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逆转的朱砂 > 第22章 竹溪村的航海课

逆转的朱砂 第22章 竹溪村的航海课

作者:青舟渡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04:03:53

自萧彻离开后,竹溪村的空气里仿佛多了层咸湿的气息。阿木把那张海图挂在新农社的墙上,用竹框裱了起来,村民们路过总爱驻足看两眼,指着那些弯弯曲曲的航线猜:“这‘黑风口’真有那么吓人?”“听说那边的人不用筷子,用树枝夹菜?”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棉苗叶上时,阿木就带着小石头和少年们在晒谷场“造船”。他们用秸秆扎出艘半人高的船模,古丽雅剪了块蓝布当船帆,上面绣着朵西域的雪莲——那是她从母亲遗物里找到的纹样,据说能在风暴里护佑行船。

“阿木哥,波斯商人说船底要涂桐油,不然会漏水。”少年抱着个陶罐跑过来,罐里装着熬好的桐油,是按阿木说的“三份桐油加一份石灰”配的,“我爹说这方子跟补马车轱辘的法子差不多,都是让木头不进水。”

阿木用刷子蘸着桐油往秸秆船上涂,指尖沾着油亮的液体,忽然想起在西域时,商队的骆驼鞍子也是这么涂油防潮的。“道理是一样的,”他说,“不管是骆驼还是船,都得护住‘底子’,才能走得远。”

小石头蹲在船模边,往“船舱”里塞小石子。他把石子分了三堆,一堆写着“水”,一堆写着“粮”,还有一堆用红笔标着“药”。“波斯星盘说,在海上走二十天,每人每天要喝三瓢水。”他捧着本磨破了角的书,那是萧彻留下的《海行要术》,里面夹着片从南洋带来的贝壳,“书上说,要是遇到台风,就得把最重的东西扔海里,船才不会翻。”

古丽雅坐在一旁缝帆,听见这话,忽然把手里的丝线绕成个圈:“扔东西也得有章法。”她捡起三块石子,分别代表“瓷器”“丝绸”“种子”,“瓷器易碎,先扔;丝绸能防水,留着;种子是根本,说什么也不能扔。”

正说着,村口传来轱辘声,是辆装着木箱的牛车,赶车的是长安来的老木匠,箱子里装着些奇奇怪怪的物件——有铜制的刻度盘(萧彻派人送来的简易星盘),有缠着铅块的绳子(测水深用的),还有几块透明的琉璃片(据说能在雾里看清远处的岛)。

“阿木先生,陛下说让您先熟悉这些家伙什。”老木匠擦着汗,打开一个刻着花纹的木盒,里面是个巴掌大的铜算盘,算珠比寻常的小一半,“这是专给船上用的,说您算账离不了它。”

阿木拿起小算盘,指腹摩挲着冰凉的算珠,忽然笑了。当年在西域商队里,他靠这东西算出了“骆驼负重账”,如今要算“船载账”,虽场景不同,可那噼啪作响的声里,藏着的都是“量入为出”的道理。

午后的日头正烈,古丽雅把绣好的船帆挂在竹竿上晒,风一吹,蓝布上的雪莲仿佛活了过来,在阳光下轻轻摇曳。几个曾跟着商队到过海边的村民聚过来,给孩子们讲“海上的事”:“有回遇见鲸鱼,喷出的水柱比村口的老槐树还高”“夜里的浪会发光,像撒了一地星星”。

小石头听得眼睛发亮,立刻在画板上画下来。他给鲸鱼的水柱里画了片雪花,给发光的浪里掺了粒棉籽——在他心里,西域的雪和竹溪村的棉,早该跟着船去看看海了。

傍晚收工时,阿木让少年们把秸秆船模放进村边的溪水里试航。溪水潺潺,船模载着石子慢慢漂远,蓝布帆在暮色里像只振翅的蝶。古丽雅忽然指着船帆上的雪莲:“你看,它好像在朝着下游的方向转呢。”

阿木望着船模消失在溪湾的背影,心里忽然透亮。从西域草原到竹溪村的田埂,从村边的溪水到远方的大海,路从来都不是断的。就像这船模,此刻漂在溪里,终有一天,会跟着真正的船,漂进那片蓝得发晃的海洋。

小石头把今天的“航海课”记在本子上,最后画了张图:秸秆船模在溪里漂,岸上站着三个影子,一个举着算盘,一个握着针线,一个捧着画板,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一直延伸到溪水汇入大河的方向。

他在图下写了行字:“竹溪村的船,先学会了在溪里走。”

入秋后的夜晚,风里带了些凉意。阿木把萧彻送来的星盘摆在院中石桌上,借着月光调试刻度。铜制的星盘泛着冷光,上面刻着的星宿名称他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可总觉得还差些什么——就像当年在西域辨认沙漠里的星辰,光认得名字,不懂它们在海上的脾气,照样会迷路。

“这颗‘北斗’,在海上是不是也指着北方?”古丽雅抱着绣绷走出来,绷子上正绣着片海浪,银线在黑布上蜿蜒,像极了月光在水面的碎影。

“嗯,不过海上看星更清楚,连星缝里的微光都能瞧见。”阿木转动星盘,让指针对准北极星,“萧彻说,等过了霜降,海面风平浪静,正好适合初航。”

古丽雅把绣绷凑到星盘边,银线绣的浪花与铜盘上的星宿重叠,倒像是星星落进了海里。“你说,那些在海上漂的人,会不会对着星星绣家书?”她忽然问,指尖捏着针穿过布面,“就像咱在村里,对着月亮想远方的人。”

阿木愣了愣,想起去年收到萧彻从长安寄来的信,信纸边角沾着点海盐味,字里行间却都是暖的。“说不定会,”他笑道,“只是海上的墨水容易晕,怕是得用你那防晕染的法子。”

正说着,小石头举着本册子跑过来,册子上画满了奇奇怪怪的符号——是他白天跟着货郎去镇上,从个南来的水手那儿讨来的“海语”。“阿木哥你看,这是‘平安’的记号,画在船帆上能避风浪。”他指着个像锚又像花的图案,“水手说,他们那儿的女人都绣这个,针脚要像海浪一样弯弯曲曲,才够灵验。”

古丽雅眼睛一亮,立刻在绣绷上比划:“那我把它绣在浪尖上?用金线勾边,像星星落在浪里。”

阿木看着他们凑在一起琢磨的样子,忽然觉得星盘上的刻度不再冰冷。他曾以为航海靠的是仪器和算学,此刻才懂,那些绣在布上的记号、记在册子上的符号,还有人心里的念想,才是最稳的船锚。

夜风拂过院角的老槐树,叶子沙沙响,像在应和星盘转动的轻响。古丽雅的银针在布上穿梭,小石头的笔尖在纸上涂画,阿木的手指拂过星盘的铜沿,三个人的影子被月光叠在一处,落在地上,像艘稳稳当当的船。

“等出了海,”阿木忽然开口,声音被风送得很远,“咱们就把星盘挂在船头,把绣绷系在桅杆上,让星星照着浪,浪托着花,保管走得顺顺当当。”

小石头在册子上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把它贴在星盘旁边。古丽雅的绣绷上,那朵“平安花”渐渐有了模样,金线在月光下闪着光,像谁把星星拆成了线,一针一线缝进了浪里。

远处传来几声狗吠,衬得这院子格外静。阿木望着星盘上的北极星,忽然想起萧彻信里的话:“海再大,有星子引路;船再小,有念想压舱,就不会偏航。”

他低头笑了笑,把星盘轻轻转了半圈,让指针对着古丽雅和小石头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