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荡,地处镇江上游百里,是一片浩瀚无垠的芦苇沼泽,水道纵横,岔路繁多,终年雾气弥漫,如同天然迷宫。若非有李魁这个“内应”指引,外人绝难找到藏匿在沼泽深处的漕帮秘密水寨。
林燮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他并未调动当地卫所兵马,以免走漏风声,而是动用了随行的全部北镇抚司精锐,以及通过特殊渠道征调来的少量可信水军好手,共计五十余人,分乘数艘轻快小船,借着黎明前最浓重的夜色和雾气,悄无声息地潜入了黑鱼荡。
李魁被押在领头船上,面色灰败,但为了家人的安危,不得不配合指路。船只如同幽灵般在狭窄的水道中穿行,两旁是比人还高的芦苇,遮蔽了视线,只有桨橹划破水面的轻微声响。
根据李魁的情报,水寨建在一片面积较大的湖心岛上,外围设有暗哨和机关。林燮命令队伍在距离水寨数里外的一处芦苇荡中隐蔽待命,派出两名最擅潜行的斥候前去侦察。
约莫半个时辰后,斥候返回,带来了水寨的详细布防图:岛上有简易码头,停泊着几艘货船;寨墙由木头和夯土搭建,设有了望塔;守卫大约有二三十人,看起来警惕性一般,似乎并未料到会有人突袭至此。
机不可失!林燮立即下令进攻。他亲自率领主力从正面突袭码头,吸引守军注意力;另派一队精锐从侧翼泅渡上岸,攀爬寨墙,内外夹击。
战斗在黎明时分骤然打响!林燮一马当先,如同利剑般冲上码头,绣春刀出鞘,寒光闪处,几名仓促迎战的漕帮守卫瞬间倒地。北镇抚司的精锐们紧随其后,如狼似虎般杀入寨中。一时间,喊杀声、兵刃撞击声、警报锣声响彻湖面。
漕帮守卫虽悍勇,但面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朝廷精锐,再加上被攻了个措手不及,很快便落入下风。侧翼突袭的小队也成功上岸,从内部打开寨门,制造了更大的混乱。
林燮目标明确,直扑水寨中央最大的那间工棚。一脚踹开工棚大门,里面的景象让他目光一凝:数十名被掳来的工匠正在忙碌,火炉熊熊,铁砧叮当,地上堆放着不少打造好的弩机部件和尚未使用的玄铁!规模之大,远超想象!
“控制所有工匠,清点物资,反抗者格杀勿论!”林燮厉声下令。士兵们迅速行动,控制现场。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基本结束。水寨守卫大部分被歼,小部分投降。林燮命人清点战果,共缴获完整强弩五十余具,半成品及部件上百,玄铁数千斤,以及大量打造工具和图纸。更重要的是,俘虏了包括工头在内的所有工匠。
林燮拿起一张图纸,上面绘制的弩机结构精巧,威力远超军中制式装备,旁边还有详细的改进批注,笔迹陌生,想必出自那位“影大人”或其手下能工巧匠之手。
“沙通天在哪里?”林燮揪住一个投降的小头目喝问。
“帮…帮主他…他前几天就离开总舵了,说…说是去北边办要紧事…”小头目战战兢兢地回答。
沙通天不在江南?去了北边?林燮心中一沉,联想到萧然信中提到的漕粮亏空与边关的关联,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这“影大人”的布局,果然遍及南北!
必须立刻审讯这些工匠和俘虏,挖出更多关于弩机去向、沙通天下落以及“影大人”的信息!同时,这里闹出这么大动静,漕帮总舵和其他据点很可能已经得到消息,必须尽快转移人证物证,撤离黑鱼荡。
“沈墨,你带人立刻将所有缴获的弩机、玄铁、图纸装箱,押解俘虏,我们按预定路线撤离!动作要快!”林燮果断下令。
朝阳初升,驱散了沼泽的部分雾气,也照亮了水寨的残骸和忙碌撤退的人群。初战告捷,但林燮脸上并无喜色,反而更加凝重。端掉一个水寨,只是斩断了对方的一只触手,真正的巨兽,还隐藏在更深更暗的北方。
锦衣夜行 · 第82章 千里传讯
黑鱼荡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林燮已带着缴获的重要物证和关键俘虏,沿预定路线迅速撤离。他选择了一条相对隐蔽的水陆交替路线,避开漕帮可能设伏的主要水道,日夜兼程,赶往一个安全的秘密据点——位于安徽境内的一处北镇抚司暗桩。
一路上,林燮马不停蹄地亲自审讯了水寨的工头和几个看似知情的俘虏。零碎的信息逐渐拼凑起来:
这些弩机打造完成后,并非囤积在此,而是由沙通天的心腹分批运走。具体运往何处,工头级别太低,并不清楚,只隐约听说似乎是“走漕运北上”。而沙通天本人,在水寨被端前约五六日,确实带着一批亲信离开了镇江,行踪极其保密,连李魁都不知道其具体去向,只含糊提过一句“北边有大事”。
“北边…漕运北上…” 这些信息与萧然传来的“漕粮亏空可能关联边关”的猜测高度吻合。林燮几乎可以断定,沙通天北上,与这批违禁军弩和亏空的漕粮有直接关系!他们的目标,极可能是边关的某一处重镇,或是某支驻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