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242章 长安入梦!盛唐实景里的诗史开机

渭水之畔的影视基地,晨雾尚未散尽,一座恢弘的城池已在晨光中展露真容——朱红的朱雀门巍峨矗立,鎏金的门钉在微光中泛着冷冽光泽,门前的石狮子雕刻得栩栩如生,鬃毛的卷曲弧度、爪下的绣球纹路,都严格复刻着唐代石刻的形制。穿过城门,朱雀大街宽达百步,青石板路的缝隙里还留着人工做旧的苔藓痕迹,两侧的坊市鳞次栉比,酒肆的幌子写着“醉长安”三个隶书大字,绸缎庄的橱窗里陈列着色彩艳丽的襦裙,连街边小贩的货郎担上,都摆着唐代形制的陶俑、铜镜与麻纸——这不是穿越千年的古迹,而是苏澈借助系统“历史场景还原”功能,耗费半年时间搭建的1:1盛唐长安城,也是《唐诗风云》的核心拍摄地。

今天是影片开机仪式的日子,影视基地里人声鼎沸却秩序井然。演员们身着全套唐代服饰,按角色身份列队站在朱雀大街中央:饰演李白的演员身披素色襕衫,腰间别着酒葫芦,眉宇间透着几分放达不羁;饰演杜甫的演员穿着半旧的麻衣,眼神里藏着忧思;饰演王维的演员身着青色官袍,气质温润儒雅。他们的服饰都由非遗传承人手工缝制,襦裙的领口弧度、幞头的包裹方式、革带的銙数与材质,都严格依据《旧唐书·舆服志》的记载,甚至连衣料的织造工艺,都还原了唐代的蜀锦、吴绫特色。

苏澈站在朱雀门城楼上,身旁是导演张导。两人望着下方的长安城实景,眼中都满是震撼。“苏总,这简直是把盛唐搬了过来!”张导的声音里难掩激动,他抬手抚摸着城楼上的阑干,木质的纹理与雕花,都与历史经典全库中《营造法式》的记载完全一致,“之前拍历史剧,最多是搭建局部场景,用绿幕后期合成,没想到你真的能1:1还原整个长安街坊,连坊市的布局、街道的宽度、建筑的斗拱结构都分毫不差。”

“要拍《唐诗风云》,就得让演员和观众真正‘走进’盛唐。”苏澈笑着回应,指尖轻点手腕上的终端,调出系统的“历史场景还原”后台,“系统能提取历史经典全库中《两京新记》《长安志》的详细记载,结合唐代壁画、考古遗址的数字化数据,精准还原长安城的每一处细节。比如这条朱雀大街,我们参考了西安城墙遗址的考古报告,宽度、长度、青石板的铺设方式都完全一致;街边的酒肆,内部的桌椅摆放、酒具形制,都参考了法门寺出土的唐代文物。”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这不是静态的布景,是‘活的长安’。你看街边的货郎,他们吆喝的调子是根据唐代乐律谱复原的;酒肆里的伙计,端酒的手势、迎客的话术,都参考了《东京梦华录》中对唐代市井生活的记载;甚至连空气中弥漫的香气,都是我们按照唐代香方调制的,混合了沉香、檀香与桂花的味道,和李白诗中‘风吹柳花满店香’的意境完美契合。”

张导连连点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曲江池”场景:“那个曲江池也做得极好,水面的宽窄、岸边的柳树种植密度,都和唐代画作《曲江宴饮图》里的场景一致。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戏份,就该在这样的环境里拍,才能拍出那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豪情。”

开机仪式的核心环节,是邀请蓝星华国的书法大家沈鹏先生为影片题字。沈先生已是耄耋之年,身着唐式对襟便服,手持一支特制的狼毫笔,笔杆是湘妃竹材质,笔头的毛锋疏密有致。案台上铺着整张的麻纸,墨汁是按照唐代制墨工艺调制的松烟墨,色泽乌黑发亮,带着淡淡的松香。沈先生凝神静气,提笔蘸墨,手腕转动间,“唐诗风云”四个楷书大字一气呵成,笔力遒劲,结构严谨,既有唐代楷书的端庄大气,又不失灵动洒脱。

“好字!”现场响起阵阵赞叹。沈先生放下毛笔,笑着对苏澈说:“苏总,你搭建的这座长安城,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寻访西安古迹的往事。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写出有盛唐气韵的字。《唐诗风云》这部影片,承载着传承文化的使命,我能为它题字,深感荣幸。”

“感谢沈先生的鼎力支持。”苏澈双手接过题字,郑重地交给工作人员装裱,“您的书法,是盛唐气韵的点睛之笔。我们会把这幅题字作为影片的片头题字,让观众在开篇就感受到唐诗与书法的双重魅力。”

开机仪式的现场直播,早已在全球社交媒体引发热议。网友们隔着屏幕,被1:1还原的盛唐长安城震撼得纷纷留言:“这哪里是开机仪式,分明是穿越回盛唐了!朱雀大街也太逼真了,连青石板的磨损痕迹都做得这么细致”“演员的服饰好好看,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古装,一看就是考据过的,襦裙的领口和幞头都很还原”“沈先生的题字太绝了,和长安城的实景搭配在一起,简直是视觉盛宴”“已经开始期待《唐诗风云》了,有这样的实景和考据,一定能拍出盛唐的精髓”。

国内的历史学者也纷纷转发评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伯谦留言:“作为历史研究者,我必须为《唐诗风云》的考据精神点赞。长安城的布局、建筑形制、服饰道具,都严格依据史料记载,没有戏说成分。这样的影视作品,不仅是娱乐,更是生动的历史科普教材。”

赵凯带着技术团队,正在调试现场的“历史细节同步系统”。他走到苏澈身边汇报:“苏总,所有场景的细节都已经同步到系统后台。比如演员走到酒肆门口,系统会自动触发唐代的酒肆音效;走到坊市,会响起货郎的吆喝声和乐器演奏声,确保演员能完全沉浸在盛唐氛围中。另外,我们在场景里安装了360度高清摄像头,拍摄的素材可以直接用于后续的VR体验开发,观众看完电影后,就能通过VR设备‘走进’长安城,和李白、杜甫‘面对面’交流。”

林墨则在检查演员的妆容与道具:“演员的妆容都按照唐代《簪花仕女图》《捣练图》的风格打造,没有浓妆艳抹,而是以淡雅为主。女性角色的黛眉、花钿、面靥,都符合唐代审美;男性角色的胡须造型,也根据不同身份做了区分——李白的胡须偏飘逸,杜甫的偏厚重,王维的则更整洁。道具方面,李白的酒葫芦是青瓷材质,上面刻着‘将进酒’的诗句;杜甫的毛笔是兔毫笔,笔杆上有轻微的磨损痕迹,都是我们特意做旧的,力求真实。”

张导正在和饰演李白的演员对戏,他指着不远处的曲江池:“一会儿开机拍摄的第一场戏,就是李白在曲江池饮酒作诗。你要记住,李白的豪放不是刻意张扬,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洒脱。站在池边,感受着风的气息、酒的醇香,想象着眼前是盛唐的繁华,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要通过眼神和语气自然流露出来。”

演员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走到曲江池边,拿起酒葫芦抿了一口,眼神瞬间变得清亮。当他吟诵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声音洪亮而洒脱,与周围的盛唐实景融为一体,仿佛真的有一位诗仙站在曲江池边,挥洒才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