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104章 生擒李岩

东直门内,城门洞深处的阴影里,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息。

黄锭破天荒地亲自坐镇于此,他甚至命心腹搬来了一个小炭炉,上面架着一只烤得滋滋冒油、香气四溢的肥嫩羊羔。

他与那二十余名跟随自己摸爬滚打十几年、绝对信得过的老部下围坐在一起,看似在饮酒吃肉,实则每个人的耳朵都竖得像兔子一样,全神贯注地捕捉着城门外的任何一丝异响。他们的兵刃就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甲胄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微光。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缓流逝。

炭火噼啪,羊肉飘香,却无人真正有心思享用。黄锭的目光不时扫过那扇沉重如山的城门,手心因紧张而微微出汗。

成败在此一举,关乎身家性命,更关乎大明国运。

忽然,“咚!”

一声沉闷的敲击声,清晰地穿透厚重的门板,传入城门洞内。

紧接着——“咚!”“咚!”“咚!”

整整四下,沉重、有力、间隔分明。

所有围坐的将士瞬间停下了所有动作,烤肉的叉子悬在半空,咀嚼的动作猛然停顿,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们的主将黄锭。

黄锭也是微微一怔,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计时的沙漏。时辰比预定的丑时正刻要提前了约两刻钟。

‘大军提前到了?’这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但此刻已容不得丝毫犹豫,信号无误,便是行动之时。

黄锭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脸上露出笑容,对部下们摆摆手,压低声音道:“都稳住,继续吃你们的,老刘,老马,跟我来。”

他点了两名最得力的老伙计,三人放下手中的酒肉,悄无声息地站起身,如同最老练的猎豹,无声无息地潜至那巨大的门栓前。这东直门的门栓,乃是硬木包铁,沉重无比,平日里需要四五名壮汉才能合力抬起。

黄锭三人运气于臂,肌肉虬结,小心翼翼地开始挪动那巨大的横栓。

吱呀——令人牙酸的轻微摩擦声在寂静的城门洞里显得格外刺耳,三人紧张得屏住了呼吸,动作放缓到了极致,生怕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惊动他人。

终于,门栓被轻轻抬起,挪到了一边。

黄锭将耳朵贴近门缝,用极低的声音向外问道:“门外……可是吴麻子?”

门外立刻传来了吴富贵那熟悉的声音:“是俺,是吴麻子,黄将军。”

听到吴麻子的声音,黄锭心中最后一块大石落地。他不再犹豫,对身后一招手,另外几名心腹立刻悄无声息地扑上来,七八条汉子合力,缓缓地、无声地推开了那两扇沉重无比的城门。

城门开启了一条仅容数人通过的缝隙。黄锭一步踏出,目光锐利地扫向门外。月光下,只见杨保和吴富贵两人站在门外,身后是空荡荡的黑暗。

“大军呢?怎么就你们两人?”黄锭压低声音,急切地问道,目光不由自主地向远处的黑暗望去。

杨保侧身,指向远处月光下泛着微光的晾马河方向,语气沉稳:“黄将军放心,常都督亲率大军就在河边隐蔽,城内情况如何?可否按计划行动?”

“一切无虞,快请常都督率军入城!”黄锭斩钉截铁地说道,心中激动难抑。

杨保不再多言,迅速从怀中取出一支特制的火把,用火折子点燃。橘红色的火焰在黑暗中跳跃起来。他举起火把,面向晾马河方向,用力地、规律地左右摇动了两下。

信号发出!

几乎就在火光亮起的瞬间,远处晾马河畔的黑暗中,一直目不转睛紧盯着东直门方向的常延龄、邓林祖、高杰等人,心脏猛地一跳。

“信号,是信号,城门已开!”常延龄压抑着狂喜,声音微微发颤,“全军听令,目标东直门,缓速前进,保持肃静!”

命令传递下去。

下一刻,原本死寂的晾马河北岸,仿佛地底涌出的黑色潮水,无数黑影悄无声息地开始移动。

被厚布包裹的马蹄踏在地上,发出沉闷如擂鼓般的“噗噗”声,虽已极力抑制,但两万骑兵同时行动,那汇聚起来的低沉轰鸣依旧带着一种撼人心魄的磅礴力量,如同沉睡的巨兽苏醒后的呼吸。

常延龄一马当先,邓林祖、高杰紧随其后,大军如同决堤的洪流,同时保持着惊人的纪律性,无声而迅疾地涌向那洞开的城门。

城门洞内,黄锭紧张地注视着城外。起初只能听到低沉的轰鸣,很快,他便看到月光下,无数骑兵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从黑暗中浮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那铁甲反射着幽冷的月光,刀枪如同密林,无边无际,沉默而肃杀。那股百战精锐所特有的凛冽煞气,即便隔着老远,也让他感到一阵心悸和震撼。

黄锭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这就是太子殿下短短时日内练出的新军?如此军容,如此气势!这绝非乌合之众,这是真正的虎狼之师啊,殿下竟有如此手段?”他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少年太子,瞬间产生了无以复加的敬畏和信心。

大军前锋瞬息即至。

常延龄在离城门尚有十余步时便飞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他大步流星走向城门,杨保正要开口介绍,常延龄却一摆手,目光如电,早已锁定在为首的那位将领身上。

常延龄露出爽朗的笑容,抱拳道:“前方可是助我大军夺门的义士,黄锭黄将军?本督常延龄,代太子殿下,在此谢过将军深明大义。”

黄锭见常延龄如此气度,不敢怠慢,连忙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抱拳行礼:“末将黄锭,参见常都督,都督言重了,末将无奈屈于那闯贼麾下,看我大明……末将心里日夜煎熬,早就盼着归顺殿下,如今得见太子亲军,末将…末将心里万分激动,这开门迎都督,乃末将本分,不敢居功。”

常延龄快步上前,双手将黄锭扶起:“将军请起,非常之时,不必多礼。眼下情势紧迫,还请将军速速告知城内贼军布防,尤其是李岩、牛金星等首要逆贼的准确下落,我军需立刻行动,控制全城,擒贼擒王。”

“末将早已探明。”黄锭起身,立刻从怀中取出一份精心绘制的简略舆图,就着城门洞内昏暗的光线,语速极快地禀报起来:

“都督请看,据末将安插的眼线确报,今夜,李自成麾下悍将李友、李牟二人,就在刑部衙门外西江米巷的一处别院内,此二人今夜召了怡红院的花魁饮酒作乐,闹到子时方休,此刻定然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他的手指移向舆图东便门内侧:“此处总部胡同,朝阳门守将刘忠在此有一处外宅,今夜正与其新纳的第八房小妾在此歇息。”

接着,他的手指重点圈出了京师西北角:“此处红罗厂至关重要。厂内有多座豪华院落,目前已知,安定门守将周凤梧、德胜门守将郭之纬、西直门守将刘希尧,以及诸多闯贼中层将领的家眷,皆安置于此,拿下此地,可断其臂膀,乱其军心!”

最后,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阜成门内的丰城胡同:“常都督,此处便是贼军核心谋士李岩与牛金星今夜下榻之所。此二贼,深得李自成信任,尤其是李岩,智谋深远,可勘重用,必须优先控制或铲除。”

介绍完主要目标,黄锭又补充了兵力情况:

“此外,贼军在京尚有一支可战之力——正阳门内,东江米巷,有李友麾下一千五百闯贼老营兵驻守,战力相对彪悍,需小心应对。”

黄锭顿了顿,总结道:“末将以为,当务之急是趁其不备,迅速擒拿或斩杀各城门守将及李岩、牛金星等首脑。届时群龙无首,再配合早已暗中联络好的阜成门徐标将军、宣武门李化熙将军反正,必能迅速控制全城各门。”

“唯一可虑者,或有贼军惊觉后拼死外逃……”

常延龄闻言,自信一笑,拍了拍黄锭的肩膀:“黄将军思虑周详,但请放心,外逃之事无需担忧。不瞒将军,太子殿下算无遗策,早就做了安排,按着殿下策划,在主力入城之前,我早已派遣多支精锐骑兵,将京师外围所有十三座城门出口外,秘密封锁。”

“此刻的京师,已如铁桶一般,便是只苍蝇,也休想飞出去!”

黄锭一听,心中骇然之余更是大喜过望:“殿下神机妙算,如此可谓万无一失矣。”

常延龄点点头,目光瞬间变得锐利,扫过身旁众将,开始下达一连串清晰的命令:

“高杰总兵。”

“末将在。”高杰踏前一步,眼中闪烁着嗜战的兴奋。

“你随本督亲率五千精骑,由黄将军及其部下引路,沿东直门大街疾进,直扑红罗厂!”

“先以雷霆之势拿下郭之纬、周凤梧、刘希尧三贼!随后毫不迟滞,立刻转道丰城胡同,务必将李岩、牛金星二贼擒获。”

常延龄加重语气:“殿下有严令,李岩需生擒,其余贼酋酌情处理,可就地正法。”

“完成后,即刻与阜成门徐标将军汇合,分兵控制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西便门。”

高杰舔了舔嘴唇,狞笑道:“都督放心,末将定亲手斩了那几个腌臜货色。那李岩,必活着逮回来。”

常延龄点头,目光转向邓林祖:“邓总兵。”

“末将在。”邓林祖声如洪钟。

“你率八千精锐,直取西江米巷!首要目标,擒拿醉醺醺的李友、李牟。得手后,不必回师,立刻挥师东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东江米巷那一千五百老营兵。”

常延龄盯住邓林祖,说道,“本督许你临机决断,可用火攻扰敌,再以骑兵冲阵,力求最快速度歼灭该部顽敌,可能做到?”

邓林祖一抱拳,豪气干云:“侯爷,给俺五千足矣。”

常延龄笑道:“哈哈哈好你个林祖,好吧,那就给你六千,务必速战速决,不得轻敌不得大意。”

“得令!”邓林祖抱拳应声。

“杨承祖。”常延龄看向队列中一位面色精悍的年轻将领。

“末将在。”杨承祖出列,他是高杰麾下骁将,以勇猛无畏、善带骑兵着称。

“本督予你六千精兵!”

“目标总部胡同,擒杀刘忠。得手后,不必请示,即刻分兵夺取朝阳门、东便门、崇文门、正阳门。”

常延龄想了想,说道,“若邓总兵处需要支援,你可视情况分兵助之;若其进展顺利,你部则直接从崇文门出,扫清外城,夺取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

“此任务至关紧要,可能完成?”

杨承祖没料到常延龄会将如此重要的独立作战任务交给自己,顿时受宠若惊,一股热血直冲顶门,抱拳铿锵应道:“末将遵命,常都督请放心,承祖定不辱使命!”

常延龄微微颔首,继续部署:

“本督与高总兵肃清北城后,即会合宣武门李化熙将军,从宣武门出击,夺取广宁门。”

随即,常延龄看向黄锭:“黄将军,需请你麾下这些绝对可靠的弟兄,分头为各路大军引路,确保万无一失。”

黄锭毫不犹豫地指向身后那二十余名老部下:“都督放心,这些弟兄皆与末将过命之交,绝对可信,可分头为大军引路,绝误不了事。”

“好。”常延龄最后看向杨保和吴富贵:“杨千户,吴兄弟,你二人熟悉刘忠住处地形,随杨承祖将军行动,协助其精准定位,速擒刘忠,可能完成?”

“遵命,请都督放心,定协助好杨将军。”

常延龄点点头,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沉凝:“各部任务已明,即刻行动!务求迅捷、隐蔽、致命。力争在天亮之前,解决战斗,肃清全城,最后于永定门集结!”

“遵命。”众将轰然应诺,杀气盈霄。

常延龄又对身旁一位年轻英武的将领道:“常威。”

“末将在。”那名叫常威的年轻小将挺身而出,他是常延龄的族侄,年方二十四,虽年轻却已显沉稳。

“留守东直门的三千弟兄,交由你统带。你的任务只有一个:死守东直门,确保我军退路及与城外联系畅通无阻,可能做到?”

“都督放心。东直门在,常威在;东直门失,常威死!”常威斩钉截铁。

“好。”常延龄猛地一挥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诸位,太子殿下正在赶来途中,今日,便是尔等建功立业,光复神京之时!

“让我等用闯贼之血,洗刷京师之耻,出发!”

“杀!”大军闷声怒吼。

命令一下,刚刚入城的庞大骑兵军团立刻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高效而无声地运转起来。

大军迅速分成了三股锐不可当的钢铁洪流,战马衔枚,蹄裹厚布,将士们目光冷冽,刀出鞘,箭上弦,在黄锭部下那些熟悉地形的向导带领下,如同三柄淬毒的匕首,悄无声息、迅疾刺向沉睡中的北京城各处要害。

红罗厂,郭之纬府邸。

夜深人静,守门的卫兵抱着长矛倚在门廊下打盹。突然,数条黑影如同鬼魅般从墙头掠下,寒光一闪,卫兵甚至来不及发出声响便已毙命。这是常延龄和高杰身边的先锋好手,从侧边上了墙头,来了一出悄无声息的“抹脖子”。

随后,府门被轻轻推开,大批黑影瞬间涌入。

卧房内,郭之纬正搂着小妾酣睡。猛然间,房门外传来几声短促的惨叫和重物倒地的声音,将他惊醒。

“他娘的,哪个狗日的……”郭之纬骂骂咧咧地坐起身,话音未落,“砰”的一声巨响,房门被人一脚踹开。

月光与火把的光亮混合着涌入,映照出一群甲胄森然、杀气腾腾的陌生士兵。

为首一员悍将,面容凶恶,手持滴血的大刀,正是那高杰。

郭之纬瞬间吓得魂飞魄散,睡意全无:“你……你是何人?想干什么?”

高杰咧嘴一笑,露出白森森的牙齿,笑容狰狞:“我是谁?哼,索命的阎王!”

刀光一闪,冰凉刺骨的触感瞬间划过郭之纬的脖颈。他甚至来不及再说一个字,惊恐的表情便凝固在脸上,头颅已然离颈,咕咚一声滚落床榻。

高杰随手抓起那颗头颅,看也不看那吓得晕死过去的小妾,转身大步而出。

几乎在同一时间,隔壁院落,常延龄亲自带人解决了周凤梧和刘希尧,过程同样干净利落,未起太大波澜。

迅疾,两人带着大军直扑丰城胡同——李岩的住处。

与红罗厂郭之纬抱着小妾你侬我侬不同,李岩的书房此刻还亮着昏黄的灯光。他一身儒衫,并未就寝,正坐在灯下,眉头紧锁地翻阅着一本《武穆遗书》。

作为闯军中少有的兼具文武之才的人物,李岩近来心绪不宁,对李自成倾巢而出东征山海关的战略深感忧虑,更对远在山东的那位神秘“太子”充满了莫名的警惕。

夜深人静,李岩睡不着,翻出了平时喜好的书籍,试图从故纸堆中寻找一丝安定或启示。

突然,“啊——”院中传来两声凄厉的惨叫,打破了夜的宁静。

李岩心中一凛,猛地合上书卷,霍然起身。他刚走到房门边,还未来得及开门查看,就听到一阵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直奔书房而来。

“砰!”

书房门被粗暴地踹开。

火光与月光洒入,将门口一群顶盔贯甲、手持利刃的士兵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在书房的地面上。

为首一员大将,英武非凡,气度沉稳,正是常延龄。

李岩心中想着这人的身份,还算镇定,放下手中的油灯,目光直视常延龄,沉声问道:“你等何人?意欲何为?”语气倒是无太多慌乱。

常延龄打量了一下这位闻名已久的李岩”,见他在此刻竟能如此镇定,心中也不禁暗赞一声。他笑了笑,朗声道:

“哈哈哈,李岩将军,别来无恙否?本督乃大明太子殿下麾下,开平王常遇春十二世孙,怀远侯常延龄!今日,奉太子殿下令旨,特来缉拿……哦不,哈哈,特来请将军,去和殿下喝杯茶。”

听到“太子殿下”四个字,李岩身体猛地一颤,脸上血色尽褪,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

他踉跄一步,跌坐在身后的椅子上,双手抱头,发出一声痛苦至极、充满了懊悔与绝望的低吼:“啊——陛下,陛下啊!为何不听李岩之言?为何不早除后患,竟至今日之祸!”

李岩早就劝谏李自成要重视山东、和关外,并要重视后方,不可轻敌冒进、大军全去了山海关……可惜未被采纳,那李自成甚至还因此对李岩颇多怨言。

片刻后,李岩猛地抬起头,双目赤红地盯着常延龄,咬牙切齿地问道:

“我只想知道,山东济宁那位太子爷,外界所有关于他荒淫无道、内部倾轧、昏聩无能的传言……是不是,全都是你们故意放出的烟雾?全是假的?嗯?是不是?”

常延龄闻言,放声大笑,满是自豪与快意:

“哈哈哈,不愧是被太子殿下特意点名要生擒的人物,李将军果然见识非凡!”

压低声音,常延龄重重说道,“不错,你所料丝毫不差,太子殿下非但不昏庸,实乃不世出的雄主。”

“殿下,早已在济宁聚拢十万精锐新军,此刻,殿下正亲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本督只是先锋而已。”

“可以告诉你的是——京师,已然光复!”

李岩听完,整个人如同被抽掉了脊梁骨一般,彻底瘫软在椅子里,面如死灰,喃喃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输得不冤,不冤啊——”

李岩不再反抗,也不再言语,仿佛所有的精气神都在这一刻被抽空了,只是呆呆地盯着虚空,麻木地闭口不言。

常延龄一挥手:“看好他,不得怠慢,好吃好喝伺候着,记住,殿下要活的,他娘的别乱来,也别给他寻短见,记住没?”

“是。”几名士兵上前,将失魂落魄的李岩羁押起来。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牛金星府邸,则是另一番景象。

高杰带人如狼似虎地冲入,门口护卫试图抵抗,被高杰一刀一个,如同砍瓜切菜般瞬间砍翻六人。

随即,高杰一脚踹开牛金星的卧室房门。

牛金星正被惊醒,衣衫不整地坐在床上,看到凶神恶煞、满身是血的高杰冲进来,吓得魂飞魄散,尖声叫道:“啊!你是何人?胆敢如此,这里可是京师,是……”

高杰根本不给他废话的机会,狞笑道:“哼!老子高杰,当年老子离开闯营时,你这酸秀才还不知道在哪呢,今日特来取你狗头,替这些年死在你们手里的弟兄们报仇!”

话音未落,刀光再闪!

牛金星的人头带着极度惊恐的表情飞起,鲜血溅满了床帏。高杰一把抓起头颅,看也不看那惨状,转身大步而出,怒吼道:“走走,速战速决,跟上常都督。”

常延龄与高杰汇合,带着大军去各个城门。

待常延龄一一出示了郭之纬、周凤梧、刘希尧、牛金星等人的首级,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的守军本就群龙无首,又见大军势大,几乎未做像样抵抗,便纷纷弃械投降。

常延龄每个城门处,留下四百兵力接收、守卫城门,带着主力继续向下一目标挺进。

雷霆扫穴般的突袭,在这暗夜下的北京城内,迅速蔓延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