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 > 第119章 使节

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 第119章 使节

作者:深渊凝望者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25 09:11:54

大政方针既定,朝堂之上的讨论便转向了具体细则。派遣哪位大臣为使节方能不辱使命?新军训练该如何进行,粮饷军械如何调配?加固城防需要征调多少民夫,耗费几许材料?哪些将领可堪重用,填补韩文渊败亡后留下的权力真空?一时间,各种提议、争论、补充之声再次响起,虽然不再如先前那般混乱,却也显得繁杂而迫切。

就在这纷乱的议事声中,一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大臣,脸色却越来越凝重,眉头几乎拧成了一个结。他便是狮驼国的财政大臣,阿史坨坨。他身着剪裁合体的深紫色官袍,袍子上用银线绣着繁复的葡萄藤与钱币纹样,显示出其执掌财赋的特殊身份。他面容精瘦,留着两撇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胡须,眼神中惯常的精明此刻被浓浓的焦虑与无奈所取代。

听着丞相、太尉及各部首脑不断提出的、每一项都意味着巨额开支的计划,阿史坨坨终于坐不住了。他深吸一口气,稳步出列,声音清晰而带着算盘珠子般的精准,却像一块巨石投入了看似平静的湖面:“陛下,诸位同僚,且听臣一言。”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这位掌管着国家钱袋子的老臣身上。

“丞相所言遣使、太尉所议强军、工部所奏筑城……桩桩件件,皆是为国为民之良策。”他先肯定了众人的提议,随即话锋急转直下,语气变得沉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如今已是捉襟见肘,空虚异常!”

他抬起眼,目光坦然地迎向御座上的国王,话语中带着隐晦的提醒与不易察觉的劝谏:“近年以来,为彰显陛下虔信,广弘佛法,国内大兴土木,修建寺庙、佛塔,其规模之宏大,用料之考究,皆是前所未有。各地金佛重塑,法会频开,所耗银钱,如同江河流水,滔滔不绝。国库岁入,十之七八,皆用于此。”

他没有直接指责,但殿内所有人都明白这“虔信”背后,站着的是谁。他微微侧身,向摩柯切页的方向略一颔首,语气愈发委婉,却字字清晰:“圣僧弘扬佛法,功德无量。然,国之存续,亦需银钱支撑。如今军国大事当前,处处需钱,若仍按先前规模支应佛事,则练兵、筑城、遣使等诸多要务……臣,实在无力筹措足够钱粮。”

他终于提出了那个大胆的建议,声音虽轻,却如惊雷:“臣斗胆恳请陛下圣裁,可否……暂缓部分非急迫之寺庙工程,或……酌情降低些许用料规制,将钱粮优先用于军国急务?待国用宽裕,再行补足,想必我佛慈悲,亦能体谅陛下护国佑民之苦心。”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不少大臣暗暗点头,觉得阿史坨坨说出了他们不敢说的话;也有部分虔诚信佛的官员面露不以为然之色。所有人的目光都偷偷瞄向国王和他身旁的圣僧。

尉迟散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暂停或降低修庙标准?这简直是在挑战他的信仰和权威!更是直接拂逆了圣僧的意愿!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带着一丝被触犯的愠怒,断然否决:

“荒谬!供奉我佛,岂能讨价还价,锱铢必较?修建寺庙,乃是积累无边功德,祈求佛光护佑我国祚绵长!此事关乎国运,绝不可怠慢分毫!阿史坨坨,此事休要再提!”

阿史坨坨看着国王那不容置疑的神情,心中暗自叹息。他早已料到会是这个结果,该说的他已经说了,该提的建议也已经提了,听不听,是国王的事。他深深地躬身一礼,不再多言,退回了班列之中,脸上恢复了平日的古井无波,只是那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他内心的无力与忧虑。他知道,最终,所有因资金短缺而无法推进的事务,压力还是会层层传递,最终回到国王自己头上。

果然,接下来的具体商议,几乎每一步都卡在了“钱”上。练兵要饷,筑城要料,遣使要礼……每一项都需要真金白银。尉迟散跋被这无尽的索求弄得焦头烂额,烦躁不堪。

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昏聩的国王最终想出了两个他自认为的“妙计”。

其一,是 加重税收。他以“特别防妖税”、“保境安民捐”等名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加征赋税,盘剥百姓,使得本就不堪重负的民间更是怨声载道。

其二,则更为不堪。他默许甚至暗中鼓励了一种潜规则—— 卖官鬻爵。将一些不太重要的官职,乃至军中一些虚衔,明码标价,售予那些家财万贯却无才无德的富商豪强。此风一开,犹如堤坝决口,狮驼国的吏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去。

一时间,狮驼国内世风日下。贪官污吏横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富者通过买官进一步盘剥百姓,贫者则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官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同堆积的干柴,只需一点火星,便可燃起滔天烈焰。而那座金碧辉煌的皇宫,以及宫中依旧沉迷于佛法与权势的国王,似乎对此浑然不觉,或者说,已然无力回天。阿史坨坨只能在心中哀叹,看着国库账册上日益增长的赤字,预感到风暴的来临。

......

数日后,狮驼国都城城门缓缓开启,一队仪仗肃穆的车马迤逦而出。为首的正是狮驼国外交大臣——哥舒宏。他是一位年约五旬、风度翩翩的老臣,身着绣有莲花与白象纹样的深绯色官袍,头戴象征使节身份的髙冠,面容沉静,眼神中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与重任在身的凝重。

队伍中装载着献给狮驼山群妖的“抚慰”厚礼,皆是精心挑选,带有浓郁西域及古印度风情的珍品:

七彩琉璃宝瓶一对:瓶身流转着梦幻般的光泽,据说能凝聚月华。

象牙雕嵌宝石经匣一座:内衬金丝绒,工艺精湛,华美非凡。

顶级雪山檀香木百斤:香气醇厚悠远,是供奉与熏香的极品。

金丝织就的袈裟料十匹:光华灿烂,虽妖类未必适用,但其价值不言而喻。

各色精美宝石、珍珠数匣:光芒璀璨,象征着世俗的财富。

此外,还有大量精美的金银器皿、绸缎布帛,以及宫廷御制的珍稀糕点蜜饯,可谓给足了“面子”。

队伍跋涉数日,终于抵达了气象森严的狮驼山。在妖兵的引导下,哥舒宏一行被引至狮驼洞前新搭建的一座颇具气势的迎宾大殿。令哥舒宏稍感意外的是,接待他的并非那传说中的‘暗之大鹏’,而是新任的二大王——黄风。

黄风给予了哥舒宏极高的接待规格。大殿内铺着兽皮,燃着松明,虽无狮驼国皇宫的极致奢华,却自有一股粗犷雄浑的气派。宴席之上,烤全羊、炙牛心、山珍野味琳琅满目,美酒更是如同流水般呈上。黄风亲自作陪,态度不卑不亢,既保持了妖族首领的威严,又展现了足够的礼节。

酒过三巡,哥舒宏按照既定策略,开始陈述来意。他言辞恳切,将此次战事的起因完全归咎于已故的韩文渊:“唉,皆因前番统帅韩厉,刚愎自用,贪功冒进,未能体察陛下怀柔远人之圣意,更误解了贵寨安守山林之本心,方有此番兵戈之祸,致使两国生灵涂炭,陛下闻之,亦是痛心疾首,特遣下官前来,致以深切慰问。”

黄风听着这番将责任推给死人的说辞,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唏嘘感慨,顺着对方的话说道:“哥舒大人所言极是!韩统领……确是可惜了。我狮驼山众兄弟,所求不过是一处安身立命之所,于这八百里山野间自给自足,从未敢有觊觎狮驼国万里江山之妄想。往日冲突,实属无奈,还望陛下与大人明鉴。”

见气氛缓和,哥舒宏又试探性地询问了狮驼山如今的主事、兵力配置等基本情况,黄风皆以“大鹏王潜心修行,山中事务由我暂代”、“兄弟们不过是聚在一起求活路,具体数目,连我自己也时常糊涂”等语含糊带过,滴水不漏。

最后,哥舒宏提出了此行最重要的两个请求,他语气沉痛:“黄风大王,不知……我军那些阵亡将士的遗骸,可否容我等带回,使其魂归故里,入土为安?此外,若贵寨俘获了我方人员,我朝愿出重金赎还,以示诚意。”

黄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他放下酒杯,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遗憾”与“敬佩”:

“哥舒大人,贵国将士之骁勇,令人钦佩!彼等皆力战至最后一刻,宁死不降,我寨中儿郎亦是伤亡惨重,不得已……皆为阵斩,未能留下活口。”他顿了顿,继续以关心的口吻说道,“至于遗骸……唉,大人也知,山中气候湿热,尸骸久置,恐生瘟疫,为免祸及苍生,我等只得忍痛,将其集中火化,骨灰已随风撒入山涧,祈愿他们早登极乐了。”

(黄风心中实则闪过一丝懊恼:早知道能换赎金,当初就该留几个活口,现在全喂了血池,亏大了!)

哥舒宏闻言,虽知其中必有隐情,但对方理由冠冕堂皇,也无法深究,只得面露悲戚,叹息不已。

为了展示肌肉,黄风随后邀请哥舒宏观摩了一场精心准备的“阅兵”。

在校场之上,但见:

虎豹军 奔腾如雷,妖气纵横,利爪寒光闪耀,卷起阵阵腥风。

撼山军 踏步而来,地动山摇,重甲覆盖下的巨躯如同移动的堡垒,吼声震天。

飞蝗军 于悬崖峭壁间显踪,箭矢破空,精准地射落数百步外的目标,引得狂风呼啸。

妖兵如山,妖将如海,冲天的妖气凝聚成若有实质的乌云,笼罩在校场上空,给予哥舒宏极大的视觉与心理震撼。他明白,这是黄风在明确地传递信息:狮驼山拥有强大的武力,不惧任何挑战,但此前表达的“只求安身”之意,也并非虚言。

最终,这场外交会面在看似和谐的氛围中结束。双方虽未签订任何盟约,但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互不侵犯”默契。哥舒宏基本完成了探查虚实、缓和关系的使命。

临行前,黄风也命人回赠了礼物,皆是狮驼山特产:一些珍稀的兽皮、药材、以及几坛用山中灵果酿造的烈酒。礼物不算贵重,却代表了狮驼山的“心意”。

哥舒宏带着复杂的心情,以及那些狮驼山“土特产”,踏上了归程。他虽未能带回同胞的遗骸或俘虏,但至少暂时稳住了这群可怕的妖魔,并且亲身感受到了对方那令人心悸的实力。对于国王和满朝文武而言,这或许已经算是一个……不辱使命的结果了。

外交大臣哥舒宏返回狮驼国都城,将狮驼山之行的见闻详尽禀报。他描述了黄风给予的高规格礼遇,转达了对方‘只求安身,不图王业’的‘善意’,更以浓墨重彩渲染了校场阅兵时那冲天的妖气、如林的兵甲,以及妖族大军那令人窒息的强悍战力。

尉迟散跋高踞皇座,听着哥舒宏的汇报,尤其是关于狮驼山军容之盛的部分,虽表面强作镇定,指尖却已微微发凉。然而,当听到黄风亲口承诺并无意进军狮驼国时,他心中那块悬了许久的大石,终是‘咚’地一声落了地。长长的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好!好!哥舒爱卿不辱使命,探查明晰,稳住了妖氛,当记一功!”国王的脸上重新露出了久违的、带着几分轻松的笑容。在他看来,外患已除,至少是暂时消除了。

既无近忧,他那颗沉溺于佛法与虚幻功德的心便再次活跃起来。很快,他将狮驼山的威胁抛诸脑后,重新全身心地投入到他那‘伟大’的佛事工程之中。更加宏大的寺庙被提上日程,更加频繁的法会需要举办,更多的金粉被用来涂抹佛像……国库在阿史坨坨绝望的目光中,以更快的速度空虚下去。

其间,并非没有忠直之臣苦谏。老丞相曾在病榻前上书,恳请“蓄国力以防万一”;太尉仆固太更是多次于朝堂之上,以日渐苍老却依旧刚直的声音,力陈‘妖性狡诈,其言不可轻信,武备绝不可废’!然而,他们的忠言在国王耳中,都成了不合时宜的聒噪。尉迟散跋或是拂袖而去,或是以‘朕心中有数’敷衍了事,甚至对屡次强谏的仆固太产生了厌烦之意。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十数年的光阴,在凡尘俗世中悄然流逝。

在这十数年间,狮驼国的朝堂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新老交替。那位老谋深算的丞相,没能敌过岁月的侵蚀,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溘然长逝。而一生戎马、耿介忠直的太尉仆固太,也在一场风寒后一病不起,带着对国势的深深忧虑,抱憾而终。这些曾支撑国家栋梁的老臣相继离世,朝堂之上,渐渐被一些善于逢迎、精通钻营的新贵所占据。

国家的肌体,也随着这些柱石的崩塌而日益衰朽。沉重的赋税和卖官鬻爵的歪风,腐蚀着吏治的根基,民间怨气积累,犹如暗流涌动。军队因缺乏投入和有力统帅,训练废弛,装备陈旧,当年的“靖难军”精锐早已成为遥远的回忆,剩下的更多是纪律涣散、战力低下的老爷兵。狮驼国,这艘曾经辉煌的巨轮,正不可逆转地向着衰败的深渊缓缓滑去。

与此同时,在相隔不远的狮驼山上,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黄风殚精竭虑的治理下,狮驼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兴盛”。他不仅将原有的“虎豹”、“撼山”、“飞蝗”三军训练得更加精锐善战,还不断完善后勤,开辟了多处隐秘的屯田区域,使得山寨粮草充足,足以支撑长期作战。他利用山中矿藏,建立了简陋却有效的军工作坊,打造的兵甲虽不及人族工艺精良,却胜在坚固耐用,更适合妖族使用。

整个狮驼山,如同一部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在黄风这个冷静而富有能力的“管家”操控下,日夜不停地积累着力量。妖兵数量在佛界暗中的“输血”和黄风有意识的招募下,稳步增加,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对于寿命悠长的妖族而言,十数年光阴或许不算什么,但这点时间,已足够让狮驼山脱胎换骨。

这一日,黄风站在狮驼洞外的了望台上,俯瞰着下方山谷中操练的万千妖兵,只见旌旗招展,妖气如云,喊杀声震天动地。他目光沉静,心中却波澜涌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那股东风——西王母的蟠桃盛宴,根据‘暗之大鹏’的推算和某些隐秘渠道传来的消息,已然临近了。命运的齿轮,即将开始新一轮的疯狂转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