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36章 小玲探望

食卦人 第36章 小玲探望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君悦酒店的“养胃汤”在高端餐饮圈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养生风潮,连带着“卦食咨询室”的名声也愈发响亮,甚至开始吸引一些外地慕名而来的客户。我沉浸在这种高速运转的节奏中,每天被预约、咨询、商务合作洽谈填满,像一只被无形鞭子抽打的陀螺,只有在深夜独处时,才能感受到那份从骨子里透出的疲惫。

一个周三的下午,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敲打着咨询室的玻璃幕墙,将外面的车水马龙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影。这样的天气,预约的客户通常会推迟或取消,倒是难得清静。我正坐在办公桌后,对着电脑屏幕审核一份小林刚整理好的、与另一家高端连锁健身房合作的初步方案,手边放着一杯早已冷掉的咖啡。

门口的风铃清脆地响了一声。我抬起头,习惯性地准备让小林去接待,却看到小林正拿着电话,低声与一位固执地想要加塞预约的客户周旋。

我只好自己站起身,走向外间的接待区。

门口站着一个人。一个年轻的女孩,穿着一件米色的长风衣,头发简单地扎在脑后,几缕发丝被雨水打湿,贴在光洁的额角。她手里提着一个印着师范大学logo的环保布袋,正有些拘谨地打量着咨询室内雅致却略显清冷的装修。

当她的目光与我对上时,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又带着几分不确定的笑容。

“老板?真的是您啊!”

这个称呼,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捅开了我记忆深处某扇尘封的门。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这样叫过我了。在咨询室,我是“张先生”、“张老板”;在合作方那里,我是“张顾问”;即便是在大学城的老店,现在的熟客也大多跟着叫“张老板”了。

“小玲?”我几乎是脱口而出,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几年前,那个总是扎着马尾、背着双肩包,在店里点一份“油麦菜 豆制品 山药 粉丝 原味汤”,为了考研挑灯夜读的备考生形象。

“是我!老板,您还记得我!”小玲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是盛满了星光,带着纯粹的喜悦。她快步走上前,却又在离我几步远的地方停下,目光飞快地扫过我身上质地精良的中式上衣,以及身后这间与她记忆中的麻辣烫店截然不同的空间,那份熟稔中又掺杂进了一丝显而易见的生疏和敬畏。

“记得,当然记得。”我压下心中的波澜,努力让语气显得自然亲切,“你怎么找到这儿来了?快进来坐,外面下雨了。”我引着她走向接待区的沙发。

“我考上师大的研究生了,现在就在本市读书。”小玲在柔软的皮质沙发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显得有些拘束,“听……听以前的同学说,您现在在这里开了家……咨询室,特别厉害,就想着一定要来看看您。”

她将那个环保布袋放在膝盖上,双手有些不自然地交握着。“我本来想去大学城那边的店找您的,但到了才发现,店还开着,但好像是别人在打理了?我问了那位大哥,他说您主要在这边……”

“嗯,这边事情多,老店请了人照看。”我简短地解释了一句,在她对面的沙发坐下,“考上研究生了?恭喜你!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我想起当年她复习到崩溃,在我店里一边喝汤一边掉眼泪,我根据她点的菜和复习状态,推断她重点偏差,给她写了张“重点看教育心理学第三章”的纸条。那似乎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多亏了老板您当年的鼓励和……和那张纸条。”小玲的脸微微泛红,眼神里充满了真诚的感激,“那章内容真的考了很多分!我一直都记得。”她说着,从环保布袋里拿出一个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方方正正的东西,双手递给我,“老板,这是我老家自己种的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就是一点心意……谢谢您当初帮我。”

我接过那包茶叶,入手沉甸甸的,带着植物干燥后特有的质朴香气。牛皮纸包装得很用心,边缘折叠得整整齐齐,上面还用钢笔工整地写着“野山绿茶”四个字。这份礼物,与咨询室里收到的那些动辄成千上万的咨询费、包装精美的合作礼品相比,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却又如此厚重,压得我心头微微一颤。

“谢谢你,小玲,太客气了。”我将茶叶放在茶几上,语气不由自主地柔和了许多,“现在学习忙吗?研究生生活还适应吗?”

“挺好的,就是课业比本科重多了,导师要求也严。”小玲放松了一些,开始跟我分享起读研的趣事和烦恼,说起她带的本科生的懵懂,说起写论文的焦虑。她的言语间,依旧保留着学生特有的单纯和一点点对未来的憧憬。

我静静地听着,偶尔插问一两句。这种感觉很奇异,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发生了错位。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油烟缭绕、充满食物香气的麻辣烫店,听着一个熟客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她的生活,而不是坐在这个装修考究、代表着身份与能力的咨询室里,与客户进行着充满算计和目的的交谈。

然而,这种短暂的错觉很快就被现实打破。

小林终于结束了那通漫长的电话,走过来低声对我说:“张先生,刚才是天海集团的陈董秘书来电,还是希望能将明天的预约提前到今天下午,说陈董晚上要飞国外,愿意支付三倍的加急费用。您看……”

他的声音虽然压低,但在安静的接待室里依然清晰可闻。小玲的讲述停了下来,她有些好奇又有些怯生地看了小林一眼,然后又看向我,眼神里那种刚刚消退不久的敬畏感,又悄然浮现。

“按规矩办。”我皱了皱眉,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冷静,“预约顺序不能乱。回复他们,要么按原定时间,要么取消。”

“明白了。”小林点点头,恭敬地退了下去。

这个小插曲,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方才那短暂而怀旧的氛围。小玲看着小林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看我,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老板,您……您现在真是名人了。”她终于还是忍不住,语气带着惊叹,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疏离,“我同学都说,您现在可厉害了,帮好多大老板解决难题,连大酒店都在卖您研究的汤……我刚才在楼下,看到好多豪车,还以为走错地方了。”

我笑了笑,没有否认,也没有深入解释。名利场的光环,对于小玲这样还在校园的学生来说,既遥远又充满神秘色彩,任何解释都可能被理解为炫耀。

“就是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我轻描淡写地带过,转而问道,“你呢?以后打算当老师?”

“嗯!”小玲用力点头,眼神重新变得明亮而坚定,“我就想当一名好老师,像我高中的语文老师那样,能影响学生的那种。”她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可能没什么大出息,但我觉得挺有意义的。”

“当老师很好,是很有价值的职业。”我由衷地说。这句话并非客套。在见识了太多为利益奔波、绞尽脑汁算计的众生相后,小玲这份简单而纯粹的理想,像雨后清新的空气,让人心神为之一清。

我们又闲聊了几句,小玲看了看手腕上那只略显陈旧的手表,站起身:“老板,不打扰您了,您这么忙。我就是来看看您,把茶叶送给您。看到您现在这么好,我真替您高兴。”

她也替我高兴吗?我看着她清澈的眼睛,里面只有真诚的祝福,没有丝毫的嫉妒或谄媚。这份纯粹,让我在感到一丝慰藉的同时,也生出几分难以启齿的惭愧。

“我送送你。”我站起身。

“不用不用,老板,您忙您的!外面雨不大,我自己走就行。”小玲连连摆手,像是生怕耽误了我的“大事”。她拿起那个环保布袋,快步走向门口。

在推开玻璃门的那一刻,她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犹豫,最终还是轻声问道:“老板,您以后……还会像以前那样,帮我们……帮像我们这样的学生,看看复习重点,或者……给点建议吗?”

她问得小心翼翼,眼神里带着期盼,也有一丝不确定的忐忑。

这个问题,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入了我内心某个柔软而迷茫的角落。

还会吗?

我现在的时间,以分钟计费,排满了各种“重要”人物的预约。我的精力,需要投入到分析复杂的商业数据、揣摩权贵心思、设计合作方案之中。我还有时间和心境,去为一个考研的学生,细细分析她的点菜单,推断她可能遗漏的知识点,然后写下一张或许能改变她命运的、不值钱的纸条吗?

那个在大学城麻辣烫店里,会因为熟客一句“老板我这次考砸了”而暗自琢磨半天,会因为看到学生熬夜复习心疼而偷偷多加两片肉的“老板”,和现在这个坐在市中心豪华咨询室里、决定着巨额资金流向和高端养生潮流的“张先生”,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一瞬间,许多画面在我脑海中闪过:孙天豪挑衅的眼神、王局信赖的目光、张总精明的算计、君悦酒店后厨标准化的流程、银行账户里不断跳涨的数字……还有老陈那句“你这店现在闻着不像熬汤的,像算钱的”,以及王姨欲言又止的神情。

我的沉默似乎让小玲误会了,她眼中的光芒微微黯淡了一下,随即立刻扬起一个理解的笑容:“没关系没关系,老板,我知道您现在身份不一样了,肯定特别忙!我就是随口一问,您别放在心上!我走了,老板再见!”

她像是生怕给我带来麻烦,飞快地说完,转身推开门,撑开一把素色的雨伞,纤细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朦胧的雨幕和街角的人流中。

我站在原地,望着她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动弹。玻璃门上残留的雨滴,扭曲了外面的世界。

小林走了过来,轻声提醒:“张先生,接下来没有预约了,您要不要休息一下?或者,我们讨论一下健身房合作方案的细节?”

我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声音有些沙哑:“你先去忙吧,我想一个人待会儿。”

我转身,走回里间的咨询室。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小玲的、带着雨水和青春气息的味道,与我平日里闻惯的古龙水、雪茄、高级香水味格格不入。

我走到办公桌前,目光落在小玲送来的那包“野山绿茶”上。我拆开牛皮纸,里面是墨绿色的、卷曲的茶叶,品相确实普通,但那股山野自然的清新气息却异常浓郁。

我拿起电水壶,接了一壶矿泉水烧上。没有用那些繁琐的茶道工具,只是取了一个普通的玻璃杯,捏了一小撮茶叶放进去。

沸水冲入,茶叶在杯中翻滚、舒展,慢慢沉底,汤色逐渐变得清澈碧绿。我端着这杯茶,走到那个外卖窗口前。窗口关着,外面是潮湿的街道和行色匆匆的路人。

我喝了一口茶。味道微涩,带着青草般的凛冽,但回甘明显,喉韵清爽。这味道,像极了记忆中学校后山的气息,像极了大学城老店后院那棵老槐树在雨后的味道。

小玲那句“您还会像以前那样吗?”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我还能回去吗?

或许,不是能不能回去的问题,而是还想不想回去,以及,还认不认识回去的路的问题。

“身份不一样了……”小玲的话,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此刻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成功的、神秘的、高高在上的“张先生”。这个身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回报和社会地位,让我脱离了那个需要亲手熬汤、计算着每一分成本的小店主生涯。

但为此,我似乎也付出了某些代价。我失去了那份随时可以为一碗汤、一个熟客的烦恼而停留的从容,失去了那种与最普通、最鲜活的生活脉搏紧密相连的触感。我的“食卦”能力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它服务的对象,却离“人”本身,越来越远,更多地指向了“利益”和“**”。

我将杯中剩余的茶水一饮而尽,那抹涩味在舌尖久久不散。

窗外,雨渐渐停了,天色依旧阴沉。城市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将这个玻璃房子映照得光怪陆离。

我知道,小玲的这次探望,像一场不期而至的秋雨,冲刷掉的不仅仅是窗外的尘埃,或许还有我内心深处,某些自以为坚固的东西。

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是继续在这名利场中高歌猛进,还是为那份渐行渐远的“烟火气”保留一盏微弱的灯?

我望着窗外,第一次感到如此清晰的迷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