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45章 赏赐这一块,这太子爷,也真舍得!

朱慈烺站在高台之上,望着下方黑压压跪倒一片、情绪激动难以自持的人群,心中那最初纯粹的“榨油”快感,不知不觉间已悄然变质。

一种更为复杂、更为深沉的情绪,如同地下的暗流,悄然涌上心头。

朱慈烺心里思索着:他娘的,这帮人……这帮看似精明算计、左右逢源的地头蛇,竟然……竟然真的这么实在?我原本只是想用赵啸天和尹希廉做幌子,吓唬他们,逼他们多出点血。没想到……他们不是被吓唬,更像是被……被一种奇怪的氛围裹挟着,或者说,是被那个“中兴大明”的饼,以及我太子的身份,真的激发出了一些……血性和忠义?

不过朱慈烺再一想,心里冷笑一下,自嘲道:算了吧,这年头,有几个真的忠义!多半还是前几天的雷厉风行、杀伐果断,和这太子爷的正统身份,让这群地头蛇嗅到了某种押注的时机!

不过,再一想,八十万两……六十万两……五十万两……这些数字,可不是小数目啊!这几乎是要掏空他们好几代的积累!他们图什么?就图我一个流亡太子的空头承诺?就图那虚无缥缈的“从龙之功”?

这赌注也太大了!难道这明末,真的还有这么多傻子……或者说,还有这么多对大明心存幻想的“愚忠”之人?

心里其实已经从最开始对这群人并不信任,到现在开始有些欣赏,朱慈烺心里也乱糟糟的!

他妈的,不想了,管他呢,先收着钱粮,先把大军练起来!先把火器搞起来!他奶奶的,有钱有粮还有兵、再加上跨时代的火器尖兵,任你何种宵小如何做鬼,也要跟着我朱慈烺的节奏来!日后“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改革拉起的时候,一个都别想来说情!

朱慈烺快刀斩乱麻般地镇住自己的思绪,一步步来!

他看着潘时昇那激动得老泪纵横的脸,看着文兴邦那军人式的决绝,看着唐之蕃、孙芳等商人那近乎孤注一掷的紧张与期待,看着那些中小商户和寒门士子拿出全部家当的虔诚……朱慈烺忽然觉得,自己之前那种纯粹的、冰冷的算计,在这些滚烫的、甚至有些愚笨的“忠心”面前,是不是显得有些……卑劣?

不过随即,朱慈烺立刻又在心里暗示自己:不,不能这么想。政治本就是如此。他们投资我,我给予回报,天经地义。只是……这回报,我必须给得漂亮,给得及时,给得让他们觉得值!甚至超值!不仅要让他们出血出得心甘情愿,更要让他们从此死心塌地地绑在我的战车上!这些钱粮,是他们押上的重注,也是我朱慈烺能否翻盘的本钱!

好,既然你们待我以钱,那我朱慈烺,今日便还你们一场富贵前程!

心念电转间,朱慈烺已然有了决断。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那丝复杂的感慨压下,转化为一种浩荡天恩的磅礴气度,对着台下重重喊道:“众位!都起身!起来!不必行此大礼!!孤,还有话说!”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众人闻言,这才互相搀扶着,激动地、踉跄地站起身来,许多人依旧擦拭着眼泪,目光灼灼地望向高台,不知道这位太子爷接下来又要宣布什么惊人的消息。

朱慈烺在高台上踱了几步,阳光照在他年轻的脸上,显得格外明亮。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再次扫视全场,声音清晰而有力,如同宣布一项重大的国策:

“既然众位如此诚心待孤,倾尽家资,助孤克难!孤,又岂是刻薄寡恩之人?孤意已决——赏!!”

一个“赏”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刚刚平复一些的情绪再次沸腾起来!赏?如何赏?赏什么?

朱慈烺的目光第一个就落在了依旧激动不已的潘时昇身上:“潘时昇!!”

潘时昇浑身一个激灵,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再次跪倒,声音带着颤音:“草民在!!”

朱慈烺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不,从今日起,你不再是‘草民’了!”

潘时昇身体猛地一震!心脏疯狂跳动,几乎要跳出胸腔!他知道,重头戏来了!太子要兑现诺言了!他屏住呼吸,竖起耳朵,生怕漏掉一个字。

只听朱慈烺朗声说道,声音传遍整个院子:“潘家首倡义举,捐献巨资,忠心可嘉!孤,赏潘时昇——三品通议大夫散官衔!!”

“三品通议大夫?!”

台下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散官虽无实权,但却是极高的荣誉性文散官衔!这意味着潘时昇从此拥有了相当于三品大员的身份地位!

但这还没完!朱慈烺继续道,每说一句,都如同重锤敲在众人心上:“准穿戴三品文官 ‘孔雀补子’公服!以示恩荣!”

“颁发诰命文书,传于家族,光耀门楣!”

“敕令地方,于潘家祖籍之地,修葺 ‘忠义报国’ 牌坊一座,表其功绩,流芳百世!”

“另,特许潘家,可荫两子,直接入南京国子监读书!以待将来为国效力!”

“哗——!!!”

整个院子彻底安静了,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所有人都被这丰厚到极致的赏赐惊呆了!

这虽说是虚职,无任何实权!但对于潘家这样的地方豪强、官宦世家而言,这种来自皇太子亲赐的、代表着极高社会地位和荣誉的虚衔,才是最抢手、最梦寐以求的!这等于直接将潘家的社会地位,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

从此,潘时昇出门,可以穿着三品大员的礼服,可以与真正的三品官,形式上平起平坐!家族有了诰命和牌坊,就是铁打的“忠义之家”,世代受人敬仰!而荫两子入国子监,更是给了潘家子弟两条直达仕途的终南捷径!这简直是一步登天!

潘时昇整个人都懵了,巨大的幸福和荣耀感冲击得他头晕目眩。他一生多年都在幕后操持家务,虽然富甲一方,但始终觉得和那位在南京做刑部侍郎的兄长潘士良有着天差地别的地位差距,骨子里一直藏着难以言喻的自卑。

此刻,太子殿下竟然……竟然赐予了他如此的荣耀!三品衔!!孔雀补子!!

他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不再是礼节性的跪拜,而是近乎五体投地,声音泣不成声,哽咽着喊道:

“草民……哦不,微臣……微臣潘时昇,叩谢太子殿下天恩!!殿下隆恩,潘家永世不忘!潘家上下,永远誓死效忠太子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哭得像个孩子,所有的精明算计在这一刻都被巨大的感动淹没了。

朱慈烺看着他真情流露的样子,心中那份利用之感又淡了几分,笑了笑,语气更加温和:“起来吧,潘卿。此外,若你潘家族中,有愿意出来做实事的子弟,无论文武,只要有才学,有胆识,都可直接来州衙寻孤!孤自然会量才录用,好生照料!”

潘时昇闻言,更是感激涕零,这等于又给了潘家子弟未来的实缺机会!他立刻又是如小鸡啄米般叩头:“谢殿下!谢殿下!!微臣……微臣代潘家全族,叩谢殿下!!”

朱慈烺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目光转向一旁同样眼巴巴看着的文兴邦。

“文指挥使!!”

文兴邦立刻挺直腰板,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微臣在!!” 他心中充满期待,太子会赏他什么?金银?还是官职?

朱慈烺看着他,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逆贼云飞伏诛,其所辖济宁左卫没了,但编制还在。孤意,将左卫并入你的济宁卫,由你统一节制!”

文兴邦心中一喜,他当然知道那济宁左卫已然没了人,但这是五千多的编制啊,这意味着他可以征召、掌握的兵力直接翻倍了!

但他不敢表露太多,只是恭敬道:“微臣遵命!”

朱慈烺继续道,声音加重:“孤意,文兴邦为济宁两卫都指挥使,统辖整编后的济宁两卫!将两卫编制,扩充至一万余人!你要给孤带好这些人马!”

文兴邦彻底愣住了,脑子嗡嗡作响!统辖两卫!编制一万余人!这……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他的实际权力和地位瞬间暴涨了数倍不止!他急忙跪下,激动得声音发颤:

“微臣……末将!末将文兴邦,叩谢殿下信赖!!殿下知遇之恩,末将没齿难忘!!”

朱慈烺点点头,但脸色旋即一沉,语气变得极其严肃:“不过,孤要与你约法三章!你可听清了?!”

文兴邦心中一凛,立刻收敛狂喜,郑重道:“殿下请训示!末将定然遵从!!”

朱慈烺目光锐利如刀,盯着他:“第一,你这济宁两卫,一万余人的编制,必须给孤实打实地满编!一个萝卜一个坑!绝不允许再有任何‘吃空额’、喝兵血的事情发生!孤会派人定期点验核查!听清了?!”

文兴邦身子一抖,额头瞬间冒出冷汗。吃空额这是卫所积弊,他自己也未能免俗。他连忙磕头如捣蒜,声音带着惶恐:

“殿下恕罪!!末将……末将以往确有……确有不当之处!请殿下治罪!!”

朱慈烺摆摆手,语气略显缓和:“过去的,孤可以不深究。但孤要的,是从今往后,彻底变过来!一支实兵满员的军队!你可能做到?!”

文兴邦立刻发誓般喊道:“能!末将一定能!末将即刻便开始清退空额,招募健儿,必为殿下练出一万实兵!”

“好!”朱慈烺继续道,“第二,具体军纪军规,操练章程,乃至武备更新,你必须严格遵循孤即将颁布的新军条令!不得阳奉阴违!”

“末将遵命!”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朱慈烺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无尽的期望和压力,“孤不要一支只能看不能打的纸老虎!孤要你,文兴邦,亲自给孤编练出一支敢战、能战、善战的铁血部队!!一支拉出去就能打硬仗、打胜仗的雄师!而不是一万浪费粮饷的废物!你可能向孤保证?!”

文兴邦被太子的气势所感染,只觉得热血沸腾,猛地抱拳,声音斩钉截铁:“殿下放心!!末将在此立下军令状!若不能为殿下练出一支敢战之师、能战之师,末将提头来见!!”

“好!要的就是这股劲!”朱慈烺赞许地点点头,脸色缓和下来,转头看向身后的张无极和冯忠,“至于具体的新军操典、训练之法、乃至先进武备,你要虚心向张将军和冯将军多多讨教。孤要你们三人通力合作,给孤打造出三支嗷嗷叫的、能打硬仗的铁军!孤的眼里,揉不得沙子,更容不下废物!”

文兴邦连忙叩头:“末将明白!定当向两位将军多多请教!” 张无极和冯忠也起身,抱拳回礼,神色肃然:“末将遵命!定当竭尽全力,共练强军!” 两人心中也踏实了许多,毕竟又多了一万多经过整编的卫所兵作为助力,实力大增。

朱慈烺安排完武将,目光转向了激动得搓手的唐之蕃和看似平静实则眼神热切的孙芳。

“唐之蕃!孙芳!”

两人连忙出列,躬身回应:“草民在!!”

朱慈烺笑了笑,对于这些商人,他深知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尔等义商,忠心可嘉,捐献巨资,解了孤的燃眉之急!孤岂能不重赏?孤意,特赏唐之蕃、孙芳——五品奉政大夫散官衔!!”

五品!虽然比潘时昇低了两级,但同样是极高的荣誉!对于商人来说,简直是鲤鱼跃龙门!

“准穿戴五品文官 ‘白鹇补子’公服!”

“颁发敕命文书,传家荣耀!”

“敕修 ‘乐善好施’、‘急公好义’ 牌坊各一座!”

“特许,可荫一子,入国子监读书!”

两人顿时激动得浑身发抖,尤其是唐之蕃,眼泪再次涌出,对于他们这种纯粹的商人家族来说,最后这个“荫一子入国子监”的恩典,比前面所有赏赐加起来都重要!

这意味着他们的后代终于有了摆脱商籍、步入仕途的正式通道!这是他们几代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

两人正想跪下谢恩,朱慈烺却摆摆手,继续说道:“还有!方才一同凑集钱粮的李家、王家、董家、江家、林家、丁家六位东家,以及所有参与了捐献的济宁乡绅、学生们!!”

被点名的六位商人代表和所有中小乡绅们、读书人几乎全部猛地起身,紧张而又充满期待地回应:“草民\/学生在!!恭听殿下旨意!”

朱慈烺目光扫过他们,声音加大,如同宣布一项普惠政策:“尔等虽力有不及,然竭尽全力,待孤以诚,其心可嘉!孤意,特赏尔等——九品登仕郎散官衔!!”

九品,是最低的官阶,虽是虚衔!

但它是官!是士大夫的一员!

“准穿戴九品文官 ‘练雀补子’公服!”

“敕令地方,酌情立 ‘义民’ 碑亭,以彰其德!”

“特别是商户之家,”朱慈烺特意加重了语气,“自此之后,尔等子女,皆可与其他民户一样,正常参加科举考试,入仕为官!任何人不得再以尔等商户出身而加以歧视阻挠!此乃孤特旨!!”

“轰隆隆!!!”

这个赏赐,对于这些中小商户来说,简直是核弹级别的福音!它直接打破了大明朝“重农抑商”政策对他们家族上升通道的禁锢!

那几个中小商户代表顿时全哭了!哭得比刚才还厉害!纷纷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杂乱地、发自肺腑地哭喊着:

“太子爷!太子爷大恩大德啊!!”

“谢太子殿下!殿下是我等的再生父母!!”

“小人……小人祖辈经商,从未想过能有今日!殿下千岁!!”

“从此以后,我等定为殿下效死!……”

因为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自己,他们的家族,彻底改变了!他们再也不是那个处处被胥吏欺压、被士人看不起、连子孙都无法科举的“贱商”了!

他们拥有了官身,他们的子孙拥有了和读书人一样平等的考试权利!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阶级跃迁!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而那些同样得到九品衔的乡绅和读书人,也是激动万分,虽然只是最低的散官,但同样是皇太子亲赐,在地方上的地位和话语权将截然不同!

院子里再次被震天的感激声和哭声淹没。朱慈烺看着这场面,心中那份最初的利用之心几乎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一丝真正的欣慰。

他耐心地等待大家情绪宣泄,连连招呼:“起来!都起来!这是尔等应得的!”

待众人好不容易再次平静下来,纷纷落座,但脸上的激动和红光却久久不退。

朱慈烺的目光最后落在了任孔当和郑与侨两人身上。这两人,一个是德高望重的致仕官员,士林领袖;一个是沉稳干练、富有组织能力的年轻士子。是他目前极度缺乏的文官人才。

“任孔当、郑与侨!”

两人连忙整理衣冠,出列行礼,心脏砰砰直跳。他们知道,关键的时刻来了。太子爷会如何安置他们?他们期待的,可不是那些虚衔。

朱慈烺看着他们,语气变得格外郑重:“尔二人,忠心可表,更兼博学才识,通达事务!如今孤身边……”

他顿了顿,看着两人瞬间屏住呼吸的样子,缓缓道,“说实话,正缺博学务实、能处理政务的文士之才!”

任孔当和郑与侨只觉得血往头上涌!机会!天大的机会来了!留在太子身边!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朱慈烺继续说道:“孤意!擢升任孔当、郑与侨二人,为东宫左、右春坊中允,秩正六品!”

东宫春坊中允!虽然只是六品,但这是东宫属官!是太子的近臣!日后太子登基,他们就是从龙之臣,前途不可限量!这比外放一个知府还要有前途!

“平日主要协助孤处理往来文书,参赞各类军政事务,提供咨询建议!并定期为孤讲解经史,探讨治国之道!”朱慈烺给出了具体的职责,这权力可不小!“你二人,可愿意??”

任孔当和郑与侨哪里会不愿意?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在了头上!两人连忙倒地,不顾形象地猛磕头,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殿下大恩!!蒙殿下不弃,学生……微臣愿意!万死不辞!!”

朱慈烺点点头,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好!很好!!”他看了看两人都已四十上下的年纪,语气变得亲切了些:“这样吧,你二人年长于孤,学识渊博,以后私下场合,孤便喊你们‘先生’吧,以示敬重。”

“刷!”两人吓得差点跳起来,连忙再次跪下,连连摆手:“殿下!不可!万万不可!!臣等何德何能,岂敢担‘太子师’之名号?!此于礼不合,折煞臣等了!!” 他们可不敢承受这个称呼。

朱慈烺摆摆手,笑道:“无碍,两位博学大才,不必推辞!”

两人对视了一下,也感觉再无法反驳,只好恭敬行礼:“臣等……臣等遵命!谢殿下!”

朱慈烺笑道:“好!既然如此,那就立刻派发给你们第一份重任!”他脸色一正,“就将方才在座诸位义士所捐献的钱粮细目,详细、准确地记录在册,整理成清晰的账目!”

说着,他看向门口方向,喊了一声:“吴六子!!”

一直守在门口紧张关注着的吴六子立刻高声回应:“哎!殿下,小的在!!”

朱慈烺命令道:“你,立刻调配人手,协助老任和老郑,设立账房,整理登记。并着手与许文昌总兵对接,将诸位义士所捐的钱粮,一一核对清楚,全部安全入库,清点保管好!出了半点差错,唯你是问!听清了?!”

吴六子挺起胸膛,大声保证:“殿下放心!小的明白!保证办得妥妥帖帖!!” 这可是太子爷的钱袋子,他敢不用心?

朱慈烺点点头,看着任孔当和郑与侨:“二位,此事就拜托了!此乃我军命脉所在,务必细致!”

“臣等领命!必不负殿下所托!”两人立刻躬身应道,感觉肩头沉甸甸的,却也充满了干劲。

安排完这一切,朱慈烺转过身,再次面向院子里所有激动不已的人们。他忽然收敛了所有笑容,后退一步,双手抱拳,对着台下众人,竟是郑重地行了一个江湖式的、却又充满真诚的抱拳礼!

台下众人哪里敢受此大礼?顿时慌得又要全部跪下,口中纷纷喊道:

“殿下!不可!!”“折煞我等了!!”“殿下万金之躯……”

朱慈烺却坚持着完成了这个礼,然后直起身,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声音深沉而有力:

“今日!孤才真正认识到,我大明,还有这么多忠肝义胆之士!还有这么多愿意倾家荡产、支持孤、支持朝廷的义士!!孤!在此!!不是以太子的身份,而是以朱慈烺个人的名义,要谢谢大家!!谢谢你们的信任!谢谢你们的支持!!”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没有任何虚伪。台下众人闻言,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更加热烈的回应:

“殿下言重了!!”

“我等愧不敢当!!”

“愿为殿下效死!!”

“大明万岁!!”

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充满了真诚与激动。

这一刻,士绅、商贾、军官、文人,仿佛真正凝聚在了一起。

很快,在吴六子的指挥下,州衙前院迅速摆开了几张巨大的书案,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任孔当和郑与侨立刻投入工作,开始详细登记造册。潘时昇、文兴邦、唐之蕃等人则主动上前,配合着报上自家捐献的具体数额和种类,现银、粮食、布匹、其他物资等,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朱慈烺站在高台上,看着这忙碌而充满希望的场面,看着那一张张因为得到认可和赏赐而容光焕发的面孔,心中暗暗发誓:

不管你们初心是押注还是忠义,但今日这笔钱粮,这份实打实的心,我绝不会辜负,定要让其价值彻底被激发!

李自成,满洲鞑子……你们等着!老子的新军,马上就要来了!

这一次,绝不会再让历史重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