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287章 铁马踏洪脊

醉剑江湖 第287章 铁马踏洪脊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寅时三刻,天色阴沉如铁锅倒扣,乌云压得极低,仿佛伸手便可触到雷火。

江面原本平静的水流骤然翻涌,自上游山谷深处滚来一阵阵闷雷般的轰响,一声接一声,震得河床颤抖,草木瑟缩。

那不是雷——是水!

是千军万马奔腾而下的怒潮!

周观澜跌跌撞撞冲上堤台,脚下一滑几乎扑倒,手中铜管摔在地上也顾不得拾,嘶声大吼:“洪峰提前三时!主流向正南,直冲我前军大营!新堤未固,万难承压!”

话音未落,众将哗然。

有人拔剑欲令撤营,有人急呼调兵护粮,更有副将厉声道:“此必金人炸坝所致!完颜突合狗贼,竟以天灾为兵!”

高台上,辛弃疾立于风中,甲胄未卸,眉宇间犹带昨夜识海通明后的余烬。

他闭目凝神,指尖轻按太阳穴,金手指“洪流归脉”全开。

刹那间,天地之声尽入心镜:水势奔走之轨迹、地脉松紧之分界、风切方向之微变,皆化作无形洪图在他脑中铺展。

忽然,一群雁阵自北疾飞而来,黑点如墨洒天际。

至新堤上空,本应顺风南下,却猛然折向东去,翅影划出一道决绝弧线。

辛弃疾双眸骤睁,精光迸射。

“错了!”他喝断满堂喧议,“主流轴不在正南,在东南三里!那里土层最虚,水力必先破之!但——若马踏成列,重震夯土,反可借力固堤!”

田大橹瞠目:“大人!新堤尚未合拢,松土浮沙,马踏即散,岂能列兵?那是送死!”

“所以我要亲自领骑。”辛弃疾解下披风,跃身上马,手执红旗立于堤脊最高处,“三千铁骑,列队踏脊,每百步轮换,昼夜不停!我为第一骑!谁敢随我?”

风卷战旗猎猎作响,蹄声未起,气势已如惊雷裂空。

片刻沉默后,一名校尉策马上前:“末将在!”

又一人出列:“末将在!”

再一人:“愿随统帅死守此堤!”

蹄声渐起,由一而十,由十而百,终成千骑奔雷之势。

铁甲铮铮,马蹄如鼓,重重踏在新筑堤脊之上。

泥浆四溅,土浪翻腾,堤身剧烈震颤,仿佛随时崩裂。

田大橹看得心胆俱裂,却见辛弃疾稳坐马上,红旗不倒,身躯虽震动起伏,却始终挺直如松。

他咬牙挥手:“河工队!随骑跟进!石笼填隙!一寸也不许松!”

范如玉立于堤下营帐前,望着那滚滚烟尘中的身影,指尖微颤。

她知他从不言退,亦从不信命。

可这天地之威,岂是人力所能抗衡?

但她更知,此刻不能乱。

“熬粥三釜!”她转身下令,“妇人们随我上前线,一人一碗,一口热食都不能少!”

陶碗盛满滚烫米糜,妇人们排成长链,沿堤传递。

泥泞难行,有人滑倒,立刻被旁人扶起;寒风吹面,无人退后一步。

行至一处缓坡,范如玉见黑鳞正束紧皮甲,牵马欲出。

“你要去哪?”她问。

黑鳞回头,脸上还带着昨夜火烧敌踪的焦痕,眼神却清明如洗。

“我去探路。”他说。

“你不怕死?”

黑鳞笑了下,嘴角扯动,似痛似释然:“若死在踏堤路上,也算葬在宋土。我原是金营死士,杀过汉人,烧过村庄……可自归入统帅麾下,未曾再错杀一人。今朝以命补过,值了。”

说罢翻身上马,率十骑悄然没入晨雾。

堤上,铁蹄不息。

一轮换罢,又一轮接上。

辛弃疾仍立原地,衣甲早已泥污不堪,脸上溅满黄浆,唯有手中红旗始终高举。

周观澜再度测土,铜针微颤,读数竟稳步上升。

他怔怔看着仪器,声音发抖:“土脉……归实了!密度提升近倍!抗压之能,胜过夯锤三日之功!”

辛弃疾抹去脸侧泥水,望向东南方向,低语如谶:“水以力破,我以势合。力散则溃,势聚则存。今日,非人与天斗,乃道与势争。”

话音方落,远方地平线上,一道白线隐隐浮现——洪峰将至。

就在此时,上游密林之中,李铁头伏于枯藤之后,目光如鹰隼锁定山坳间那座残存的第二道古坝。

火油罐隐现其侧,数名金军死士悄然潜近,为首者手持火把,嘴角狞笑。

三更将近,风向转西。

火光一点,即将燃起。

三更鼓响,天地如墨。

风势已稳,自西而来,卷动林梢如怒涛翻涌。

那座残存的古坝静卧山坳之间,青石斑驳,裂痕纵横,仿佛一头垂死巨兽伏首待焚。

火把微光在密林中忽隐忽现,七名金军死士匍匐前行,手中火种贴近油罐,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引燃这最后的杀机。

然而,他们不知——猎人早已布网。

李铁头伏于枯藤之后,双目炯炯如星。

他并非孤身一人。

二十名宋军弓手潜藏高坡,箭镞皆裹油布,引火待发;十步之外,三架弩炮暗设树后,绳索紧绷,只等信号。

辛弃疾临行前一语犹在耳畔:“若火起,则以火制火;若人动,则以势压势。不必近战,但断其根。”

就在此刻,一名死士点燃火把,狞笑方起,尚未投掷——

“放!”

一声低喝撕裂夜寂。

刹那间,火箭如流星雨落,自高坡齐射而下。

火矢穿林破雾,精准钉入油罐堆中。

轰然巨响,烈焰冲天而起,气浪掀翻数名死士,火光映红半壁山谷。

未及奔逃者,顷刻焚为焦影;侥幸跃出者,亦被伏兵弩箭贯胸,倒地不起。

更惊心动魄的是,爆炸声接连炸响——火势蔓延至金军私设的炸药库,藏于坝底岩穴之中。

只听“砰!砰!砰!”数声闷雷自地底滚出,整座古坝剧烈震颤,石块崩裂,却终究未溃。

原来辛弃疾早料敌计,命田大橹暗中加固坝基,并以沙袋封堵关键缝隙,使其虽可蓄火势,却不致全塌。

如今火药自爆,反将残坝内部结构彻底摧毁,水流改道,洪力散逸于乱谷荒涧之中。

上游之患,就此瓦解。

与此同时,主洪峰挟雷霆万钧之势奔涌而至新堤东南三里处。

然此处早已非松土浮沙——连日来铁骑轮踏,马蹄重震之下,泥层竟如夯锤千击,密度倍增。

水势扑岸,猛烈冲击片刻,竟无法破开堤脊,只得顺着预设泄道缓缓东转,如怒龙失角,终归驯服。

堤上将士浑身泥泞,筋疲力尽,却无人倒下。

当看到洪流转向、营寨安然无恙时,有人跪地痛哭,有人仰天长啸。

田大橹踉跄奔至堤心,扑通跪倒在辛弃疾马前,双手捶地,老泪纵横:“大人……铁马踏的不是土啊!是天命!是河神都低头让路的一股正气啊!”

辛弃疾未答。

他立于马上,目光越过滔滔退去的浊浪,望向东北方向——开封城所在之地。

此刻,他的识海澄明如镜,“洪流归脉”之境已达化境,不止水势地形尽在掌握,竟似感知到千里之外民心起伏、饥民低泣。

隐隐约约,有无数声音汇成细语,在他心头回荡:

“辛元嘉至矣……辛元嘉至矣……”

那是百姓对北伐统帅最深的期盼,是山河对忠魂最切的呼唤。

他缓缓拔剑,剑锋直指北方苍穹,声音不高,却穿透风雨:“传令——全军休整两日,炊热食,疗伤卒。三日后,衔枚夜渡,直取开封南门。”顿了顿,又加一句:“不屠不掠,只开仓放粮,安民告示,须提前誊抄百份,随军而行。”

远处哨台之上,小羽默然取出竹筒,将一封密信缚于信鸽足下。

鸽翅展开,振羽腾空,穿破残云,向着汴梁旧都的方向疾飞而去。

黎明将至,黄河水势渐平,月隐云中。

四野寂静,唯余潮声轻拍岸石。

黑鳞牵马立于浅滩,凝视对岸模糊城影,低声自语:“我认得那守将……他曾与我在燕山共饮过一碗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