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29章 无卦的“经营”

食卦人 第29章 无卦的“经营”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老刘的调离函像一片枯叶,无声地落在了“老张麻辣烫”店长办公室那张斑驳的旧办公桌上。没有欢送,没有交接,甚至没有太多正式的谈话。区域人事部的通知冰冷而简洁,我,张xx,自此成为这家店的代理店长。

头衔的变化,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瞬间具象化的、三面合围的压力:总部那份纹丝不动的百分之十增长指标,像刻在额头上的烙印;内部,李姐那看似顺从实则暗流涌动的目光,如同隐藏在角落里的捕兽夹;而最迫在眉睫的,是房东那张即将在季度末生效的新租金通知单——涨幅百分之二十,如同一把已经抵在咽喉的利刃。

我知道,任何一环处理不好,我刚到手的这个微不足道的“权柄”,连同我好不容易在这泥泞中重新搭建起的立足点,都会瞬间崩塌。我必须破局,而突破口,我选择了最外部的、看似最强大的房东。内部需要维稳,外部则需主动出击。

第一步:情报收集与态势分析。

我没有立刻去找房东。在行动前,我必须尽可能了解我的对手和环境。我动用了所有能接触到的资源。

我让小王以“顾客闲聊”的方式,从周边其他店铺老板、经常送货的快递员口中,零碎地收集关于我们这位房东的信息。反馈汇总过来:房东姓赵,五十多岁,本地人,靠着祖上留下的几处房产收租为生,为人精明算计,有些势利,但并非毫无破绽——他最近好像迷上了炒股,据说小有亏损,心情不佳,对租金现金流的需求可能比以往更迫切。

我反复研读租赁合同,不放过任何一个条款。重点研究了续约条件、违约责任以及关于“不可抗力”或“重大经营困难”的模糊表述。同时,我调取了店里近一年的流水数据和周边同类商铺的租金水平,做成清晰的对比图表。数据显示,我们店目前支付的租金,在这条街上已属中上水平,百分之二十的涨幅远超合理范围。

最重要的是,我多次在不同时段,站在店门口,仔细观察这条街的人流变化,以及周边商业生态。我发现,由于地铁施工围挡(已持续半年,预计还要半年),我们店铺所在这一侧的街道人气受到明显影响,而对面街道因为有几个新开的网红奶茶店和小吃店,客流反而更旺。我们店的“位置优势”,正在被客观环境削弱。

情报在手,我心里初步有了底。房东赵某,并非铁板一块,他有他的压力和弱点。而我所处的“弱势”位置,也并非全无谈判的筹码。

第二步:“先礼”—— 示弱与铺垫。

我选了一个周一的下午,生意相对清淡的时候,主动给房东赵老板打了电话。电话里,我的语气恭敬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愁苦。

“赵老板,您好,我是‘老张麻辣烫’的小张……对,之前的老刘调走了,现在店里暂时由我负责。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您,关于下个季度租金的事情,您看您什么时候方便,我想当面向您汇报一下店里最近的情况,也听听您的指示。”

我没有直接提反对涨租,而是用了“汇报情况”、“听听指示”这种把自己放在很低位置的词。电话那头的赵老板似乎有些意外,语气不冷不热,约了我第二天下午在他家附近的一个茶楼见面。

见面当天,我刻意穿了一件半旧的工作外套,脸上带着熬夜核对数据后的疲惫。我没有带任何咄咄逼人的材料,只带了一份简单的、手写的近三个月流水概况(隐去了核心数据,只显示趋势),以及几张在不同时段拍摄的、店门口因地铁围挡而显得冷清的照片。

茶楼包间里,赵老板跷着二郎腿,端着茶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

我先是诚恳地感谢他多年来对店铺的“照顾”,然后开始“诉苦”。我没有哭穷,而是摆事实:

“赵老板,不瞒您说,老刘在的时候,店里情况就一般。我接手后,虽然想尽办法,但您也看到了,门口这地铁一围就是大半年,客流影响太大了。”我拿出那几张照片指给他看,“对面街现在火得很,我们都快成背街了。”

我又递上那份流水概况:“您看,这是最近三个月的流水,基本没什么增长,有时候还往下掉。总部的指标又压得紧,员工工资、食材成本都在涨,我们实在是……举步维艰啊。”

我观察着他的表情。他瞥了一眼流水单和照片,眉头微皱,但很快又恢复了那种“这关我什么事”的表情。

“小张啊,你的难处我理解。”他放下茶杯,打着官腔,“但是,行情就是这样。我这铺子,位置摆在这里,以前租给别人,也是这个价。要不是看你们是老租客,换别人来,我还能租更高。”

第一轮“礼”的试探,效果有限。他承认了困难,但丝毫不让步。我知道,光是示弱,不足以打动他。

我立刻转换策略,开始“表决心”和“画大饼”。

“赵老板,我明白,您有您的考量。但我跟您保证,我是真心想把这家店做起来。我已经跟区域总部申请了资源,准备投入一笔钱重新装修一下门面,优化菜品,还要搞线上推广。只要门口这地铁围挡一拆,我相信客流一定能回来,到时候店铺价值提升了,对您这物业也是好事,租金我们肯定按市场价来,绝不让您吃亏。”

我这是在暗示:第一,我有后台(总部)支持,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第二,我在积极改善经营,店铺有增值潜力;第三,我认可未来的市场价,只是不接受现在不合实际的暴涨。

赵老板沉吟了一下,似乎在权衡。他可能不在乎店铺死活,但他在乎物业的长期价值和稳定的租金收入。我这番话,稍微触动了他。

“你有这个心是好的。”他语气缓和了一些,“但是,小张,口头保证没用啊。租金的事情,合同都快到期了,我也很难做。”

“礼”的环节,到此为止。我展示了困难,表达了诚意,也适当亮了一下肌肉(总部资源)。但显然,这还不足以让他放弃到嘴的肥肉。

我适时地结束了这次会面,态度依旧恭敬:“赵老板,您的难处我也理解。这样,您再容我几天时间,我跟总部再争取一下支持,也再想想办法。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能继续在您这儿把生意做下去。”

离开茶楼,我知道,“先礼”的部分已经完成。接下来,该是“后兵”的准备了。我需要让他真正感到“疼”,感到失去我们这个租客的可能性和随之而来的风险。

第三步:“后兵”的布局 —— 造势与施压。

回到店里,我立刻开始行动。

我召集所有员工,开了个短会。没有提租金的事情,而是强调“总部非常关注我们店,要求我们必须做出改变,提升业绩”。我宣布了几项立刻要执行的措施:

· 门头灯箱维修: 联系了广告公司,将那个接触不良、晚上时亮时不亮的旧灯箱彻底修好,并要求他们出具一份关于“门店形象升级”的初步方案和报价单(这份报价单我会“无意中”让可能来店里的赵老板看到)。

· 后厨局部改造: 以“提升出餐效率和食品安全”为由,申请了一笔小额资金,更换了部分老旧的炊具,并重新贴了部分墙砖和地砖。动静不大,但足以让店内看起来在“动起来”。

· 强化线上宣传: 要求小王加大在本地生活平台和微信社群的推广力度,制作了一些看起来“投入不小”的宣传海报和优惠券。

这些动作,目的是向外界(尤其是可能关注我们的赵老板)传递一个明确信号:这家店正在投入资源,谋求新生,并非坐以待毙。

我让小王和小张,在不同时间,以“咨询店面”为由,分别给赵老板打了电话。

小王扮演一个想在附近开奶茶店的年轻创业者,电话里询问赵老板我们店铺隔壁(一个同样属于赵老板、目前空置的小铺面)的租金情况,并“无意中”提到:“我看对面那家麻辣烫好像生意也一般,是不是这边人气不行了啊?”

小张则扮演一个想开面馆的,直接询问我们这家店铺“是否考虑转租或者到期不续”,并表示“如果价格合适,可以考虑接手”。

这两个电话,是我精心设计的。目的不是真的要租,而是要给赵老板制造焦虑:

第一,让他知道,他拥有的铺面并非奇货可居,空置风险是存在的。

第二,让他意识到,我们这家店并非非他不可,也有“潜在竞争者”在关注,甚至可能取代我们。

第三,强化“这边人气受影响”的印象。

我注意到,那位“沉静客”似乎有在牛皮纸本子上记录什么的习惯。在一次他用餐完毕后,我借着收拾桌子的机会,状似无意地叹了口气,低声自语(确保他能听到):“唉,房东又要大涨租,这地铁也不知道围到什么时候,这店怕是难撑下去了……”

我说得很模糊,没有求助,只是陈述一个“事实”。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目光依旧沉静,没有任何表示,但我知道,他听到了。像他这样气质不凡、观察力敏锐的人,其本身的存在和可能的背景,就是一种无形的“势”。我不能确定他会做什么,甚至不期待他做什么,但只要这句话在他心里留下印记,或许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能产生微妙的影响。这是一种风险极低、潜在回报未知的闲棋。

我仔细研究了租赁合同和市政规划文件。关于地铁施工,我找到了相关公告,确认其属于长期的、对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市政工程。我咨询了一位做法律顾问的朋友(动用了一点过去残留的极小人脉),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依据“情势变更”或“不可抗力”原则,主张租金调整或缓涨,至少,这可以成为谈判中一个强有力的争议点。我将相关法律条款和市政公告截图整理出来,作为最后的底牌。

布局基本完成。现在,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打出“兵”的牌,进行最后的摊牌。

几天后,赵老板主动给我打来了电话。语气不再像之前那么强硬,带着一丝探究:“小张啊,你那边跟总部沟通得怎么样了?我这后面还有别人等着看铺子呢。”

我知道,他坐不住了。小王和小张的电话,以及店里“大兴土木”的假象,开始起作用了。

“赵老板,”我语气沉稳,不再有之前的谦卑,多了一份平和下的自信,“我正想跟您联系。总部这边我已经详细汇报了,他们原则上支持我们店升级改造,但也对目前的经营环境,特别是租金成本提出了质疑。另外,关于地铁施工的影响,我也咨询了一下相关方面的朋友,这里面可能涉及一些合同条款的理解问题……您看,要不我们再见一面,详细聊聊?有些情况,电话里说不清楚。”

我在话里埋了几个钩子:“总部质疑”、“合同条款理解问题”、“相关方面的朋友”。点到即止,却足够让他心里打鼓。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赵老板有些干涩的声音:“……行吧,那你过来吧,老地方。”

挂掉电话,我知道,决战的时刻,快要到了。

“先礼”的谦卑与铺垫,“后兵”的造势与施压,都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在谈判桌上,将所有的筹码,软硬兼施地,摆到对方面前。

我整理了一下衣领,虽然穿的还是那件旧外套,但眼神里,已经重新凝聚起曾经属于“张总”的、冷静而锐利的光芒。

无卦可依,唯有凭借这步步为营的算计,和这敢于亮剑的决绝。

再次走进那家茶楼包间,氛围与上次已截然不同。赵老板依旧坐在主位,但先前那种稳坐钓鱼台的倨傲淡去了几分,换上了审视与权衡的神色。茶壶嘴里袅袅升起的水汽,似乎也凝结着无声的较量。

我这次带的“行李”明显厚重了许多。除了一个装着文件的普通文件夹,我还特意带上了门店的平板电脑,里面存储着我准备好的所有数据和图像资料。

我没有急于亮牌,而是延续了上次“诉苦”的基调,但这次,我带来了更扎实的“证据”。

“赵老板,又打扰您了。”我坐下,语气平和,开门见山,“上次跟您汇报后,我回去又仔细核对了数据,情况可能比我想象的还要严峻一些。”我打开平板,调出精心制作的图表,“您看,这是近半年我们店的客流曲线,和地铁施工进度的时间轴叠加图。可以清晰看到,自从围挡全面启动,我们店的周末客流峰值下降了接近四成,平日晚市也受影响很大。”

我将平板轻轻推到他面前,让他能看清那些触目惊心的下行箭头。接着,我又展示了周边几家不同业态商铺(我让小王偷偷观察记录的)近期的客流预估对比,以及通过网络爬虫整理的本地生活平台上,关于我们这条街“因施工导致出行不便”的顾客抱怨截图。

“现在不光是客流问题,”我叹了口气,补充道,“很多老顾客都反映过来一次太麻烦,我们只能靠加大外卖折扣来维持,利润空间被压缩得非常薄。总部那边看到这些数据,对继续在这里投入大量资金,也持保留态度。”

我这是在用客观数据和第三方言论,将“经营困难”从一个模糊的诉苦,变成一个确凿的、由不可抗力(市政施工)导致的事实。我在巩固我的“理”据,削弱他涨租的合理性。

赵老板看着那些图表,眉头越皱越紧,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他无法否认这些肉眼可见的事实。

见他沉默,我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该适时展示一下我的“兵锋”了。

“当然,赵老板,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也没想过躺平。”我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起来,“我跟总部据理力争,最终拿到了有限的支持。”我打开文件夹,取出那份广告公司出具的、带有公章的“门店形象升级初步方案及报价单”,放在他面前。

“总部同意,先期投入这笔钱,把门头和店内环境升级一下,提升一下客户体验,看能不能挽回一些损失。”我指着报价单上那个不算小的数字,“但这笔投入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经营环境。如果租金成本失控,总部很可能会重新评估整个项目的可行性,甚至考虑……战略性收缩。”

“战略性收缩”,我说得委婉,但他一定能听懂背后的意思——我们可能关店走人。

紧接着,我又看似随意地提到了另一个信息:“哦,对了,前几天还有两位朋友,不知从哪里听说我们店可能有些变动,打电话来问铺子的事。一个是想开奶茶店的年轻人,挺有冲劲;另一个是想做面馆的,看起来实力也不错。我都按实情告诉他们,目前还在跟您协商续约,暂时没有确切消息。”

我轻描淡写地将小王和小张扮演的“询价电话”点了出来,既暗示了市场并非只有他一个选择,也给他制造了潜在的竞争压力。让他意识到,逼走我们,他未必能立刻找到更理想、出价更高的下家,甚至可能面临铺面空置的风险。

赵老板的脸色明显变了。他拿起那份报价单翻了翻,又放下,眼神闪烁不定。他之前可能以为我只是在虚张声势,但现在,具体的投入计划、总部的态度、潜在的竞争者……这些信息叠加起来,由不得他不重新掂量。

空气凝固了几分钟。他在权衡利弊。我知道,是时候抛出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底牌了。

“赵老板,”我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显得更加推心置腹,却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我们是非常有诚意想继续租下去的。毕竟,员工们都熟悉这里,老顾客也认这个位置。但是,现在的客观条件摆在这里,地铁施工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它对生意的打击是实实在在的。”

我从文件夹里拿出最后一份文件——那是打印出来的关于“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条款解释,以及地铁施工的官方公告截图。我没有直接递给他,只是将它们放在桌上,用手压住。

“我咨询过做法律的朋友,”我目光平静地看着他,“像这种长期的、对经营造成重大影响的市政工程,在法律上是可以构成主张调整租赁条件的充分理由的。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对簿公堂,耗时耗力,结果也未必如人所愿。我想,这肯定不是您希望看到的局面。”

我将法律风险这把“软刀子”亮了出来。我没有威胁,只是陈述一种可能性。但对于他这种追求稳定租金收益的房东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

“所以,赵老板,”我总结陈词,给出了我的最终方案,“基于我们长期合作的良好基础,也考虑到目前特殊的经营环境,我代表店里,恳请您能重新考虑租金方案。我们希望能够维持原租金水平续约一年,等到地铁施工结束,周边客流恢复,届时我们再根据市场行情,坐下来重新商议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我相信,一个稳定的租客,携手渡过难关,远比短暂的租金上涨,对您资产的长期价值更有利。”

我的条件清晰明确:冻结涨租一年,观望后续。 这是我在分析了所有情报和利弊后,认为最有可能达成、也最能保障店铺生存的方案。

包间里再次陷入沉寂。赵老板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手指揉着太阳穴。他在做最后的挣扎。我知道,他需要在“可能到手的更高租金”与“稳定的现有租金 避免空置风险 避免法律纠纷 店铺未来增值可能性”之间做出选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茶已经凉了。

终于,他睁开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看着我,眼神复杂,有无奈,有肉痛,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手段的认可。

“小张啊……”他咂了咂嘴,语气带着认输后的疲惫,“你呀……是真会说话,也真会来事。行吧,就按你说的,原租金,先续一年。等到时候地铁修好了,咱们再好好谈!”

“谢谢赵老板体谅!”我立刻起身,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笑容,心中那块最大的石头,终于落地。我伸出手,与他用力一握。“您放心,我们一定努力把生意做好,绝不辜负您的支持。”

谈判结束,我赢了。赢得并不轻松,靠的是精准的情报、周密的布局、软硬兼施的策略,以及对人性与利益的深刻把握。

走出茶楼,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脸上,我却感觉浑身燥热,那是高度紧张后松弛下来的虚脱感。没有卦象指引,我凭借的是最原始的生存智慧和商业算计,在这真实的人间战场上,打赢了接手店铺后的第一场硬仗。

回到店里,我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谈判的细节,只是平静地宣布:“租金的事情谈妥了,维持原样,大家安心工作。”

李姐听到消息时,正在擦拭灶台,她的动作停顿了一下,抬眼看了看我,那眼神里之前的忌惮和不甘,似乎又混入了一丝别的、更复杂的情绪。她或许猜到了些什么,但她永远不会知道,在这平静的结果背后,是怎样一番暗流汹涌的较量。

我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房东的难题暂时解决了,但总部的指标、内部的隐患、远方的仇敌……依然如同悬顶之剑。

无卦之经营,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今天谈判的要点和心得。这不是结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充满烟火气的方寸之地,我的磨砺,才刚刚进入更深的水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