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108章 七万大军,马上就到北京!

浩荡的运河水,在阳光映射下,泛着粼粼金光,承载着帝国的希望,奔腾北去。

自济宁誓师北上以来,朱慈烺亲率的七万余大军,搭乘着近千艘大小船只,日夜兼程,桨橹不息,帆樯蔽日,以惊人的速度向着帝国的心脏——北京,全力进发。

四月十九日,未时正刻,船队已过天津卫,抵达杨村水域。此处距离通州已不足百里,距离北京城已愈发近了。

空气中弥漫着的,是一种大战将至前的紧张,气氛森森。

船队第四艘舰船,一艘经过改装的六百料漕船。船舱内,朱慈烺一身轻甲,外罩杏黄色团龙袍,面容带着少年的清俊,眉宇满是沉稳,他正与黄得功、张无极、冯忠、文兴邦等核心将领,围在一张巨大的京畿地区舆图前,低声商议着最后的进军细节。

“殿下,按目前速度,最迟明日凌晨,我军先锋即可抵达通州码头。”黄得功指着舆图上通州的位置,声音沉稳,“不知常侯爷那一路如何了,若进展顺利,该是在这通州一带了。”

张无极接口道:“黄都督所言极是。末将以为,若我军抵达通州,先不宜立刻大军压上,可先派精锐小队登陆侦查,摸清敌情虚实,再行定夺。”

冯忠和文兴邦也纷纷点头,补充着各自对登陆地点、兵力展开顺序的看法。

朱慈烺凝神静听,手指无意识地在舆图上通州与北京之间的区域划动,目光锐利,显然在权衡着各种可能。

就在这时,舱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锦衣卫指挥使赵啸天来了,他压低声音禀报:“殿下,杨保千户来了,他回来了,自京师星夜兼程返回,有紧急军情禀报。”

“杨保回来了?”朱慈烺闻言,猛地抬起头。黄得功、张无极等人瞬间停止讨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舱门。

京师!此刻任何来自京师的消息,都足以牵动所有人的心弦。是吉是凶?是顺利还是受阻?

“快,快让他进来。”朱慈烺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甚至下意识地向前迈了半步。

舱帘掀开,赵啸天率先步入,他身后紧跟着风尘仆仆的杨保,他一身尘土,甲胄上沾满泥点,嘴唇干裂,显然是急速奔驰而来。

赵啸天正要开口按规矩禀报,朱慈烺摆了摆手,目光越过赵啸天,直接锁定在杨保身上,声音微微提高:“赵指挥使不必多礼,杨千户,快,快近前来,京师情况如何?常都督那边进展怎样了?速速报来。”

就在这时,一直侍立在朱慈烺身侧的太监王之心,早已机灵地示意小叶正端上了几杯温热的茶水。王之心亲自接过,快步送到杨保、吴六子面前,低声道:“杨千户,一路辛苦,先喝口茶润润嗓子。”

杨保也顾不上许多礼节,也没有去接那杯茶,而是“扑通”一声,双膝重重跪倒在舱板之上,声音带着沙哑,身体微微颤抖,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向太子朱慈烺,用尽全身力气禀道:

“殿下,殿下,捷报!天大的捷报啊!京师……京师已于今日卯时正刻(清晨六点),被我大军全面光复了。九门俱在掌握,闯贼留守兵马或降或歼,伪官显要或擒或杀。”

“京师……京师重回大明了!”

“什么?”

“光复了?”

“卯时?今日凌晨就拿下了?”

杨保的话,如同一个巨大的惊雷,瞬间在狭窄的船舱内轰然炸响。

刹那间,整个船舱陷入了一片安静,黄得功、张无极、冯忠、文兴邦、邱祖德……所有文臣武将,包括赵啸天和吴六子等人,全都僵在了原地。

人人脸上都显露出无尽的震惊,转而是狂喜,每个人的瞳孔都在瞬间放大,呼吸为之停滞。

黄得功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舆图上,茶水浸湿了通州的位置他都浑然不觉。

张无极则是张大了嘴巴,大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冯忠和文兴邦下意识地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骇然。

而端坐在主位的朱慈烺,在听到“光复”二字的瞬间,身体也是猛地一震。他那一直紧绷着的神经,在这一刻,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松开。

朱慈烺重重地向后靠进椅背,仿佛卸下千钧重担,长长地,深深呼出一口积压胸中许久许久的浊气。

端起面前王之心刚刚续上的茶水,朱慈烺仰头“咕咚咕咚”重重地喝了几大口,温热的茶汤流过喉咙,浇灌着他有些干涸的心田。

随即,放下茶杯,朱慈烺脸上绽放出释然的笑容,接着,他放声大笑,笑声爽朗,满满都是无尽的豪迈:

“哈哈哈哈……好,好,好啊!”

“三十日!自三月十九日至今,整整三十日,孤……孤终于做到了,苍天佑我大明!列祖列宗佑我大明啊!”

他笑着,眼眶却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一穿越到这个世界就赶上那“爹死国破”的困境,这三十个日日夜夜,朱慈烺所承受的压力,做出的决断,经历的险阻,唯有他自己深知。

此刻,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最圆满的回报。

大笑过后,朱慈烺迅速收敛情绪。他霍然起身,快步走到仍跪在地上的杨保面前,弯下腰,伸出双手,亲自将杨保扶了起来,将他引到旁边的座位上坐下,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带着兴奋:

“杨千户,辛苦了,你们锦衣卫弟兄立下奇功了!快,先坐下,喝口茶,定定神。然后给孤,给诸位将军,细细道来。”

“常都督他们是如何用兵如神,如何在这短短**日之间,带两万余大军千里奔袭,兵不血刃,一举拿下这京师的?孤要听详情,每一个细节!”

杨保被太子亲自扶起,激动得无以复加,连“谢殿下”都忘了说,连忙依言坐下,接过王之心递来的茶水,也顾不上扭捏,仰头大口喝下。温热的茶水入喉,稍稍平复了他沙哑的喉咙。

深吸一口气,杨保努力让自己的叙述清晰条理,抱拳禀道:

“启禀殿下,诸位大人,此事说来,真乃天佑大明,将士用命,义士同心。”他开始详细叙述,“常都督率领骑兵精锐,一路隐蔽疾行,于四月十八日傍晚,悄然抵达京师南郊,在永定河畔潜伏下来。”

杨保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说道,“末将奉命,随精通京师情况的,锦衣卫通州码头总管,吴富贵百户,伪装成药材商人,凭借早已打通的关系,顺利混入城内,与东直门守将、早已心向我大明的黄锭将军取得了联系。”

语速加快,杨保说道:“那黄锭将军,真乃能臣义士。他早已将东直门乃至东侧城墙一线的巡逻之权,通过设计的一场赌博,巧妙掌握在手中。”

“并且,黄锭将军当日通过探查和核对,已将闯贼留守京师各主要将领,如李友、李牟、刘忠,乃至牛金星、李岩等人的住所,以及闯贼在京师的兵力部署,其军队的夜间作息,都打探得一清二楚,为常都督制定了极其周密的突袭计划!”

缓了缓,杨保如临其境地说道:“四月十九日凌晨,也就是今日,丑时正刻,正是人最困乏之时。”

“常都督先是派出十三支精锐小队,每队五百骑,由高杰总兵麾下十三位悍将率领,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运动到京师十三个城门之外,在黑暗中潜伏下来,任务是封锁所有出口,防止任何重要人物外逃。”

“与此同时,常都督亲率主力大军,偃旗息鼓,马蹄包裹,人衔枚,马摘铃,于暗夜中急行军,随后,黄锭将军亲自打开东直门,接应大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就进入了内城。”

杨保的语气激动,说道,“入城后,大军在黄锭将军派出的向导引领下,分路并进,直扑各处目标。”

“常都督与高杰总兵,亲率精锐,直扑城北红罗厂及丰城胡同,以雷霆万钧之势,夜袭闯贼悍将郭之纬、周凤梧、刘希尧府邸。此三贼尚在睡梦之中,便被当场格杀。随后,大军突入牛金星府邸,高总兵亲手将此獠斩杀。”

“而按殿下严令,李岩被常都督亲自带人生擒,未伤分毫!”

杨保喝了口茶水,继续讲述道:“另一路,则由邓林祖总兵率领,突袭西江米巷,将酩酊大醉的李友、李牟二贼生擒。随即以骑兵冲阵,迅猛歼灭了东江米巷内,负隅顽抗的一千五百闯贼老营兵,自身无一人死亡,仅有部分兵士受伤。”

“第三路,由杨承祖将军率领,在末将与吴富贵百户引导下,突袭总部胡同,斩杀朝阳门守将刘忠,并顺势拿下朝阳门、东便门等东侧诸门。”

很是激动,杨保激昂地说道:“由于行动极其迅猛、隐蔽,且擒贼先擒王,各城门守军群龙无首,抵抗微弱。”

“至卯时正刻,京师所有城门要地,已全部被我军控制。闯贼留守体系,彻底瓦解!”

杨保最后加重语气,禀报道:“殿下,诸位大人、将军,此战,我军无一人阵亡!仅有三百余将士轻伤!便光复了京师。”

朱慈烺猛地点头,众人也是安静地听着,眼中满是亢奋。

杨保顿了顿,补充道:“对了,此外,我军缴获京师城内仓廪存银,初步统计恐超七千万两,存粮逾千万石……”

这数字一说出来,整个船舱——静,死一般的寂静!

啥玩意?闯贼竟然在京师拷掠出来了——七千万两白银!千万石粮食……?

那为何之前我大明危急时刻,这帮天煞的大臣勋贵却一毛不拔?众人心下暗暗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京师重臣骂了一个遍,什么魏藻德,什么朱纯臣……恬不知耻的一群大明蠹虫。

众人心里骂着,杨保则继续说道:“部署的话,紫禁城已由常都督长子常明楷将军,亲率两千精锐严密护卫,在复明社诸位大人的协助下,京师城内秩序井然有序,所有投诚闯贼的逆臣已被监控,所有被关押的忠臣正被营救。”

在杨保详细叙述这堪称传奇的突袭过程时,整个船舱内,除了杨保的声音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再无一丝杂音。

黄得功、张无极、冯忠、文兴邦、邱祖德……所有这些沙场老将、朝廷重臣,全都如泥塑木雕般僵立原地,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震惊,逐渐变为难以置信,再到彻底的骇然。

他们的脑海中,仿佛随着杨保的叙述,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暗夜潜行,里应外合,精准斩首,分区清剿……

这哪里是打仗?这简直就是一场艺术,一场教科书般的奇袭典范!

其难度之大,风险之高,结果之完美,超出了他们所有人的想象极限,包括朱慈烺本人。

谁能想到?谁能想到太子殿下这看似异想天开的奇袭计划,竟然真的成功了!而且是以这样一种近乎零伤亡,效率又高到令人发指的方式。

这已不是简单的军事胜利,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噗通”一声。

打破这死寂的,是太监王之心。

他听完杨保的禀报,整个人如同被抽空了力气,直接瘫软在地。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惊骇失语,而是积压了太久太久的情绪,如同火山般爆发出来。

王之心先是喃喃自语:“光复了,真的光复了,京师,京师回来了……”随即,他猛地抬起头,望向端坐上方的太子朱慈烺,积攒了数月的担忧、压抑、屈辱、期望,在这一刻尽数化为滚烫的热泪。

跪在地上,王之心用膝盖向前挪动几步,朝着朱慈烺,一边用力地磕头,额头撞击舱板发出“咚咚”的闷响,一边撕心裂肺地哭喊,声音嘶哑:

“殿下,殿下英明睿智啊!苍天有眼,列祖列宗显灵啊!陛下,先帝,您在天之灵看到了吗?京师光复了,大明……大明有救了啊,呜呜呜……”

“老奴……老奴就是此刻死了,也瞑目了。先帝啊——您……您安息吧,呜呜呜……”

王之心的痛哭,仿佛一个开关,瞬间感染了舱内所有人。

黄得功狠狠一拳砸在自己大腿上,虎目含泪,激动得嘴唇哆嗦:“好,好小子常延龄,干得漂亮,老子服了!”

张无极仰头长叹,老泪纵横:“天不亡我大明,天不亡我大明啊。”

冯忠、文兴邦等将领也是激动不已,互相捶打着肩膀,语无伦次地表达着兴奋。

整个船舱,被巨大的狂喜淹没——

端坐于上的朱慈烺,看着下方激动万分的众臣,看着痛哭流涕的王之心,看着激动不已的将领们,他心中的波澜其实比任何人都要汹涌澎湃。

但朱慈烺知道,他自己是太子,是三军统帅,此刻绝不能沉溺于狂喜之中,他需要冷静下来,他需要时刻保持清醒。

深吸一口气,朱慈烺强行将几乎要溢出眼眶的泪水逼了回去,脸上激动的红潮渐渐褪去。他站起身,走到王之心面前,亲手将这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太监扶了起来,替他拍去身上的灰尘,声音温和:

“王伴伴,你的心,孤知道。父皇和母后在天之灵,也定然欣慰。”

顿了顿,朱慈烺转眼扫视了所有人一圈,重重说道:

“但,诸位,现在还不是尽情庆贺的时候。”

朱慈烺扶着王之心站好,转身,目光再缓缓扫过舱内每一位文臣武将,他这句话,瞬间就将众人从狂喜的氛围中拉了出来。

朱慈烺的声音提高:“诸位,孤,当然知道京师光复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自三月十九日以来,笼罩在我大明头顶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

“这意味着,我大明法统还在延续,社稷神器重归正道。”

“这意味着,天下忠臣义士,有了期盼,有了主心骨。”

忽然,朱慈烺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极其严肃:“但是,诸位切莫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切不可因此便轻狂大意,骄傲自满,决不可学那李自成,占了一城便以为得了天下,得意忘形,最终身死国灭。”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啊,诸位。”

朱慈烺目光如电,扫过众人:“你们要清醒地看到,山海关外,有虎视眈眈的鞑子;山西、陕西,尚有闯贼主力盘踞;巴蜀,乃至河南、北直隶大部,仍不在我手。”

加大声音,朱慈烺重重说道:“诸位,我大明,尚有半数疆土沦于敌手或处于混乱啊。”

“收复旧都,只是一个起点,一个象征,但绝非终点!”

“未来的路,更长,更艰险。我等肩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啊。”

朱慈烺随即重重地一拍舆图,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望诸位牢记,远远还未胜利,任重而道远,吾辈还需更加努力,不可有丝毫懈怠。”

朱慈烺这一番话,如冰水浇头,瞬间让沉浸在狂喜中的众将冷静下来。

邱祖德第一个反应过来,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躬身抱拳,由衷叹服道:“殿下真英武睿智也,殿下如此年纪,就能居安思危,胜而不骄,远甚老臣,老臣佩服。殿下之言,实乃至理名言。当下确需冷静,稳扎稳打。”

黄得功、张无极等人也纷纷收敛笑容,肃然抱拳:“臣等明白,谨遵殿下教诲。”

朱慈烺见众人冷静下来,满意地点点头。他踱步回到舆图前,目光再次落在通州的位置,眼神锐利:

“眼下,我军要务,便是全速进军,务必在明日凌晨之前,抵达通州,与常都督会师。”

随即,朱慈烺手指点向通州以东,潮白河一带的区域:“按锦衣卫多次勘察与诸位将军推演,潮白河地形复杂,确是设伏佳地。那闯贼李自成若从山海关回师,此地乃其必经之路,亦是我军以逸待劳、予以重创之绝佳战场。”

“此战之关键,在于时机把握与信息保密,绝对的保密!”

忽然加重语气,朱慈烺对众人说道:“诸位,我军已占先机,更要谋定后动……”

“报——”就在这时,舱外再次传来锦衣卫缇骑的声音。赵啸天迅速出舱,片刻后带回一封密信,呈给朱慈烺。

朱慈烺展开密信,快速浏览,脸上再次露出了畅快的笑容,他将信递给身旁的邱祖德传阅,对众人朗声道:“好事成双,好事成双啊。诸位,青州方面,也传来了捷报。”

众人目光立刻聚焦过来。

朱慈烺笑道:“青州守备李士元,接到孤的密令后,果断起事,率两千精锐控制了青州府,随后,登莱巡抚曾化龙、总兵曾樱,派遣威海卫指挥佥事徐复阳,率两千登莱新军前往青州助防。”

“此外,”朱慈烺目光转向张无极,笑意更浓,“张无林都司,也从曲阜仪卫所抽调两千人马,驰援青州,如今,青州已固!”

朱慈烺特别对张无极说道:

“张总兵,你这弟弟张无林,可是给了孤一个大惊喜啊。按信中说,他已利用孔府资助的钱粮,严格按照新军军规,将曲阜仪卫所扩编至一万六千人,还组建了近五千人的保障队,将地方守备力量经营得有声有色。好小子,果然是个人才,孤当初没看错他。”

张无极听到自己的弟弟被太子如此夸赞,脸上焕发自豪,连忙抱拳:“全赖殿下赏识与信任,给了那小子效力的机会,他自当竭尽全力,以报殿下天恩。”

朱慈烺颔首笑道:“好,李士元、曾化龙、曾樱、徐复阳、张无林,皆有功于社稷,孤记下了。”

一连串的捷报,让舱内气氛再次高涨,但这一次,多了几分沉稳。朱慈烺收敛笑容,目光炯炯地看向赵啸天,斩钉截铁地下令:

“赵指挥使。”

“末将在。”

“传令全军,各船升起满帆,桨手轮班,全力划桨,全速北上!”

“目标——通州码头。”

“明日凌晨,孤要我大军,全数抵达通州。”

“得令。”赵啸天抱拳领命,转身大步出舱传令。

很快,命令传遍整个船队。一时间,运河之上,号角连绵,旌旗招展。所有船只都升起了满帆,船舷两侧的桨手们喊着号子,奋力划动长桨。

庞大的船队,劈波斩浪,向着最后的终点——通州,向着光复后的北京,全速进发。

一切停当,朱慈烺重重吁出一口气,走出船舱,站立在船头,任河风吹拂着他的衣袂。望着北方那北京城的方向,朱慈烺心中豪情万丈,又沉静如水。

“北京,孤回来了!大明,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