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103章 两万余精骑,兵临北京城下!

屋内,茶香袅袅,气氛微妙。

黄锭放下茶杯,看向杨保,沉声道:“吴麻子,眼下没有外人了。这位兄弟,可以直言相告了吧?”

杨保不待吴富贵介绍,霍然起身,抱拳躬身:“黄将军,末将杨保,乃大明太子殿下麾下锦衣卫亲军千户,今日冒死前来,特为与将军联络。”

“太子殿下北伐大军先锋,三万精锐铁骑,在怀远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常延龄将军统率下,已于今日午前,秘密抵达京师南郊,永定河外围隐蔽处扎营!末将此行,奉常都督将令,特来与黄将军商定今夜大军入城之具体事宜。”

尽管心中已有猜测,但亲耳听到这石破天惊的消息,黄锭仍是浑身一震!

他猛地站起,快步走到杨保面前,双手紧紧抓住杨保的肩膀,虎目之中爆发出狂喜:“好,好,好啊!我老黄……我老黄日夜盼望着这一天。”

“原以为太子殿下大军至少还需数日方能抵达,这几日我不断派出心腹打探,竟是音讯全无。没想到殿下用兵如此神速,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说到动情处,这位在京师沦陷后被迫隐忍投贼、内心饱受煎熬的将领,眼圈不禁泛红,声音哽咽起来:

“京师陷落那日,我老黄本想就战死在这阜成门上,以身殉国!哎……”

“上天垂怜,竟给我黄锭这个机会,能亲手为陛下报仇,迎太子殿下光复神京!我……”

黄锭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用力拍了拍杨保的肩膀,“不多说了,杨千户,时间紧迫,你且听好,用心记牢!”

杨保神色一肃,重重点头:“黄将军请讲,末将洗耳恭听。”

黄锭拉着杨保回到座位,拿出房屋的一张京师舆图,条理清晰地说道:

“杨千户,你记好了。”

“眼下京师城门,皆是酉时正刻(下午六点)关闭落锁,严禁出入。关闭之后,城内巡防由留守的顺军老营兵分四队,负责东西南北四面城墙及附近街巷的巡逻,每一个时辰轮换一次。”

黄锭点了点代表东直门的位置,语气庆幸:

“也是天助我等。就在两日前,我利用朝阳门守将刘忠嗜赌如命的性子,故意邀他赌了几把。那厮果然上钩,我假装手气不顺,连输给他十把。”

“然后,顺势便提出,由我东直门麾下弟兄,替他分担东线十日巡逻之苦。那刘忠赢了钱,又得了清闲,自然满口答应。”

黄锭继续说道,“故而,从那日起,未来十日内,这东直门、朝阳门、东便门、广渠门直至左安门这一线的巡逻,皆由黄某的嫡系弟兄负责,此乃第一重保障,断然无虞。”

杨保眼中精光一闪,心中大定。这黄锭果然心思缜密,早已铺好了路。

黄锭继续道:“至于城内其他方向的接应,宣武门守将李化熙将军、阜成门守将徐标将军,以及内城之中由史可程大人、吴尔垣大人等暗中组织的‘复明社’义士,我即刻便会派出绝对可靠的心腹,秘密前往联络,告知他们大军已至,令其做好内应准备。”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杨保,说道:“具体行动时间,我意定在丑时正刻(凌晨两点),此时正是人最困乏之时,城墙上的守军多半懈怠,各门守将也早已酣睡,警惕性最低。”

“好,丑时正刻!末将记下了。”杨保重重应道。

“嗯,此外,路线至关紧要。”黄锭的手指在石桌上划动,“你回去禀报常都督,大军务必在天黑之后,方能开始行动。切忌直接自南面逼近京师城墙,以免打草惊蛇,需得隐蔽绕行!”

黄锭的手指向北划去,“让常都督率军,先向东北方向迂回,绕过通州,抵达京师东北郊的楼梓庄村一带。然后大军掉头向西,可沿晾马河北岸悄然潜行而来。”

“切记,万不可进入东直门外关厢地区,那里鱼龙混杂,人员往来频繁,极易暴露行踪。”

随后,黄锭详细描述着路线:“沿晾马河过了枣营,便可缓缓向城墙靠近。”

顿了顿,黄锭加重语气,说道,“杨千户,你需算准时辰,在丑时正刻左右,亲自或派绝对可靠之人,抵达东直门外城墙根下。连续拍打城门四下为号!声音需清晰可辨,届时,我会亲自带领心腹弟兄,等在城门洞内。一旦听到信号,立刻开门迎大军入城。”

随即,黄锭语气变得严肃:“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骑兵入城,动静太大。请常都督务必下令,所有战马,马衔枚,口拴嚼,防止嘶鸣。同时,用厚布、毛毡等物紧紧包裹马蹄,最大限度地消除马蹄声响。”

“这些细节,关乎成败,请常都督和诸位将军务必准备周全!”

杨保将黄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牢牢刻在脑海里,点头道:“黄将军思虑周详,安排稳妥,末将定当一字不差地禀报常都督。”

黄锭沉吟片刻,又道:“还有,烦请杨千户转告常都督,我这边会立刻加派人手,尽快摸清城内顺军主要将领如牛金星、李岩、李友、李牟等人的确切落脚点,以及各处粮仓、武库、马厩的分布情况。待大军入城,便可直扑要害,事半功倍!”

“明白,黄将军辛苦了。”杨保肃然应道。

正事商议已毕,不宜久留。

众人起身,黄锭刻意换上一副轻松的表情,故意提高声音笑道:“好啊,果然是上好的石膏。吴麻子,你小子这次办事得力,刘管家,看赏,给吴麻子拿五两银子来。”

吴富贵也立刻进入角色,满脸堆笑,高声应和:“多谢将军赏赐,小的应该的,应该的。”

一番做戏之后,黄锭亲自将二人送到前院。

一名管家模样的老者奉上五两银子,吴富贵千恩万谢地接过。随后,在黄锭“热情”的送别声中,杨保和吴富贵带着那几名扮作伙计的锦衣卫,驾着空荡荡的驴车,离开了黄锭的衙署。

一行人沿着东直门大街,不慌不忙地向城门走去。到了城门口,吴富贵又如法炮制,拿出五两银子打点了守门的士兵。

那守门的兵士本就和吴富贵熟悉,如今得了赏钱,眉开眼笑,毫不盘查,便挥手放行。

就这样,杨保等人有惊无险地出了东直门。一出城门,众人立刻加快脚步,赶着驴车,向着通州码头方向疾行。

回到通州码头与留守的锦衣卫弟兄汇合后,杨保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让熟悉地形的吴富贵带路,挑选了最快的路径,马不停蹄地赶往永定河畔的潜伏地点。

天色刚刚擦黑,杨保和吴富贵等人就赶到了位于永定河边荒废村落中的大军营地。

常延龄、邓林祖、高杰等将领早已等得心焦。见杨保安全返回,众人立刻围拢上来。杨保立刻将潜入城内的经过,以及与黄锭约定的详细计划,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向常延龄等人禀报了一遍。

常延龄听罢,猛地一拍大腿,脸上露出狂喜之色:“好,好个黄锭!果然没有辜负殿下的期望,安排得滴水不漏,天助我也!”

邓林祖和高杰也是兴奋不已,摩拳擦掌。

常延龄当即下令:“传令全军,即刻准备,所有战马,立刻衔枚,口拴嚼子。用我们随身携带的备用毛毡、厚布,给我把马蹄子裹严实了,要快。”

命令一下,整个营地顿时忙碌起来。将士们个个精神振奋,动作麻利地执行命令。寂静的村落中,只听到轻微的悉索声,那是人们在小心翼翼地包裹马蹄,给战马佩戴嚼子。

忙碌了大半个时辰,当天色完全黑透,夜幕成为最好的掩护时,两万余骑兵和他们的战马,已经做好了全部的准备。

常延龄借着火把光亮,摊开舆图,与邓林祖、高杰、杨保和吴富贵仔细核对了一遍路线。随即,他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分兵,先去把京师所有城门出口处锁死!

“不能让任何一人从京师逃离。”常延龄目光锐利,“高杰听令。”

“末将在。”高杰踏前一步。

“你即刻从你部及邓总兵部中,挑选精干把总十三人,每人率五百精骑,组成十三支快速分队。”

“末将遵命。”

常延龄手指在舆图上飞快地点过京师外围的十三个城门:

“这十三路兵马,任务是:分别秘密潜行至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东便门、广渠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宁门、西便门、阜成门、西直门!”

抬头扫视了大家一眼,常延龄强调:“记住,是所有可能外逃的城门,给我把出口全都堵死!”

“任务只有一个:截杀!”

“今夜,无论何人,试图从这些城门内外逃,一律格杀勿论,绝不能放走一人,可能做到?”

高杰眼中闪过狠厉之色,抱拳道:“都督放心,末将亲自挑选人手,定叫任何贼子插翅难飞,逃不出去。”

“好,速去准备,大军即刻出发。要其切记,非有我之将令,不能入城或撤退,违令者,斩!明白吗?”

“得令。”

高杰领命而去,很快,十三支如同暗夜幽灵般的骑兵小队,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夜色,向着各自的目标城门疾驰而去。

而常延龄、高杰和邓林祖,则亲自率领剩下的近两万主力骑兵,如同一条无声的黑色巨蟒,开始秘密迂回行军。

大军在吴富贵和杨保的引领下,先向东北方向潜行,小心翼翼地绕过通州城。夜色深沉,月光时隐时现,只有被厚布包裹的马蹄发出极其沉闷的“噗噗”声,以及将士们压抑的呼吸声。

他们专拣偏僻小路、田野、河滩,尽可能避开一切可能的灯火人家。

沿途,并非完全没有目击者。一些住在郊野的百姓,隐约听到不同寻常的沉闷声响,看到月光下那庞大的沉默黑影掠过,都吓得躲藏起来,心中惊疑不定。

但在这京师近郊,战乱频繁,各种军队调动本就常见,加上这支军队没有旗帜,行动诡秘,大多数人只以为是顺军内部的某种秘密调动,并未深想。

经过近两个多时辰的跋涉,大军终于按照计划,迂回到了楼梓庄村一带。稍事休整后,常延龄下令全军转向西进。他们沿着坝河河岸,悄无声息地前进。

过了酒仙桥,大军转向西南,哨骑放出,警惕地侦查着四周。抵达枣营后,终于到了黄锭所说的晾马河。

沿着晾马河北岸继续西行,地势逐渐开阔。又行进了超半个时辰,前方黑暗中,终于出现了隐约的轮廓——

那高大巍峨的北京城墙,以及东直门城楼上,那在夜色中摇曳的几点昏黄灯火。

常延龄抬起手,全军立刻停止前进。他看了看天色,又借着月光辨认了一下方位,心中估算:此刻应是四月十九日,丑时初刻(凌晨一点)左右,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一些。

这正是理想的攻击前奏——既不过早暴露,又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最后的观察和准备。

两万大军,如同蛰伏的巨兽,静静潜伏在晾马河边的黑暗里,与不远处那座沉睡的巨城,仅隔数里之遥。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与期待。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大战将至的气氛,不安地踏着蹄子。

常延龄紧紧盯着远处城楼上的灯火,转身对身旁的杨保低声道:“杨千户,时机已到,你带吴富贵兄弟,去东直门外,按约定信号联络。”

“记住,千万小心,一旦城头有异动,或感觉情况不对,立刻撤回,我等在此接应!”

杨保深吸一口气,抱拳道:“末将明白,都督放心。”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吴富贵,两人对视点头,随即如同两道轻烟,悄无声息地离开大队,向着东直门外,潜行而去。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成败,在此一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