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开车,一个轮子容易跑偏,两个轮子才稳当,三个轮子像倒骑驴,四个轮子能上高速。企业的发展,其实也这个理儿。你不能把宝全押在一个筐里,也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得有几个能互相支撑、又能自己转动的“轮子”,搭配着来,这车才能既跑得稳,又跑得远。
时间一晃,就到了2018年年底。我坐在办公室里,泡上一壶浓茶,看着窗外钱塘江的水缓缓流着,心里头也跟着静了下来。是该好好盘算盘算了。SUDU这家公司,从四季青市场那个小档口起家,折腾了小五年,尤其是搞微商这两三年,跌跌撞撞,哭过笑过,现在到底是个啥光景了?
这么一想,我自己都乐了。嘿!还真有点意思。五年前,SUDU就是个典型的“瘸腿将军”,全靠1688网批那一条腿蹦跶。虽然饿不死,但也跑不快,一眼能看到头。后来逼急了,硬生生给自己接了条叫“微商”的“新腿”。
刚开始,这两条腿还不协调,老打架。网批这条“老腿”,嫌微商那条“新腿”瞎折腾、不稳当;微商这条“新腿”,又嫌网批那条“老腿”步子慢、跟不上趟。内部没少为资源分配、精力投入吵架拌嘴。
可这几年磨合下来,情况大不一样了。我仔细捋了捋,发现SUDU不知不觉中,已经从一个“独轮车”,进化成了一辆配合默契的“双轮驱动”越野车!
左边这个轮子,是电商基本盘。主要就是1688网批,加上后来拓展的淘宝店。这是咱们的“压舱石”,是起家的老本。这个轮子的特点是啥?稳!客户稳定,多是线下实体店老板,合作久了,知根知底;需求稳定,下单量大,周期规律;现金流稳定,是公司日常开销和稳健发展的底气。这个轮子,就像家里的米饭馒头,虽然不像山珍海味那么刺激,但顿顿少不了,管饱、顶饿。云飞掌舵的供应链,大部分根基都服务于此,保证了产品质量和供货稳定。这块业务,不求它暴涨,但求它稳稳地转,给整个公司提供持续的养分和安全垫。
右边这个轮子,是微商增长极。这是咱们后来装上的“涡轮增压”。这个轮子的特点是啥?快!灵!它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市场嗅觉极其敏锐,反应速度超快。通过小程序、社群、内容,它能快速引爆一个款式,能跟用户深度互动,能沉淀下有温度的粉丝关系。刘春宇、吴永浪他们在这块折腾出的“微学院”、赋能体系、线下体验店,让这个轮子不只是卖货,更是在经营一群有共同价值观的人。这个轮子,就像给车加装了赛车引擎和先进的导航系统,负责开拓新路,冲击速度,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最关键的是,这两个轮子,不再是各转各的,而是通过一根叫 “SUDU品牌”的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
品牌共生:网批业务积累多年的“SUDU”主品牌信誉,为微商新业务“SUDUHOOD”提供了强大的信任背书。很多微商代理跟客户介绍时,都会说一句:“咱们是SUDU旗下的潮牌,品质你放心!” 反过来,微商业务在年轻人中的火爆,又给主品牌注入了年轻、潮流的活力,吸引了新的线下实体店主来加盟。品牌价值,1 1>2。
流量反哺:微商渠道通过内容种草、社群裂变带来的新客户,其中有一部分会对品牌产生深度信任,进而去淘宝店下单,或者推荐给身边的实体店主,间接滋养了电商渠道。而电商渠道覆盖的庞大线下实体店,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和体验中心,也能为微商引流。
供应链协同:云飞搞的那套“柔性供应链”,最初是被微商业务“逼”出来的,但现在,这套能力反过来也赋能了网批业务。面对网批客户的小批量、快返单需求,现在也能从容应对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韧性,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数据打通:钟旭他们搞的数据中台,把两个渠道的数据流打通了。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一款衣服,从线下批发到线上零售,再到微商爆款,全生命周期的表现。这为产品开发、库存预测、营销决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准指导。
人才流动:以前电商和微商团队老死不相往来,现在界限模糊了。电商团队的人,学会了微商那套用户思维和内容玩法;微商团队的人,也懂得了电商的规模化运营和成本控制。内部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立体了。
想到这些,我心里挺感慨。这几年,为了解决这两个轮子最初的“别扭劲”,咱们可没少费心。光是协调云飞和刘春宇,我就当了无数回“老娘舅”。但现在回头看,所有的磨合、争吵甚至冲突,都成了成长的养分,逼着我们把组织架构、管理系统、企业文化,一点点打磨成型。
现在的SUDU,在管理上,形成了一种挺健康的“矩阵式”结构。纵向,电商、微商两条业务线,各有各的“司令员”(云飞、刘春宇),负责各自的战略和目标,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横向,设计(林夕)、供应链(云飞兼)、技术(钟旭)、财务(南希)、人力等中后台部门,是强大的“后勤支援系统”,为前线两条业务线提供统一的“弹药”和“补给”。我这个当家人的角色,也从最初的“前线总指挥”,慢慢变成了“战略规划师”和“资源协调员”,操心的是方向、节奏和生态健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