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52章 学一下和珅,往那粥里掺些沙子!

朱慈烺又喝了一口杯中温热的茶水,目光转向经验最为老到的张无极,沉吟片刻,说道:“张将军,还有一事,关乎征兵细节,孤思之,需格外注意。”

张无极立刻拱手:“殿下请讲。”

朱慈烺道:“此番征兵,规模浩大,前来应募者必是鱼龙混杂,体格、年龄、出身、意愿皆不相同。”

“孤意,选拔之时,需更加精细。首要者,自然是挑选那些身强力壮、年富力强、无甚牵挂、自愿从军杀敌者,编入战兵序列,此为军中骨干,未来冲锋陷阵、克敌制胜之中坚。”

张无极点头:“殿下所虑极是,末将等正是依此标准,优先遴选。”

朱慈烺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深切的体察:

“然,对于那些前来投奔,却或因年龄偏大、或因身体略有残疾、或因家中尚有牵挂而无法作为一线战兵者,亦不可简单拒之门外,寒了人心。这乱世之中,百姓所求,不过是一口安稳饭吃,一条活路走。我等既竖起招兵大旗,便当有所担当。”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孤以为,这些不宜一线冲杀,却仍有力气、愿出力者,可编入各军保障队。”

朱慈烺继续说道,“其职责可包括:营寨修筑、粮草搬运、器械维护、炊事杂役、照料伤患、乃至协助守城等。”

“如此,既给了他们一条生路,一份粮饷养家糊口,亦能极大减轻战兵负担,使其可专心操练、作战,实乃两全其美之策。诸位以为如何?”

张无极闻言,眼中露出钦佩之色,抱拳道:“殿下仁德,体察入微,末将拜服!实不相瞒殿下,末将等已在如此施行了!”

“哦?”朱慈烺挑眉,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张无极解释道:“自掌控济宁城防以来,末将便与冯忠将军、文兴邦将军商议,已在着手整顿原有兵马。”

“对于原城防军、收编乡勇以及…以及那云飞左卫投降兵卒中,部分年迈体弱、或确有困难不宜继续充任战兵者,末将等已逐一谈话,征询其个人意愿。”

“凡愿意留下继续效力者,均已陆续编入新设的各军保障队中。眼下新军大营的紧急营建、物资搬运、乃至协助维持征兵现场秩序等事务,便有大量保障队的弟兄们在出力,他们干活极为卖力,因其深知此机会来之不易!”

冯忠也接口道:“殿下,此举确实效果极佳。不仅安顿了人员,更使得军中专事专责,效率大增。战兵可专心操演,辅兵则保障后勤,各司其职,军心亦稳。”

文兴邦也连忙道:“末将回去后,亦立刻在济宁两卫中推行此法,严格筛选,将合宜者编入保障队序列。”

朱慈烺听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赞许道:

“好!非常好!想不到诸位将军已先行一步,且思虑如此周详。孤心甚慰!此事便如此定下,作为定制推行于各军。”

他顿了顿,想起另一件关乎民心的重要事项,目光转向冯忠和尹希廉:“对了,明日开始在南门、东门外开设粥棚,赈济流民与城中穷苦之事,筹备得如何了?此事关乎民生,关乎人心向背,亦不可轻忽。”

冯忠立刻抱拳回道:“回殿下,一应粮米、柴薪、大锅、人手均已备齐。计划在南门、东门各处,各设四个粥棚,同时施粥,以分流人群,避免拥挤踩踏。末将会亲自带人到场监督,维持秩序,确保粥食发放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且尹大人方才已和末将谈及,明日州衙也会派人协助,末将想,定会万无一失的,请殿下放心!”

一旁的尹希廉一直没找到太多插话的机会,此刻连忙起身,拱手补充道:

“启禀殿下,方才监斩完毕后,微臣曾去征兵现场看了看,见诸位将军忙碌异常,便想着此事关乎州府民政,微臣岂能袖手旁观?”

“微臣已吩咐下去,明日一早,州府衙门将会抽调大部分书吏、衙役,由微臣亲自带领,前往南门、东门,协助冯将军一同管理粥棚,登记造册,维持秩序,定要将殿下的仁政落到实处!”

朱慈烺闻言,脸上笑容更盛,点头道:

“很好!尹大人有心了,能主动为孤分忧,为百姓做事,此乃父母官之本分。有尹大人和州府同仁协助,冯将军也能轻松不少,此事孤就更加放心了。”

尹希廉见太子嘉许,心中欢喜,连忙躬身道:“微臣分内之事,殿下过誉了!”

然而,朱慈烺话锋一转,眉头微蹙,语气中带上一丝深思熟虑的考量:

“施粥济贫,本是好事,是活人无数的大功德。然则……”

他这一个“然则”,立刻让刚刚轻松下来的气氛又微微绷紧,众人都抬起头,好奇地望向太子,不知他又有何思路。

朱慈烺缓缓道:“然则,人性复杂,难免会有那等贪图小利、心存侥幸之徒。其家本可自给自足,或尚未到山穷水尽之地步,却也要来冒领这救命的粥食。”

“一来,浪费了宝贵的粮米;二来,挤占了真正濒临饿殍、急需救济之人的份额;三来,长此以往,易使人心滋生惰性,甚至以冒领为常,坏了风气。此弊,不可不防。”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深入肌理。冯忠、张无极等武将闻言,多是眉头紧锁,觉得此事虽小,却着实棘手,他们行军打仗在行,对此等精细的民政管理,一时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尹希廉则是面露惭色,拱手道:“殿下思虑之缜密,体察之入微,微臣惭愧!竟未曾深思至此。”

“依微臣以往经验,此类钻营之徒,确难完全杜绝,往往只能依靠现场胥役眼力辨认,呵斥驱离,然效果甚微,且易生冲突,反伤殿下仁德之名。”

朱慈烺点点头,表示理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洞察世情的光芒,他微微一笑,抛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愕然不解的办法:

“嗯,尹大人所虑亦是实情。不过,孤倒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法子,或可从根本上滤去那些并非真正饥馑之人。”

众人皆屏息凝神,目光聚焦于太子,不知他能有何妙计。

只见朱慈烺不慌不忙,端起王之心刚刚重新续上的热茶,吹了吹热气,轻呷一口,这才缓缓说道:

“其实也简单。明日施粥时,可在粥熬煮好后,出锅之前,往那粥锅里,均匀撒入少许洗净、晾干的细河沙即可。”

“往粥里掺沙子?!”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冯忠性格最为耿直,闻言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与不解,他抱拳急声道:

“殿下!末将…末将愚钝!此举…此举岂非是作践灾民?那粥食本就清寡,再掺入沙子,如何下咽?这…这与殿下仁德恤民之本意,岂非背道而驰?”他实在无法理解,太子为何会出此“馊主意”。

张无极、文兴邦也是面面相觑,眉头紧锁,显然同样充满疑惑。尹希廉更是张口结舌,愣在当场。

朱慈烺看着众人反应,却不生气,反而哈哈一笑,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和却充满洞见:“冯将军莫急,且听孤细说。”

“尔等试想,真正饥肠辘辘、濒临饿死之人,求生乃是其第一本能。莫说是掺了少许沙子的粥,便是更粗糙难咽之物,只要能活命,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吞下!那一点点沙砾,绝不会阻挡他们求生的脚步。”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冷冽:“反之,那些并非真正饥饿,只是想来占些便宜、打打牙祭之人,他们对于粥食的口感、洁净程度必然有所要求。见到粥中明显有沙,必然心生嫌弃,嘀咕抱怨,甚至干脆放弃领取。”

朱慈烺笑了笑,说道,“如此,无需我等厉声呵斥、费力甄别,他们自己便会筛选掉自己。此法,看似苛待,实则至公!能将有限的粮食,最为精准地送到最需要的人口中!既保全了真正灾民的体面,又无声地劝退了贪小便宜者,岂非一举两得?”

这番解释,如同拨云见日,瞬间让在场众人茅塞顿开!

张无极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激动地站起身,抱拳道:

“殿下英明!殿下此策,真乃神来之笔!末将拜服!”

他仿佛想起了什么,语气带着感慨:“末将在辽东最艰苦之时,曾与部下断粮数日,最后找到一点发霉的杂粮,混着泥水煮成糊,里面何止是沙子,泥土草根皆有,然那时吃起来,却觉得是天下至味!只要能活命,谁会在意些许沙石?”

“殿下所言,确是至理!真正饥渴之人,是不会在意这些的!在意这些的,定然不是真饿!”

冯忠听完太子的解释和张无极的佐证,脸上的困惑与不满瞬间化为无比的钦佩与惭愧,他再次起身,深深一揖:

“殿下!末将…末将愚钝,未能体察殿下深意!殿下此法,看似酷烈,实则大仁!既保全了粮食,更保全了真正灾民的尊严与活路!末将…五体投地!”他心中对这位年轻太子的智慧与对人性的洞察,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尹希廉更是长揖到地,叹服道:“殿下圣明!微臣…微臣枉读圣贤书,为官多年,竟未曾悟得此中道理!殿下此举,于细微处见真章,于仁德中蕴智慧!微臣受教了!明日施粥,便依殿下此法,掺入洁净河沙!”

朱慈烺摆摆手,笑道:“好了,都坐下吧。此法亦非孤所创,不过是体察人情,因地制宜罢了。尹大人,明日施粥,便劳烦你与冯将军一同,将此事办妥。记住,沙子需事先淘洗干净,晾干后再用,量不必多,略有一些即可,终究是以赈济为主,非为折磨人。”

“微臣(末将)遵命!”尹希廉和冯忠齐声应道,心中已将太子此法记下了。

议定了施粥细节,朱慈烺神色再次变得凝重起来,目光扫过张无极、冯忠、文兴邦三位将领,语气沉肃:“诸位将军,征兵、练兵、赈济民生,诸事虽千头万绪,然有一事,须臾不可放松警惕!”

三人立刻挺直身躯:“请殿下示下!”

朱慈烺目光锐利,仿佛能穿透墙壁,望向北方:

“孤预计,闯贼主力虽仍在北直隶、山陕一带,然其游骑探马,乃至小股部队、趁乱打劫的流寇,很可能近日便会抵达济宁周边,甚至尝试袭扰!我军新立,百事待兴,绝不可予敌可乘之机!”

他手指敲击石桌,发出笃笃的声响,如同战鼓前奏:

“故,在新军征募、编练期间,尔等麾下现有之数千兵马——玄武军、朱雀军、济宁卫,必须时刻保持临战状态!营寨戒备、城门守御、夜间巡哨,一应不可松懈!要保证随时可拉得出、打得响!”

朱慈烺加重了声音,说道,“尤其要加快武备司的整备速度,火器、火炮需尽快检修完毕,配发部队,形成战力!孤要在这济宁城头,让任何来犯之敌,都碰得头破血流!”

张无极、冯忠、文兴邦闻言,霍然起身,抱拳行礼,声音铿锵有力,带着凛冽的杀气:“殿下放心!末将等必时刻谨记,不敢有丝毫懈怠!营寨戒备森严,哨探早已派出远斥候!火器检修日夜不停!必保济宁万无一失!若有小股流寇敢来送死,定叫其有来无回!”

“好!”朱慈烺也站起身,目光灼灼地扫过三位将领坚毅的面庞,“有诸位将军在此,孤心安矣!望诸位谨记,练兵不忘备战,民生不忘防务!”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语气缓和下来:“好了,今日议事便到此为止。诸位都辛苦了整整一日,从清晨监斩到午后募兵,直至此刻华灯初上,皆未得片刻清闲。孤就不虚留你们用饭了,都早些回去歇息,养精蓄锐。明日,还有更多、更艰巨的事务等着诸位去操持!”

众人皆知太子体恤,心中感激,齐齐躬身行礼:“臣等告退!殿下也请早些安歇!”

朱慈烺点点头,目送着张无极、冯忠、文兴邦、尹希廉四人鱼贯而出,他们的身影在渐浓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挺拔,步伐坚定而充满力量。

院内很快恢复了宁静,只剩下朱慈烺与王之心二人。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也已敛去,深蓝色的天幕上,几颗早星悄然浮现。晚风吹过庭院,带来一丝凉意。

王之心悄步上前,低声道:“殿下,晚膳已备好,是否此刻传膳?”

朱慈烺望着众人离去的方向,半晌,才缓缓收回目光,轻轻吐出一口浊气,脸上虽疲惫,眼神却依旧明亮如星。

“传吧。去鲁王院子里,喊上鲁王一家,以及孤那两个弟弟!”他淡淡说道,转身走向屋内。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而明日,又将迎来新的挑战与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