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悠闲度日
因着太医的叮嘱和家中长辈的坚持,双生子的洗三礼与满月宴皆一切从简。外头虽有些许议论,猜测这靖安侯府新得的两位公子是否不得看重,但府内却是一片宁静祥和。罗晴乐得免去那些繁琐应酬,安心在这文澜苑中,享受着产后难得的静谧时光。
洗三礼那日,只请了几家极为相熟、知根知底的亲友。李嫣然自生完嫡子嫡女多年后,再次有了身孕,挺着已显怀的肚子,由夫君小心扶着前来,拉着罗晴的手说了好些体己话,眼中满是同为母亲的欣喜与关切;袁锦绵也备了厚礼,皆是些柔软亲肤的细棉布料和精巧的金银铃铛,实用又贴心;连平日里忙于军务的李盛铎也派人送来了两柄打造精致、寓意平安的小金锁。没有喧闹的人潮,没有虚与委蛇的客套,只有真心实意的祝福,这让罗晴倍感舒心。
真正的波澜,发生在满月前后。虽未设宴,但皇宫内的赏赐却如流水般浩浩荡荡地抬进了定北侯府,引来了无数或羡慕或探究的目光。
圣上的赏赐端的是贵重而寓意深远。赐给两位小公子的是两柄质地莹润、雕工精湛的羊脂玉如意,寓意“事事如意”;另有两块触手生温的上好玉佩,雕着象征福寿绵延的螭龙纹;更有从初生到周岁所能用到的各色贡缎、玩器、金银锞子,几乎囊括了孩童第一年所需的所有用度。这份恩宠,厚重得让人心惊。萧凛与侯爷恭敬地接了赏,心中明镜似的——这既是天子对定北侯府、对萧凛军功的荣宠与笼络,亦是一种无声的提醒与警示。玉如意,愿其“如意”,又何尝不是要求侯府永远顺应圣意?那周全的赏赐,仿佛在说,皇家念着你们,看着你们,这“赤胆忠心”须得如这玉一般,始终温润,毫无瑕疵。皇恩浩荡,亦如烈火烹油,身处其间,定北侯府日后行事更需如履薄冰,谨慎再谨慎。
相较而言,皇后娘娘的赏赐则显得更为实在与温情。赐给两个孩子的,是堆积如山的各色布匹,有最柔软透气、适合婴儿娇嫩肌肤的细棉布和杭绸,也有颜色鲜亮、可裁制外出小袍的锦缎绸纱;一匣子各色叮咚作响的玩意儿,拨浪鼓、玉铃铛、布老虎,栩栩如生;还有成套打造精巧、分量十足的金银项圈、手镯、脚镯,上面刻着吉祥如意的图案。而赐给罗晴的,则是整整两箱珍贵的补品药品:血燕、雪蛤、极品银耳、长白山老参……无一不是贡品中的上选。足足八大箱的赏赐,由宫内侍监们恭敬地抬入府中,排场之大,彰显着中宫对定北侯府,尤其是对罗晴这位功臣之妻的看重与体恤。
罗晴接了赏,听着萧凛低声分析其中的关窍,初时心中亦有些沉甸甸的。但转念一想,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此刻于她而言,最紧要的便是养好身子。唯有自身强健,方有资本应对将来的一切。想通了这一点,她便也将那些纷繁思绪暂且压下,真正沉下心来,过起了这段被强制“悠闲”的日子。
每日里,她的作息规律得近乎单调。清晨在鸟鸣中醒来,先用一碗依据太医方子熬制的调理汤药,虽苦涩,她却甘之如饴。接着便是精心烹制的温补膳食,林母亲自盯着小厨房,变着花样地准备,什么黄芪炖鸡、当归鲫鱼汤、红枣桂圆粥……务必让她吃得营养又可口。
她的主要活动区域便是这寝室内外。萧凛谨遵医嘱,允许她在屋内适当走动,却绝不肯让她踏出房门半步。于是,她便时常倚在临窗的软榻上,看着乳母将两个孩子抱在怀中喂奶,看着他们从最初红彤彤、皱巴巴的小模样,一日日舒展开来,皮肤变得白皙粉嫩,眉眼愈发清晰。
哥哥瑾言性子似乎更沉静些,吃饱了便常常安静地睡着,偶尔醒来,也是一双酷似萧凛的凤眸乌溜溜地转着,不哭不闹。弟弟瑾棠则活泼许多,手脚动个不停,若有什么不如意,立刻便扯开嗓子嚎啕,那声音洪亮得整个院子都听得见,非得罗晴亲自抱起来柔声哄着,才肯渐渐收声,咧开没牙的小嘴,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逗得罗晴心花怒放。
瑾瑜和霏霏更是这里的常客。下了学堂,两个孩子便如同归巢的乳燕,直奔文澜苑。霏霏总是叽叽喳喳地说着学堂里的趣事,或是拿着新得的玩意儿献宝似的给母亲看;瑾瑜则沉稳许多,有时会坐在榻边,拿着书本默读,偶尔抬头看看母亲和弟弟们,眼中是满满的依赖与满足。罗晴便会让他们靠在自己身边,轻声询问他们的功课,听他们童言稚语,享受着这平淡却珍贵的亲子时光。
日子,就在这一汤一药、一哭一笑、一言一语中悄然流淌。说慢也慢,毕竟是被“圈禁”在方寸之地,两个月不能外出,对于曾经掌管侯府中馈、行动自如的罗晴而言,有时也会感到些许憋闷。但说快也快,眼看着孩子们一天一个样,从襁褓中只能挥舞小拳头的婴孩,到满月时能微微抬起头,再到两个月时,已经能被逗得咯咯笑出声,会循着声音和娘亲的身影转动黑亮的眼珠。时光仿佛被孩子们的成长注入了魔力,倏忽间,那难熬的两个月竟也到了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