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241章 文娱立柱!十年跨越背后的文化力量

蓝星华国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现场,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发布台的电子屏上投下规整的光影。当统计局发言人按下遥控器,一行醒目的红色数据跃然屏上——“202x年蓝星华国文娱产业Gdp占比:10.03%”,现场瞬间响起相机快门的密集声响,记者们纷纷起身,举起话筒追问这一历史性突破背后的深层逻辑。而此刻,千里之外的澈心文娱总部,顶层会议室的巨型屏幕正同步直播这场发布会,张岚、赵凯、林墨等核心团队成员围坐一堂,看着屏幕上的数字,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激动与欣慰。

“十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有3%。”张岚指尖划过平板上的历史数据曲线,语气里满是感慨,“当时的文娱产业以引进Ip、简单加工为主,本土原创占比不足20%,海外收入更是微乎其微。而现在,我们不仅实现了10%的Gdp占比,成为继制造业、服务业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还实现了‘三个逆转’——从Ip输入转为输出、从单一娱乐转为文化传播、从国内市场转为全球布局。”

苏澈坐在会议室主位,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平静却难掩眼底的波澜。他想起穿越之初,蓝星华国的文娱市场充斥着西方Ip的衍生品,本土文化作品要么曲高和寡,要么被过度商业化篡改,彼时他提出“文化为核,商业为翼”的理念,还曾被不少人质疑“不切实际”。而如今,这10.03%的数字,正是对所有质疑最有力的回应。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苏澈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是《三国》电影团队熬夜打磨剧本的坚守,是《红楼》VR研发人员攻克技术难关的执着,是新人创作者们用热爱浇灌作品的坚持,更是每一位支持本土文化的观众,用选择投票的结果。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10%的背后,是文化复兴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

赵凯接过话头,调出游戏板块的贡献数据:“单游戏板块,就贡献了文娱产业Gdp的1.8个百分点。《三国》历史科普版全球营收超500亿,带动了游戏研发、运营、电竞、周边衍生等全产业链发展;我们联合教育机构开发的研学游戏,不仅成为全球中小学的教学辅助工具,还带动了数字教育产业的增长,相关技术输出收入就达120亿。更重要的是,我们培养了一批本土游戏研发人才,现在国内80%的头部游戏团队,都有我们‘新人技术扶持计划’走出的成员。”

林墨则聚焦于内容创作与传播:“影视、动漫板块贡献了2.3个百分点。《三国》《红楼》系列影视全球票房及版权收入累计破1500亿,《唐诗风云》《宋词故事》的前期筹备就带动了剧本创作、美术设计、后期制作等上下游产业的繁荣;我们的动漫出海收入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东京分公司开发的《红楼》日语定制版,仅衍生品收入就达80亿,还带动了国内动画制作技术的出口。更关键的是,我们的作品让‘华国风’成为全球文娱的流行趋势,国内的影视特效、动画制作团队,现在接到的海外订单排到了三年后。”

文旅与文创板块的贡献同样亮眼。张岚展示着相关数据:“文旅板块贡献1.5个百分点,全球150家《三国》《红楼》VR体验馆、5座主题文旅小镇,年客流量累计破3亿人次,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增长;仅江城的三国主题小镇,就创造了2万个就业岗位,周边文创街区的年销售额突破200亿。文创板块贡献1.2个百分点,非遗联名文创产品全球销量破5亿件,带动了苏绣、青瓷、剪纸等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复苏,全国非遗工坊的数量十年间增长了3倍,从业人员超200万。”

“还有出口与人才培养的长尾效应。”张岚补充道,“文娱产业出口额占Gdp的2.1个百分点,我们的影视版权、游戏授权、文创产品已经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分公司的年营收突破800亿,成为华国服务贸易的重要增长点。而‘新人创作者扶持计划’十年间培养了多位本土创作者,他们的作品涵盖影视、音乐、文学、动漫等多个领域,其中30%的作品实现了全球发行,为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发布会现场,统计局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特意提到了苏澈的核心作用:“文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原创力量的崛起。以澈心文娱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坚持文化内核与创新传播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Ip,不仅带动了产业链的完善,更推动了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统一。苏澈先生及其团队提出的‘Ip宇宙’‘全球共创’‘文化 科技’等模式,已经成为行业标准,引领了整个文娱产业的转型升级。”

此言一出,全球媒体纷纷聚焦苏澈的贡献。《华尔街日报》刊发专题报道:“苏澈用十年时间,将一个依赖Ip输入的文娱市场,打造成全球文化Ip的输出高地。他主导的《三国》《红楼》等Ip,不仅创造了千亿级的商业价值,更重塑了华国文娱产业的全球地位,其一人推动的产业跨越,在全球经济史上都极为罕见。”

国内的《华国文化报》则评论道:“从3%到10%,不仅是数字的飞跃,更是文化自信的觉醒。苏澈的成功,在于他始终坚守‘文化为根’,没有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放弃本土文化内核,而是用现代科技与商业模式,让古老的经典重新‘活’起来。这种‘坚守与创新’的模式,为华国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借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特意发来贺电:“华国文娱产业的崛起,是全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成果。苏澈先生用文化Ip搭建了全球交流的桥梁,让华国文化成为全球文娱产业的重要引擎,这种‘文化 产业’的发展模式,值得全球各国学习。”

当天下午,华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举办了“文娱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苏澈作为行业代表受邀发言。“文娱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不仅能滋养心灵,还能支撑经济发展。”苏澈站在发言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但我们不能止步于10%。未来,我们要继续深耕唐宋文化Ip,开发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作品;要深化全球布局,让华国文娱的标准成为全球行业标准;要持续扶持新人创作者,让更多本土故事被世界看见;更要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公益的深度融合,让文娱产业成为文化复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座谈会后,不少地方政府与企业纷纷提出合作意向。西部某省的文旅厅负责人找到苏澈:“我们希望借鉴你的文旅小镇模式,结合当地的丝绸之路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Ip,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国内的科技巨头则表示,要与澈心文娱合作开发“AI 文化创作”平台,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创新效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