了序号,整改要求也写得很具体,悄悄点了点头——这新人虽然紧张,但学得很快。
中午十二点,检查结束。林夏和小王在厂区门口的小饭馆吃了碗面,刚放下筷子,就接到张科的电话:“林夏,市区的纺织厂发生火灾,你们赶紧去支援,协助消防部门做事故调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