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495章 八十寿宴

《少年华国说》的余波席卷华国,影响远超预期。赞同者纷起响应:天民学堂报考人数激增数倍,效仿白话宣讲之风;不少开明官员上书朝廷,建议推广天民学派的实学课程,革新教化体系。

反对之声亦如潮涌。守旧派老臣联名递折,痛斥陈珏 “妄议邦本”“蛊惑民心”,扣上 “动摇等级”“违背祖制” 的帽子;世家派嗤之以鼻,直言 “少年涉世未深,岂能托付家国重任”,称其主张 “罔顾大华国情,纯属空谈”。更有世家暗中推动舆论,讥讽陈珏 “借讲学博名,实则培植私党”。

新旧思想的对抗骤然升温,从朝堂蔓延至市井。原本沉寂的思潮之争,因这篇演讲彻底公开化,本质却是阶层利益的碰撞,天民学派倡导的 “开民智、均机会”,直指世家与旧贵族垄断的教育、仕途资源,触及了既得利益的核心。陈珏对此早有预料,却依旧未想风暴来得如此猛烈。

京城之中,陈珏愈发独木难支。世家掌控着绝大部分宣传渠道,铺天盖地的质疑声淹没了少数赞同之音;朝堂上,守旧派与世家联手动辄发难,即便皇室偶尔出手调和,也难改舆论颓势。更让他棘手的是,皇室对天民学派的快速扩张渐生猜忌,虽未明着打压,却也不再放任,暗中收紧了资源支持。

宣传阵地从来都是文化阵地的前哨,此刻在文化阵地上天民学派与世家门阀杀的半斤八两,但是在宣传阵地上凭借外资介入,在加上天民学派是后发学派,没有世家那么深厚的底蕴,此时处于绝对的劣势状态,在网络新闻上,甚至很难找到支持天民学派的消息。

只有江左,江右,北疆,川蜀世家所掌控的媒体与平台,天民学派的声音才能发出,但是相较于整个大华茫茫多的各式网络平台,舆论水军,在如今这个节奏消息更新越来越快捷的社会,很多人已经没有静下心来分析辨别事情真伪的耐心了,甚至许多攻击陈珏的民众,都是陈珏想要庇护的阶层。

陈珏无法,谁让自己穿越过来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新兴产业了,而各种产业同样被世家完全瓜分占据,自己能够取得如今成就,已经是叨天之幸了,因此此刻面对如此局面只能勉力支撑罢了。

这不是单纯的思想之争,而是新崛起的平民学子阶层与旧有特权阶层的正面交锋,只要天民系学子持续成长,冲突便不可避免。他每日周旋于朝堂辩解、学派遥控、舆论应对之间,心力交瘁,比困于礼部案牍时更甚。

纷纷扰扰中,又是一年过去,迎来陈珏穿越第七年。这一年里,天民高等大学学堂首届学子潜心治学,因为他们清晰的知道,自己能够凭借的,只有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因此奋发努力,陆续推多项实用成果,让学派影响力进一步渗透民间;而朝堂与世家的打压也同步升级,陈珏的每一次发声都被曲解,每一项提议都遭掣肘。

矛盾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终于临近爆发的临界点。

穿越第七年,大华帝京张灯结彩,刘永昌八十大寿的筹备已持续五年,规模之奢糜,堪称古今未有。

五年的时间,也就是陈珏刚刚穿越来的第二年,天民学派刚刚成立没有多久的时候,大华就在筹备这场盛会!

皇城内外,朱红宫墙缠金缀玉,街道两侧遍悬琉璃灯,绵延数十里,夜如白昼;宫中设宴八百席,宴请宾客八千人整,所用餐具皆为鎏金玉器,食材从海外奇珍到西域鲜果,耗费粮草物资无计。更令人咋舌的是,为迎合刘永昌求长生之念,寿宴前竟大兴土木,在宫城西侧修建 “万寿佛阁”,耗时三年,动用人工三万,耗费数十亿,阁内供奉的玉佛由整块和田美玉雕琢而成,仅运输便征调了海军水师百余次。

寿宴当日,佛阁落成大典与寿宴同期举行,西域、南洋八百位高僧受邀诵经祈福,法会排场之盛,远超祭天规格。前来贺寿的世家官员、藩属使臣络绎不绝,献上的寿礼极尽奢华:崔家送的夜明珠重达十斤,陶家献的珊瑚树高逾丈,西方商馆亦赠上国宝礼品,极尽奢华,一时之间,宫中珍宝堆积如山,奢靡之风弥漫帝京。

陈珏作为礼部侍郎,目睹这惊世骇俗的铺张,心头如坠千斤。

陈珏并非反对帝王庆寿,只是这上千亿的资金,若用于赈济灾区,可解无数百姓饥馑;若投入天民学堂,能再建十座高等学堂,让数十万寒门子弟得以求学,哪怕是兴建基础设施,也能全方位的将数省之地提升不止一个等级。此前他曾三次上书,劝诫刘永昌 “节用爱民,以民生为寿”,建议削减寿宴开支,转而兴修水利、推广实学,却均被以内阁 “寿典乃国之大典,不可轻改” 为由压下,最后甚至连刘永昌的面都见不到了。

当然,陈珏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是陈珏返京接任礼部侍郎之后的事情了,平日里陈珏分管藩属,还是偶然发现最近原本清闲的各厅部繁忙起来,毕竟这种盛典,礼部是最忙碌的。

看着殿内觥筹交错、歌舞升平,听着官员们争相献媚的祝寿之词,陈珏只觉一阵刺骨的寒意。

这奢华背后,是底层百姓的苛捐杂税,是寒门学子的求学无门,是新旧阶层难以逾越的鸿沟。他愈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倡导的 “开民智、均机会”,并非单纯的思想革新,而是要撼动这延续千年的特权根基,世家与旧贵族垄断着财富、权力与教育资源,早已将王朝的血肉与民生捆绑,他们的奢华,正是建立在对平民阶层的盘剥之上。

刘永昌端坐龙椅,鹤发童颜却眼神浑浊,对殿外的民生疾苦、朝堂暗流视若无睹,满心只念着长生与皇权稳固。陈珏望着这位垂暮的帝王,忽然明白,皇室的所谓 “调和”,不过是想借天民学派制衡世家,一旦学派触及皇权与特权的根本,所谓的 “支持” 便会化为泡影。

七年的时间,刘永昌已经八十高龄,再也不是之前英明神武的帝皇,身体的衰老,死亡的恐惧,已经磨灭了他的意志,近两年的时间,上欺下瞒,政令不通的事情也在逐渐增加。

陈珏的心,终于冷了。

自上而下,已无丝毫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