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外十里,一座破败的道观隐藏在荒山野岭之中。观内杂草丛生,神像倒塌,只有几间偏房还算完整。
薛宝钗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前,面前摆着半碗已经发馊的粥水。她的脸色苍白如纸,昔日精心梳理的发髻也散乱不堪,身上的绸缎衣裳破了好几个洞。
“小姐,外面又来人了。”一个瘦弱的丫鬟战战兢兢地走进来,“看样子是官兵。”
薛宝钗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三天前,盐帮的钱庄接连倒闭,汪魁为了自保,第一个就撇清了和她的关系。那些曾经对她阿谀奉承的商户,转眼间就投靠了甄家。
“金钗盟”土崩瓦解,连她花重金收买的那些官员,也纷纷翻脸不认人。
“还有多少人?”薛宝钗的声音沙哑。
“就…就剩下奴婢和小翠了。”丫鬟低着头,“其他人都跑了。”
薛宝钗闭上眼睛,心中涌起巨大的屈辱。她薛宝钗何时沦落到这般田地?想当初在京城,多少王孙公子对她趋之若鹜,多少名门闺秀对她羡慕嫉妒。
可现在,连个端茶倒水的丫鬟都要跑路。
“小姐,要不咱们也走吧?”小翠怯生生地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走?”薛宝钗苦笑,“走到哪里去?整个江南都是她的眼线,我们能逃到哪里?”
正说着,外面传来整齐的脚步声。薛宝钗透过破窗往外看去,只见数十个黑衣人将道观团团围住,个个手持利刃,杀气腾腾。
为首的是个三十来岁的女子,正是卫若兰。
“薛宝钗,你已经被包围了!识相的就出来投降!”卫若兰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薛宝钗没有回应,她知道出去就是死路一条。
时间一点点过去,外面的人并没有强攻,只是静静地守着。偶尔有人走动,发出的脚步声清晰地传进道观,像是在提醒里面的人:你们已经插翅难飞。
到了晚上,薛宝钗饿得头晕眼花。她们已经三天没有正经吃过东西了,仅有的一点干粮也在昨天吃完了。
“小姐,我去找点野菜吧。”小翠实在忍不住了。
“别去。”薛宝钗摇头,“外面都是她的人,出去就回不来了。”
小翠委屈地哭了起来:“小姐,咱们这样下去会饿死的。”
薛宝钗看着这个跟了自己多年的丫鬟,心中五味杂陈。她从袖中取出一个荷包,里面还有几颗珍珠。
“你拿着这个走吧。”薛宝钗将荷包递给小翠,“趁着夜色,从后山小路逃走。”
“小姐,奴婢不走!”小翠跪在地上,“要死咱们一起死!”
“傻丫头。”薛宝钗摸了摸小翠的头,“你跟着我受了这么多苦,已经够了。走吧,找个好人家嫁了,过平凡的日子。”
小翠哭得更厉害了,但最终还是接过了荷包。她知道留下来只会拖累小姐。
深夜时分,小翠悄悄从后窗爬了出去。薛宝钗听着她渐行渐远的脚步声,心中涌起一阵空虚。
现在,她真的只剩下自己了。
第二天清晨,卫若兰又喊了一遍话,依然没有回应。她皱了皱眉,对身边的手下说:“去看看里面什么情况。”
一个黑衣人小心翼翼地靠近道观,透过窗户往里看了看,然后跑回来汇报:“回禀大人,里面只有薛宝钗一个人了,看起来快不行了。”
卫若兰点点头,这个结果在她的意料之中。任何人在这种绝境下,都会选择逃跑,能坚持到现在的,只有薛宝钗这个主谋。
“继续守着,不要让她有任何逃脱的机会。”卫若兰下令。
又过了一天,道观里终于有了动静。
“我要见林云。”薛宝钗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虽然虚弱,但依然清晰。
卫若兰愣了一下,她没想到薛宝钗会主动要求见指挥使。
“你没有资格提条件。”卫若兰冷声回应。
“我知道一些关于这座道观的秘密。”薛宝钗继续说道,“如果林云想知道的话,就让她亲自来见我。”
卫若兰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派人回城汇报。
当天下午,林云带着王三来到了道观。她一身青衣,神色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指挥使,要不要属下先进去看看?”王三担心有埋伏。
“不用。”林云摆手,“一个快饿死的人,还能翻出什么浪花?”
她径直走向道观大门,推门而入。
道观内一片狼藉,薛宝钗坐在正中央的蒲团上,背靠着倒塌的神像。她的脸颊深深凹陷,眼窝发黑,整个人瘦得不成样子。
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努力挺直腰杆,试图保持最后的尊严。
“林云,你终于来了。”薛宝钗的声音嘶哑,但语气中还带着一丝高傲。
“薛宝钗,没想到你会落到这步田地。”林云在她对面坐下,“当初在京城的时候,你可是何等风光。”
“胜败乃兵家常事。”薛宝钗强撑着说道,“我技不如人,认栽。”
“是吗?”林云打量着她,“我还以为你会哭天抢地,或者破口大骂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