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宝离开后第四日,樊虎以为叔宝送去兵器甲胄为由,回返秦府,带来确切的消息。
杨林已押送皇纲启程入京,为了安全起见,在叔宝的提示下,调济州精锐大军随行,十三太保随侍在侧。
想来是杨林也担心再有强盗行调虎离山之计。
咬金确被杨林擒获,正关押在山东节度使唐璧的府衙,拷问无果后,听从叔宝请君入瓮之计,严阵以待。
对此,秦真和单雄信也能理解。
在反对严刑逼供之后,秦叔宝顺势提出此计,符合他十三太保的智慧和机变。
这一点,难不倒秦真和徐茂公。
要破此局,无非是声东击西。而这个东,就是唐璧本人。
真正要命的是,唐璧在寿宴上见过他们几人的面貌。一旦失手,秦叔宝的处境堪忧。
因此,徐茂公定计,由王伯当与樊虎快马加鞭,赶上大部队之后,叮嘱叔宝一定要在进入潼关之前设法脱身,并在外接应。
余下众人,单雄信负责带人在节度使衙门制造混乱,干扰唐璧的判断。秦真负责冲入牢房救人。
为防万一,做好最坏的打算,由罗成护送单冰冰和徐茂公赶回潞州二贤庄,一旦事有不谐,立刻带领单家庄家眷隐蔽起来。一切事务由徐茂公做主。
临行前,秦真和秦母特意叮嘱罗成,送到人之后,速回幽州,绝不能暴露身份。
为了让罗成重视,秦真特意点出,一旦事情有变,众人身份暴露。那身在幽州北平府、且清清白白位高权重的他,就是秦府家眷和单家人尤其是单冰冰的最后退路。
深知事情严重性的罗成,含泪应下。
樊虎走后,秦真和单雄信一行,也出发前往山东节度使驻地——济州州城,济南。
星夜兼程,短短十多个时辰之后,众人成功抵达济南城下。
这一次,也让单雄信再次见识到了秦真的武艺。
六七丈高的城墙,在秦真的脚下一跃而过,甚至毫无在城墙上借力的痕迹。身后还背着一行十数人的随身兵器。
是的,只有十数人。因为贾家楼大结义,被秦真明言拒绝。
结义这种事,热血上头之时或许能行。但有一个人拒绝,就会有人跟风。
说到底,两个结义兄弟可以肝胆相照。三人结义,必有绝对核心。
七人的团体,就会分出小团体。例如不敢惹事是庸才的七人组中就有三对夫妻。
四十六人的大结义,自然关系有远近亲疏。
至于一百零八大聚义,不过是一个噱头罢了。
此时,距离大军起行,已有四日。论行程已经确定离开山东地界。若是劫囚的消息传得够快,或许能在入潼关前送到杨林案头,到时秦叔宝以捕盗为名,回归山东,任谁也看不出破绽。
当然,计划虽好,是否实施就要看秦叔宝随机应变了。
休息一夜,又花了半天的时间打探消息。
十一月二十,夜。
月黑风高,群星蔽月,正是行事之时。
亥时一到,秦真已在监牢外就位。
子时刚过,先是济州州衙起火。衙役和驻军迅速集结,展开灭火行动。
两刻钟后,救火队伍就位。不料相隔甚远的节度使衙门同样起火。
这一下,被杨林抽调精锐后本就人手不足的济州军,开始出现慌乱。
即使城中驻军全部出动,依旧无法压制冲天的火势。
至于城中百姓,在二次收皇纲后,民间已经失去了对官府的信赖。即使被驻军征调灭火,也是故意手忙脚乱,失误不断。
短短一刻钟,已经有八口水井被掉下去的木桶木盆堵得严严实实,一时半会无法再取水。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损招。气得济州太守下令将这些捣乱的百姓赶走。
站在节度使衙门外的唐璧,火光映得他脸色铁青,无奈下令召回监牢埋伏的人手 ,救火为重。
此举正中暗中观察的单雄信下怀。
确认唐璧调动人手之后,单雄信带人迅速转移,直奔府库而去。
另一边,见到牢狱埋伏的人手被调走,秦真迅速行动,轻松越过看守的狱卒,直奔关押程咬金的深处监牢而去。
很快,秦真来到监牢最深处的牢房,黑漆漆的牢房内,隔着栅栏就听到里面传来中气十足的谩骂。
“好你个杨林,等你程爷爷出去,一定再让你尝尝三板斧的滋味。”
“还有你们两个窝囊废,不讲武德,带上老家伙欺负我一个小伙子。”
“......”
总之,骂得很难听。句句不离杨林和两太保的祖宗。
“咳咳~~”
秦真听不下去了,轻咳两声,打断这个乐天派的程咬金。
“谁?”
“救你的人。”
“你终于来了,快快快!我们现在就走。”
程咬金一想,管他是真是假。就算不是叔宝找来的人,一旦出了监牢,天下之大还不是任由老程纵横。
“你有钥匙没有?老程身上绑着的铁链,听老杨林说是什么千锻、万炼之类的,没有神兵利器,就只能用钥匙打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