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120章 布下口袋,坐等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终)

北京城兵部衙署正堂内,朱慈烺站在那幅巨大的潮白河区域详图前,舆图上,山川河流、村镇道路、桥梁渡口,皆绘制得极为精细,甚至能看清大片标注着“芦苇荡”、“柳林”、“沼泽”的区域。

他刚刚下达了利用水师奇袭山海关的命令,信使已带着他的亲笔手谕朝着大沽口和登莱而去。此刻,他需要将全部的注意力,转回到眼前即将成为主战场的潮白河地带。

缓缓转过身,朱慈烺的目光扫过堂内每一位核心将领——黄得功、常延龄、杨彪、邱祖德、张无极、冯忠、文兴邦、邓林祖、高杰。众人眼神锐利,如磨利了爪牙的猛虎,只待一声令下,便可扑向猎物。

“诸位,”朱慈烺开口,声音沉稳,“水师奇袭,乃是远略,意在断敌归路,乱其根本。然,眼前重中之重,乃是这潮白河畔的正面决战,主要埋伏战场。此战,方才是决定北直隶乃至天下气运的关键一役。”

朱慈烺目光灼灼,语气加重:“时间紧迫,军情如火。诸位连日奔波,身心俱疲,然战机稍纵即逝,容不得半分懈怠。孤欲即刻与诸位,将这潮白河的口袋阵,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敲定落实,确保万无一失。”

“末将遵命。”众将齐声抱拳应诺,声震屋瓦,没有丝毫犹豫。

朱慈烺重重点头,大步走到舆图前。众将立刻围拢上来,形成一个半圆,目光紧紧跟在太子殿下身上。

“诸位,”朱慈烺的指尖精准地落在潮白河与蓟辽官道交汇处的“白河桥”上,目光扫视众人,“按最新情报与我等方才之推演,李自成溃兵,极可能于四月二十五日前后,溃退至潮白河一线。”

“故,我军所有埋伏、部署,必须于四月二十二日晚间至二十三日凌晨之前,全部完成。大军隐蔽进入预设阵地,需悄无声息,如鬼魅潜行,绝不能提前暴露丝毫踪迹。”

众人屏息凝神,重重点头,眼神专注无比。时间节点,如战鼓的鼓点,清晰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朱慈烺不再多言,目光转向身旁那位老将:“黄都督。”

黄得功踏前一步,甲叶轻响,抱拳沉声道:“末将在。”

“此战,陆路主力决战,关乎全局胜负。孤欲请你亲自坐镇潮白河区域,统领三军,总揽全局。尤其步卒、火器营、弓箭手等各军协调,皆由你全权负责,如何?黄都督你,可愿担此重任?”朱慈烺目光炯炯地看着他。

黄得功胸膛一挺,虎目中爆发出慑人的精光,声音斩钉截铁:“殿下信重,末将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绝无二话。必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

“好。”朱慈烺赞许地点头,随即目光转向另一位主将:“常都督。”

常延龄亦踏前一步,神情沉稳,抱拳道:“末将在。”

“全军所有骑兵,依旧由你统率。然此战,骑兵之用,在于关键时刻的一锤定音。你部需游曳在外,隐蔽待机,静候孤之号令,不得擅自出击。”朱慈烺指令清晰。

“末将领命。定约束所部,静待战机,等待殿下的指令,到时定能做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迅雷不及掩耳给贼子致命击杀。”常延龄毫不犹豫地应下。

核心指挥权任命完毕,朱慈烺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落回舆图,进入了最为关键、也最为繁琐的具体兵力部署环节。他的手指化身为指挥千军万马的令旗,在舆图上精准而快速地移动、点划。

朱慈烺的指尖首先重重地落在潮白河东岸、蓟辽官道北侧约二里外的一处标记着“杏花村”的地方。

“黄都督。”朱慈烺语气沉凝,“中军指挥大营,便设于此地,杏花村地势略高,且有林木房舍遮掩,视野开阔,又可俯瞰官道与白河桥,便于观察敌情,居中调度。就由你亲率三万步卒主力,驻扎于此,作为全军中枢与最强拳头。”

朱慈烺的手指以杏花村为中心,向东北、西北方向划出一个巨大的弧形区域,这片区域舆图上明确标注着茂密的“芦苇荡”和“柳林”。

“以此为中心,周边所有芦苇荡、柳林、沟壑、坡地,皆为伏兵之所,将你麾下三万精锐,化整为零,层层设伏,充分利用地利,给孤彻底隐藏起来,一定要藏好了,绝不能有任何破绽。”

黄得功目光紧随太子指尖,将每一处地形、每一个指令牢牢记在心中,闻言重重抱拳:“末将明白,必布置得铁桶一般,末将会详细布局下去,定会周密,请殿下放心。”

一旁的杨彪立刻拿出一旁的笔和纸,飞快地记录着要点,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急促的沙沙声。

朱慈烺点点头,指尖不停,迅速向南移动,划过官道,落在官道南侧、同样距河岸约二里的一片区域,这里标注着“田辛庄村”和“东蔡各庄村”。

“杨佥事。”朱慈烺看向正在记录的杨彪。

杨彪立刻抬头:“末将在。”

“潮白河东岸,官道南侧伏击重任,交由你。”朱慈烺手指重点敲击田辛庄、东蔡各庄一带,“此地地形略复杂,有村落、有洼地,更利隐蔽。你亲率两万精锐步卒,埋伏于此。你的任务,是堵住南翼,待战起时,防止敌军向南逃窜,并与黄都督主力形成夹击之势。”

“末将遵命。”杨彪肃然应道,笔下不停,迅速记下自己的任务和防区。

部署完东岸主力,朱慈烺的手指越过代表潮白河的带状区域,指向西岸。

他的指尖首先落在西岸、官道北侧约二里外,一处名为“白庙村”的地点。

“河西岸,北侧防务。”朱慈烺目光转向冯忠,“冯总兵!”

冯忠抱拳:“末将在。”

“命你麾下都司赵陵,率八千步卒,埋伏于白庙村一带。此地紧邻河道,地势相对平缓,他们的任务,是锁死河西岸北侧通道。待总攻开始,立刻前出,彻底封堵官道,绝不能让任何敌军从此处漏网西逃。”

“末将遵命,必令赵陵死死钉在那里。”冯忠慨然应诺。

朱慈烺顿了顿,指尖随之南移,落在西岸官道南侧,一处名为“师姑庄村”的地方。

“西岸南侧。”朱慈烺看向文兴邦,“文总兵。”

文兴邦踏前一步:“末将在。”

“命你麾下都司于成武,率四千精锐,埋伏于师姑庄村周边。此地有部分沼泽洼地,需特别注意。你的任务与赵陵相同,锁死南侧通道,配合东岸主力,将敌军彻底包围于河岸以东。”

“末将明白,定会详细部署,于成武定不辱命。”文兴邦重重点头。

东西两岸,步卒伏兵已部署完毕,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的陆地包围网。接下来,是最为关键的机动打击力量——骑兵。

朱慈烺的手指再次回到东岸,这一次,远远地划向了官道北侧三里地之外的一处标记着“小庄营村”的地点。

“常都督,邓总兵,高总兵。”朱慈烺目光扫过三人。

常延龄、邓林祖、高杰齐声应道:“末将在。”

“全军两万六千精锐骑兵,乃此战决胜之关键。开战之前,由你三人亲自统领,全军隐蔽于小庄营村及其周边密林地带。”朱慈烺的手指重重敲击那个远离主战场的小村,“此地距离主战场有一定距离,不易被敌军侦知。切记,没有号令,严禁任何形式的暴露。马衔枚,人噤声,给孤藏好了,若有误,决不轻饶。”

“末将遵命,定会藏好了。”三人凛然应命,深知肩头责任重大。

兵力部署大致完毕,朱慈烺开始部署装备配置和战术细节,进行更详细的安排。

“黄都督,杨佥事。”他看向二人,“孤将全军绝大部分火炮、火铳,尤其是燧发枪新军那两千精锐,全部加强给你二人东岸主力部队。”

他手指点着舆图上杏花村、田辛庄一线,语气凌厉:“原因无他,此地正对官道,视野最佳,射界开阔。 ”

“一旦战斗打响,你部需以最猛烈的火力,给予敌军尤其是后续追来的骑兵先锋以迎头痛击,要打懵他们,打乱他们,制造敌军内部的瞬间混乱,不要舍不得炮弹,给孤狠狠地砸出去,全部砸出去,尽全力让敌军炸营、陷入混乱,为全军合围创造最佳战机。”

黄得功与杨彪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兴奋与决然,杨彪抱拳道:“殿下放心,末将定让火器发挥最大威力,尤其用咱们的火炮,给鞑子他们尝尝全额保障的我大明火器,是怎么轰他个人仰马翻的,这一次,定要为我大明火器威力正名,告诉他们,我大明火器不是烧火棍!”

“好,总之,就是要先用火炮全力覆盖那片区域的敌军,把炮弹在最短时间全部给孤砸出去,要震耳欲聋,要山崩地裂。”朱慈烺点点头,强调道。

“此外,”朱慈烺目光锐利地扫过所有人,“情报乃战场耳目。黄都督,你坐镇中军,需时刻派出精干哨探,前出至少五十里。必须第一时间掌握闯贼溃兵的具体位置、规模、士气,以及其身后追兵的动向、距离、兵力配置。”

加重语气,朱慈烺强调道,“消息必须及时准确,片刻延误不得,若有误军法从事,绝不能有误。大家请记住,这次埋伏,核心一点,就是情报,就是那‘敌人在明我在暗’的时间差,绝不能有任何错误,一定要派出最精锐的部队去——”

“末将明白!哨探早已派出,都是军中老手了,末将等会再三强调的,保证绝不会误事。”黄得功郑重保证。

朱慈烺点点头,手指再次回到白河桥:“待我军各部潜伏就位后,由黄都督你部,立刻派人按计划,秘密破坏白河桥,制造自然损毁假象。同时,将沿岸所有船只,乃至能用于扎筏的大型木材,全部收缴、凿沉或严密看管。”

“这里,切记,务必做到,闯贼溃兵抵达时,面对的是一座断桥,一条无船的河。逼他们不得不停下来,修桥、找船,从而为我军合围、以及其身后追兵的赶上,争取最关键的时间!”

黄得功重重点头,回道:“末将明白,定不辱命。”

朱慈烺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电,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加重语气,对全体一字一句地发出最核心的埋伏要点命令:

“全军上下,皆需牢记两条铁律!绝不能有误!”

众人都低头聆听,杨彪在那里准备着记录。

“第一,总攻信号!以黄都督杏花村主阵地的火炮齐射声,为全军发起总攻的唯一号令。记住,是唯一。炮声不响,任何人,哪怕看到敌军到了眼皮底下,也严禁擅自出击,违令者,斩。”

“第二,攻击时序!”他目光转向黄得功,“黄都督,你部火炮响起后,切莫急于全军压上。一定记住, 需沉住气,耐心观察。定要等到闯贼溃兵与其身后追兵,无论是吴三桂部还是清军,彻底绞杀在一起,打得难分难解,精疲力竭之时,再指挥主力,稳步推进,给予其致命一击。要把所有追兵,都给我放进口袋最深处再打。”

朱慈烺顿了顿,再次强调:“记住,一定切记,要尽可能多地把敌军放进来,要让其双方尽可能爆发更大规模厮杀,要把握好切入的时机,不要盲目冲!”

黄得功闻言,虎躯一震,眼中爆发出钦佩的光芒。这太子殿下年纪轻轻,竟对战场节奏的把握、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理解如此老辣深邃……他重重抱拳,声音带着敬服:“殿下算无遗策,末将明白,定把握时机,一定会详细把握切入的时机,绝不负殿下重托。”

朱慈烺微微颔首,继续下达指令,语速加快:

“杨佥事。”

“末将在。”杨彪出列回应。

不多做停顿,朱慈烺安排到:“待黄都督火炮响起后,你部立刻以所有火炮进行覆盖射击,全部炮弹砸出去。随后,紧盯黄都督主力动向,待其开始向前推进时,你部立刻压上,从南翼发起攻击,彻底堵死南边缺口。”

“末将明白。”杨彪连忙拿笔记录着,嘴上回应。

朱慈烺转向一旁的常延龄,说道,“常都督。”

“末将在。”常延龄抱拳回应。

顿了顿,朱慈烺开始讲解:“骑兵突击,关乎最终战果。时机把握,至关重要!你部需仔细聆听两个声音节点!”朱慈烺手指在舆图上划出一条迂回路线,从小庄营村直插白河桥东侧的“小胡庄村”。

“第一个节点,黄都督的火炮声!炮声一响,立刻率领骑兵,依预定路线,快速向战场侧翼迂回机动,抢占小胡庄村一带有利位置,彻底锁死官道,不能有任何延误,要不惜一切代价切断敌军东逃退路。”

“第二个节点,我军火铳齐射声、弓弩声音!待火铳爆豆般的声音逐渐稀疏、直至停止,弓弩嗖嗖声音停止,这意味着,步卒主力即将接敌厮杀,这便是你骑兵最佳的攻击时机。”

朱慈烺看向常延龄,兴奋地一圈砸在舆图上,重重说道:“到时,你和邓总兵、高总兵,立刻带上两万五千骑兵精锐,全军突击,从敌军侧后方,以雷霆万钧之势,狠狠地撞进去,砸进去,将其彻底冲垮、碾碎,尽全力吃掉圈子里所有敌人。”

常延龄听得心潮澎湃,太子殿下将骑兵的运用时机描述得如此精准清晰,仿佛亲历过无数次大战一般,他激动抱拳:“殿下神机,末将牢记这两个节点,炮响迂回,铳停弓弩止冲阵!末将定会仔细结合战场形势,坚决切入,定不负使命。”

朱慈烺点点头,看向冯忠、文兴邦:“冯总兵,文总兵。”

“末将在。”

“西岸赵陵、于成武二部,任务单一,但却至关重要。待东岸炮声响起,无需等待其他命令,立刻指挥所部,前出至官道,依托地形,建立防线。其任务只有一个:不许放一人一马过去,要将西边口袋的底,给孤彻底扎死,可明白?”

“末将遵命。”冯忠和文兴邦两人齐声回到。

点了点头,朱慈烺的目光,随即投向京师方向。

“常都督,”他对常延龄道,“京师乃根本重地,不容有失。孤将留守京师的所有兵马,近两万人,全数交予常明楷统领,你再和他仔细说清楚具体事宜,令他务必严守军纪,维持秩序,确保京师万无一失。若有宵小之辈趁乱作祟,无需请示,立斩不赦。”

“末将代犬子,谢殿下信重,必令其恪尽职守,安定后方。”常延龄躬身领命。

所有指令下达完毕,朱慈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将千钧重担暂时卸下了一丝。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将,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诸位,届时,孤将亲临前线,与黄都督一同,于杏花村中军大营,亲眼目睹我军如何犁庭扫穴,尽歼顽敌。”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惊雷,所有将领脸色骤变。

“殿下,不可。”

“万万不可啊殿下。”

黄得功第一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急切:“殿下,前线刀剑无眼,流矢横飞。还有那鞑子凶悍无比的精骑赶来,稍有不慎……您万金之躯,关系社稷存亡,岂能亲蹈险地?万万不可啊,有末将等在,定将捷报传回,请您务必坐镇京师。”

常延龄、杨彪、张无极、冯忠、文兴邦、邓林祖、高杰等人也齐刷刷跪倒一片,声音带着焦虑和恳切:

“殿下三思啊。”

“前线凶险异常,殿下绝不能去。”

“京师需殿下坐镇调度啊。”

常延龄更是激动道:“殿下,您若亲临前线,将士们虽倍感鼓舞,然亦必分心护卫,反而掣肘大军行动。若稍有差池,臣等万死难赎,恳请殿下以江山社稷为重啊,殿下三思啊殿下——”

朱慈烺看着跪倒一地的忠臣良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知道他们是真心担忧自己的安危。也确实理解他们的担忧,东岸会直接面对满蒙八旗精锐骑兵,尤其他们的白甲兵精锐等,一旦稍有不慎,自己阵型被冲垮,那自己这位大明唯一的嫡系太子殿下……

一旦有失,作为穿越者的朱慈烺当然知道,自己真的没了,对天下会意味着什么——分裂、争权,会成为历史上那个到死还在内斗的南明,最终只会把中原拱手鞑子,给华夏带来巨大的悲痛……

想着,朱慈烺上前一步,亲手将黄得功和常延龄等人扶起,语气缓和:“诸位爱卿请起。孤知诸位心意。然,此战关乎国运,孤若不亲临,心实难安。况且,中军大营位于后方,且有诸位重重护卫,能有何险?”

见众人仍要劝阻,朱慈烺沉吟片刻,退让一步:“也罢。既然诸位如此坚持……那这样,孤不去东岸中军大营了。”他手指转向舆图潮白河西岸的“白庙村”,“孤便去西岸白庙村,赵陵都司的军中。此地隔河相望,既可观摩战局,又相对安全,总可以了吧?”

冯忠闻言,连忙道:“殿下若执意要去,白庙村虽稍安全,然八千兵力仍显单薄,请殿下准允,从京师再调……”

朱慈烺摆摆手打断他:“不必兴师动众。孤之安危,自有安排。”他转头向堂外唤道:“吴六子。”

一直守在门外的锦衣卫千户吴六子应声而入,单膝跪地:“末将在。”

“届时,由你与赵指挥使,亲自挑选最得力的锦衣卫缇骑,全程护卫孤前往白庙村。可能确保万全?”

“末将以性命担保,必护得殿下周全。”吴六子毫不犹豫,慨然应诺。

朱慈烺回看众将:“如此安排,诸位可放心了?”

黄得功、常延龄等人互相看了一眼,虽仍觉担忧,但见太子心意已决,且退让了一步,选择了相对安全的西岸,也不好再强谏,只得齐声抱拳:“臣等……遵命,必竭尽全力,歼灭敌贼,以报殿下,以安我大明。”

朱慈烺满意地点点头:“好!方略已定,细节已明。诸位将军,便即刻返回各自营寨,整顿兵马,检查军械,派出哨探详细勘察预设战场地形。”

缓了缓,朱慈烺说道,“大军于二十二日晚间,也就是两日后,开始秘密向潮白河区域运动,二十三日凌晨前,必须全部进入埋伏位置,完成隐蔽。”

深吸一口气,朱慈烺扫视众人一眼,重重说道,“诸位,此战,关乎国运,关乎我大明之未来,孤在这里,望诸位精诚协作,仔细筹备,奋勇杀敌!”

“谨遵殿下令旨,大明万胜!大明必胜!”众将轰然应诺,声震梁宇。

命令既下,众将不再耽搁,纷纷向朱慈烺行礼告退,快步走出衙署大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沉重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迅速远去,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之中。

堂内,朱慈烺走到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再次掠过潮白河的每一处细节,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宏大埋伏,就在这清晨的兵部衙署中,完成了最后,也是最精细的部署。

一张无形而致命的天罗地网,正悄然向着潮白河张开,静待着猎物的到来。

不出几日,一场惊心动魄的围猎大战,就将在潮白河区域上演,大明的未来会如何?一切要等这一战之后,即见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