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312章 休磨镜上痕

宫笃定指着放生池:“你们看那些鱼,抢了半天食,最后还不是困在池子里?可先生的诗不一样,今天写在这里,明天就能传到江右,传到北境,这才是留得住的东西。” 程高山一拍大腿:“对啊!金银会花光,爵位会传承断绝,可先生的文章思想能流传千年,这才是真能耐!”

正行方丈将诗稿凑近灯光,忽然道:“‘常怀千岁忧’,是说真正该忧的,是千年后的人还记得什么。若后人只记得谁赚了多少金银,那才是真的悲哀。” 他望向陈珏:“先生是想让天下人记得,曾有人为打破池子拼过命。”

陈珏起身往钟楼走,晚风掀起他的衣袍:“佛门清净地,不说这些。” 可谁都看得出,他脚步里的坚定,就像那钟声,哪怕被斥为 “离经叛道”,也要一声声敲下去。

正行方丈见夜色已深,对陈珏笑道:“寺里有几间客舍,清净雅致,先生若是不嫌弃,不妨留宿一晚?晨钟时分的寒山寺,另有一番意境。”

陈珏望着窗外渐浓的暮色,忽然想起前几日在庐山留宿东林寺的情景,便颔首道:“既如此,便叨扰方丈了。”

程高竹等人闻言大喜,程高山立刻张罗着收拾行李,索性一行人行李不多,都携带在乘坐的国悦车上,宫笃定则跑去看客舍的位置,生怕离陈珏太远。陈珏对着镜头笑道:“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明天带大家看寒山寺的晨钟,记得准时来蹲守。” 直播间的弹幕刷过一片 “晚安”,最后停留在一条江苏 Id 的留言上:“先生安心歇息,苏州的夜会护着您的。”

客舍是典型的禅房样式,一桌一椅一榻,墙上挂着幅水墨竹画,当看到这幅水墨竹上题着的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时,陈珏不由哑然失笑。坐下时,李逸雅已泡好了茶,轻声道:“先生,现在网上都在传您的诗。” 她将平板递过来,屏幕上是天民学派的内部论坛,首页全是对 “不奈水东流” 的解读。

陈珏接过平板,指尖划过那些带着油墨香的文字,忽然想起前几天听到的传言,崔家在朝堂上弹劾他 “借诗讽政”,要求陛下收回 “北境冠冕” 的封号。他轻笑一声:“流水既带不走金玉,自然也带不走这些闲言碎语。”

窗外传来几声夜鸟的啼叫,陈珏走到榻边坐下,却没有睡意。从行李之中翻出新一册还未定稿的《天民》文刊翻阅起来,这部半年刊,如今已经出了两册,陈珏手中的是第三册。

第一册之中拥有《天民四句》《大学》《马说》《大道之行》等等文章以及一系列诗词,第二册则是收录了《五原》《师说》《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等等文章游记,接下来的第三册按理应当收录的是今年上半年的作品,包括《劝学》以及庐山之行的一系列包括与刘承乾讲经时的作品,甚至包括在白鹿洞书院写出的《学序》,略一总结,陈珏才发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搬运了这么多前世的诗词文章,审视自身,虽然自己的文学造诣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较于先贤,显然还是不足的。

平日里吟诗作对是没有问题,但是想要原创一些有深意的诗词,就很有难度了。

“先生,论坛上还有人说,您的《劝学》比前两册的任何一篇都有力量。” 李逸雅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端着一碗热粥:“他们说这才是先生真正的心里话。”

陈珏放下手中的书册,恍然之间才发现月光如水,凉夜已深:“逸雅,这么晚还不休息?”

“看到陈大哥还没有休息,我在等等,看看有没有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帮上忙。”李逸雅笑着看陈珏接过粥碗,温婉的说道。

“我能有什么事?你也早点休息吧,这几天跟着到处东奔西跑,就没有好好休息吧。”陈珏将空碗放下说道。

“知道了,陈大哥,你也早点休息吧,有什么事情就叫我。”李逸雅点了点头,毕竟这几天的行程确实有些疲惫了。

看着李逸雅消失的背影,禅房外的放生池传来锦鲤甩尾的声音。陈珏推开窗,月光洒在池面上,那些争食的鱼早已沉入水底,只有铜钱山在月色里泛着冷光。陈珏在窗前的书桌上铺下一张宣纸,提笔蘸墨,笔锋不再像写前一首诗时那般决绝,反倒多了几分温润:

【拾得诗清苦,风骚道自存。看云攲怪石,步月出松门。

识取心中佛,休磨镜上痕。时时多漏泄,尘世少知恩。】

拾得诗句清苦脱俗,风雅之道自然留存。看云时斜倚着奇形怪石,踏月时走出松树掩映的柴门。要认取心中本有的佛性,不必徒劳打磨镜上的尘痕。时常不经意间流露本心,世间却少有懂得感恩的人。

陈珏将笔搁在砚台,墨汁在宣纸上晕开最后一缕痕迹。他望着诗稿上 “识取心中佛,休磨镜上痕。” 忽然想起穿越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那时他还在为高考焦头烂额,手里攥着的笔,和此刻握着的狼毫笔,竟有几分相似的重量。

“识取心中佛。” 陈珏指尖拂过这行字,轻笑出声:“哪有什么佛,不过是藏在心里的信念罢了。”

窗外的月光忽然被云遮了半分,铜钱山的冷光也淡了些。“休磨镜上痕”人生就是一个在事上磨的过程,无论是心里的明镜是否有磨痕,这镜面本就该在尘世里经风历雨,世家的弹劾是磨,大家的期盼是磨,连此刻窗外的风声,都是在打磨这颗心。若为了追求无瑕,反倒把镜子藏起来,那 “心如明镜台” 又有何用?

他伸手摸了摸宣纸,墨迹已干,“识取心中佛” 与 “休磨镜上痕” 两句遥遥相对,倒像是心学的两面,既要守住本心的明,又要经得起世事的磨。

看着窗外洒在书桌上的月光,陈珏忽然明悟,所谓处世,不过是让镜台上的光,照进世间的缝。世家的金银是缝,百姓的温饱是缝,哪怕就连心底的阴暗也是缝,天民学派要做的,就是拿着这面带痕的镜子,一处处照过去。哪怕被人骂 “离经叛道”,哪怕镜痕越来越多,只要心里的光不灭,总有照得亮的地方。

照亮这世间的一切阴暗!

他将诗稿折好,压在《天民》文刊的封面上。封面印着最新设计的 “知行合一” 四个字,在月光下泛着光。这一年来搬运的诗词文章,何尝不是在 “事上磨”?从生搬硬套到融入心学,从怕被揭穿到坦然创作,这面镜子上的痕,早已成了独属于他的纹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