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 第90章 《中餐厅》第二季开播,文化出圈

十二月的佛罗伦萨,阿诺河畔的梧桐叶还残留着深秋的金黄,老城区一栋爬满常春藤的小楼里,却飘出阵阵混合着番茄酱香与五香粉的奇妙香气 —— 这里是《中餐厅》第二季的录制现场,林晚星正系着绣有 “福” 字的红色围裙,在开放式厨房里忙碌着。灶台上,中式烤披萨的饼底正在石板上滋滋作响,旁边的砂锅里,番茄牛肉意面的酱汁咕嘟冒泡,香气顺着敞开的窗户,飘向街角的石板路,引得路过的意大利人频频驻足。

“林,披萨的边缘再烤一分钟就好了!” 意大利员工马可探进头来,用不太流利的中文提醒。他手里还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是林晚星教他写的汉字 “福”,笔画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

林晚星笑着点头,抬手将烤箱温度调低:“知道啦!等会儿烤好,你先尝一块,看看今天的五香粉是不是放得刚好。” 她还记得马可第一次吃到中式烤披萨时的模样 —— 瞪大了眼睛,嘴里不停念叨 “不可思议”,说这是 “他吃过最特别的披萨”。

此刻,摄像机正悄悄记录着这一幕。镜头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林晚星身上,她手腕轻转,将一勺番茄牛肉酱均匀地浇在意面上,动作娴熟又温柔。谁也没想到,这档以 “中国美食文化海外传播” 为主题的综艺,会在开播后掀起一场跨越国界的 “中餐热”。

《中餐厅》第二季开播第一期,就将镜头对准了 “开业首日的忙碌”。当林晚星端出第一份中式烤披萨时,整个餐厅的氛围瞬间被点燃。

这份披萨的饼底是林晚星按照中式发面手法改良的 —— 用温水化开酵母,加入少量白糖和黄油,揉成光滑的面团后醒发两小时,烤出来的饼底外脆里软,带着淡淡的麦香。馅料更是别出心裁:放弃传统的意大利香肠,改用中式叉烧肉丁,搭配切碎的青椒、洋葱和马苏里拉芝士,最后撒上一小把五香粉,烤箱高温烘烤后,芝士融化成金黄色,叉烧肉的甜香与五香粉的辛香交织,光闻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第一位点这份披萨的是来自米兰的游客索菲亚,她本是被餐厅门口的红灯笼吸引,抱着 “试试看” 的心态走进来。当披萨端上桌时,她先是惊讶于 “披萨上居然有五香粉的味道”,咬下第一口后,眼睛瞬间亮了:“饼皮很软,不像传统披萨那么硬,叉烧肉的甜味和芝士很搭,五香粉的味道很特别,却一点都不奇怪!” 她一边吃,一边拿出手机拍照,发在 Instagram 上,配文 “佛罗伦萨惊喜发现:中式烤披萨,比传统披萨更合我胃口!”

不到半小时,“中式烤披萨” 就成了餐厅的爆款。相邻桌的意大利家庭看到索菲亚吃得香甜,也纷纷加单;甚至有当地餐厅的主厨特意跑来,站在厨房外偷偷观察林晚星的制作过程,还忍不住问:“五香粉的用量有什么讲究吗?我想在自己的餐厅也试试。”

如果说中式烤披萨是 “意外惊喜”,那番茄牛肉意面就是 “精准狙击”。林晚星炖牛肉时,特意用了中式红烧的手法 —— 牛肉块先焯水去血沫,再用热油炒香姜片和葱段,加入牛肉翻炒至表面微黄,接着放生抽、老抽和冰糖炒出糖色,最后加足量热水慢炖两小时,炖好的牛肉软烂入味,酱汁浓稠挂唇。煮好的意面拌上这样的牛肉酱,再撒上新鲜的罗勒叶和帕玛森芝士,既有中式红烧的酱香,又保留了意大利面的筋道,一口下去,层次丰富得让人忍不住闭眼回味。

当地知名美食博主卢卡特意带着团队来探店,他在镜头前一口接一口地吃着意面,语速飞快地用意大利语称赞:“这绝对是我吃过最地道的中国风味意面!牛肉炖得非常软烂,酱汁的味道很复杂,有酱油的咸香,还有一种我不知道的香料(指八角),和意面搭配在一起,简直是完美组合!我愿意为了这碗意面,每周都来佛罗伦萨!” 这段探店视频在 Youtube 上发布后,24 小时播放量就破了 100 万,不少意大利网友在评论区留言 “求餐厅地址”“想尝尝中式烤披萨”。

开播第一期结束时,中餐厅的营业额就突破了预期,而林晚星的融合菜,也成了佛罗伦萨街头巷尾讨论的热门话题。有当地居民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觉得中餐就是炒面和炒饭,现在才知道,中餐也能和意大利菜结合得这么好,林的厨艺太神奇了!”

林晚星深知,传播中国文化,不能只靠美食。节目中,她总能找到自然又温暖的方式,将汉字、传统节日等文化元素融入日常,让意大利员工和顾客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开业第二周,餐厅来了位特殊的客人 —— 佛罗伦萨大学的中文教授马可?波罗(与意大利员工马可同名),他看到意大利员工马可手里攥着的 “福” 字纸条,笑着说:“这个字我认识,是‘幸福’的意思。” 林晚星趁机提议:“不如我教大家写‘福’字吧,以后客人来吃饭,我们可以送他们手写的‘福’字卡片,当作小礼物。”

于是,餐厅的角落临时变成了 “汉字课堂”。林晚星在白板上写下 “福” 字的笔顺,一边写一边解释:“‘福’字左边是‘示’字旁,代表祭祀,右边是‘一口田’,意思是有饭吃、有田种,就是幸福。在中国,过年的时候,大家会把‘福’字倒着贴,因为‘倒’和‘到’谐音,寓意‘福到了’。”

意大利员工马可学得最认真,他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在红纸上写着,虽然 “田” 字写得像个歪歪扭扭的正方形,却一脸得意地举起来给大家看:“你们看,我的‘福’字!以后我要写很多‘福’字,送给每一位客人!” 教授马可?波罗看着他的字,笑着补充:“汉字不仅是文字,更是一种艺术,每一个笔画都有它的意义,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从那以后,中餐厅多了个 “传统”—— 每位客人离开时,都会收到一张员工手写的 “福” 字卡片,不少客人特意把卡片夹在笔记本里,还有人拍照发在社交平台上,配文 “来自中国的幸福祝福”。

端午节临近时,林晚星又策划了 “端午特辑”。她提前从国内寄来糯米、粽叶和红枣,在餐厅里摆起了包粽子的桌子。意大利员工们看着绿油油的粽叶,都露出了 “无从下手” 的表情。林晚星笑着拿起一片粽叶,示范道:“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放一颗红枣,然后把剩下的粽叶盖过来,缠上绳子,一定要缠紧,不然煮的时候会漏米。”

马可尝试了好几次,不是粽叶散了,就是糯米漏了,急得满头大汗。林晚星耐心地帮他调整粽叶的形状,手把手教他缠绳子:“慢慢来,包粽子最重要的是耐心,就像你们做手工披萨一样,要用心才能做好。” 终于,马可包出了一个 “歪歪扭扭却完整” 的粽子,他兴奋地举起来,对着镜头喊道:“我成功了!这是我的第一个中国粽子!”

端午节当天,中餐厅还推出了 “粽子套餐”,将粽子和番茄牛肉意面搭配出售。不少客人是第一次吃粽子,他们小心翼翼地剥开粽叶,咬下一口,糯米的清香和红枣的甜味在嘴里散开,有人惊讶地说:“这比甜点还好吃!” 林晚星趁机向他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的诗人屈原,人们会在这一天包粽子、赛龙舟,祈求平安健康。” 客人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有人问:“那赛龙舟是什么样的?下次可以在节目里看到吗?”

到了中秋节,林晚星又带着大家做月饼。她准备了莲蓉、豆沙两种馅料,教大家用模具压出带有 “嫦娥奔月” 图案的月饼。意大利员工劳拉看着自己做的月饼,忍不住感叹:“中国的传统节日太有意思了,每个节日都有特别的食物和故事,感觉就像在听童话故事一样。” 这些温馨的互动片段,被摄像机一一记录下来,播出去后,不少海外观众在评论区留言 “想了解更多中国传统节日”“希望有机会去中国体验端午节”。

《中餐厅》第二季开播后,热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节目片段在 Youtube 上的播放量一路飙升,短短两周就突破了 5 亿,#chinese cuisine by Su wanxing# 话题更是登上全球热搜榜,引发了一场跨越国界的 “中餐热” 和 “中国文化热”。

在意大利,不少餐厅开始模仿中餐厅,推出 “中式融合菜”—— 有的餐厅在披萨里加入五香粉,有的餐厅推出 “中式肉酱意面”,甚至有甜品店开始售卖 “月饼冰淇淋”。佛罗伦萨当地的食材市场里,五香粉、糯米、粽叶等 “中国食材” 的销量暴涨,摊主们笑着说:“都是看了《中餐厅》来买的,现在这些中国食材,比意大利面还受欢迎!”

海外社交媒体上,关于 “中国文化” 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有网友发起 “# 我学的第一个汉字 #” 话题,不少人晒出自己写的 “福” 字,虽然笔画稚嫩,却充满热情;还有网友分享自己尝试包粽子、做月饼的视频,配文 “跟着林晚星学中国传统文化,太有趣了!” 甚至有海外学校的老师,将《中餐厅》的片段作为 “文化教学素材”,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饮食文化。

《纽约时报》特意发表了一篇题为《中餐厅:中国文化出海的新载体》的评论文章,文中写道:“林晚星通过一道道融合菜,一个个温馨的文化互动,让海外观众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温度’。她没有生硬地灌输文化知识,而是用美食作为桥梁,让观众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国的汉字、传统节日和生活方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方式,比任何宣传都更有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也提到了《中餐厅》第二季的文化传播效应:“《中餐厅》的成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节目,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增进中外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当《中餐厅》第二季的海外热度达到顶峰,Youtube 播放量突破 5 亿,#chinese cuisine by Su wanxing# 话题阅读量破 10 亿时,林晚星正在中餐厅里,和员工们一起包装 “春节礼盒”—— 里面有手工制作的腊肉、香肠,还有她亲手写的 “福” 字对联,准备送给常来的老顾客。

突然,脑海里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通过《中餐厅》第二季,成功传播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获得海外观众与媒体的高度认可,触发 “文化传播成功” 奖励。】

【获得奖励:爱意值

点(来自海外观众喜爱、媒体好评、文化机构认可)。当前剩余生命值:1192 天 5 小时(此前 1172 天 5 小时 20 天 = 1192 天 5 小时)。】

【解锁新任务:【3 个月内,联合佛罗伦萨当地文化机构,举办 “中国美食文化节”;同时推出《中餐厅》同名食谱书,全球发行突破 50 万册】,任务奖励:积分

点、爱意值

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传播使者” 称号(助力全球文化交流)。】

林晚星调出系统面板,看着 “1192 天 5 小时” 的生命值,心中满是感慨。她想起刚接到《中餐厅》邀约时,只是想 “借美食拓展海外影响力”,却没想到,这档节目会成为 “文化出圈” 的契机。原来,文化传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需要用真诚和用心,将中国的温暖与美好,一点点传递给世界。

“林,有位客人说想和你合影,他说看了节目后,特意从罗马赶来的!” 马可跑过来,兴奋地说。

林晚星笑着放下手中的礼盒,整理了一下围裙上的 “福” 字,快步走向餐厅大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人脸上,他手里拿着一张 “福” 字卡片,笑着说:“林,我太喜欢你做的中式烤披萨了,也很喜欢中国的‘福’字,我想和你合张影,把这份‘幸福’带回家。”

林晚星站在客人身边,对着镜头微笑。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中餐厅的意义,早已不止是 “卖中餐的地方”,它更像一座 “文化桥梁”,连接着中国与世界,让不同国家的人,因为美食而相遇,因为文化而相知。

窗外的佛罗伦萨,夜色渐浓,中餐厅的红灯笼亮起,温暖的光芒映在石板路上,像一颗跳动的中国心。林晚星知道,这场 “文化传播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未来,她还要带着中国的美食与文化,走向更多地方,让世界看到,中国不仅有震撼的科幻电影,还有温暖的人间烟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