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496章 沉默中的失望

寿宴进行到**,崔彦博率世家官员上前祝寿,言辞间暗讽 “近日有异端邪说蛊惑民心,陛下大寿之际,当正纲纪、斥妄言,以固国本”,矛头直指陈珏。陶明轩紧随其后,献上一幅《盛世安居图》,画中百姓安居乐业、世家勋贵锦衣玉食,暗合 “尊卑有序” 之意,引得刘永昌连连颔首。

陈珏立在百官之中,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敌意与嘲讽,心中那股想要改变的念头愈发强烈,却也愈发沉重。他知道,这场寿宴并非盛世的点缀,而是矛盾爆发的前奏,旧势力的反扑已箭在弦上,而他与天民学派,正站在这场阶层冲突的风口浪尖,退无可退。

寿宴的丝竹之声悦耳,却在陈珏耳中化作民生的哀鸣。他望着殿顶高悬的 “万寿无疆” 匾额,只觉荒诞又悲凉, 若江山百姓不得安宁,帝王的长寿,又有何意义?这场铺张到惊世骇俗的寿宴,终将成为点燃冲突的导火索,而他,必须在风暴来临之前,做好万全准备。

这场世纪盛典,不仅是大华的寿宴,更引来了全球目光,西洋诸国、南洋藩属的使臣携重礼赴会,数百家海外媒体派驻专使,全程直播这场 “古今未有之盛事”。世家显然早有预谋,决意借这世界瞩目的舞台抢尽风头,彻底压制天民学派的声浪。

寿宴流程环环相扣,处处是世家精心设计的 “高光时刻”:崔家嫡孙崔文彦当场挥毫,献上《万寿颂》长诗,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引得百官喝彩;陶家资助的戏班献上新编大戏《万国来朝》,场面宏大,暗合世家主导的 “盛世” 图景;连西方商馆也配合出演,献上一场西洋乐器合奏,将气氛推向**。

反观陈珏,作为昔日宴会上必被追捧的诗文泰斗,此次却被安排在百官边缘,远离核心区域。流程单上,既无他献诗的环节,也无任何发言安排,世家刻意淡化他的存在,皇帝亦默许了这种安排,毕竟陈珏三番五次上书反对铺张,早已扫了刘永昌的兴致。

席间,不少人暗中搜寻陈珏的身影。有期待他再出千古名句的学子,有想借机攀附的小官,也有外媒记者听闻他的盛名,欲捕捉其风采,却只在角落看到一个青衫静坐的身影。

“陈侍郎怎么一动不动?” 有人低声疑惑。

“许是在酝酿大作?这般盛典,先生定有压箱底的诗文!” 也有人满怀期待,毕竟昔日陈珏一首诗便能刷屏全网,如今面对世纪盛会,怎会无动于衷?

外媒记者对着陈珏的方向拍照,镜头里的他自顾自夹取菜肴,神色平静,既无愤懑,也无艳羡,与周遭的喧嚣格格不入。弹幕里也泛起嘀咕:【先生怎么不说话?】

【难道是被冷落了?】

【别是在憋大招,等会儿惊艳全场!】

【先生此刻仿佛与周围格格不入,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一样。】

【总感觉怪怪的。】

【我也有这种感觉,希望是我的错觉吧。】

陈珏自然察觉到周遭的目光,却毫不在意。他本就厌烦这种虚与委蛇的场合,此刻被当成透明人,反倒落得清净。面对满桌山珍海味,他味同嚼蜡,心中所想全是寿宴背后的民生疾苦,那真金白银堆起的奢华,那数万民夫辛劳筑起的佛阁,本可让无数人免于饥寒。

并非没有能力挥毫泼墨,只是此刻实在无从下笔。歌颂盛世?眼前的繁华本就是空中楼阁;讽谏帝王?寿宴之上,帝王无心听劝,反而会落得 “失国威” 的罪名。掀桌子?更是幼稚可笑,只会让世家抓住把柄,连累天民学派,给对方递上借口,彻底将自己送上刑台。

于是,他索性闭目养神,席间的丝竹、喝彩、谄媚之语,都成了背景音,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愈发坚定:大华积弊已深,自上而下的妥协毫无意义,明日便再次上书,哪怕触怒龙颜,哪怕引来更猛烈的打压,也必须推动革新,这是百姓的生路,也是天民学派的使命。

若是不允,那就只能另行他法了!

寿宴过半,崔彦博再次起身,提议众臣共同献诗祝寿,众人纷纷响应,唯有陈珏端坐不动。陶明轩凑过来,似是无意地问道:“陈侍郎素有才名,今日盛典,何不赋诗一首,为陛下添彩?”

这话看似抬举,实则将他架在火上,不写便是不给皇帝面子,写则需迎合盛世,违背本心。陈珏抬眼,淡淡一笑:“今日盛典,英才辈出,佳作已多,我何必画蛇添足?且陛下大寿,贵在舒心,何必强求笔墨?”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避开了陷阱,也暗合了 “不铺张、重本心” 的主张。崔彦博碰了个软钉子,悻悻落座。

众人见陈珏始终不为所动,渐渐收回目光,不再关注这个 “不合时宜” 的透明人。

世纪寿宴落幕,全球舆论沸沸扬扬。西洋媒体盛赞盛典 “规模冠绝古今”;南洋藩属纷纷上表称颂,附和世家塑造的 “盛世图景”;唯有少数外媒提及是否铺张,却很快消失在舆论之中,连个水花都没有掀起来。

哪怕是这几家媒体,恐怕也都怀的是剑走偏锋,博取流量的心理。

大华境内,世家主导的宣传机器全速运转,铺天盖地报道崔文彦的《万寿颂》、《万国来朝》的盛况,对陈珏的沉默避而不谈,却暗中授意水军发力。一夜之间,网络上充斥着对陈珏的攻讦:【江郎才尽实锤!连一句诗都写不出来】

【倨傲无礼,视国家盛典如无物,眼里没有陛下】

【自视清高不合群,这般心性如何能担重任】

【连祝寿都推三阻四,分明是藐视国威、违背法度】

更有甚者,将他静坐、拒诗的举动逐帧解读,歪曲为 “不满陛下、抵触盛典”,甚至编造 “陈珏席间面露不屑” 的假消息,配图断章取义,引得不明真相的民众跟风指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