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风不解秦真为何如此自信,但他依旧选择相信,并且追随。
人之一生,面对足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要拼尽一切去抓住。
以前,赵风不懂这句祖训中的深意。
今日,此时,此刻,赵风觉得,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
城下,宇文恺看着淡定自若的两人,心头微怒。拿起马背上的御刺银纹铁胎弓,一弓三箭、流星赶月,分取秦真和赵风头颅。
赵风久经战阵,锻炼出敏锐的危险感知,头一歪,闪过袭来的箭矢。秦真五感敏锐,伸手一抓,两支铁箭稳稳落在掌心。左手掂了掂手中箭矢的分量,顺手一抛,箭矢便以更快的速度,沿着来时的路径,返回原处。
见三支铁箭无一建功,宇文恺正要出声。却见亲手射出的箭矢迎面而来,抬手又一箭射出,两箭箭尖在空中相撞,在宇文恺震惊的眼神中,自己仓促射出的箭矢无力地被撞开。
对方徒手扔出的箭矢,继续前冲,直飞至宇文恺身前十步,方才力竭落地。
不论是宇文恺本人,还是旁观的拓跋浩和军中亲卫,尽皆骇然。亲卫们只是震惊自家将军在箭术上落入下风,而宇文恺和拓跋浩,惊骇于对青袍人秦真的危险性评估,还要再上调一大截。
被宇文恺这一打岔,赵风和秦真也结束了交谈。赵风接过指挥权,全力应对辽军进攻。秦真游走各处城墙,遇到危急关头就出手,尽力保下守军战士们的性命。
这一战,就从大日微倾,到赤霞漫天。
短短半日,还是辽军没有全力进攻的情况下,守军死五百,重伤不能再战一千七,轻伤三千。这还是秦真出手,伤亡人数有所下降。
辽军死伤更是惨重,一万人还有再战之力的,仅余十之一二。
赵风忙着清点伤员,秦真则以真气稳住伤员性命,并负责后续救治。
宇文恺和拓跋浩也赶回中军大帐,报告情况,以及求援。
断胳膊断腿的伤势,秦真的真气也暂时无法接续。余下不论是刀伤、箭伤还是烫伤、震伤,混元真气都足以迅速稳住,一碗汤药下去,伤员的性命就已保住,往后慢慢休养就是。
在倚天世界,为了鼓舞士气、减少伤亡、树立威望,秦真也经常先登攻城。战斗结束后就进驻军营,带着培养出来的军医救治伤员。
那时,秦真的真气在一场大战后往往所剩无几,更多依靠医术。如今军中医生奇缺,秦真强行顶上。如此,更加坚定了他变革的决心。
不到半个时辰,城外再次响起喊杀声。
这一次,秦真没有再走出去。他能做得,都已经做了。
毕竟他只是一个人,不是神。
猛烈进攻半个时辰,始终不见秦真出现,宇文恺和拓跋浩见好就收,放弃进攻。转为彻夜不定时袭扰,搅得城头守军,一夜无眠,赵风不敢丝毫大意,亲自坐镇城头。
次日一早,奋斗一夜的秦真终于稳住所有重伤员的伤势,缓步走上城头,就看到双眸赤红、眼窝深陷的赵风,以及守了一夜正在换防、同样无精打采、怨气丛生的守军。
“如何?”
“看来对方已经做好准备。”
说着,赵风指向远处的军营,只见其中烟尘滚滚,遮天蔽日,车辚辚、马萧萧,显然是大军正在调动。
片刻之后,辽军斥候将秦真出现在城楼的消息传出,一骑快马从大营冲出,直达城下。
来人正是昨日大战不休的拓跋浩,只见他张弓搭箭,将一封书信射上城头,被守军立刻送到赵风手上。
“秦真,我家大将军邀你决战。我军胜,雁门关开关献城,你也要加入大辽,终生不得背叛。反之,你若胜,我等就此停止攻城。”
赵风将战书递给秦真,听着拓跋浩的狂妄之语,再也无法忍耐。
“辽人果然蛮夷。如此不公平的赌注,亏你们想的出来!想要本将开关献城,除非你杀进城来,取下本将头颅。”
守军大受鼓舞,齐声高呼“人在城在,城亡人亡”。
口号从四方城楼响起,传遍整个关城,就连能动的伤员也走出休养之所,仰天长啸。
数里外的辽军大营,也有所耳闻。
拓跋浩心底虽敬重赵风视死如归的气魄,和这时刻不忘鼓舞士气的手段,面上却故作不屑道:
“弱者,没有选择的权利。”
“你!!”
赵风气急,却无言以对。
正应了那句老话: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二人对骂之余,秦真看起了手上的战书。
上书——
秦真阁下亲启,君武力高绝,当世无双,本可逍遥世外,超凡脱俗。
然君不自量力,介入两国大战。
吾敬君仁义,感君昨日破我五千精锐而不伤性命之情。
军国大事,不可徇私。今以九万大军设下大阵于荒野,邀君一晤。
君若落败身死,吾当厚葬君于长城之下。
日落之前,君若犹存,吾亦止息干戈,并许下重誓,此生绝不伐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