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105章 三十天,光复京师

阜成门高大的城楼,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显露出巍峨的轮廓。

城门内侧,火把的光芒摇曳不定。守将徐标早已得到消息,亲自率领麾下仅有的四百名士卒,肃立在城门洞前,翘首以盼。

“噗噗噗”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低沉而整齐,如同闷雷滚过大地。常延龄、高杰、黄锭三人一马当先,率领着三千五百名精锐骑兵,抵达了阜成门下。

徐标认识黄锭,看到起跟随两位将军一前一后而来,明显能猜到,那打头的必然就是常延龄左都督,立刻快步上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发颤:

“末将徐标,参见常都督,恭迎王师入城!”

常延龄飞身下马,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快步上前双手将徐标扶起:“徐将军深明大义,助我大军光复神京,功莫大焉,何须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他用力拍了拍徐标的肩膀,语气诚挚:“太子殿下早有明谕,凡阵前起义、助我王师者,既往不咎,皆论功行赏。徐将军之功,本督定当如实禀报殿下。”

徐标闻言,心中一块巨石落地,更是感激涕零,眼圈都有些发红:“谢太子殿下天恩,谢常都督,末将……末将定当效死以报!”

常延龄点点头,环视了一下阜成门周遭的防御情况,说道:

“徐将军,这阜成门乃京师要冲,至关重要。本督意,仍由你麾下将士,继续镇守此门,为策万全,本督再抽调三百新军精锐,由我麾下可靠弟兄统一指挥,加强防务,以防不测。而徐将军,你熟悉内城,还需要你和黄将军跟随我等一起,前往下一个目标,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徐标闻言,心里先是一愣,他知道,常延龄这其实是在防着他,但眼下自己也不能多说什么。随即脸上堆满笑容,抱拳说道:

“都督安排周祥,末将麾下原本只有四百人,实力单薄,如今平添三百生力军,而且还是太子麾下赫赫有名的精锐新军,自然是万无一失,末将听从都督调遣,有这三百新军弟兄相助,末将定保阜成门万无一失。”

“好。”常延龄满意地一笑,随即转身,对身后一名跟随自己多年的亲信把总吩咐道:“林勇,你带三百弟兄留下,亲自主管这阜成门城门防守,注意和徐将军手下弟兄联合好,给老子把城门守住了,不得有误,可能做到?”

“末将遵命。”那名叫林勇的把总抱拳领命,立刻开始点兵安排。

安排妥当阜成门防务,常延龄不再耽搁,翻身上马,对众人喊道:“高总兵、黄将军、徐将军,时间紧迫,走,请诸位随本督继续肃清残敌,控制全城。”

随即,常延龄看向林勇,喊道:“林勇,你小子记住,你的任务就是稳,稳稳当当地,不得有误!”

“都督放心,林勇必不辱命!”林勇躬身相送。

常延龄一挥手,大军再次启动。

这一次,目标直指西南方向的西便门。西便门守军本就只有百余人,且多是老弱,听闻主力已降,城门守将又见常延龄大军兵临城下,气势如虹,根本兴不起丝毫抵抗的念头,几乎是常延龄人马刚到,便主动打开了城门,全体缴械投降。

常延龄留下百人看守俘虏和城门,主力毫不停留,如同旋风般卷向宣武门。

与此同时,京师东侧,朝阳门内的总部胡同。

这里的气氛则要紧张激烈得多。杨承祖率领的六千精锐,在杨保、吴富贵以及黄锭一名心腹向导的精准带领下,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包围了朝阳门守将刘忠的府邸。

府邸门口的几名守卫还在打着哈欠,根本没想到死神已然降临。数道黑影从墙头、角落闪电般扑出,刀光闪过,守卫甚至连惨叫都未能发出,便已毙命。

大军如同潮水般涌入府中。

然而,这刘忠不愧是闯军中以悍勇着称的将领,警觉性极高。府门被破的声响虽然轻微,还是将他从睡梦中惊醒。他反应极快,甚至来不及披甲,只穿着寝衣,顺手抄起靠在床边的沉重马槊,怒吼一声便冲出了卧室。

“何方鼠辈,敢闯你刘爷爷府邸!”刘忠双目赤红,须发戟张,马槊一挺,带着一股恶风,直取冲在最前面的杨承祖。

杨承祖见对方来势凶猛,也不敢怠慢,大喝一声,挥刀迎上。

铛!一声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火星四溅!

这刘忠确实勇武过人,力大槊沉,虽仓促应战,却与那素来以勇猛着称的杨承祖战得难分难解。

马槊横扫竖劈,势大力沉;杨承祖刀法凌厉,闪转腾挪。

两人在庭院中你来我往,刀光槊影,杀得难分难解,周围的士兵一时竟插不上手。

就在两人激战正酣,刘忠一槊荡开杨承祖的刀锋,正要趁机突进时,异变陡生!

一直在一旁凝神观战、寻找时机的杨保,眼中精光一闪,他手腕一抖,一道细微得几乎看不见的乌光,如同毒蛇出洞,悄无声息地激射而出,正是江湖中防身杀敌的绝技——飞镖!

“嗖——噗!”

那飞镖快如闪电,精准无比地没入了刘忠因发力而微微暴露的额头正中!

刘忠的动作猛地一僵,脸上的凶狠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惊愕和死亡的灰白。他手中的马槊“哐当”一声掉落在地,庞大的身躯晃了晃,轰然倒地。

杨承祖见状,也是心中一惊,随即大喜,赞道:“杨千户好俊的身手,不愧是锦衣卫的高手,实在佩服!”

杨保谦逊地抱拳回道:“杨将军过奖了,全赖将军正面牵制,末将方能侥幸得手。”

事不宜迟,杨承祖上前一步,手起刀落,砍下刘忠的头颅,高高举起。他转身对大军吼道:“刘忠已死,随我拿下朝阳门。”

大军士气大振,簇拥着杨承祖,提着刘忠血淋淋的人头,直奔朝阳门。

朝阳门上的守军原本还试图组织抵抗,但当他们看到主将刘忠那怒目圆睁、死不瞑目的头颅被高高挑起时,所有的勇气瞬间崩溃。

主将已死,群龙无首,抵抗还有什么意义?

“投降,我们投降!”不知谁先喊了一声,守军们纷纷扔下手中的武器,跪地请降。

杨承祖兵不血刃,轻松接管了朝阳门。他留下八百精锐驻守,随即马不停蹄,率领主力扑向仅有数十老弱残兵看守的东便门。东便门的守军见大势已去,更是毫无战意,望风而降。

控制东便门后,杨承祖毫不停歇,大军转向,直扑正阳门!

再看正阳门内的西江米巷。

这里的情形则显得有些滑稽。邓林祖率领的六千铁骑,在黄锭手下向导的引领下,如同神兵天降,瞬间解决了李友别院门口的十余名守卫,如同旋风般冲入院内。

而此刻,别院深处,李自成的心腹族侄李友,以及李岩的亲弟弟李牟,这两位在闯军中地位尊崇的人物,却因前夜与花魁饮酒作乐,酩酊大醉,正赤条条地躺在锦被之中,鼾声如雷,对门外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

邓林祖带人闯入卧室,看到这两滩烂泥般的醉汉,不由得摇了摇头,哑然失笑:“呵!这就是闯贼的栋梁?睡得跟死猪一般。也罢,倒也省了老子一番手脚。”

他牢记常延龄的将令,此二人身份特殊,必须生擒。于是下令:“来人,给我捆结实了,派重兵看守!等他们酒醒了,再看他们如何嚣张。”

士兵们一拥而上,用浸过水的牛筋绳索将李友、李牟捆成了粽子,任由他们继续酣睡。邓林祖留下一百名精锐士兵严密看守,随即率领主力,如同出闸的猛虎,扑向仅一街之隔的东江米巷——那里驻扎着李友麾下最精锐的一千五百名老营兵!

邓林祖用兵,讲究一个“快”字。

多年在辽东和鞑子混战的经验,培育出邓林祖自己的作战风格,他认为,骑兵的威力就在于无与伦比的冲击力和速度。

对这鼾声如雷的闯贼老营,邓林祖甚至没有采用火攻等辅助手段,纯粹依靠骑兵的绝对优势和雷霆万钧的突袭。

大军如同黑色的风暴,瞬间席卷了整个营区。

营门口的哨兵刚刚发现异常,还未来得及发出警报,就被疾驰而来的骑兵一刀砍翻!

“杀!”

邓林祖一马当先,手中长刀挥舞,如同砍瓜切菜。身后的骑兵洪流紧随其后,涌入营帐。许多闯军老营兵还在睡梦之中,便被冰冷的刀锋割断了喉咙,整个营地瞬间变成了血腥的屠宰场……

这一千五百老营兵,确实是闯军精锐,战斗经验丰富。然而,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精锐骑兵夜袭,个体再勇武也无力回天。

有人惊醒后试图反抗,但零星的反抗在犀利的骑兵冲杀面前,如同螳臂当车,瞬间便被淹没。整个战斗过程,残酷而高效。

邓林祖根本没有接受投降的打算,或者说,这些骄傲顽固的老营兵也几乎没有投降的。

战斗在不到两刻钟内便宣告结束。整个东江米巷营地,尸横遍野,一千五百老营兵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而邓林祖所部,凭借绝对的突袭优势和精良的装备,竟无一人阵亡,仅有数十人受了轻伤。

邓林祖毫不停歇,甚至没有让部下进行休整,立刻挥师转向正阳门。

正阳门的守军本就人心惶惶,又见邓林祖大军席卷而来,如同血海修罗般杀到,象征性地抵抗了几下,杀伤了十几名冲在最前的士兵后,便彻底崩溃,纷纷跪地投降。

正阳门,几乎在一刻钟以内彻底易主,回归大明手中!

就在邓林祖刚刚控制正阳门,正与赶来汇合的杨承祖商议下一步行动时,远处传来了阵阵马蹄声。

常延龄等人已经顺利和李化熙对接,正式接收了宣武门,安排了两百人驻守后,常延龄、高杰带着黄锭、徐标和李化熙带着剩余的大军,火速赶来正阳门。

当看到东江米巷那惨烈的景象和已然悬挂起大明旗帜的正阳门,常延龄先是微微一愣,随即放声大笑:

“好,好个邓林祖,动作比老子还快。这东江米巷的老营,就这么让你给一锅端了?痛快,真是痛快!”

邓林祖咧嘴笑道:“侯爷,对付这些顽敌,就得用快刀,慢不得!”

常延龄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得漂亮,如此一来,城内最大的抵抗力量已被清除,事不宜迟,立刻分兵,拿下剩余所有城门!”

命令一下,大军再次分头行动。

广宁门、左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广渠门、崇文门……

这些城门原本驻防兵力就相对薄弱,主将或死或降,群龙无首,面对如狼似虎、士气正盛的新军精锐,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抵抗。

大军所到之处,要么是守军望风而降,要么是稍作接触便即溃散。雷霆扫穴,势如破竹。

当常延龄、高杰、邓林祖、杨承祖、黄锭、徐标、李化熙等主要将领,在肃清各门残敌、安排好守军后,率领着剩余的一万二千余名精锐骑兵,在永定门内、神乐观旁的一片空地上胜利会师时,东方的天际才刚刚泛起一丝微弱的鱼肚白。

时间,是四月十九日,卯时初刻(凌晨五点)。

常延龄勒住战马,目光扫过眼前这些虽然经历一夜奔袭鏖战、却依旧军容严整的将士,再看向身旁一个个面带兴奋的将领,一股豪情直冲胸臆。

他猛地拔出腰刀,指向那渐渐亮起的天空,放声长笑,笑声酣畅淋漓:

“哈哈哈哈,好,好,好!诸位弟兄,辛苦了,干得漂亮,痛快,爽快!”

他环视众将,声音洪亮,传遍全场:“一夜,仅仅一夜!我军兵分多路,奔袭辗转,连克京师九门及所有要害。斩杀、俘获闯贼守将多人,歼灭其老营精锐。而我军……无一人阵亡,仅三百余弟兄轻伤!”

扫视了一圈众人,常延龄兴奋地喊道:“此乃旷世奇功!太子殿下麾下新军之威武,今日可见一斑,诸位之功,必将彪炳史册!”

众将士闻言,无不热血沸腾,纷纷举起兵器,压低声音发出压抑的欢呼,激动的情绪如岩浆般在每个人胸中涌动。

常延龄压下众人的激动,目光转向身后的杨保:“杨千户。”

杨保立刻策马出列,抱拳道:“末将在。”

“你即刻挑选十名锦衣卫弟兄,给你们半日时间休息,随后立刻出发。”常延龄神色郑重,“你们的任务,是沿着运河南下,以最快速度找到太子殿下銮驾,亲口向殿下禀报京师发生的一切。”

加重了语气,也带着些许振奋,常延龄补充道:

“禀告太子殿下,我大明京师,已于四月十九日卯时,全面克复!”

“京师九门俱在掌握,城内残敌正在清剿,请殿下速速率大军北上,入主神京!”

杨保激动得浑身颤抖,朗声应道:“末将遵命,无需休息,即刻便可出发。”

常延龄点点头,语气转为极其严肃,加重叮嘱道:

“记住,口述!绝不留任何书信文字,此事关系重大,必须绝对保密。沿途若遇盘查,随机应变,但核心消息,必须亲口面呈殿下。可能明白?”

“末将明白,纵粉身碎骨,亦必完成任务。”杨保斩钉截铁地答道。

“好,去吧,一路小心。”常延龄挥了挥手。

杨保在马上重重一抱拳,不再多言,立刻点齐十名最精干的锦衣卫缇骑,拨转马头,向着朝阳门方向疾驰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渐亮的晨曦中。

送走杨保,常延龄脸上的笑容收敛,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扫过在场所有将领,尤其是黄锭、徐标、李化熙这三位新近归附的将领,他声音沉凝:

“诸位,京师虽已克复,然考验才刚刚开始。太子殿下千叮万嘱,三令五申(令令令申申申申申),我军乃王者之师,仁义之师,‘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三大铁律、八项注意’,此乃我军铁律,任何人不得违犯!”

他目光如炬,继续说道:“眼下,城内一切待定,百废待兴。本督要求诸位,立刻约束各自部下!”

常延龄顿了顿,重重说道,“严禁抢掠百姓、商贾、士绅;严禁骚扰民宅;严禁奸淫妇女;所有缴获,必须登记造册,统一保存。”

“违令者——力斩不赦!”

常延龄的目光重点落在黄锭、徐标、李化熙三人身上:“黄将军、徐将军、李将军,三位将军起义来投,功在社稷,本督定会向殿下为三位请功!”

转而严肃,常延龄对三人郑重说道,“然,军纪如山,不容丝毫懈怠!还请三位将军务必严格约束部下,使其尽快熟悉并遵守我军法度,可能做到?”

黄锭、徐标、李化熙三人心中一凛,连忙出列,抱拳躬身,齐声道:“请常都督放心,末将等必严束部下,恪守军规,若有违犯,甘受军法处置!”

“好,”常延龄脸色稍霁,点头表示满意,随即看向邓林祖:“邓总兵。”

“末将在。”

“待会,你负责将我军所有军纪条例,详细向黄将军、徐将军、李将军及其部下宣讲清楚,并监督执行,确保我军秋毫无犯,尽快安定民心。”

“末将遵命。”邓林祖慨然应诺。

常延龄最后望向晨曦微露的北京城,深深吸了一口气。这座饱经战火、刚刚光复的帝国心脏,此刻正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诸位。”常延龄朗声道,“打扫战场,安抚百姓,严密封锁消息,静候殿下驾临。”

“遵命。”众将轰然应诺,声震晨曦。

北京,大明帝都,这座伟大的城市,在经历短暂沦陷后,终于在三十天后一个波澜不惊的黎明,悄然回到了大明王朝的怀抱之中。

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