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撰鼎记 > 第2章 驿改方略

撰鼎记 第2章 驿改方略

作者:鸣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52

腊月方过,京师寒意未减。文华殿东暖阁内,炭火盆驱散了严冬的清冷,却驱不散年轻皇帝眉宇间的凝重。崇祯屏退左右,只留司礼监太监曹化淳与徽州巨贾吴养春在此密议。

御案上,一幅大明驿路总图徐徐展开。崇祯以指叩图,沉声道:“朕览近日条陈,驿站之弊已入膏肓。非但传驿效率低下,更成地方苛政,耗费国帑而无实效。今日召二位前来,便是要商议一个根除积弊、活化驿传的方略。”

曹化淳躬身近前,细声禀报:“皇爷明鉴。老奴与吴先生奉旨暗查,自北直隶至南直隶,驿政败坏确如圣虑。驿卒疲敝,馆舍倾颓,而过往官吏索取无度,地方苦于供亿。若参照万历初年张江陵(张居正)整顿驿传之成法,严核勘合,限定供给,当可革除浮费三成以上。”

吴养春闻言,从容接道:“陛下,曹公公所言切中要害。然草民以为,节流虽要,开源更急。我朝驿站星罗棋布,若能善加经营,反可成为国之利源。”他手指舆图,“草民愿联合各路商帮,先期献银一百万两,买断数处要冲驿站二十年经营权。”

崇祯目光微动:“哦?吴卿详细道来。”

“遵旨。”吴养春执竹鞭指图,“我等议定,首批试点六处:北直隶涿州驿,当南北孔道;山东济南府谭城驿,扼运河咽喉;南直隶淮安府淮阴驿,居漕运枢纽;扬州府广陵驿,处盐漕要冲;湖广武昌府将台驿,控长江中游;陕西西安府京兆驿,掌西北门户。此六驿布局,既可覆盖南北东西,又能兼顾漕运、盐业、边贸三大命脉。”

不待崇祯发问,吴养春已呈上精心筹划的经营方略:

“其一,恪守驿传本务。所有军国文书、官员往来,仍按改革后的《给驿条例》标准优先保障,费用由朝廷以‘驿传银钞’按期结算。公务人员按要求标准,驿站进行承接,超出费用由个人承担,‘勘合’后由户部统一按期结算,此是驿站收入之一。

其二,推行‘新开中法’。请陛下明旨,凡商人输粮边关换取盐引、茶引者,其陆路转运必须由指定驿站承运。费用由承接驿站和商人议定后由商人支付。如此既可解边军粮饷之急,又能为驿站带来稳定收入。此为驿站收入之二。

其三,拓展便民之利。根据驿站实际需求,开设民间信报传递;办理银钱汇兑;设立工佣中介召揽流民;长、短途运输;租赁仓储货栈;为行旅提供伙食客宿;此为驿站收入之三。”

“有这三项收入,可保障驿站正常运转,而不费朝廷银钱,另外闲散流民亦可依托驿站承揽活计。此也是安民之法”

崇祯凝神静听,“本朝自来重农抑商,朕看这个想法要变一变了,商做的好对国家是有极大益处的,朕再助你一把,曹卿拟成立‘驿马司’,试点驿站设正副司长,领四品官阶(领虚衔,着官服),人选由吴卿议定。这样我看还有哪些个官员还敢作威作福。”

吴养春闻言大喜拜伏:“臣……,臣……谢主隆恩!”

明朝时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所以许多商人都极力供养家族成员去考功名,期望能够获得一官半职,这才能算的上对得起祖宗。商人再有钱,按理制着装有要求,见官要拜,这和有功名在身的人是没法比的,现在皇上居然给出了官阶,这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崇祯见状笑着说:“吴卿,先不要急着谢,一是这官阶朕只能给官名不提供俸禄,二是,你的买断银两可不能少,朕要看到进入内帑,三是,试点驿站需要扩建增补的需要爱卿尽快筹措资金立即开工”。

曹化淳在旁听着崇祯这样说心下寻思,“我们这位万岁爷,不是在变着花样的卖官吗?这要是被朝中言官抓住了,那就有的热闹了!”、

吴养春闻言回答道:“皇上,臣在京师就有商号可以凑银二十万两,不足的臣已经命人转运,不日将进京,至于扩建增设事宜,臣已安排人员筹办,即日就可开工,清皇上放心,有了皇上的圣谕臣这就可大胆运作起来了。”

曹化淳在旁忙问道:“皇爷,这个试点驿站当取何名称,还请示下。”

崇祯细细思量了一下:“就叫,皇明驿站,有皇家的背书,这样吴卿经营起来也更加方便,不日就可挂牌吧。”

吴养春闻听,心下大喜。“这个差事,一定要替皇帝好好办,这区区一百万两的费用,有了皇帝的名头,找几个出资的还不是抢着要。由六个驿站到一百个再到一千个,运作的好,我可就是天下第一行商了。”

崇祯此时对着曹化淳有说道:“拟旨,按刚刚商议的办法,加上朝廷原有的《给驿站条例》,制定《皇明驿站》的试点规章,着户部尽快下发,遵此执行。着司礼监总管曹化淳总司协调成立“驿马司”,吴养春领衔营运,受三品司总之职位,试点驿站设正副司长,官绶四品,此驿站事务必要稳妥推进,既要活化驿传,亦不可扰累地方。六驿试点若见成效,再议推广。”

当曹化淳与吴养春欣喜的退出文华殿时,暮色已笼罩紫禁城。

崇祯独立阶前,任寒风吹动衣袂。驿站只是试水,他深知,这“皇明驿站”之策,不只是驿政改革,更是向积重难返的旧制投下的一颗石子。涟漪虽微,或可渐次推开新局。对于大明这个官烂,民乏的社会结构还是要想办法尽快的调整,“舆论”对,这个“舆论”的重要性还是要抓紧去办,“舆论”一定要紧紧抓在自己手上,朕要高高的站在“舆论”的制高点上。

而在千里之外的南京,魏忠贤正把玩着一尊新得的宣德炉。听心腹禀报驿站改革之事,他嘴角泛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曹化淳倒是会凑趣。也罢,咱们先把江南这盘棋下好。”说罢,将目光重新投向案头那幅精心绘制的漕运图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