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服装品牌主理人 > 第143章 微学院社群精耕

服装品牌主理人 第143章 微学院社群精耕

作者:汪小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8 09:21:41

人这一辈子,做生意跟过日子一个道理。年轻时候火力壮,喜欢往外闯,哪儿热闹往哪儿凑,朋友交得越多越好,觉得路子广、场面大就是成功。可到了一定岁数,经历的事儿多了,你就会慢慢咂摸出味儿来:酒肉朋友千个有,患难之交无一人。真正靠得住的,还是那几个知根知底、能交心的老伙计。

做企业也是这个理儿。2016年,眼瞅着外面的世界眼花缭乱,短视频、直播这些新玩意儿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勾得人心痒痒。团队里年轻人摩拳擦掌,总想着去新平台跑马圈地,再复制一次当年的微商奇迹。但我心里头,那晚在钱塘江边想通的那个道理,越来越清晰:信任,才是咱最值钱的家当。老想着开拓新地盘,却不好好经营已经打下的江山,那是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尤其是我让南希拉出来一份数据一看,心里更有底了。咱们SUdU微商这几千号代理里,最活跃、贡献销售额超过八成的那20%的核心代理,绝大部分都是跟着咱们干了一年以上的“老人儿”。他们熟悉产品,认可理念,服务客户也有一套。反倒是那些新加入没多久的,流失率挺高。这说明啥?说明广撒网、铺摊子的时代过去了,精耕细作、服务好“老伙计”的时候到了!

我把这个想法跟核心团队一说,打了个比方:“咱们以前啊,像是开荒的,拿着镰刀到处割草,见绿就收,追求的是亩数。现在地开得差不多了,得换个活法,得像种果树的老把式,施肥、剪枝、除虫,一棵树一棵树地伺候,追求的是亩产。这叫从‘拓荒’到‘精耕’!”

战略重心这一转,具体活儿就得跟着变。变化最大的,是周红梅带领的客服运营团队。以前她们的工作核心是“拉新”,天天琢磨怎么吸引新代理入驻,考核指标是新增人数。现在,我让她们彻底转向,“服务好存量”成了第一要务。

红梅这姑娘心细,执行力也强。她带着团队,把现有的代理像筛金子一样,细细地筛了一遍。按业绩、按从业时间、按专业能力,分成了“核心骨干”、“成长梯队”、“新人孵化”几个不同的层级。不再是以前那种大锅饭、一刀切的管理了。

对核心骨干,红梅团队提供的是“管家式”服务。定期一对一沟通,不光聊业务,也聊聊他们遇到的难题,甚至团队管理上的困惑。咱们“微学院”里最尖儿的课程,比如高净值客户心理分析、团队裂变心法、甚至一些简单的财务知识,优先对他们开放。目的就一个,让他们不仅能卖货,还能带团队,能算清账,变成小老板,跟SUdU绑定得更深。这叫“扶上马,送一程”。

对成长梯队的代理,重点是“赋能”。周红梅团队组织了更多小范围的、主题明确的线上沙龙。比如,专门讲“朋友圈文案怎么写更吸引人”,不是空讲理论,是拿咱们自己的爆款文案当案例,一条条拆解;或者搞“疑难杂症会诊”,把大家遇到的典型客户问题拿出来,集体出主意。让这部分中间力量,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能手。

对新加入的代理,则是一套标准化的“手把手”入门流程。不再是扔给他们一堆资料自己看,而是有专门的客服“导师”,带着他们走一遍从熟悉产品、学习素材、了解系统到开出第一单的全过程。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降低初期的不适应和流失率。

这套分层运营的法子一搞,效果立竿见影。最明显的感觉是,核心代理群的“温度”上来了。以前群里主要是官方发通知,现在成了真正的“交流群”。有代理签了个大单,会兴奋地跑来群里报喜,大家跟着点赞祝贺;有人遇到难缠的客户,把聊天记录(隐去**)发出来,大伙儿一起支招,有点像以前的“诸葛亮会”;甚至哪个代理家里有啥喜事,也会在群里分享,氛围跟个大家庭似的。

这种情感上的连接,比任何折扣和返点都来得牢固。用个老代理的话说:“在SUdU干,不只是赚钱,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有归属感。”

同时,“微学院”这个知识付费的牌子,也被我们擦得更亮了。以前课程虽然好,但有点散。现在,我们把它系统化、深度化了。吴永浪牵头,搞了个“SUdU服装创业进阶地图”,把课程分成了“新手入门”、“高手进阶”、“大师殿堂”几个阶段,内容从最基础的穿搭知识,一直深入到社群运营、品牌打造、甚至个人Ip塑造。我们还不定期邀请一些真正的行业大咖,比如时尚杂志主编、独立设计师、营销专家,来做线上分享,开阔大家的眼界。

这么一来,“微学院”不再仅仅是个培训工具,它成了一个高端社群和身份象征。能进入更高阶课程,意味着你在SUdU体系内获得了认可,接触到了更核心的资源和圈子。这种价值,远远超出了那点学费。

这套“精耕细作”的组合拳打下来,短期内确实没带来代理数量的暴涨,但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代理流失率大幅下降。尤其是核心代理,稳定性极高,几乎没人离开。

人效显着提升。单个代理的平均产出增加了,因为能力更强了,客户服务得更好了。

客户满意度提高。代理专业了,终端客户的体验自然就好,口碑传播更积极。

团队氛围更融洽。从以前的“管理-被管理”关系,慢慢变成了“共创-共赢”的伙伴关系。

有一次,我跟一个跟着我们干了两年的核心代理老赵聊天。他跟我说了句大实话:“汪总,不瞒您说,去年也有别的品牌来挖我,开的条件更优惠。但我没走。为啥?在您这儿,我不仅赚了钱,更重要的是,我觉着自己在这儿能成长,能被当人看,不只是个卖货的机器。这份踏实感,别的地方给不了。”

这话让我感触很深。企业做到最后,拼的其实就是这个:你能否为合作伙伴创造超越金钱的价值。你能让他成长,让他有尊严,让他看到希望,他才会死心塌地跟着你。

经过这一轮深耕,我更加确信:在经济起伏不定、流量成本高得吓人的时代,盲目追逐新流量是条死胡同。最稳健、最值钱的资产,就是你已经拥有的、对你抱有信任的私域用户。把他们服务好,让他们成功,让他们自发地去传播,才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也最持久的增长方式。

企业不同阶段,增长引擎不一样。早期靠市场红利,跑马圈地;中期靠管理红利,提质增效;长期靠什么?就靠人心红利。你能赢得多少人的心,就能做多大的生意。

从“猎手”到“农夫”的转变,是企业成熟的标志。猎手追逐猎物,刺激但不确定;农夫耕耘土地,辛苦但收获可期。精耕细作看似慢,但它构建的竞争壁垒,比任何营销技巧都高。因为关系和信任,是无法被轻易复制的。

服务的深度,决定了关系的长度。泛泛之交,利尽则散;莫逆之交,方能同舟共济。对客户、对代理,都是一个道理。SUdU能穿越周期,靠的就是这批在精耕细作中沉淀下来的“铁杆兄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