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54章 索伦诸部遣使朝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54章 索伦诸部遣使朝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沈阳城,经略府大堂,肃杀之气弥漫。张世杰端坐于原本属于皇太极的鎏金虎皮大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发出沉闷的嗒嗒声。他的下首,李定国、刘文秀、新任辽东布政使周文望等文武心腹分列左右,人人面色凝重。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弦在紧绷,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应对北边多尔衮勾结蒙古,以及西边喀尔喀部异动的消息。

“大帅,末将还是那句话,给我一万精骑,半月粮草,必踏平科尔沁,将那多尔衮擒来!”李定国声音铿锵,带着沙场宿将特有的杀伐决断,他无法容忍一条丧家之犬还在眼前龇牙咧嘴。

刘文秀则更为持重:“定国兄,勇气可嘉。然我军方定辽东,兵马疲惫,粮草转运艰难。喀尔喀蒙古实力不明,若我军主力北进,其趁虚而入,或与多尔衮形成夹击之势,则危矣。当以稳固辽东为要,遣使斥责,观其动静。”

周文望也附和道:“靖海侯所言甚是。国公爷,分田授宅方见成效,流民初安,女真编户尚未彻底消化,此刻实不宜大动干戈。当以羁縻、震慑为主。”

就在几人争论不下,气氛沉闷之际,堂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而带着喜意的脚步声。亲兵统领赵铁柱几乎是跑着进来的,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高声禀报:

“国公爷!喜讯!天大的喜讯!”他声音洪亮,打破了堂内的凝重,“黑龙江将军府急报!索伦部大头人巴尔达齐、达斡尔部首领博穆博果尔,闻我大明王师犁庭扫穴,克复沈阳,特遣其子及部落重臣,携贡品二百驮,已于百里之外,正朝沈阳而来,请求归顺,重奉大明正朔!”

“什么?!”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连一向沉稳的张世杰,敲击扶手的动作也骤然停下,眼中爆射出慑人的精光。

索伦、达斡尔!这可是远在黑龙江流域,甚至更北的庞大渔猎部族联盟!其民风彪悍,精于射猎,是极佳的兵源。在清廷崛起过程中,索伦兵一直是八旗军中最重要的精锐力量和兵员补充地,以勇猛无畏、吃苦耐劳着称,有“索伦劲旅”之誉。他们的归顺,其意义远比收复几个辽东城池更为重大!

李定国猛地站起身,虎目圆睁:“消息可确实?索伦人素来桀骜,清虏经营多年,他们怎会如此轻易来投?”

赵铁柱激动道:“千真万确!报信的是我们派往黑龙江方向的夜枭,亲眼所见!使团队伍浩荡,打着大明旗号,贡品琳琅满目,有貂皮、人参、东珠、海东青!还有……还有当年努尔哈赤颁给索伦各部的信印、敕书,他们一并带来了,说是要当面呈给国公爷,请朝廷收回!”

刘文秀抚掌大笑:“天助我也!此真乃雪中送炭!索伦部久居极北,消息闭塞,如今得知清廷覆灭,沈阳光复,立刻遣使来朝,此乃天命所归,大势所趋!其归顺,不仅可断多尔衮北上招募残兵之路,更能极大震慑喀尔喀蒙古!让他们看看,连远在黑龙江的索伦人都知道弃暗投明,他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张世杰缓缓靠回椅背,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正的笑意,如同冰河解冻。“好!好一个索伦部!巴尔达齐、博穆博果尔,倒是识时务的俊杰!”他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索伦部的归顺,不仅仅是在军事和政治上的一记强心针,更是一个绝佳的宣传素材,可以狠狠地打击多尔衮试图营造的“复仇”形象,瓦解蒙古诸部的抵抗意志。

“铁柱!”

“末将在!”

“传令下去!以最高规格接待索伦使团!命礼部官员(随军)即刻准备相应仪典!本公要亲自出城相迎!”张世杰下令,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是!”赵铁柱领命,旋风般去了。

周文望上前一步,提醒道:“国公爷,索伦部虽来归顺,但其心难测,未必没有观望之意。接待规格虽高,但震慑亦不可少,需恩威并施,方能使其真心归附,而非首鼠两端。”

张世杰颔首:“文望所言极是。定国、文秀。”

“末将在!”二人齐声应道。

“点齐五千新军精锐,全部换装燧发枪、新式号褂,于使团入城道路两侧列阵!要让这些来自苦寒之地的勇士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王者之师!”

“遵命!”李定国、刘文秀领命,眼中也燃烧着兴奋的火焰。这是展示肌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时机。

三日后,沈阳北门外,旌旗招展,甲胄鲜明。五千新军将士,如同钉子般钉在道路两侧,从城门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他们手持上了刺刀的燧发枪,腰杆挺直,面无表情,只有眼中偶尔闪过的精光,显示着这是一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的铁军。阳光照在崭新的号褂和擦得锃亮的枪管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寒光。

张世杰身着御赐的蟒袍,并未顶盔贯甲,只带着李定国、刘文秀等少数高级将领,以及周文望等文官,静立在城门下。这份从容与自信,比全副武装更显威仪。

远处,尘土扬起,一支庞大的队伍缓缓行来。为首的正是索伦、达斡尔使团。他们穿着传统的兽皮衣物,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风霜,也带着对未知命运的忐忑。当看到道路两旁那如同钢铁森林般肃杀、装备精良得超乎想象的明军阵列时,几乎所有使团成员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震撼甚至惊惧之色。他们习惯了弓箭和马刀,何曾见过如此整齐划一、火器如林的军队?

尤其是当队伍经过炮兵阵地,看到那一排排擦拭得闪亮、炮口粗壮得能钻进去小孩的红夷大炮、破城铳时,几个年轻的使团成员甚至下意识地勒紧了马缰,脸色发白。这与他们印象中腐朽孱弱的明军,简直判若云泥!

使团为首者,是索伦大头人巴尔达齐的长子苏克萨哈,以及达斡尔首领博穆博果尔的弟弟图尔格。两人交换了一个凝重的眼神,心中那点因路途遥远而产生的些许侥幸和观望心理,在看到这支强军的那一刻,彻底烟消云散。难怪不可一世的八旗精锐会败得如此之惨!

队伍行至城门前百步,苏克萨哈和图尔格连忙下马,整理衣冠,带着使团重要成员,手捧装有信印、敕书的木盘,以及贡品礼单,徒步上前。

“索伦部使臣苏克萨哈(达斡尔部使臣图尔格),奉我父(我兄)之命,叩见大明越国公!天兵神威,扫荡腥膻,我部僻处北疆,心向王化久矣!今特献上贡品、信印,愿永为大明藩篱,世守北疆,乞望国公爷接纳!”苏克萨哈用略显生硬的汉语,高声说道,随即与图尔格一同,推金山倒玉柱般跪拜下去,行三跪九叩大礼。身后使团众人,黑压压跪倒一片。

张世杰并未立刻让他们起身,而是任由他们跪伏在冰冷的土地上,感受着这份来自胜利者的威压。片刻之后,他才缓缓上前一步,虚扶一下,声音平和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尔等远道而来,心向大明,其情可嘉,其行可勉。起来说话。”

“谢国公爷!”苏克萨哈和图尔格这才松了口气,在身后军阵无形的压力下,额角已渗出细汗,小心翼翼地站起身,却不敢完全挺直腰板。

当晚,经略府内大摆筵席,为索伦使团接风洗尘。席间觥筹交错,看似一团和气。张世杰高坐主位,李定国、刘文秀作陪,周文望负责引导话题。精美的瓷器、醇香的美酒、闻所未闻的佳肴,都让这些来自北地的使者们大开眼界,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富庶与文明。

酒过三巡,张世杰看似随意地问道:“苏克萨哈,本公听闻,那多尔衮携伪帝北逃科尔沁,可有遣人去往你索伦各部?”

苏克萨哈心中一惊,知道正题来了,连忙放下酒杯,恭敬答道:“回国公爷,确有其事!那多尔衮派了人来,许以高官厚禄,还想征调我索伦勇士。但我父巴尔达齐严词拒绝了!我父说,大清已亡,天命在明!我索伦部世代居住在白山黑水,本就是大明奴儿干都司治下,如今王师归来,正该重归故主,岂能再附逆贼?”

图尔格也赶紧表态:“博穆博果尔首领也是此意!我达斡尔部绝不敢与天朝为敌!此次前来,除了朝贡,更是想请求国公爷,恢复旧制,允许我部在精奇里江、黑龙江流域,如旧例般渔猎纳贡,并……并恳请天朝庇护,免受罗刹人(沙俄)侵扰。”他最后一句,带出了一丝新的信息。

“罗刹人?”张世杰眼神微眯,这个名词他并不陌生,夜枭此前也有零星汇报,说极北之地有黄毛碧眼的鬼佬乘船而来,筑城屯兵,侵扰索伦、达斡尔等部。

“是!”苏克萨哈接过话头,语气带着愤恨,“那些罗刹鬼,凶狠残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火器犀利,筑城堡于雅克萨等地,强征毛皮税,动辄杀人,我各部苦之久矣!望国公爷为我等做主!”

张世杰与李定国、刘文秀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北边的威胁,不止是蒙古和多尔衮,还有这些来自更遥远西方的殖民者。索伦部的归顺,既是好事,也带来了新的责任和挑战。

“尔等既心向大明,大明自然不会坐视子民受外族欺凌。”张世杰沉声道,“罗刹之事,本公已知。待辽东大局稳定,自会料理。至于羁縻旧制……”他顿了顿,看着下面屏息凝神的使者们,“可以恢复,但需更定新章!”

翌日,经过一番磋商,张世杰代表大明,与索伦、达斡尔使团达成了新的羁縻协议:

一、 大明重新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名义上),承认索伦、达斡尔各部头人对原有领地的世袭统治权,但其继承人需报大明朝廷册封。

二、 各部需按旧例,每年缴纳定额貂皮、人参等贡品,以示臣属。

三、 大明授予各部头人相应武职官衔(如都指挥佥事、指挥使等),赐予官服、印信。

四、 开放辽东与黑龙江流域的有限贸易,大明以盐、铁、茶、布匹等物,交换北地的毛皮、药材。

五、 各部有义务协助大明,清剿辖境内可能存在的清廷余孽,并抵御“罗刹”等外敌。必要时,需听从大明征调,派出勇士从征。

六、 大明将视情况,逐步向北地派遣官员、军队,建立驿站,传播中原文化。

这六条,既给予了索伦各部足够的自治权和实际利益,又明确了大明的宗主国地位和未来逐步加强控制的方向,可谓恩威并施,考虑长远。苏克萨哈和图尔格对此结果十分满意,这远比被清廷直接编入八旗、抽丁为兵要好得多,也获得了对抗罗刹人的承诺。

协议达成,使团在沈阳又盘桓数日,参观了城防、军营(部分开放),更是心惊于明军的强大。临行前,张世杰特意赐予了大量绸缎、瓷器、茶叶和一批质量上乘的铁器、农具,让使团满载而归。

看着使团远去的车队,刘文秀笑道:“大帅,索伦归顺,北疆暂安,多尔衮失去一臂,喀尔喀蒙古也要掂量掂量了。”

李定国却冷哼一声:“这些索伦人,未必全然真心。不过是见风使舵罢了。若我军势弱,他们转头就能投了多尔衮或者罗刹鬼。”

张世杰负手而立,目光深邃:“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只要大明足够强,他们就必须是‘真心’。如今他们纳贡称臣,便是开了个好头。接下来……”他话锋一转,对周文望道,“立刻将索伦部归顺之事,大肆宣扬!要让我大明 ,让蒙古诸部,让那个躲在科尔沁的多尔衮都知道,天命在明,大势不可逆!”

“下官遵命!”周文望领命而去。

然而,就在索伦使团离开的第三天,夜枭再次送来密报。这次的消息,让张世杰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密报并非来自北方,而是西面。

“国公爷,夜枭在喀尔喀蒙古的探子回报,喀尔喀三部首领,已于半月前,在乌兰巴托秘密会盟。参与会盟的,除了喀尔喀的汗王们,还有……来自西藏的黄教大喇嘛使者,以及,几个形貌可疑,疑似罗刹人的身影。”赵铁柱的声音压得极低,“他们会盟的内容极度保密,但似乎在商议……联合抗明之事。而且,多尔衮的使者,也在会后,秘密拜见了车臣汗。”

张世杰缓缓攥紧了拳头,骨节发白。

索伦归顺带来的喜悦尚未散去,西边的阴云却已更加浓重。喀尔喀蒙古、西藏喇嘛、罗刹人……这些势力竟然有勾结在一起的迹象!

他抬头望向西边天空,目光仿佛要穿透千山万水。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北疆的风,看来是要从西边先刮起来了。”他喃喃自语,声音冷得像冰,“也好,正好让本公看看,是你们的骨头硬,还是我新军的炮火更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