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夏蝉在县城小院的梧桐树上嘶吼,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李念宝的书桌前投下细碎的光斑。她趴在桌上,手里攥着一支红笔,在考研真题集上圈圈画画——《内科学》里的循环系统疾病知识点,她已经记了三遍,可遇到复杂的病例分析题,还是会漏掉关键诊断依据。
“宝,歇会儿吧,娘给你熬了绿豆汤,解解暑。”张秀兰端着一碗冰镇绿豆汤走进来,放在书桌一角,看着女儿眼底的青黑,忍不住心疼,“这都快十二点了,别熬坏了身子。”
念宝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接过绿豆汤一饮而尽。清甜的凉意顺着喉咙滑下去,稍微驱散了困意。“娘,我再看两道题就休息,这道心肌梗死的病例分析,我总在鉴别诊断上出错。”她指着真题上的题目,语气里带着几分焦急。
张秀兰凑过去看了看,满纸的医学术语她一个也看不懂,只能轻轻拍了拍念宝的肩膀:“别着急,慢慢学,你冬玲姐不是说有不懂的就问她吗?实在不行,给她打个电话问问。”
念宝点点头,拿出手机给肖冬玲发了条消息,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疑惑都写了进去。没过几分钟,肖冬玲就回了电话,声音里带着刚从手术室出来的疲惫,却依旧耐心:“念宝,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要抓住三个关键点——胸痛性质、心电图动态变化和心肌酶谱峰值时间,你再把课本上的表格对着真题捋一遍,下次就不会漏了。”
挂了电话,念宝按照肖冬玲说的方法,找出《内科学》里的鉴别诊断表格,逐行对比真题里的病例信息。当看到“胸痛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硝酸甘油无效”这一关键信息时,她突然茅塞顿开,连忙在笔记本上写下“心梗核心鉴别点:疼痛持续时间 药物反应”。
接下来的日子,念宝把自己的作息安排得像钟表一样精准。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背一个小时英语单词和政治考点;七点半吃早饭,顺便听医学英语听力;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专攻专业课,先复习课本知识点,再做对应的真题;下午一点到五点,做整套考研真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计时;晚上六点到十点,整理错题,总结解题思路,还会把当天的重点知识点录成音频,睡前躺在床上反复听。
八月初的一天,肖红梅带着她的学生来看念宝。孩子们手里拿着自己画的贺卡,围在念宝的书桌前,七嘴八舌地说:“念宝姐姐,你要加油,以后当大医生!”“姐姐,我画了个白大褂,送给你!”
念宝接过孩子们的贺卡,心里满是温暖。她拿出之前在医院实习时给孩子们买的糖果,分给大家:“谢谢你们,姐姐一定会加油,以后治好更多人的病。”
肖红梅看着念宝认真的样子,笑着说:“你考研要是需要资料,跟我说,我认识县城中学的老师,能帮你找些政治复习题。”
“真的吗?那太谢谢红梅姐了!”念宝高兴地说,政治一直是她的弱项,尤其是马原部分的哲学原理,她总是理解不透彻。
几天后,肖红梅果然带来了一摞政治复习资料,还有一本《考研政治历年真题解析》。“这是我托朋友找的,里面有详细的解题思路,你好好看看,有不懂的也可以问我。”
念宝接过资料,心里满是感激。她知道,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她考研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九月初,念宝回到省城医学院,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辅导班。辅导班的课程安排得很紧,每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全是专业课和政治课。念宝每天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认真记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下课就追着老师问。
辅导班的同学大多是和她一样准备考研的学生,大家经常一起讨论问题,分享复习资料。有一次,几个同学围着念宝,请教她化学方面的问题——毕竟她曾拿过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化学基础比其他同学扎实。念宝耐心地给他们讲解解题技巧,还把自己整理的化学笔记复印给大家。“咱们一起努力,争取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十月中旬的一天,肖建军从部队来省城出差,特意来看望念宝。在学校附近的餐馆里,肖建军看着瘦了不少的妹妹,心里满是心疼:“考研辛苦,别太拼了,要是累了,就跟二哥说,二哥给你寄点营养品。”
“二哥,我没事,习惯了。”念宝笑着说,给李建军夹了一块红烧肉,“对了,二哥,我打算报考咱们学校的心血管内科研究生,以后想跟冬玲姐一样,当一名临床医生,还能跟你们在一个城市,经常见面。”
“好,二哥支持你!”肖建军高兴地说,“要是以后你能研究出治疗心脏病的新药,就能帮助更多像你张奶奶那样的患者了。”
十一月初,考研报名开始了。念宝按照自己的复习情况,最终确定报考省城医学院心血管内科研究生。报名那天,她特意给肖冬玲打了电话,告诉她这个决定。肖冬玲在电话里笑着说:“太好了!咱们科室的王主任就是心血管领域的专家,要是你能考上他的研究生,以后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