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七:我在农村做大席 > 第376章 满村都是亲人

太平庄村是本镇第一大村,背靠着名的鸡冠山,距离镇上十二里地左右。

李春到达太平庄村的时候八点半左右。

“二春回来了!”

“舅,吃了吗?”

“......”

“不晌不夜的吃什么吃?还没睡醒吧你?”

“呵呵!”

“舅,上午好!”

“舅爷您溜达呐!”

刚一进村,舅舅,舅爷,各种姨就遇到一大堆,李春好话不断,总算杀出重围来到村南头,去找自己的一位朋友。

到了朋友家门口,正好遇到他院里走出来。

“鸭梨!”李春招手叫了一声。

这人名叫唐亚力,男的,以前也在镇上混过,但是混得不咋地,根据他的名字,镇上那帮小混混都叫他“鸭梨”。

唐亚力看到李春先是一愣,然后快步走了过来,给李春点了一根五朵金花烟。

“二哥,你咋来了呢?”

“我要去我二舅爷那边。”

“你哪儿个二舅爷?”唐亚力问道。

李春撇了撇嘴,也难怪他这样问,在这个村儿,能让自己叫二舅爷的人还真就不少呢。

“王永贵我二舅爷他家。”李春解释道。

唐亚力笑道:“那正好了, 我也去他家,咱俩一起去呗!”

“你家不都是你爸随礼吃席么?咋地,你还要单独随一份?”李春问道。

“那不是,我就是过去看个热闹,走吧!”

“先等等,我找你有事儿。”

李春看看左右无人,小声问道:“今年有好煤吗?”

他们家再往南走几百米就是热河火车东站,他们唐家这一枝都跟货运火车打交道,煤炭,水泥,木炭,钢焦炭啥的他们都有,质量好,价格公道,可要是没有熟人介绍,人家也不做你的生意。

唐亚力:“有!”

“哪儿的货?”

“那不知道,不是内蒙就是东北的,烟小贼暖和。”

“多少钱一筐?”李春问道。

他们卖煤不论吨,而是论筐。

他们自己编织的大荆条筐,装满一筐煤大约一百斤左右,方便计算。

“二哥,谁要买呀?”唐亚力问道。

“我镇上大院儿用。我那屋子多,用量可是不少呢。”

唐亚力挠了挠头:“二哥,你也知道,这事儿我说了不算.....”

李春:“不用你便宜,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一听这话,唐亚力笑了:“好煤每筐一块三。”

每筐一块三,也就是差不多二十六块钱一吨。

热河煤场的煤炭也是二十六一吨,听起来一点儿都不便宜,实际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煤场卖的煤炭哪儿的货都有,而且大多都是煤面儿,还需要凭煤票购买。

他们家的煤“进货”的时候就筛选过,全都是煤块,而且人家试着烧过区分出等级,质量绝对有保证,这样算下来就比较划算了。

“价格可以。我要两百六十筐现金结账,你回去商量一下,天凉之前啥时候送货都行。要是晚上送货,最好提前给我打个电话,我家的号码是......”

这次李春可不是装逼,他那挨着派出所,估计他们得晚上过去送货,所以还是提前打个电话方便一些。

李春给他留下一百块钱定金,又唠了一会儿细节,唐亚力也不去看热闹了,立马回去商量。

去王永贵家的路上,又遇到一大堆亲戚,李春喊人喊得脑瓜子嗡嗡响,等到了王永贵家就更傻眼了。

“哎呦~二春来了,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

“舅,上午好!”

“二春,听说你小子现在干的挺不错,没少赚钱吧!”

“还行,还行。”

“二春,有啥赚钱的活计给我也介绍一个呗?”

“呵呵!”

“舅,上午......”

“混蛋!兔崽子,我是你舅爷!”

李春“......”

李春干脆不说话了,见人笑呵呵点头就对了,然后赶紧挤过人群去灵棚祭拜,再耽搁一会儿就该起灵了。

来到灵棚前,大孝子王志田跪倒磕头。

王永贵老爷子这算是喜丧,但是该磕头必须还得磕头,规矩不变,只是气氛不那么压抑而已。

“大舅快起来!”

这是王永贵的大儿子,李春可认识,赶紧把他搀扶起来。

“小儿,你爸妈都挺好的?”王志田问道。

“都挺好,都挺好。大舅,我先进去给我二舅爷磕个头。”

“有心了!”

李春钻进灵棚,接过本家递过来的香,借着蜡烛点燃,拜过之后把香插入香炉,然后退回到供桌前,恭恭敬敬跪下磕了三个响头,道了一声“二舅爷,一路走好。”

李春做白事儿大席很多次了,无论去哪一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给逝者上香,但是从来没磕过头。

这一次李春必须磕头。

论辈分,逝者是他二舅爷。

就算不看辈分,就凭老爷子是抗战老兵,李春就有必要磕头。

行礼之后,跟本家人寒暄几句,离开灵棚找到大舅王志忠和二舅王志强。

“大舅,二舅!”

这两位他记不差,这是他亲舅舅,要是喊错了那就得挨揍了。

“老张不是找你帮忙么?你咋才过来?”大舅问道。

“现在过来也不晚。大舅,你们随了多少钱?”李春问道。

“三块。咋地,你还要随礼呀?”

“既然来了肯定要随礼呀!你们先忙,我去账房写账。”

随礼之前必须要找到舅舅问清楚随多少钱,不然万一随多了过后也是麻烦事儿。

来到账房,报上老妈王慧兰的名字写账三块钱,然后去临时搭建的厨房。

凉棚里,一拉溜七座临时炉灶,没用双耳炒锅,清一水儿都是八印大铁锅。

凉棚外,一大群妇女洗菜择菜,刷盘子洗碗,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李春的二舅妈李云芝也在其中。

棚子里面,张磊在翻看正在炖煮的几口大锅,吊着胳膊的张良才在儿子身后沉着脸唠唠叨叨,还照着儿子屁股蛋子上踹了一脚。

李春对张磊有印象,今年最多不超过十八岁,平时很活泼机灵的一个孩子,这会儿忙的满头大汗,被他老子熊的满脸通红,眼睛都有些发直了。

张良才抬头猛然看到李春,脸上顿时换上笑容:“二春,你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