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 第121章 揣测

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第121章 揣测

作者:城居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00:05:49

他环顾四周,目光如鹰隼般掠过每一个可能藏匿耳目的角落,才继续道:

“更紧迫的是,我们的物资在不断消耗。

用我们自己的储备去帮县衙救灾,时间一长,我们自己也会陷入困境。

若等到弹尽粮绝……”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就真的成了瓮中之鳖,任人宰割。”

这句话像一块寒冰投入死寂的湖面,在另外两人心中激起了凛冽的涟漪。

三人默契地移至思源里外一处僻静空地。

嫩绿的杂草在微风中起舞,远处医棚传来的零星咳嗽声更添几分萧索。

陆渊停住脚步,再次确认四周无人,这才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能再等了,必须今晚就走。”

他的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断,“县府越是按兵不动,背后的杀机就越浓。

我们必须抢在他们收网之前,跳出这个陷阱。”

华佗花白的眉毛紧紧锁成一团,枯瘦的手指捻着长须,苍老的嗓音里满是化不开的忧虑:

“绕开襄城,取道叶县,方是上策。

只是……夜色虽可为屏,亦能藏奸。

老朽所虑者,是那县令若铁了心要灭口,恐怕在各处关隘要道,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我们这一行人,老弱妇孺皆有,车马辎重累赘,目标实在不小,如何能瞒天过海?”

“华先生所虑极是。”崔林闻言,立即折了一根枯枝,蹲下身,在松软的土地上迅速勾勒出周边山川河流与官道小径。

“我们车马众多,想完全隐匿行踪几无可能。

所幸孙统领及其麾下护卫皆是百战精锐,并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硬闯或有一线生机。”

他的树枝在代表襄城和叶县的两个点之间划出一条迂回险峻的线路,语气凝重如铁:

“关键在于速度,必须快!我们要借夜色掩护,行动迅猛,打一个时间差,趁其不备冲出襄城地界。

但真正的危险,在于我们离开之后——”崔林的树枝重重地点在叶县方向,划出一道深痕:

“若那县令恼羞成怒,派遣正规官兵追击,我们即便到了叶县地界,也未必安全。此为其一。”

树枝又移回思源里,“其二,乡民病情虽已控制,但若因我们仓促离开而照料不周,恐有反复之忧。

这一走,若那县令不闻不问,一旦疫情反复,这口天大的黑锅,恐怕就要由我们来背了。”

他扔下树枝,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尘土,目光直视陆渊,一字一顿:“陆兄,这一步踏出,便再无回头路。

这不仅是求生,更是一场……赌上所有人性命的豪赌。”

陆渊接过崔林手中的树枝,五指收拢,指节因用力而泛起青白。

那截枯枝在他掌心微微颤抖,仿佛感应到主人心中翻涌的惊涛。

“德儒兄的顾虑,我明白。”他声音低沉,却像绷紧的弓弦般充满力量。

话音未落,他手中的树枝在代表生路的那条线上重重一顿——“咔嚓”一声,枯枝应声而断。

断裂的声响在寂静的空气中格外刺耳。

陆渊凝视着地上断成两截的树枝,目光幽深:“我们留下的药方足够让乡民痊愈,储备的粮食可支撑里中半月,药材更是绰绰有余。我们问心无愧。”

他抬起眼帘,目光如出鞘的利刃,直指襄城方向:

“那县令此刻恐怕正得意于他的算计——用我们的物资白得了治疫的政绩,却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他此刻最担心的,应是我们向许都求助。

我甚至怀疑,他主要的眼线,都布在通往许都的北面官道上。”

陆渊的声音越来越冷,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窖中取出:

“若我们等到乡民痊愈再走,便真成了瓮中之鳖,任其宰割。

我推测他的计划是:利用我们稳定疫情,赚足名声,待事毕我们离开时,再扮作山匪劫道,杀人灭口。

届时,他名利双收,死无对证。

就连我师父的声望,乃至我们一路推行《防疫十条》在曹司空那里结下的善缘,恐怕都镇不住这等利欲熏心之徒!”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冷得像腊月寒风:“他既已迈出这一步,就绝不会允许我们活着离开他的地盘去告发他。

这不是猜疑,这是你死我活的博弈。”

崔林听完这番分析,脸色骤然惨白如纸。

他下意识地环顾四周,仿佛每一个阴影里都藏着窥视的眼睛,压低嗓音道:

“不能吧?他好歹是一县之尊,朝廷命官,怎敢如此胆大包天?”

可颤抖的尾音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悸,连扶着树干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华佗抚着花白的长须,目光沉凝如古井深潭:

“渊儿所虑,绝非空穴来风。

世家之人固然重名,但这襄县县令,观其行事,颇有几分枭雄之姿。

若我们一死,便是死无对证。

届时他只消将一切推给流寇劫匪,纵是曹司空亲至,也难寻实据。”

老医师的视线投向襄城的方向,声音里透出罕见的冷峻:“说到底,我们插手思源里疫病一事,已触犯了他的忌讳。

若没有我们,即便里中百姓尽数病死,他亦可全数推给天灾疫厉,照样升官发财。

可我们一来,此事便成了他仕途上的一根毒刺——一旦世人知晓他放任百姓自生自灭,他的名声、官位,都将顷刻崩塌。”

“七日前的物资,”华佗眼中精光一闪,仿佛看穿了层层迷雾,“分明是他亡羊补牢之举。

老夫当日故意宣扬县令送粮赠药,本是想示好求和,表明我们不愿与他为敌。

可他至今按兵不动,这沉默本身便是答案。

还有那贾德刻意提及‘劫匪’……”

老医师的声音陡然一沉,带着洞悉一切的寒意:“如今想来,那分明是一记投石问路,是早就布下的杀招!”

崔林猛地一掌拍在额头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眼中原有的困惑瞬间被惊骇取代,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

“我们…我们真是忙昏了头,一叶障目!”他声音发紧,带着后知后觉的颤栗;

“当初宣扬县令送物资,原是想暂缓冲突,留一线余地。

谁知…谁知这看似求和的举动,反倒替他圆了场面,帮他补上了‘仁慈善政’这最后一块遮羞布!”

他越说越觉心惊,语速不由得加快:“如今我们若在离开途中‘遭遇不测’,他不仅兵不血刃地除去了知晓内情的心腹大患;

还能在朝廷考绩上落个‘治疫有功’、‘体恤民情’的完美名声——甚至可能因此得到擢升!

而我们,连同那些死去的乡民,都成了他晋升路上的垫脚石…好一招一石二鸟的毒计!”

就在这时,陆渊眼中幽光一闪,压低了声音,仿佛怕惊动潜伏在暗处的幽灵:

“孙敬日前打探来的消息…这襄县县令,是河内司马氏的旁支。”

华佗与崔林闻言,面上疑惑更甚。

崔林蹙眉道:“司马氏?河内名门,家风严谨,族中如司马防公等;

皆以持重守正闻名,官声向来不错。陆兄,你是否…有所误会?”

华佗也捻须沉吟:“老夫早年游医时,亦曾与司马家子弟有过数面之缘,观其言行,并非奸恶之徒。”

陆渊看着二人,嘴角牵起一丝毫无温度的弧度,那笑容里浸透着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寒意。

“家风?官声?”他轻轻重复着这两个词,声音低沉而危险;

“若我告诉你们,这个‘名声不错’的司马家族,最擅长的便是表面仁义道德,暗里藏匿锋刃呢?”

他的目光如冰冷的探针,从华佗和崔林脸上缓缓扫过,最终一字一顿地投下惊雷:

“师父,德儒兄,你们可还记得,我曾与你们提过的那‘一梦千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