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 > 第10章 潜审核与静离场

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 第10章 潜审核与静离场

作者:穿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6 01:00:32

头等舱内,唐龙正经历着他人生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光时刻”,沉浸在空乘人员感激的目光、部分乘客劫后余生的恭维,以及内心深处那份“独挽狂澜”的英雄式自我满足中。然而,这份喜悦很快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覆盖——他正通过某种不为人知的方式,与那位无处不在的“电脑姐姐”(星海)进行着紧张而高效的远程“通讯”,核心议题是如何“安全地擦除特定操作日志”(消除他使用特权军人卡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特殊痕迹)。他一心只想着如何稳稳接住即将到手的“中尉”军衔这块大馅饼,同时又为可能存在的“后台权限异常访问记录”暴露而深感焦虑,如同一个不小心动用了老板超级权限的员工,正手忙脚乱地试图清理浏览历史。

而在经济舱那个依旧不起眼的角落里,高洋则彻底将自己抽离出来,如同一个聘请自第三方、冷静到近乎无情的项目审计官,开始对刚刚结束的“cR-航班劫持事件应急处置项目”进行全流程、多维度的“结项后评估与绩效审计”。他的情绪没有丝毫波动,只有纯粹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推演。

当唐龙在头等舱里为了“功劳簿”的干净与否而内心纠结、与“系统管理员”讨价还价时,高洋正以一种近乎机械的精确度,默默复盘着刚才那套“突发事件标准化处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

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评估: 评级 b 。

优势: 成功提前标记并持续监控了四个“潜在风险因子”,对其异常行为模式有基本判断,建立了初步预警。

不足: 未能精准预判其具体的“风险触发条件”(选择在航线变更广播后动手)和“攻击向量”(使用古董火药武器及爆炸物)。对于危机爆发的精确时间点存在盲区。

外部依赖: 关键性的、关于劫匪分工的精确情报,严重依赖“星海”(联邦中央电脑)的补充数据包。虽然最终获取了信息,但存在“单点故障”风险,若该信息源失效或延迟,应对策略将被迫调整。

危机应对执行效能评估: 评级 A-。

干预时机与精度: 干预动作(激光笔制造声响)选择在敌方注意力因头等舱枪声而分散、且我方“友军单位”(黑衣大汉)已处于临界出击状态的完美时间窗口。干预目标(持爆炸物劫匪)选择精准,直指最大风险源。

自身暴露控制: 全程保持“低可见度”与“零关联性”,动作隐蔽,工具寻常,未留下任何可供追溯的物理或逻辑痕迹。完美践行了“猥琐发育,绝不当出头鸟”的最高行动准则。

轻微扣分项: 激光笔能量波动虽极其微弱,但在理论上存在被飞船高灵敏度内部环境监控系统捕捉到的极小概率(尽管该概率低于万分之一)。

资源协调与利用效率评估: 评级 A。

外部武力借调: 成功引导并利用了两位黑衣大汉(疑似专业安保\/特工)作为主要“执行终端”,以近乎完美的效率解决了经济舱的直接威胁。

核心资产引导: 无形中促使唐龙在头等舱承担了“正面吸引火力”和“主要矛盾解决者”的角色,有效分担了整体压力,并吸引了绝大多数关注度。

信息系统利用: 有效接收并解析了“星海”提供的间接信息支持,尽管权限较低,但信息价值关键。

自身资源消耗: 仅消耗微型激光器微不足道的能量储备,属于可快速补充的“低值易耗品”,成本几近于零。

最终成果与衍生影响综合评估:

正面成果:

核心目标达成: 危机成功解除,飞船与控制权回归正常。

人员安全保障: 主要人员(自身及唐龙)安全无损;大部分乘客仅受惊吓,部分因唐龙的闪光弹策略导致暂时性视力受损,在军事风险评估中属于“可接受的、非永久性附带损伤”。

潜在关系建立: 与黑衣大汉等“潜在友方单位”建立了初步的、非直接的良性互动印象,为未来可能的“合作”埋下伏笔。

策略可行性验证: 再次以极低成本,成功验证了“信息驱动、间接干预、风险外包”这一套“幕后运营”模式在实战环境下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负面风险与遗留问题:

核心资产暴露度增加: 唐龙因其突出的个人表现(无论是否经过“技术处理”),必然进一步暴露在联邦军方、情报部门乃至其他潜在势力的观察视野内,其“主角光环”伴随的“麻烦吸引”效应可能同步增强。

隐性关联性风险: 自身与唐龙“同期训练、同机抵达”的背景,虽未在此次事件中直接暴露关联,但已成为可被查询的公开信息。未来若被有心人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存在将两人进行隐性关联分析的风险。

行程计划外变更: 飞船临时迫降,打乱了原定的、相对可控的行程节奏,引入了新的、未知的“环境变量”(迫降点的安全状况、当地警方调查流程等)。

“阶段性审计完成,下面我们基于审计结果,细化后续‘项目收尾’及‘新项目启动’的过渡期行动方案,”高洋在脑中如同生成项目报告般列出清晰的行动清单,“首要且唯一关键任务: 安全、平滑、不留痕迹地完成‘线上环境下线’(离开事发飞船及周边区域),最大限度避免卷入任何形式的、耗时而不可控的‘官方合规性流程’(警方详细笔录、媒体采访、甚至军方内部问询)。”

他注意到飞船的引擎声调和姿态控制系统正在微调,显然已经开始转向,准备执行迫降程序。机舱广播随之响起,通知所有乘客,飞船将临时迫降在最近的一个具备医疗和安保条件的小型太空港,等待当地警方和医疗救援队伍登船处理后续事宜。船舱内的气氛复杂难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放松,与对受伤同伴(尤其是那些视力暂时受损者)的担忧、以及对后续麻烦的隐隐不耐交织在一起。

高洋悄无声息地开始进行“离场准备”。他如同最谨慎的程序员关闭非核心服务一样,首先确认那卷纳米绳和那支特制激光笔已妥善隐藏在行李的夹层中,没有任何暴露风险。接着,他调整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完美复刻了周围大多数受惊乘客的模样——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一丝尚未完全褪去的后怕,以及对于行程被打乱的些许无奈。他让自己彻底“融入”这个环境,成为背景板中毫不显眼的一部分。

当唐龙在“电脑姐姐”堪称鬼斧神工的远程协助下,如同掌握了高级隐身术般,避开所有视线焦点,悄无声息地溜下飞船,心急火燎地赶往机场咨询室去“修复那个可能导致他‘绩效考核’不及格的致命系统bUG”(消除军人卡上的异常操作记录)时,高洋则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但在他看来同样有效且更符合他当前“人设”的“标准下线流程”。

他没有选择任何形式的“潜行”或“规避”,反而主动站起身,朝着正在努力维持秩序、安抚乘客情绪、忙得焦头烂额的乘务长走去。他的步伐沉稳,表情带着军人特有的镇定与责任感。

“准尉高洋,现任骨龙云星系骸可星球驻军参谋部后勤协调股,正在报到途中。”他清晰而平静地报出自己的身份和行程,同时亮出了那张毫无特殊之处的标准版军人身份卡,语气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愿意分担责任的关切,“观察到目前舱内情况,是否需要协助维持乘客秩序,或者引导、安抚视力受损的旅客?我接受过联邦标准战场急救与危机心理干预基础训练,或许能帮上忙。”

他的主动请缨,在这种混乱且缺乏权威指导的时刻,显得格外可靠与及时。正被各种突发状况搞得心力交瘁的乘务长,看到一位军衔不高但态度积极、主动站出来分担压力的军官,如同看到了救星,眼中立刻流露出感激之情。她几乎没有犹豫,立刻将一部分安抚情绪激动乘客、以及引导那些暂时失明乘客集中等待医疗救援的任务交给了高洋。

高洋非常出色地扮演了一个“负责任的、路过并伸出援手的友军军官”角色。他言语清晰而有耐心,动作稳定而让人安心,有效地平复了几个小范围的骚动和恐慌情绪。这个行为,让他成功地、合理地“嵌入”了官方的应急处理体系,从一个需要被管理和询问的“客体”,转变为一个不起眼但发挥了正面作用的“协作者”。他留下的印象是“乐于助人、有责任感的标准军官”,而非“需要被重点关注的嫌疑对象”或“抢着出风头的潜在英雄”。

当太空港的警方调查人员和医疗救援队终于登船,开始全面接管现场时,高洋已经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他的“辅助任务”,自然而然地“功成身退”。他找到负责现场指挥的警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客观地陈述了自己在警方抵达前,应乘务长请求,协助维持了约十五分钟的舱内秩序,并引导了部分视力受限乘客(他刻意淡化了个人作用,强调是乘务长指挥和乘客们配合的结果)。同时,他再次表明自己身负紧急军务,需按时抵达骸可星球驻地报到,如果后续调查需要他进一步配合,完全可以通过正式的万罗联邦军方渠道进行联系。

由于他之前的“协作者”身份清晰,行为无可指摘,陈述合情合理,加之“军务在身”的理由充分且正当,负责的警官在简单记录下他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军方编码)后,便爽快地同意了他优先离开的请求,甚至对他的协助表示了感谢。

走下飞船那略显冰冷的舷梯,踏上太空港略显嘈杂的接引通道时,高洋眼角的余光敏锐地瞥见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唐龙)正以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略显鬼祟的姿态,快速溜进机场庞大的建筑群阴影中,目标方向大概率是那些标识着“咨询室”的区域。

“唐龙‘项目组’正在紧急进行‘数据安全审计’和‘日志清理’工作,以应对可能的‘合规性检查’,”高洋在心里用只有自己懂的术语调侃了一句,带着一丝旁观者的轻松,“而我这边,‘项目结项报告’已提交,‘审计流程’已通过,可以无缝切换,安心进行下一个‘重大项目’的启动准备工作了。”

他没有丝毫停留,甚至没有去关注那些正在被医护人员用担架抬走的视力受损乘客,也没有去打听任何关于劫匪后续处理的消息。他径直走向太空港内部标识清晰的“军方人员中转联络点”,凭借那份正式的调令文件和毫无异常的军人身份卡,经过简单的验证流程,便顺利拿到了最近一班前往骨龙云星系骸可星球的军用运输船船票。整个过程高效、流畅、低调,没有引起任何不必要的关注,也没有与任何可能产生后续关联的人物进行深入交流。

坐在新一轮运输船那更加简朴、充斥着润滑油和臭氧味道的舱室内,高洋透过狭小的舷窗,望着外面那个因为突发劫机事件而依旧显得有些忙乱和瞩目的太空港逐渐缩小、远去。他如同一个结束了一天忙碌工作、正在通勤回家的普通职员,开始在心里撰写并归档最终的“项目绩效评定与知识库更新报告”:

项目名称: cR-航班劫持事件应急处置

项目经理: 高洋(幕后协调与风险控制)

项目周期: 短期(约3.5标准时)

核心项目成果:

主要目标超额完成: 突发危机成功解除,核心资产(自身)保持绝对安全与信息隐匿。

关联资产有效保全: 间接协助确保了主要“关联资产”(唐龙)及大部分次要资产(乘客)的生命安全,将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资源消耗极致优化: 项目执行消耗近乎为零(微量能源),实现了成本效益最大化。

潜在合作渠道拓展: 与潜在“战略合作伙伴”(黑衣大汉单位)建立了初步的良性互动基础。

核心策略再次验证: “信息优先、间接干预、风险规避”的底层行动逻辑在复杂环境下再次被证明有效且可靠。

项目综合评级: A (优秀)

经验总结与知识库更新:

持续监控价值: 对环境的持续性监控与风险预判,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线。

资源杠杆效应: 在复杂、高风险环境中,巧妙利用和引导现有外部资源(人力、信息、设备),远比亲自下场充当“执行单元”更为高效和安全。

退出策略重要性: 善后阶段的“身份管理”与“离场方式”选择,与危机应对本身同等重要,直接影响后续风险敞口。

信息源依赖风险: 需有意识地为关键信息源建立备份或替代方案,降低对单一节点的依赖风险。

后续行动计划衔接:

准时抵达并融入新环境: 确保按计划抵达骸可星球驻地,完成“岗位报到”流程,开始新阶段的“组织融入”。

启动资源积累计划: 正式执行“第一阶段资源原始积累计划”,重点方向:信息网络搭建、基础人脉铺设、可用资源识别。

保持适度态势感知: 通过公开、合法渠道,保持对“核心关联资产”唐龙动向的适度关注,用于宏观局势判断。

报告“存档”完毕。高洋长长地、舒缓地呼出一口气,彻底放松身体,靠在了坚硬的椅背上。这次突如其来的“线上生产环境紧急故障处理”,对他而言,就像深夜接到报警后,成功远程解决了一个棘手的系统漏洞,过程虽有短暂紧张,但处理流程规范,结果完全符合预期,甚至还有额外收获。

“本次‘临时性突击KpI’算是圆满达成,甚至略有超额,”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感想道,“虽然唐龙那边可能因为‘数据清理’和‘权限审计’的麻烦,导致他这次‘项目奖金’(公开军功)的兑现可能会有些波折甚至缩水,但对我来说,安全、低调地积累下宝贵的实战应对经验、验证了行为模式、并拓展了潜在的‘合作接口’,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可持续的‘长期隐性收益’。”

运输船的主引擎发出低沉而稳定的轰鸣,强大的推力将他按在座椅上,驶向那片名为骨龙云星系的、充满未知、危险与机遇的“新业务区域”。对于高洋而言,一个全新的、代号为“边境深耕”的长期项目,即将在骸可星球这片土地上,正式拉开序幕。他的“资源积累”计划,也将随之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