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53章 分田授宅安流亡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53章 分田授宅安流亡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沈阳城西,原正黄旗固山额真阿山的万亩庄园,如今已不见往日的旗幡招展,甲兵林立。取而代之的,是黑压压攒动的人头,以及无数双交织着期盼、惶恐与难以置信的眼睛。高搭的木台上,张世杰一身玄色常服,并未着甲,却比身后按刀肃立的李定国、刘文秀更显威势。他目光沉静地扫过台下,那里是数以千计、衣衫褴褛却眼神炽热的人群——有关内逃难而来的汉人流民,有被解放的汉人包衣,还有众多伤疤未愈、军功在身的下层将士。

春寒料峭,却冻不住场间那股几乎要沸腾起来的希望之气。今日,英国公要在此亲自主持“分田授宅”,将昔日满洲贵族的膏腴之地,分给这些曾饱受屈辱与苦难的汉家儿女。

张世杰向前一步,无需扩音,清朗而沉稳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辽东的父老乡亲们,将士们!”只一声,便将场下所有的嘈杂与骚动压了下去。

“这片土地,自古便是华夏之土!然数十年来,胡虏肆虐,雀占鸠巢,使我汉家儿女,或颠沛流离,或沦为奴仆,血泪流干!”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痛的力量,瞬间勾起了台下无数人痛苦的回忆,抽泣声开始零星响起。

“但,天日昭昭!”张世杰话锋一转,声调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今,王师北定,犁庭扫穴,已复我河山!昔日骑在尔等头上作威作福的建州贵酋,或已授首,或已鼠窜!他们强占的田宅、掠夺的财富,本就是民脂民膏!今日,本公奉天子诏,总督辽东,便要将这些,一一还给你们!”

他手臂一挥,指向身后那片无垠的、刚刚解冻的黑土地:“看见了吗?这沃野千里,不再是阿山的,不再是鞑子的!它们是你们的!是所有愿意在此安居乐业、用汗水浇灌未来的大明子民的!”

“轰!”人群彻底沸腾了!压抑已久的情绪如山洪暴发。许多流民跪地痛哭,朝着张世杰的方向磕头;曾经的包衣死死攥着拳头,指甲掐进肉里却感觉不到疼痛,他们终于等到了不再是“阿哈”的这一天;伤退的老兵挺直了腰杆,热泪盈眶,他们用命搏杀,不就是为了脚下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吗?

“肃静!”李定国一声低喝,如同虎啸,带着战场煞气,瞬间让激动的场面为之一肃。

张世杰继续道:“辽东布政使司已清丈完毕,造册登记。凡我大明子民,无论原籍何处,此前身份如何,只要愿在辽东落户垦殖,每丁授田三十亩!携家带口者,按人口叠加!凡有功将士,按军功大小,额外赏赐田亩、宅院!今日,便从这阿山庄开始,现场勘界,现场划分,现场发放地契!由本公,与镇北侯、靖海侯,亲自为尔等作保!”

“越国公万岁!”“大明万岁!”欢呼声震天动地,许多人激动得几乎要晕厥过去。拥有土地,是千百年来埋藏在每个中国农民心底最深的渴望,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分田开始了。布政使司的吏员们早已准备就绪,拿着鱼鳞图册和丈量工具,在新军士兵的护卫和协助下,开始按照名册呼叫姓名,然后带着人前往划定的地块,打下界桩。

第一个被叫到名字的是一个叫赵老栓的河北流民,他带着老婆和三个面黄肌瘦的孩子,逃难近五年,亲人死伤殆尽。当吏员将一块靠近水源、足足九十亩上好水浇地的地契塞到他手里,并指给他看那三条清晰的界桩时,赵老栓噗通一声跪在尚且冰冷的黑土地上,抓起一把泥土,嚎啕大哭,不住地用额头磕着地面:“地啊……俺赵老栓有地了……娃他娘,你看到了吗?俺们有地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哭作一团,那哭声里不再是绝望,而是新生的狂喜。

紧接着是一个叫李狗儿的原汉军旗包衣,二十多岁,却已显得苍老。他被分到了六十亩地和一间原属于庄头的小院。他拿着地契,手抖得厉害,反复向吏员确认:“这……这真是给我的?不用再给主子交租子了?不用再去打仗了?”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猛地转身,对着身后那些同样曾是包衣的同伴,用尽全身力气嘶喊:“兄弟们!咱们不是奴才了!咱们是人了!有田有宅的人了!”

场面热烈而有序。有功将士的授田更是引来阵阵羡慕的惊呼。一个在松锦大战中丢了只胳膊的老兵,除了标准的口粮田,还因军功得了额外五十亩地和沈阳城内的一处小宅院。他独臂捧着地契,腰杆挺得笔直,对着张世杰的方向,行了一个最标准的军礼,虽无声,却重逾千钧。

刘文秀负责协调全局,不断指挥士兵和吏员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比如地块边界的小纠纷、一家人口数量核实等,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带着欣慰的笑容。他低声对身旁的李定国道:“大帅此策,真乃定鼎辽东的基石。得了田宅,人心便定了。这些流民、包衣、将士,为了守住这份产业,必将成为辽东最坚定的拥护者。”

李定国抱臂而立,冷峻的目光扫视着全场,微微颔首:“恩威并施,方为长久之道。前日鞭笞女真抗命者,是威;今日分田授宅,是恩。唯有如此,方能在这片刚经历战火的土地上,迅速扎下根来。”他看到几个机灵的流民,已经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地头上,用树枝、石头做下标记,甚至开始清理田间的碎石杂草,眼中闪过一丝认同。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中。在人群的边缘,几个穿着略显体面,但神色复杂的中年人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他们是辽阳、沈阳本地的汉人小地主或自耕农,此前在清廷统治下,虽需缴纳重税,但好歹保有些许田产。如今大明光复,他们自然是欢欣鼓舞,但越国公这“分田授宅”的政策,却让他们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王兄,你看这……越国公将如此多的好田分给这些流民、包衣,他们一无所有,自然感恩戴德。可我们这些原本就有田产的……”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士绅忧心忡忡道。

被称作王兄的微胖士绅叹了口气:“慎言!越国公雷霆手段,岂是我等可以非议的?再者说,分的是八旗贵族的田和无主荒地,并未动我们的产业。”

“话虽如此,”另一人接口,“可这么多人来分田,日后这辽东地价、粮价,乃至雇工的费用,恐怕……而且,与这些昔日的包衣、流民为邻,唉……”话语中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优越感和对未来的担忧。

他们的议论声音虽小,却未能逃过张世杰的耳朵。他内力精深,五感远超常人,将这些话语听了个清清楚楚。他面色不变,心中却如明镜一般。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会触动原有的格局,即便是同一阵营内部,也难免会有龃龉。但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打破旧有的、可能依附于清廷的汉人地方势力,培植起完全依赖于新政权的新兴阶层。这些得了田地的流民、包衣和军户,将是他统治辽东最牢固的根基。

这时,布政使周文望拿着一份文书,匆匆走上木台,面带难色,低声道:“国公爷,有一事需请您示下。在清查阿山别院时,发现其库房中藏有大量借据、地契,多是其通过高利贷、强买强卖等手段,从本地一些汉民手中巧取豪夺而来。如今这些田产已收归官有,并部分划入了此次分田之列。但原主……有些找上门来,希望能归还祖产。”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寒了本地汉民的心,甚至可能被有心人利用,挑起“新政”与“旧民”之间的矛盾。

张世杰略一沉吟,问道:“借据、地契,可有强夺证据?原主身份可核实清楚?”

“正在核实,部分确有强迫痕迹,但年代久远,取证不易。原主身份繁杂,有破落士绅,也有普通农户。”周文望答道。

张世杰目光锐利起来:“告诉下面的人,秉公处理!凡有确凿证据证明是阿山巧取豪夺、强占的民田,核实原主身份无误后,可酌情发还!但要明确告知,仅限于直接受害者本人或其直系后代,且必须放弃对阿山家族其他财产的追索。至于那些本就交易模糊,或原主已无法寻回的,一律收归官有,用于安置流民将士!”

他顿了顿,声音转冷:“同时,放出风去!本公知道,有些人心里打着小算盘,想趁着局势未稳,浑水摸鱼,甚至幻想恢复清虏治下的那点‘体面’!告诉他们,趁早死了这条心!辽东的天,已经变了!是大明的天,是亿万黎民百姓的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谁敢在此事上舞弊营私,或煽动闹事,本公的刀,不介意再染一次血!”

周文望心中一凛,连忙躬身:“下官明白!定当严格核查,秉公处置,绝不让小人有机可乘!”

这道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既安抚了部分确有冤情的本地汉民,展现了新政权的“公道”,也狠狠敲打了一批心怀侥幸的旧势力,彰显了张世杰不容置疑的权威和推行新政的决心。

分田授宅的热潮,如同春风野火,迅速从阿山庄蔓延至整个辽东。一队队新军士兵护卫着布政使司的吏员,奔驰在原野乡间,将一块块土地,一间间宅院,分到无数双渴望的手中。广袤的黑土地上,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炊烟,那是新的家园正在建立。许多得到田地的流民和士兵,不顾春寒,已经开始清理土地,准备农具,眼中充满了对秋收的憧憬。

站在高处望去,这片曾经被战争阴云笼罩的土地,似乎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刘文秀感慨道:“大帅,假以时日,辽东必成我大明北疆最坚实的粮仓与屏障。”

张世杰负手而立,望着远方田埂上那些忙碌的身影,缓缓道:“民心如水,载舟亦覆舟。予其生路,予其希望,其必以性命相托。这,才是真正的万里长城。”

然而,就在这充满希望的画卷徐徐展开之时,一骑快马冲破暮色,直驰经略府。马上骑士身背插着三根羽毛,正是“夜枭”派出的加急信使。

信使被直接引到张世杰面前,顾不上喘匀气息,单膝跪地,呈上一封火漆密信:“国公爷,漠北急报!”

张世杰拆开密信,快速浏览,眉头渐渐锁紧。信是潜伏在科尔沁部的夜枭送出的,内容让他刚刚因分田顺利而稍显轻松的心情,再次沉重起来。

李定国与刘文秀对视一眼,心知必有大事。

张世杰将密信递给李定国,声音带着一丝冷意:“多尔衮果然不死心。他在科尔沁,不仅收拢残部,还在暗中联络西边的喀尔喀蒙古,许以重利,意图联合。更麻烦的是,我们这边‘分田授宅’,他却在那边散播谣言,说我大明要将所有女真斩尽杀绝,还要夺蒙古人的草场,分给汉人耕种。已有部分蒙酋被其蛊惑,蠢蠢欲动。”

李定国看完信,眼中杀机毕露:“跳梁小丑,丧家之犬,也敢狂吠!大帅,末将请令,率一支精兵,北上科尔沁,将那多尔衮和伪帝的人头提来见您!”

刘文秀却相对冷静:“定国兄稍安。漠北地域辽阔,蒙古诸部动向不明,贸然深入,恐中埋伏。且辽东初定,大军不宜轻动。”

张世杰抬手制止了二人的争论,目光重新投向北方那渐渐被暮霭笼罩的地平线,那里是广袤而未知的蒙古草原。

“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喃喃道,随即语气转为坚定,“分田授宅,安顿的是辽东汉民之心。但北疆的威胁,不会因我们关起门来过日子就自动消失。多尔衮此举,倒是提醒了我们……”

他顿了顿,对李定国和刘文秀道:“加快分田进度,同时,整军备战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告诉将士们,他们刚刚分到的土地,需要他们用手中的刀枪来守护!辽东的安稳日子,不是求来的,是打出来的!”

他深吸一口气,晚风中带着泥土的腥甜和一丝隐约的硝烟味。

“看来,和蒙古诸部,早晚要做过一场。这‘分田授宅’播下的种子,能否顺利长出庄稼,还得先问问北边的豺狼,答不答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