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 > 第9章 暗流定策

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 第9章 暗流定策

作者:穿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6 01:00:32

唐龙在头等舱那相对宽敞柔软、服务周到的座位上,内心体验着一种混合着新奇、暗爽与隐约不安的复杂情绪。新奇和暗爽自然来自于这种远超新兵待遇的舒适环境,以及周围乘客投来的或好奇或羡慕的目光;而不安则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低鸣,主要源自于他口袋里那张被“电脑姐姐”(星海)动过未知手脚、功能似乎过于强大的军人卡。他担心这张卡在某些严格核查的环节会带来不必要的“技术故障”或“权限冲突”,最终决定采取最保守的策略——暂时将这张卡“封印”,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示人,先安心享受完这趟意外升级的旅程再说。毕竟,少年心性,对于舒适和虚荣的享受终究占据了上风。

与此同时,在经济舱一个靠近机尾、最不起眼的角落里,高洋正如同一个真正的、疲惫的普通旅客般闭目养神。他没有使用任何军人特权去寻求升舱或额外服务,完全像一个自费出行的平民,将自己完美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安静得几乎让人忽略他的存在。但与其他或因延误而焦躁、或因旅程而兴奋、或因刚才的劫机广播而残留恐慌的乘客截然不同,他那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大脑正如同超频运行的中央处理器,以极高的效率重新梳理、交叉比对、深度分析着从踏入机场到登机、再到此刻所收集到的所有碎片化信息。

“那两个黑衣大汉,”高洋在脑中调出他们的行为数据模型,“从站姿、眼神扫视规律、对周围环境的本能警戒区域划分,以及彼此间无声的默契配合来看,行为模式高度符合‘专业安保人员’或‘低级特工’的特征。他们的主要观察焦点似乎是唐龙所在的头等舱方向,但眼神中缺乏明显的恶意或攻击性,更像是执行‘高价值资产途中监护’任务的‘内部安全团队’。” 他在心里给这两人贴上了“疑似友方单位,需观察后续交互协议”的标签。

“另外那四个家伙,”高洋的思维转向那四个一直显得格格不入的男子,“‘精神压力指标’长期处于红色高位,微表情管理系统近乎崩溃,频繁进行隐蔽的非语言交流(手势、眼神),携带的行李外形与常见旅行箱包有细微差异,存在不可名状的凸起……嗯,综合风险评估较高,正式标记为‘一级潜在风险因素’,纳入重点监控列表。” 他像给bUG划分严重等级一样,给这四人打上了最高警戒级别的标识。

当飞船广播再次响起,以“异常空间扰动”为由宣布改变航线时,高洋紧闭的双眼立刻睁开了一条细缝,锐利的目光一闪而逝。他不动声色地、极其自然地调整了一下坐姿,仿佛只是因为久坐不适,实则确保自己的视野能覆盖经济舱前中后大部分关键区域,尤其是那四个“风险因素”和两个“疑似友方单位”的位置。

“‘空间扰动’?这个技术性借口听起来很‘官方’,很标准,但也正因为太标准,反而显得缺乏细节支撑。”高洋心中冷笑,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风控官识破了粗劣的骗局,“更像是为了给后续某种‘非标准操作流程’(比如,计划中的劫持行为)做铺垫而释放的‘烟雾弹’和‘心理预期管理’。看来,项目计划中的‘风险事件’(危机)即将从‘潜在’状态升级为‘活跃’状态了。”

果然,事态的发展如同他推演中最可能的那个剧本。在经济舱因航线变更广播而陷入短暂的低频骚动和抱怨时,那四个被标记的“风险因素”几乎同时暴起,亮出了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堪称“古董”级的化学能火药枪,声音颤抖却强作镇定地宣布了此次飞行的真正控制权易主。

“‘友商’(劫匪)选择的‘生产工具’(武器)相当复古啊,”高洋甚至还有闲心在内心精准地吐槽了一句,带着一种It从业者对落后技术的天然“鄙视”,“显然是经过了成本效益分析,选择了采购门槛低、易于隐蔽携带、且对飞船这种精密‘生产设备’(载具)破坏性最小的‘入门级解决方案’(火药武器)。看来这帮人是做过一些基础‘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的,并非纯粹的乌合之众。”

他没有像周围乘客那样瞬间被恐惧攫取,发出惊呼或僵在原地。在劫匪宣布控制的第一时间,高洋的大脑就已经如同启动了应急响应程序,迅速对当前局势进行了冷静的Swot分析:

威胁等级评估: 中低。敌方武器平台落后至少两个时代,已知作战单位仅4人,战术素养目测一般。但对方持有爆炸性投掷物(老式手雷),属于不可控的AoE(范围性)风险变量,可能对飞船结构或人员造成重大伤亡。

己方可用资源盘点:

自身:具备一定的近身格斗技巧、战术思维和战场应急反应能力(23团及银鹰测试成果),但缺乏制式武器。

唐龙:位于头等舱,单体战斗力不详但应不弱,且具备强大的“主角气运”(不确定性\/机遇),是重要的扰动变量。

第三方力量:两名疑似专业安保人员(黑衣大汉),战力评估高,意图暂不明朗,但倾向于维持秩序。

环境因素:一整舱陷入恐慌的普通乘客(不稳定因素,可能引发混乱,也可能在引导下成为助力)。

行动目标优先级设定:

最低目标(必须保证): 确保自身绝对安全,不暴露任何异常能力。

中等目标(尽力达成):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协助稳定局势,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最高目标(视情况争取): 以零成本或极低成本,促成危机无损或低损解决,或许能间接积累一点“项目绩效分”(潜在的军功或人情)。

“战略方向明确,下面我们细化具体战术执行方案,”高洋像在脑子里召开一场只有自己参加的危机处理会议,“首要原则:安全第一,风险零容忍,绝不强出头充当‘英雄单位’。核心行动策略:观察(信息收集)、等待(时机把握)、寻找漏洞(敌方破绽)、提供关键但不显眼的辅助(杠杆效应)。”

他注意到那两个黑衣大汉在劫匪控制场面后,迅速交换了一个极其短暂却信息量丰富的眼神,身体肌肉微微绷紧,似乎有立刻动手控制的意图,但随即又强行压制了下去,恢复了看似放松实则高度戒备的状态。“看来他们也在进行复杂的‘内部风险评估’,”高洋分析,“不确定因素太多——头等舱的情况不明,唐龙的安危是最高优先级?还是他们接到了‘非必要不暴露’的指令?爆炸物的威胁是最大变数。”

就在这微妙的平衡与对峙中,高洋感觉到他随身行李内侧口袋里的那个个人终端——一个外壳老旧、看起来像是落后型号的娱乐设备——传来了极其轻微的、非标准模式的震动。这震动频率独特,是他利用在23团后期搜集的废弃零件,偷偷组装的一个简易多频段信号接收器所能识别的特征信号之一。理论上,这东西灵敏度很低,只能接收到功率极强、方向性明确的特定频段定向信号。

他心中一动,维持着受惊乘客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将终端拿到身前,看似在无聊地摆弄。屏幕亮起,显示的是一串杂乱无章、仿佛信号不良造成的乱码。但高洋的目光瞬间凝固,大脑如同高速解码器,结合在《战争》游戏后台和银鹰帝国测试中接触过的几种加密逻辑与协议格式,在几秒钟内就逆向解析出了这段乱码背后隐藏的核心信息内容——来源指向“星海”(联邦中央电脑),是一个简短的警告:确认四名劫匪身份,两人控制经济舱,两人已前往头等舱意图控制驾驶室。

“果然,‘系统后台管理员’(星海)在提供‘远程技术支持’。”高洋心中了然,同时也确认了之前的猜测,“但她显然将‘VIp客户’(唐龙)设置为信息优先推送对象。而我这个‘普通注册用户’,只能接收到这种近乎全局广播、需要自行解码的‘系统日志’式信息,还是最低权限版本的。”

他立刻意识到,头等舱即将成为下一个冲突爆发点。以唐龙那单线条的思维和渴望“立功表现”的心态,在得到确切信息后,百分之百会选择主动出手。

“唐龙少尉的‘主动防御系统’已经启动,”高洋默默关注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如同监控着系统关键进程,“我现在需要做的,是确保他的‘主程序’运行不会因为‘环境兼容性问题’(比如不熟悉古董武器的特性或应对策略)而意外‘崩溃’(被杀或重伤),同时要防止‘恶意代码’(危机)从头部区域‘扩散感染’到经济舱,引发全面混乱,尤其是要阻止那个爆炸物被引爆。”

他看到两名劫匪依计划走向头等舱,留下两人在经济舱看守。留守的这两名劫匪,因为同伴的离开和头等舱方向未知的局势,注意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分散,眼神时不时瞟向通道方向,对经济舱的控制力度有所下降。

高洋悄悄地将手伸进随身的行李包,指尖触碰到两样东西:一是那卷高强度、高韧性的多功能纳米纤维绳;另一支则是看起来像普通电子笔,实则是他在23团利用报废的训练器材零件,自行改装出的、内藏微型高功率激光发射器的特殊工具(输出功率被严格限制,仅能用于特定情况)。这都是他“应急预案”工具箱里的常备物品。

他没有立刻采取任何行动,而是像其他被恐惧笼罩的乘客一样,微微蜷缩起身体,降低自身轮廓,但一双眼睛始终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透过座椅间的缝隙,牢牢锁定着经济舱那名将手雷紧握在胸前、神色最为紧张的劫匪。这个爆炸物,是当前局势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是必须优先管控的“高风险漏洞”。

头等舱方向隐约传来了几声沉闷的、不同于能量武器尖锐声响的爆炸声——是古董火药枪的射击声。

经济舱的乘客们如同受惊的鸟群,一阵压抑的骚动和抽气声响起。留守的两名劫匪也明显更加紧张起来,其中一个厉声呵斥着“安静!都老实点!”,但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高洋注意到,就在枪声响起的瞬间,那两个黑衣大汉的身体肌肉瞬间绷紧到了极限,如同蓄势待发、准备扑击的猎豹。他们再次飞速交换了一个眼神,瞳孔微缩,似乎在急速判断头等舱战斗的结果,以及当前是否已经到了他们必须介入的“临界点”。

“是时候给‘友军单位’(黑衣大汉)创造一个最佳的‘输出窗口’(Strike window)了。”高洋心中默念。他需要制造一个极其短暂但有效的干扰,引开劫匪尤其是持雷者的注意力,哪怕只有半秒钟,也足以让专业人士抓住机会。

他看准那名持手雷的劫匪,因为头等舱的枪声和同伴的呵斥,下意识地侧头看向其同伙方向的瞬间,用快如闪电又隐蔽到极致的手法,将手中的“电子笔”激光发射器对准了劫匪脚边一个被丢弃的金属包装饮料罐,拇指悄然按下了激发钮。

一道肉眼在正常光线下几乎无法察觉的微弱红色光束一闪而过,精准地照射在罐体表面一个特定的反光点上。

“哐当!”饮料罐被局部瞬间加热,内部残留的液体或空气受热膨胀,导致罐体猛地弹跳了一下,与金属地板碰撞发出了一声在寂静机舱里显得格外清晰突兀的响声。

这声音并不大,但在此时高度紧张、落针可闻的环境下,却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一颗石子。

两名劫匪的注意力,尤其是持雷者的感官,瞬间被这近在咫尺的异常响动所吸引,持雷者更是下意识地低头看向自己脚下,试图搞清楚发生了什么。

就在这电光火石般的注意力空隙出现的同一刹那!

两个黑衣大汉动了!他们的动作没有一丝一毫的冗余,迅疾如雷,显然是经受过千锤百炼的实战训练。一人如鬼魅般扑向离他最近的那名持枪劫匪,目标是其持枪的手腕和咽喉;另一人则目标极其明确,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直指那名刚刚抬起头的持手雷劫匪,目标是其控制爆炸物的手臂和身体重心。

“执行效率很高,目标选择精准,配合默契!专业水准!”高洋在心中立刻给出了高度评价,同时悄无声息地将纳米绳和激光笔收回原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他的任务已经完成,成功提供了那关键的、转瞬即逝的“战术间隙”(tactical Gap),如同在复杂的系统操作中,按下了那个最关键的、但毫不起眼的快捷键。

接下来的事情几乎毫无悬念。在绝对的实力差距、完美的时机把握以及先手优势面前,两名心神不宁、反应慢了半拍的劫匪几乎没有做出任何有效的反抗,就被干脆利落地制服——关节被锁死,武器被卸除,人被牢牢地按压在地板上,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黑衣大汉下手极有分寸,既确保了目标失去威胁,又避免了造成立即致命的伤害,留下了活口以供后续调查。

经济舱的乘客们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呆滞了一两秒后,才爆发出劫后余生的巨大欢呼、掌声和难以抑制的哭泣声。恐慌的情绪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得救的狂喜和对英雄的感激。

高洋则早已在众人反应过来的前一刻,就完美地切换回了那副受惊过度、此刻才缓过神来的普通乘客模样,跟着周围的人一起,用带着后怕、庆幸和真诚感激的眼神,望向那两名如同磐石般稳定住局面的黑衣大汉。深藏功与名,不留一丝痕迹。

此时,头等舱与经济舱之间的隔门发出一阵气动声响,缓缓滑开。唐龙略显狼狈——军服上沾了些许灰尘,头发也有些凌乱——但脸上却洋溢着混杂着疲惫与极度兴奋的光芒,意气风发地走了出来。他手里还拎着一把缴获的古董火药枪,如同展示战利品。他身后,是脸色苍白、惊魂未定的头等舱乘客和几位努力保持镇定的空乘人员。

“各位!大家不用怕了!匪徒已经被我……”唐龙的话刚开了个头,便戛然而止。他惊讶地看到经济舱的局势也已经被控制,两名劫匪被制服,而那两名黑衣大汉正对他微微点头示意,眼神中带着一丝认可。

唐龙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立刻发出爽朗(甚至有点过于响亮)的大笑,非常“上道”地将功劳归功于“全体乘客的冷静配合”和“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勇行为”,当然,在叙述中,他重点且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自己在头等舱如何“临危不惧”、“智勇双全”地解决掉两名匪徒的“惊险事迹”。他看向黑衣大汉的眼神充满了欣赏,觉得这两人身手不凡,气质沉稳,是值得结交的“好汉”。

高洋在人群中,看着唐龙在那里如同一个成功的“项目团队负责人”在做胜利总结和表彰大会,虽然略显青涩,但基本框架正确。

“嗯,‘危机后续公关’处理得还算及格,”高洋在心里默默给唐龙的表现打着分,“虽然有点过于突出个人‘领导作用’,对于‘团队协作’和‘外部助力’的提及略显笼统,不够具体,但好歹稳住了场面,提升了士气,没有引发二次混乱。”

飞船在机组人员的接管下,重新稳定航向,朝着拉德星飞去。后续的取证、安抚、以及对被制服劫匪的初步看管工作,自然由乘务人员和那些逐渐恢复镇定的乘客中的志愿者协助完成。等待着飞船的,将是抵达后地面安保和执法部门的正式接管。

高洋重新坐回那个角落的位置,再次闭上眼睛,但这次不是休息,而是开始进行严谨的“项目事后复盘分析与经验总结”:

风险识别环节: 及时性评估为“优秀”。成功提前标记并持续监控了“潜在风险因素”,对危机爆发有预期。

应急响应措施: 有效性评估为“高效”。利用极微小的、近乎零成本的干预(激光笔干扰),为关键第三方力量(黑衣大汉)的成功介入创造了决定性的“时间窗口”,自身全程保持“隐身”状态,风险为零。

资源协调与利用: 充分性评估为“良好”。间接借助了“星海”提供的预警信息(尽管是低权限版本),有效利用了黑衣大汉的强大武力作为“执行单元”,并成功引导唐龙作为“正面吸引火力的主攻手”和“局势稳定器”。

最终成果评估: 危机成功解除,无乘客或机组人员伤亡(劫匪为轻伤,可控),与潜在“友军单位”(黑衣大汉)建立了初步的、非直接的良性互动基础,与“核心战略资产”唐龙的隐性关联可能因此事件有微不足道的提升。

综合KpI完成度: 远超预期,评定为“卓越”。以最低限度的自身参与度(近乎旁观),撬动了最大化的外部资源,达成了危机化解的最优解,完美符合“猥琐发育”的核心战略。

“这次突发的‘线上生产环境故障’(劫机事件),可以视为一次成功的‘全真压力测试’和‘应急响应演练’,”高洋在脑中形成最终的复盘报告,“初步验证了在当前环境下,‘低调观察、借力打力、精准辅助’这一套行为模式的可行性与高效性。接下来,工作重点将回归主线:平稳完成‘入职流程’(安全抵达骸可星球驻地),正式开启新一轮的‘资源原始积累’与‘信息网络搭建’周期。”

他透过人群的缝隙,看了一眼正在与黑衣大汉交谈甚欢、似乎已经开始称兄道弟的唐龙,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形成一个只有他自己才懂的、带着些许玩味和满意的弧度。

“唐龙少尉,你就继续在前面充当‘明星产品经理’,吸引所有的‘市场关注度’和‘风险投资’吧。各种高光时刻、鲜花掌声、明枪暗箭都归你。”高洋在心里默默地划定了彼此的“职责范围”,“我嘛,还是更适合也更喜欢待在幕后,做好我的‘系统架构师’、‘技术支持’和‘风险控制总监’。咱们各司其职,共同把这个名为‘未来’的‘超级项目’推进下去,希望最终都能实现各自的‘财务自由’(生存与理想)。”

飞船缓缓调整姿态,准备进入拉德星的降落程序。舷窗外,行星的轮廓逐渐清晰,新的挑战与机遇,就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之上。高洋知道,真正的“入职考验”,或许从现在起,才算是真正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