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285章 心火照北岸

醉剑江湖 第285章 心火照北岸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拂晓初临,天光如灰纱覆江,残火尚在岸边零星跳跃,映得浪头泛着暗红。

战报飞马而至:金军夜袭溃败,折兵八百,尸沉浅滩者不计其数。

诸将闻讯皆喜,帐中喧声渐起,有人抚剑大笑,有人击案称快,以为北岸之危已解。

唯辛弃疾端坐帅位,眉峰锁若千钧。

他闭目凝神,体内“洪流归脉”悄然运转——那是他自幼习武、通晓地脉水文后逐渐悟出的奇术,能以心感河,借血脉感应水流之势。

此刻心湖翻涌,非因胜绩,而是上游水脉异动如针刺骨:水势不止下降,且节律紊乱,断非雨歇所致,更无自然减流之象。

此乃人为截流,蓄意成患!

“召周观澜!”他猛然睁眼,声如裂帛。

不多时,水文吏周观澜疾步入帐,袍角带泥,神色惊疑。

辛弃疾起身直视:“三十里内,有无异常地形变动?”

周观澜咽了口唾沫,低声道:“卑职昨夜便觉不对,已遣三队探子溯流而上……方才一人回报,上游十五里处,发现新筑土坝!隐蔽于芦苇深泽之间,外覆草皮,几不可察。坝体宽厚,蓄水已近满库——一旦决堤,洪峰倾泻而下,直冲我主营粮屯!届时大水漫营,兵马溃散,不战自乱!”

话音落,满帐死寂。

诸将面面相觑,先前笑意尽凝成冷汗。

有人喃喃:“这岂非比万军来攻更为凶险?”

辛弃疾却未动怒,亦未慌乱。

他缓缓踱至沙盘前,指尖轻点上游河道,目光沉入渊海。

忽然,他闭目静立,周身气息收敛至极,仿佛与天地断绝往来。

唯有额角青筋微跳,显见内心波涛汹涌。

金手指全开。

刹那间,万象入心——水脉奔走之声似在耳畔低语,风向流转划过肌肤如丝牵引,远处飞鸟掠空轨迹竟可推算气流变化。

更奇者,万千将士心跳隐隐可辨,或急或稳,汇成一片鼓动之潮。

而这鼓动,竟与脚下江流隐隐共振!

心镜图成。

一幅无形山川地理在他识海铺展:群岭环抱,曲水回肠,而那座土坝赫然横亘咽喉之地。

西角之处,土色偏黄,质地松散,似为旧河床遗壤,承压极弱。

若此处破开一道缝隙,蓄水自会缓泄,压力顿减,不必强攻硬毁,反能化险为夷。

“不必毁坝。”他倏然睁眼,眸中精光迸射,“只凿其西角。”

众将愕然。

“将军,若仅凿一角,恐泄洪不足,反激怒敌军提前决堤!”副将李铁头皱眉谏言。

辛弃疾摇头:“正因其欲决堤,才不敢轻启全溃。完颜突合志在灭我主力,必择时机。今夜未动,明日便是良机。我们抢在他之前,泄其势,破其谋。”

说罢提笔疾书军令:“遣轻兵三十,携火油、凿具、麻索,午时备齐。夜间潜行芦苇荡,借水雾掩形,子时抵达坝西,依令行事。”

令下之后,范如玉自后帐步入。

她手中端着一碗参汤,却不急上前,而是先扫视军议情形,见夫君面色苍白中透出坚毅,心中微疼,却只默默将汤置于案侧。

忽地,她目光一凝——囚笼之中,黑鳞伏地不动,双手紧抓木栏,指节发白,神情剧烈挣扎,似有千斤重负压心。

此人乃前日俘获之金军死士,身负七伤仍不吐一字,连刑审皆无所获。

然此刻,眼中竟闪过一丝动摇。

范如玉缓步近前,声音轻柔却不容回避:“你若知坝中虚实,可言。”

黑鳞抬头,目光复杂,嘴角扯出一抹苦笑:“夫人何必问?我是死士,命非己有。”

“今你有命。”她蹲下身,与他平视,“亦有心。心若未死,何不择光?”

风穿帐隙,吹动烛火摇曳。

黑鳞怔住,喉头滚动,良久方低语:“西角……是旧河床,土如糠。完颜突合下令,若夜袭失败,便焚坝引洪,水淹宋营。我原该亲手点燃火把……可如今……”

他说不下去。

范如玉轻轻点头:“所以你犹豫了。”

帐外忽传蹄声急促,斥候来报:“北岸烽烟再起,金军调动频繁,似在加固堤防!”

辛弃疾霍然起身,目光如电射向黑鳞:“你识路径?”

黑鳞咬牙,终于抬头:“识。”

“可愿带路?”

帐内寂静无声,所有人屏息以待。

黑鳞缓缓站起,双膝未跪,却深深躬身:“我非降俘……愿为斥候,赴死无悔。”

辛弃疾凝视他片刻,终颔首:“去吧。不以俘,以斥候。”

夜幕再度垂落,江雾升腾,芦苇荡如幽冥迷阵。

三十名精锐已整装待发,藏刃于蓑,裹甲于布,静候号令。

而远方土坝之上,火光隐约,巡哨往来。

西角深处,泥土沉默,却似蕴藏着即将撕裂大地的力量。

大战未歇,天险将变。

人心浮动之际,谁又能料,那一角松土之下,不只是洪水的出口——更是命运转折的开端。

子时三刻,江雾如絮,缠绕芦苇荡深处。

黑鳞伏身前行,赤足踏泥,每一步都轻如落叶,唯恐惊起半缕风声。

身后三十精兵鱼贯而随,刀藏蓑衣之下,火油裹于油布之中,呼吸皆屏,唯听水脉低吟。

坝体渐现,横亘暗夜,如巨兽卧伏。

巡哨金兵执火炬往来,影影绰绰,映在浊水上,似鬼火游移。

然西角一片死寂——正是辛弃疾所断之弱处,亦是完颜突合刻意隐匿、留作最后杀招的决口预备地。

黑鳞回首,目光与领队校尉一触即分。

他不再言语,只以手覆心,继而缓缓指向西角泥壁。

那动作极轻,却重若千钧。

凿具悄出,麻索系牢,火油沿裂缝徐徐灌入。

三十人轮番上阵,不敢猛击,唯恐震塌过早;亦不敢迟缓,子时将尽,天光欲动。

每一锤落下,皆如叩命门,每一声闷响,皆似催魂鼓。

忽然,土壁微颤,裂纹蔓延如蛛网骤开。一人低呼:“松了!”

话音未落,轰然一声闷响,不似雷霆,却撼人心腑——西角崩塌!

蓄水自缝隙汩汩涌出,初如细流,继而奔走四散,沿旧河床残迹分流入野,化作数十道涓涓支流,竟无一道成势,更未激起滔天洪峰。

金军守坝者始觉震动,举火来察,只见水势外泄,大骇失色。

有人欲扑救,却被同袍拉倒:“来不及了!宋军已至!快报主帅!”

顷刻间,喊声四起,巡哨溃散,或跃马北逃,或弃械跳水,乱作一团。

火把倾倒,燃起枯草,浓烟升腾,反遮蔽了溃口真相。

黑鳞立于崩塌之畔,脚下泥土湿滑,水流从指缝间淌过。

他仰面望天,乌云渐裂,一隙月光洒落水面,银光浮动,宛如故土河川。

良久,他双膝缓缓跪地,额头触泥,声音低哑却清晰:

“北地父老……我终还一命于河。”

非为敌,非为降,只为那一寸未曾沉沦的良心,那一息尚存的人性之光。

他曾奉命焚坝,屠万民以成战功;今夜,他亲手毁令,救苍生于无形。

此身虽不得归乡,此心却已渡江。

黎明初透,残雾未消,周观澜涉水而返,袍裾尽湿,手中紧握一幅新绘水图。

他步履踉跄奔至新筑堤岸,扑通跪地,声带哽咽:“启禀统帅!上游水势归稳,主河道流量恢复常态,洪患已解,军营无恙!”

田大橹率众河工立于堤上,人人泥污满面,眼中却含热泪。

忽有人大喝一声:“辛公活我万民!”

随即千百声应和,响彻江野:“辛公活我万民!”

呼声如潮,卷过荒滩,撞向远山。

辛弃疾独立新堤,披甲未卸,面容清瘦,双目却灼如晨星。

他闭目凝神,心镜再启——识海之中,山川图景再度铺展,而这一次,水脉流转之声竟与远方百姓心跳隐隐相合,节律如一,共振不息。

不止将士,连村舍炊烟下安眠的老幼,其呼吸起伏亦似汇入这天地律动。

他忽而轻语,几不可闻:“原来,大地有脉,只待人听。”

范如玉提竹篮而来,内盛热粥一碗,白气袅袅。

她不言,只将粥递上。

辛弃疾接过,指尖微暖,抬眼望她,唇角微扬:“此战胜,非胜于兵,胜于心火不灭。”

她亦笑,眸中映着朝霞:“君之心火,照破千重夜。”

远处小羽立于高台,放飞信鸽。

羽翼掠过初升朝阳,划破薄雾,直向北方而去——开封之门,已无天险可挡。

而此时,晨雾未散,新堤初固,百姓正扶老携幼,踏上归村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