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蔓知道,这辆马车不会直接驶向皇宫,也不会驶向三司衙门。萧御定然还有安排,在她正式登台之前,必然还有最后的准备与交锋。
她睁开眼,目光落在自己依旧缠绕着布条的手腕上。
伤口还在隐隐作痛。
但这痛楚,此刻却成了她清醒和力量的源泉。
**步出囚笼,非为自由,而为执刃。**
**前路未卜,然心志已定。**
她轻轻抚过那圈红痕,眼底闪过一丝冷冽的锋芒。
皇后,幽冥宗……你们准备好了吗?
我,苏蔓,来了。
马车并未行驶太久,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便缓缓停下。车门打开,映入眼帘的并非宫门或衙门,而是一处僻静宅邸的角门,灰墙高耸,门楣低调,看不出具体归属。
“姑娘,请。”护卫低声道。
苏蔓下了马车,跟着护卫步入宅内。里面庭院深深,回廊曲折,不见什么奢华装饰,却处处透着一种内敛的严谨与肃穆。空气里弥漫着书墨与陈旧木料混合的气息,安静得只能听到他们几人的脚步声。
她被引至一间书房。书房内烛火通明,书架林立,堆满了卷宗典籍。书案后,端坐着一位身着深紫色常服、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的老者。他并未抬头,正专注地看着手中一份文书,眉头微蹙,不怒自威。
苏蔓认得他——当朝御史大夫,魏谦。以刚正不阿、言辞犀利着称,是三司会审的主审官之一,亦是朝中少数几位敢与长春宫一系叫板的重臣。
护卫无声退下,关紧了房门。
魏谦这才放下文书,抬起眼。他的目光如同鹰隼,锐利而冷静,上下打量了苏蔓一番,最后定格在她那双沉静的眼眸上。
“苏姑娘。”他开口,声音平稳,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仪,“御王爷已将事情缘由告知老夫。你可知,金殿鸣冤,非比寻常?一字一句,关乎生死,更关乎国体?”
“罪女知道。”苏蔓微微屈膝行礼,声音清晰,“字字泣血,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虚言。”
魏谦点了点头,指向书案对面的一张椅子:“坐。在面圣之前,有些细节,老夫需与你再行核对。尤其是……这些证据的来源,以及你如何获知永济当铺与长春宫的关联。”
这不是闲聊,而是战前最后的推演与审查。魏谦要确保她这个“首告”本身,以及她所持的“铁证”,在逻辑上无懈可击,能经得起朝堂之上最苛刻的质询与反扑。
苏蔓依言坐下,腰背挺得笔直。她知道,真正的考验,从现在就已经开始了。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书房内只有魏谦沉稳的提问和苏蔓清晰、谨慎的回答声。魏谦的问题极其刁钻细致,从她最初在王府内察觉听雨轩异样,到墨池传递消息的细节,再到她如何推断出长春宫的牵连,甚至包括她与萧御之间的几次关键对话(隐去了涉及情感博弈的部分),都逐一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