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288章 心火燃故都

醉剑江湖 第288章 心火燃故都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夜半,黄河水势归平,月隐云中。

四野如墨,唯余湿风掠过滩涂,卷起碎草断枝,在死寂里划出窸窣声响。

三千精骑列阵南岸,马蹄裹布,衔枚无声。

铁甲覆身,寒光隐现,却无一人躁动。

他们望着那道横亘于前的浊浪残痕,仿佛仍能听见三日前洪峰怒吼、地裂山崩的余响。

而此刻,这曾欲吞噬一切的黄河,竟似被驯服的巨兽,悄然退去,只留下泥泞遍野、断木横陈。

辛弃疾一马当先,披风猎猎,未着盔甲,仅佩长剑。

他目光沉静,望向对岸——开封城影在夜雾中若隐若现,宛如沉睡百年的故魂,静待唤醒。

黑鳞伏于前,低声道:“大人,水势已稳,浅滩可渡。城南守将完颜突合麾下副将乌延铁木,乃我旧识。燕山共饮时,他曾言‘吾本汉儿,奈何生为奴’。今金政暴虐,民不聊生,此人早已心厌其主。”

辛弃疾微微颔首,声如寒泉滴石:“若可劝降,不杀一人,不毁一屋。此战不在夺城,而在收心。”

黑鳞眼中微光一闪,似有烈火自幽深处燃起。

他不再多言,翻身跃上最前一骑,引路前行。

大军涉水而渡。

河水及膝,冷刺骨髓,然将士皆咬牙前行,无人出声。

马蹄踏泥,闷响如鼓点,敲在人心之上。

远处开封城墙巍然矗立,箭楼森然,却不见烽火,亦无锣鸣。

行至距城三百步,忽见城头一点火光微闪——明,灭;再明,再灭;三明三灭。

正是“心火”暗号!

辛弃疾眸光骤亮。

他早遣信鸽入城,以密语联络潜伏多年的义军首领老吴——昔日汴梁渔夫,因家人被金兵所屠,藏恨二十年,只待今日。

约定以“心火”为号:三明三灭,即内应已就位,城门可开。

“黑鳞。”辛弃疾轻唤。

“末将在。”

“登梯传讯。告诉他们——宋军不屠不掠,只迎故主。凡执兵刃拒者,视为助纣为虐;凡解甲归顺者,皆为同胞手足。”

黑鳞领命,取短刃挟绳索,如狸猫般疾驰至城下。

守军尚未察觉,已被城内义军控制哨塔。

绳索垂下,黑鳞攀援而上,身影没入城垛。

片刻后,城头传来一声北地方言的嘶吼,响彻夜空:

“宋军已至!不屠不掠,只迎故主!尔等亦是汉人,何为异族守孤城?!”

声音如惊雷炸裂沉夜。

城内骚动骤起。

脚步纷乱,兵械碰撞。

少顷,南门校尉一身重铠踉跄而出,面露挣扎之色。

他仰天长叹,忽将手中长刀狠狠掷于地上,铿然作响!

“我父死于金人之手,母姐遭辱自尽……今日,还债!”

话音未落,身后数十守卒纷纷抛戈。

有人捶胸痛哭,有人跪地叩首,朝南方大宋旧都方向,泣不成声。

轰——

沉重的铁闩被推开,千年古门缓缓洞开。

城内百姓闻声涌来,扶老携幼,立于街口,泪眼模糊地看着这支沉默而肃穆的军队。

没有劫掠,没有叫嚣,只有整齐的步伐与飘扬的“辛”字军旗。

周观澜伫立城门石墙边,指尖抚过冰冷砖缝,热泪纵横:“不战而胜……非兵之功,乃心之胜啊……山河未忘,民心未死!”

此时东方微白,晨雾弥漫。

范如玉率数十妇人随军而入,肩挑药箱,手挽粮袋。

她不着华服,只穿素袍,发髻微乱,却目光坚毅。

见南门广场聚满饥民,她当即下令:“放粮!每户一斗!老弱者加倍!设医棚,烧热水,施伤药!”

粮车打开,米香扑鼻。

孩童围拢而来,怯生生伸出手。

一位老渔夫抱着孙儿跪倒在地,颤声道:“五十年了……今日才见汉官放粮!”

范如玉疾步上前,亲手扶起老人,声音哽咽:“我们,回家了。”

人群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哭喊与欢呼。

有人焚香祭祖,有人遥拜南方临安宫阙。

一座沦陷百年之城,终于在黎明前重归血脉。

辛弃疾缓步登临城楼,立于最高处。

寒风吹动他的衣袂,他俯瞰整座开封——街巷渐醒,炊烟升起,孩童在军旗下载歌载舞,老人含泪分食米粥。

忽然,黑影掠近。

黑鳞单膝跪地,手中提一革囊,囊口渗血。

他抬头,眼中再无往昔阴鸷,唯有澄澈决绝。

“大人,帅旗已断。”第289章 心火不熄

黎明初破,天光如刃,割开残夜最后一缕昏沉。

开封城头,寒雾未散,却已有暖意自人间升腾——炊烟袅袅,粥香弥漫,孩童在“辛”字军旗下追逐嬉戏,老者拄杖立于街口,望着那面久违的赤旗迎风猎猎,浑浊泪珠滚落沟壑纵横的脸颊。

辛弃疾独立城楼最高处,披风被晨风鼓荡如帆。

他俯瞰这座百年沦陷的故都,眼中不见胜者的骄矜,唯有深沉如渊的悲悯与肃然。

脚下砖石曾浸透汉家血泪,城墙之内,每一寸土地都埋着未冷的忠魂。

而今门开不战,民迎王师,非兵威所迫,实乃心火所燃。

忽闻脚步轻响,黑影掠近。

黑鳞自城下攀梯而上,甲胄染血,发丝凌乱,肩头一道刀伤正渗着暗红。

他单膝跪地,双手捧革囊高举过顶,囊口裂开,一颗首级赫然可见——眉骨粗厉,须髯虬结,正是金军南境主将完颜突合!

“大人,”黑鳞声音沙哑,却如铁石相击,“帅旗已斩,突合趁乱北遁,末将截其首级而归。”

辛弃疾凝视片刻,未语,只缓缓解下腰间酒囊,倾出一盏热酒,递至黑鳞手中。

“饮罢。”他道,“此酒非赏功,乃洗尘。”

黑鳞一怔,仰头饮尽,烈酒灼喉,热流直贯胸臆。

他双目渐湿,叩首于地,将革囊置于青砖之上,声若裂帛:

“此头祭我北地亡魂——父母死于燕京校场,兄弟戮于辽东矿坑……二十年为奴为犬,奉命弑同胞,行尸走肉而已!今日断旗斩将,非为报效哪朝哪君,只为赎罪!”

他抬首,目光澄澈如洗:“此心,从此唯属辛公,唯归大宋!”

风卷残云,东方骤亮。

一轮红日跃出地平线,金光泼洒城垣,照得宋军大旗通体生辉。

周观澜率河工将士列队登城,在断旗旧基上竖起崭新战纛。

绳索绷紧,鼓声三响——大宋龙旗,终在汴梁城头再度升起!

辛弃疾拔剑出鞘,寒芒划地,直指东北苍穹。

“黄河可渡,开封可复,”他声震四野,“燕云十六州,岂容久陷敌手?故土千里,必归汉疆!”

范如玉悄然立于其侧,素袍映日,神色宁静。

她轻声道:“这一程,风雨同舟。”

辛弃疾转眸看她,嘴角微扬,眼底却似有星河流转:“心火不灭,山河可重光。”

就在此时,小羽自城楼角落奔出,手中信鸽振翅欲飞。

那羽白鸽尾翎系着密笺,展翼冲天,掠过千军万马,向着南方临安方向疾驰而去。

朝阳为它镀上金边,宛如一道燃烧的讯火,划破长空。

万籁俱寂中,唯有旗帜猎猎作响。

然而,当辛弃疾回身欲下城楼时,眼角余光忽扫见西角楼阴影里两名巡夜士卒正低声私语。

一人颤抖着嗓音道:

“昨夜我又梦见黑云压城,日头被吞……老卜说,将星坠了。”

话音落下,二人惊觉统帅在侧,慌忙跪伏。

风过城堞,吹动残烬,灰屑纷飞如蝶。

辛弃疾脚步微顿,眉峰轻蹙,未言,亦未责。

只是抬头望向初升旭日——那轮光芒万丈的太阳,此刻竟在他瞳中映出一丝难以察觉的阴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