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药成功的消息,像一阵带着生机的暖风,吹散了连日来笼罩在洞穴里的部分阴霾。虽然都知道前路依然艰险,但那“一次机会”所带来的明确目标,反而让所有人的心气凝聚到了一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洞穴里就比往日更早地苏醒了。春婶和王氏在准备早饭时,特意往粥里多加了半勺粟米,又把最后几片烤干的獐子肉细细撕碎撒进去。“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春婶念叨着,把稠了不少的粥分给大家。
周砚喝粥的速度比平时快了些,放下碗就看向林栖:“找夹板用的柳木,需要什么样的?我跟你一起去。”
林栖正检查着他的弓箭,闻言抬头:“要韧性足、木质均匀的老柳树,枝干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手臂粗细刚好。还得是活枝,干枯的没韧性。”他描述得很具体,“北面山涧下游有一片柳林,我去过。”
“我也去!”赵石立刻放下碗,眼巴巴地看着沈云疏。他知道自己帮不上大忙,但多一个人,总能多砍几根树枝回来。
沈云疏点头:“去吧,注意安全,听林栖的。”她又看向赵叶,“叶子,你今天别跟去采药了,留在洞里,把我昨天带回来的那些活血化瘀的草药整理一下,该晒的晒,该收的收。再把你知道的、能帮助骨头愈合的方子,不管是用吃的还是外敷的,都仔细想想,告诉我。”
赵叶乖巧地应下:“嗯,我知道的,沈姐姐。”
于是,早饭过后,林栖、周砚和赵石三人便带着柴刀和绳索出了洞穴,直奔北面山涧。沈槐和沈云墨则照旧前往山谷,继续硝土的开采和野粟的看护。沈云疏带着阿禾和大丫,开始清理洞穴内部,将一些杂物归置整齐,腾出更多空间,为周砚后续可能的养伤做准备。
山林间的晨露还未散去,空气清新而湿润。林栖走在最前面,他的步伐依旧轻捷无声,但稍微放慢了些,以适应周砚和赵石的速度。周砚的左臂自然摆动,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既是在警戒,也是在熟悉这片他们尚未深入探索的区域。赵石紧跟在他身后,努力迈着大步,脸上带着参与重要任务的兴奋与郑重。
“周大哥,你的左手刀,练了多久了?”赵石忍不住小声问道,眼里满是好奇。
周砚目光依旧看着前方,语气平淡:“从胳膊伤了就开始练,一天也没停过。”
赵石咂咂舌:“一定很辛苦吧?”
“想活着,想护着身边的人,就不觉得辛苦。”周砚的回答很简单,却让赵石沉默了很久。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耳边传来了潺潺的水声。穿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一条清澈但水量不大的山涧出现在眼前,两岸果然生长着不少婀娜的柳树。
林栖停下脚步,目光如炬,迅速扫过整片柳林。他指向其中几棵:“那几棵,树龄合适,枝条粗细也均匀。”他走过去,用手捏了捏一根柳条的韧性,又看了看树皮的色泽,确认是健康的活枝。
“就砍这些。”林栖抽出柴刀,选了位置,动作干净利落,几下就砍下了一根符合要求的柳枝。他没有立刻去砍第二根,而是将砍下的柳枝递给周砚,“你看看,行不行?”
周砚接过柳枝,用左手握住两端,用力弯折。柳枝展现出良好的弹性,弯成一个很大的弧度也没有断裂的迹象。他点了点头:“韧性很好,够用了。”
赵石也学着样子,用柴刀去砍另一根选定的柳枝。他力气小,砍起来有些费劲,柴刀卡在木头里,憋得脸都红了。周砚走过去,左手握住柴刀柄上方,沉稳地加了一把力,伴随着“咔嚓”一声,柳枝应声而断。
“谢谢周大哥!”赵石抹了把汗,不好意思地笑了。
三人合作,很快就砍下了足够数量的柳枝,用绳索捆好。林栖又顺手割了不少柔韧的树皮,可以用来捆绑固定夹板。
就在他们准备返回时,林栖的目光忽然定格在山涧对岸的一片泥地上。他示意周砚和赵石噤声,自己则像猫一样悄无声息地涉过浅浅的溪水,蹲在那片泥地旁仔细查看。
周砚和赵石也警惕地跟了过去。只见泥地上留着几个清晰的脚印,比常人的脚印要大上一圈,深深陷入泥中,显示出主人沉重的体重和匆忙的步伐。脚印旁边,还有一道拖拽的痕迹,像是拖着什么重物。
林栖用手指丈量了一下脚印的长度和深度,眉头微蹙:“不是猎户。这脚印……像是穿着某种制式的靴子,而且过去不超过一天。”
周砚的心沉了一下:“乱兵?还是……黑旗寨的人?”
“不确定。”林栖站起身,目光沿着脚印和拖痕消失的方向望去,那是更深的山林,“方向不是朝着我们洞穴,但离得不远。以后这边要少来,动静也要更小。”
意外的发现给这次顺利的采集蒙上了一层阴影。三人不再多言,扛起柳枝,迅速而警惕地沿着原路返回。
洞穴里,赵叶已经将草药分门别类整理好,一些需要晾晒的铺在了洞口有阳光的石板上。她看到哥哥他们回来,脸上露出笑容,但看到周砚和林栖略显凝重的神色,笑容又收敛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