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撰鼎记 > 第21章 困局梳解

撰鼎记 第21章 困局梳解

作者:鸣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52

崇祯三年的春天,并未给大明帝国带来多少暖意。凛冬的余威仍在北地肆虐,而比严寒更刺骨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告急文书。

正月刚过,李若莲的密报已呈现在他的御案,经过审讯,商队这几个带队的皆是几家商号的掌柜,一开始还不肯老实交代,经过一轮刑法‘伺候’,晋商的主要代表八家大的商行通过收买边隘守将,重金贿赂朝中大臣,然后借道蒙古和后金进行大规模走私贸易的细节全部交代清楚,就连边军倒卖军粮,军械,南方物资输送路线都一五一十的交代干净,可以据此收网了。至于建奴的几个小头目经过审讯交代都是大贝勒代善的亲兵,此次代善是收到皇太极的命令才亲自带队来接应商队的平时他肯给定不会自己过来,就是因为代善和皇太极关系紧张,所以皇太极没有让大贝勒参与对朝鲜的军事行动。此外代善该如何处置?李若琏还在等旨。

朱由检放下密报,指尖在冰冷的紫檀木案几上轻轻敲击。李若琏和曹文诏那场干净利落的雪夜伏击,已人赃并获。竟还意外收获了一个大贝勒,这倒是意外的惊喜。

晋商与后金之间的重要链条已被斩断,边关守将的调换,更是他安排曹文诏借着整肃对边防系统进行的一次不动声色的清洗。这既是对边军的震慑,也是预防有些人逃逸和转移资产,对于晋商这些个吃里扒外的混蛋就等着最后的清算了。

与此同时,前往漠南的秘密使团也传回了消息。携带了大量金银、绸缎、茶叶以及数门严格按照《火器则例》铸造的轻便型“威远”炮的使团,在冰天雪地中抵达了察哈尔部。林丹汗对于大明使臣的到来,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按双方约定对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当使臣在大帐前,向林丹汗及其麾下诸部首领展示那几门“威远”炮时,效果是震撼性的。炮手们操作娴熟,装填迅速,在凛冽寒风中,炮弹精准地命中数百步外的目标冰丘,将其炸得粉碎!轰鸣声在草原上回荡,也重重地敲击在林丹汗和所有蒙古贵族的心上。

大明使臣趁机宣示皇帝旨意:“大汗乃蒙古共主,与大明素有盟好。今建奴僭越,肆虐辽东,更觊觎草原。陛下愿与大汗携手,共御强敌。这些火器,便是陛下送给朋友的礼物。若能切断建奴西进之路,陛下不吝更多支持。”

望着那犹自冒着青烟的炮口,再掂量着手中沉甸甸的金银,林丹汗那颗原本在明金之间摇摆不定的心,天平开始明显地向大明倾斜。与只能提供掠夺机会的后金相比,大明所能给予的稳定物资和强大武力支持,显然更具诱惑力,尤其是在这个寒冷的、物资匮乏的春天。

大明对于蒙古的动作以及代善消失的情况,通过夜不收的传播和后金的密探已全部汇总到皇太极的耳朵里。

沈阳大殿里,皇太极面色阴沉。代善及其精锐小队神秘失踪,所有线索都隐隐指向蒙古方向。紧接着,大明使团高调出使林丹汗,并获得隆重接待的消息,更是如同火上浇油。

“好啊,好一个林丹汗!好一个大明皇帝!”皇太极冷笑连连。朝鲜之役带来的物资和那五千已被打散编入八旗为奴的朝鲜少年,再加上负责火器制造的数百工匠已投入沈阳的工坊,这些所带来的喜悦已被冲淡。晋商渠道的突然中断,让他有点意外,通过大明的这些商家,他能既快又准确的掌握大明朝廷的所有动向,对于他的下一步战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代善和商队的消失是一次意外,还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不管怎么样林丹汗的行为已经开始直接威胁到了他利用蒙古绕道侵明的战略,更阻碍了他整合蒙古,获取更大战略空间和兵源的宏图。

范文程、宁完我等谋臣分析利弊,最终,一个共识在皇太极心中形成:必须西征!既要惩罚首鼠两端的林丹汗,重新打通或建立一条更可靠的、绕过山海关的贸易和侵袭通道,更要借此机会,彻底慑服漠南蒙古诸部,将这股力量化为己用,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全力对付大明。西征察哈尔,已势在必行。战争的阴云,开始向蒙古草原聚集。

就在北方战略博弈风起云涌之际,帝国的内部却是千疮百孔。

西南急报:云贵等地土司,因朝廷征收粮过甚,已显不稳之象,屡有抗命之事发生,暴乱一触即发。

陕西孙传庭八百里加急:秦王朱存枢因被勒令“捐输”部分田产商铺以助军饷,竟在王府绝食,并扬言要上京告御状,让孙传庭“吃不了兜着走”。地方藩王与朝廷的对抗,已呈现公开化、激烈化。

漕运总督泣血上陈:徐州段运河因黄河泥沙淤积严重,已近乎断航!更危急的是,黄河河床持续抬高,徐州段沿岸堤坝多处出现破损、渗漏,若不及早加固,一旦春汛到来,恐有溃堤之患,漕运断绝,生灵涂炭!

而陕西、河北、山东乃至京畿之地,去岁冬季的雪灾仍在持续,冻毙饿殍屡见不鲜,流民队伍有增无减,如同帝国肌体上不断扩散的溃疡。

与此形成微妙对比的,是遥远的南海。魏忠贤跪接了小太监秘密送来的第四块鎏金铜牌,以及那句让他心潮澎湃又五味杂陈的口谕——“汝为朕之三宝”。

“三宝…三宝太监…”魏忠贤喃喃自语,混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皇帝将他比作永乐朝下西洋的郑和!这既是无上的荣宠,也是一种极其重大的责任,他和皇帝达成的政治默契正在变成更加深度的绑定,魏忠贤已深深的体会到他已经牢牢的绑定在大明帝国的这辆战车上,车在人在,车亡人亡。

他深吸一口气,将铜牌紧紧攥在手中,仿佛抓住了无上的底气。“回复皇上,老奴…奴婢魏忠贤,定效仿三宝太监,为陛下肃清海疆,万死不辞!”他立刻行动起来,利用其掌控的资源和网络,更加积极地配合郑芝龙,筹备粮饷、打探情报、协调各方,全力支持其对海上巨寇刘香的决战准备。东南海权的归属,即将迎来一场决定性的较量。

乾清宫内,朱由检看着各地雪花般飞来的奏报,面色沉静,北虏西寇,内忧外患,天灾**,险情不断。这大明的江山,仿佛一艘在惊涛骇浪中上下颠簸左右摇晃四处漏水的巨船。他这个舵手,愈来愈享受这种极限驾驶得快感,布局行子,步步惊心,肾上腺素高位运行。

“传旨,让石牌土司秦良玉巡视川贵,洪承畴继续督办汉中、襄阳粮仓建设另对施政过枉的官员会同吏部李邦华进行定罪”

“令内阁学士卢像升即刻前往河北赈灾,抽选精壮编练新军”

“令户部尚书毕自严会同徽商代表吴养春精选理账人员前往山西”

“下旨斥责孙传庭赈灾不利,练军行动迟缓,所需物资钱粮皆可由秦王府供需,不可畏手畏脚”

这些旨意立即由随堂太监一一下发下去。

朱由检又提起朱笔,在一份关于漕运的急报上批下:“着工部、漕运总督即日设法疏浚,加固堤防,不得有误!所需钱粮,与户部、内帑协同筹措。人力可协同曹化淳及吴养春广收流民”

处理完这些又命人将李若琏,张之极召来,面授机宜。

寂静的深夜,庞大的棋局,闲庭信步中不乏艰辛,走一步看三步,不容有失。面对困顿局面和对手的紧逼,还有没有翻盘的可能,这一切还不得而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