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286章 一锹破天机

醉剑江湖 第286章 一锹破天机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晨雾未散,新堤初固,百姓正扶老携幼,踏着湿软的田埂归村。

泥水沾靴,炊烟袅袅,劫后余生的村庄仿佛在微光中缓缓苏醒。

孩童嬉笑追逐,老人拄杖低语,妇人背着襁褓中的婴孩,一步一颤地走向残破却尚存的屋檐。

忽然间,一声惊叫撕裂宁静——

“啊!”一名童子脚下一陷,整个人跌坐泥中,随即一股浑浊泥浆自地底喷涌而出,尺许高下,溅得四周人人满身污迹。

众人惊退,只见那坑口汩汩冒泡,如活物吐息,竟似大地裂唇。

消息飞报田大橹。

这位三十载治河的老把头闻讯狂奔而至,手中竹竿一探,刚入三尺便觉空虚无物,竿身直贯而下!

他脸色骤变,声音发颤:“地下走水!这是暗渠穿土,人为掘成!”

周观澜亦疾步赶来,取出铜管测压器,贴地听声,指针轻颤不止。

他额角渗汗,低声禀道:“地表渗压紊乱,水势上顶……若不出三日,南仓必陷于洪泽之中!粮秣尽毁,军心动摇,前功尽弃矣。”

众人默然,寒意从足底升至脊梁。

辛弃疾此时已立于田头,披甲未卸,肩头犹带昨夜激战之尘。

他闭目凝神,心镜徐启——识海之中,山川脉络再度铺展,江河溪涧如银丝交织,而此刻,水声不再仅是水流之声,更夹杂着泥土沉降的细微碎响、地层移位的低鸣,乃至百里之内百姓心跳与呼吸的节律,皆隐隐汇入这天地共鸣。

倏忽之间,东南方三里处,一丝极细的“汩汩”声钻入神识。

那不是明流奔涌,而是暗流穿土,裹挟泥沙,悄然南去。

节奏有异,非自然形成,乃人力导引之象!

他猛然睁眼,寒芒迸射。

不待多言,拔出腰间铁锹,连叩地面三下。

声响沉闷,如击败革。

再俯身贴耳于泥,片刻后,唇角微动:“此处非田,乃渠顶。”

下令果断:“掘!深不过五尺,必见渠口。”

民夫面面相觑,半信半疑挥锄开挖。

泥块翻飞,不到盏茶功夫,忽听“轰”然一声,土层塌陷,一道宽逾六尺的暗渠赫然显现!

浊流汹涌,正疾速南行,直指宋军屯粮之所!

田大橹扑跪渠边,双手颤抖抚过渠壁,老泪纵横:“三十年河工,阅水无数……竟未识此等阴毒手段!金人残部,掘地为刃,杀人无形……辛公,您是如何听出的?”

辛弃疾抹去额上冷汗,目光深远:“非我听出,乃万民归心,地脉自显。当千百性命系于一线,大地亦为之震颤。我所闻者,非止水流,更是苍生之呼告。”

话音未落,范如玉已率数名妇人匆匆赶来。

她素衣简裙,眉宇坚毅,手中提篮搁在一旁,转身即召众人:“取红布、铜哨、干粮!沿渠设岗,百步一帜,哨声递信!”

十名女子应声而动,分列渠线两侧。

红旗招展,铜哨清越,一声接一声,自北而南,宛如血脉贯通。

每有封堵进展,便以哨音传讯;若有险段告急,红旗即倒,人力速援。

一士卒上前劝阻:“夫人奔波劳碌,恐伤贵体,何不让军中传令兵代劳?”

范如玉喘息未定,却冷笑反问:“体贵乎?命贵乎?今日一渠之隔,生死悬于毫发。若因我避居深闺,致粮毁兵溃,万家再陷水火——那才是真正的‘伤贵体’!”

言罢,亲自执锹,加入填土队列。

黑鳞立于人群之外,默默注视这一切。

他曾是金军死士,奉命焚坝屠民,手染鲜血;如今站在宋营之中,身份未明,人心难测。

可此刻,他看见范如玉泥污满袖仍不停歇,听见孩童在远处喊“娘亲回来了”,目睹百姓自发运石抬筐……胸口如遭重击。

他缓缓拾起一把铁锹,走向最湍急的缺口。

周观澜见他掌心血泡破裂,血染锹柄,忍不住低声问道:“你原可逃走,为何留下?”

黑鳞没有回头,只望着远方那个送粥归来、发丝散乱却笑意温婉的身影,喃喃道:“她以心连人,织网成阵……我若还以仇恨,岂非辜负这一片真心?”

夜色渐合,星斗初现。

万人奋战之下,暗渠渐被封堵,浊流减缓,人心稍安。

辛弃疾独立渠首,仰望天穹,忽觉风向微变——自北而来的一缕凉气拂过颈侧,带着枯草与霜土的气息。

他眸光一凝,金手指悄然再启。

心镜之中,山川图景未动,可那一丝原本平稳的北来气流,竟在某一瞬扭曲震荡,似有异物穿林而行,踏雪无声。

他不动声色,将铁锹缓缓插入土中,又贴耳于地。

良久,唇角微动,低语如谶:

“风变了。”第287章 风起芦荡

夜半,万籁俱寂,唯余渠口处人声低沸。

火把如星,沿新填土埂蜿蜒排开,映得泥面泛红。

民夫轮班不歇,一筐筐石土倾入残渠,夯锤声沉闷如鼓,仿佛大地的心跳在重压下艰难搏动。

黑鳞赤膊执锹,肩头旧伤裂开,血迹混着泥浆淌下,却仍不肯退后半步。

范如玉提灯巡行,为伤者敷药,向疲者递粥,素裙沾满湿泥,发丝贴于额角,眼神却不曾有半分倦怠。

辛弃疾立于高台,披风猎猎,目光如刃扫视南北。

他静默良久,耳中所闻,已非仅人力喧哗——心镜深处,山河脉动如弦绷紧。

风自北来,初时轻缓,继而微颤;草叶翻侧之声有异,非风所致,乃足音潜行。

更有雁群惊起,三两成列,逆夜南飞,轨迹紊乱,显是受惊而逃。

“风变了。”他再度低语,眸光骤冷。

那不是寻常气流,而是大军潜行、惊扰地气之兆。

金手指全开,识海如镜,照彻百里:北岸浅滩水纹扰动,芦苇倒伏方向偏东三寸,必有重物踏过淤泥!

敌踪未现,其势已露。

他不动声色,唤来李铁头:“带五百弓弩手,伏芦苇深处。火矢上弦,听我铜哨为号——但见红旗三摇,即刻焚荡。”

李铁头领命而去,身影没入墨色水泽。

片刻后,芦丛微晃,千枝劲弩隐匿其中,箭簇涂油,引火待发。

果然,丑时刚过,北岸火光乍闪——数十黑影悄然涉水,手持利镐、火油罐,直扑封渠工事。

为首者蒙面持刀,正是完颜突合麾下死士,奉命毁堤乱军心。

他们踩着枯草与浅滩间的硬土,动作迅疾,意图趁宋军疲惫之际,一举掘开未固之渠口。

然未及百步,布哨铜铃骤响三声!清越刺破夜雾。

辛弃疾抬手挥旗,一声锐哨划破长空!

刹那间,芦苇荡中火箭齐发,如流星坠野。

火星撞上浸油的枯秆,轰然爆燃,烈焰腾空而起,火舌翻卷,吞没水面浮萍,烧断退路。

金军惊叫四散,有数人陷于泥沼,挣扎呼救,旋即被烈火吞噬。

余者仓皇后撤,涉水奔逃,身影在火光映照下扭曲如鬼魅。

田大橹立于渠口最高处,手中铁锤高举,须发皆张,嘶声怒吼:“今日,黄河不走暗道!我以血骨镇此穴,谁敢再掘?!”声震四野,守堤将士齐声应和,气势如虹。

火势渐熄,残烟袅袅,敌踪尽灭。

黎明前最深的黑暗缓缓退去,东方天际泛出青灰。

最后一筐石土覆上渠顶,万人齐力之下,暗渠终被彻底封死。

南仓粮秣安然无恙,军心大定。

辛弃疾独坐渠畔石上,甲胄未解,双目微闭。

金手指未收,识海依旧澄明——水声、心跳、风切、鸟鸣再度交融,汇成一股无形洪流,贯穿地脉。

忽而,在那“洪脉”尽头,竟浮现出一座城池轮廓:墙垣低矮,烽燧无烟,守卒倚枪而眠,城门半启;更奇者,百姓往来市井,眉宇间隐有怨色,似盼变局。

那是开封。

他猛然睁眼,瞳中精芒迸射,低语如谶:“天险已破,人心可夺。”

当即提笔疾书军令:“令前军整装,三日后渡河,直逼开封城下。民心所向,天命不在金廷!”

小羽接过帛书,缚于信鸽足间。

晨光初露,鸽翼振风,掠过初阳,穿云而去。

远处,江流平静,村庄炊烟再起。然而就在此刻——

上游山谷深处,隐隐传来一阵沉闷轰响,如同大地腹中雷动。

周观澜正自水文台测流,忽觉铜管指针狂震,脸色剧变,拔腿狂奔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