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百货大楼的食品区人声鼎沸,货架上的罐头、糕点摆得满满当当,却鲜少有人驻足——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角落里那个临时摊位吸引。
摊位用干净的白棉布铺底,上面整齐码着切成小块的腊肉,油光锃亮的肉色泛着琥珀般的光泽,肥瘦相间的纹理清晰可见,蒸腾的热气裹着浓郁的肉香与香料气息,在人群中弥漫开来。旁边的玻璃罐里,泡着人参、天麻的药酒澄澈透亮,药材的轮廓在酒液中若隐若现,凑近了能闻到醇厚的酒香与清苦的药香交织在一起,勾人味蕾。
杨涛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袖口挽到小臂,正用干净的纱布擦拭着玻璃罐,动作利落而沉稳。九爷雇来的伙计小李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切成薄片的腊肉样品,给围上来的顾客递着牙签:“大家尝尝看!正宗黔东南土猪肉做的腊肉,无添加,纯手工腌制熏制的!”
“这腊肉看着就地道啊!”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的中年男人接过牙签,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肉质紧实,不柴不腻,还带着点松柏木的熏香味,比我以前买的那些咸得发苦的腊肉好吃多了!”
“是啊是啊,这味道绝了!”旁边一个大妈连连点头,手里还拿着一块腊肉凑近鼻尖闻着,“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怪味,就是肉本身的香味和香料味,给孩子吃也放心。”
杨涛抬头笑了笑,声音温和却有力:“大妈您放心,我们‘黔山源’的腊肉,用的都是本地农户散养的土猪肉,每天现杀现腌,香料都是山里采的野生花椒、桂皮,腌制三天,熏制七天,绝对没有防腐剂和添加剂。”
“小伙子,你这腊肉怎么卖啊?”有人忍不住问道。
“腊肉一块五毛钱一斤,药酒八块钱一斤,要是两样一起买,给您算优惠价,腊肉一块四,药酒七块五。”杨涛报出价格,目光扫过众人的表情。这个价格比普通腊肉贵了三毛,比散装白酒贵了五块,但他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一分钱一分货,品质摆在这儿。
人群中有人嘀咕了一句“有点贵”,但更多的人却毫不犹豫地说道:“不贵不贵,这么好的品质,这个价格很实在了!”
“给我称两斤腊肉!”
“我要三斤腊肉,再打一斤药酒!”
“给我来五斤腊肉,送我爸妈尝尝!”
订单接踵而至,小李忙得不可开交,杨涛则熟练地称重、打包、收钱,动作有条不紊。他特意准备了油纸和麻绳,将腊肉切成均匀的小块,用油纸包好,再用麻绳捆成整齐的小捆,既方便携带,又能保持腊肉的香味。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两个随从。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直接购买,而是拿起一块腊肉样品,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眉头微微皱起:“小伙子,你这腊肉说是土猪肉做的,有什么证明吗?现在很多商家都用饲料猪冒充土猪肉,糊弄消费者。”
杨涛抬头一看,认出这人是凯里地区供销社的主任张启明。昨天他去供销社推销产品,张启明以“新品牌缺乏信誉”为由,拒绝了他的合作请求。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到了。
“张主任,您好。”杨涛不动声色地打招呼,“我这腊肉是不是土猪肉做的,您一尝就知道。土猪肉的肉质紧实,脂肪分布均匀,吃起来有嚼劲,而饲料猪的肉松散发柴,脂肪含量高,味道也差远了。”
说着,杨涛递过去一根牙签:“您尝尝看,要是觉得不是土猪肉,我分文不收。”
张启明半信半疑地接过牙签,尝了一口腊肉。肉质的鲜嫩与香料的醇香在口中炸开,没有丝毫饲料猪的腥膻味,确实是正宗土猪肉的味道。他又拿起酒坛,打开盖子闻了闻,药酒的香气纯正,没有刺鼻的酒精味,显然是用好酒泡制的。
“味道确实不错。”张启明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一些,“但做生意不能只靠味道,还要有信誉和规模。你们公司刚成立,能保证供货稳定吗?质量能一直保持现在的水准吗?”
“张主任,这您放心。”杨涛放下手中的活,认真地说道,“我们在县城有专门的加工坊和养殖场,与本地二十多户农户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每天能供应两百斤以上的土猪肉,保证货源稳定。至于质量,我们有严格的把控流程,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包装、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绝对不会以次充好。”
他从口袋里掏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质量保证协议,递给张启明:“这是我们公司的营业执照,还有我们与农户签订的供货协议和质量保证协议,您可以看看。我们承诺,只要是我们‘黔山源’的产品,有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无条件退货退款。”
张启明接过材料,仔细翻阅起来。营业执照上的信息齐全,供货协议和质量保证协议也写得很规范,看不出任何问题。他抬头看向杨涛,眼神中多了几分欣赏:“年轻人,有魄力,也有诚信。现在国家鼓励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你们的山货很有潜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