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 > 第118章 皇宫

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 第118章 皇宫

作者:深渊凝望者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25 09:11:54

狮驼国的皇宫,矗立在都城中心,与东土建筑的飞檐斗拱、庄重典雅迥然不同,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巨大的白色大理石构成了宫殿的主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一座雪山雕琢而成的神只。宫殿顶部并非陡峭的坡面,而是众多圆润的穹顶,如同巨大的珍珠散落,最大的主殿穹顶更是包裹着金箔,在蓝天映衬下放射出令人不敢直视的耀眼光芒。宫殿四周耸立着镂空雕刻的细长宣礼塔,塔尖直指苍穹。

宫殿内部更是极尽奢华。廊柱皆由整块彩色玛瑙或碧玉雕成,墙壁上镶嵌着五彩琉璃与金箔拼贴成的繁复壁画,描绘着神佛讲经、飞天起舞的场景。穹顶内部垂下巨大的水晶灯盏,成千上万颗切割精美的水晶折射着光芒,将大殿映照得如梦似幻。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与檀木混合的昂贵香气,地上铺着来自遥远西方的、织满金线的厚软地毯。整个皇宫,宛如《天方夜谭》中的神话殿堂,每一寸空间都在彰显着无上的财富与权力。

此刻,在那由纯金与象牙打造的、镶嵌着无数宝石的巍峨皇座之上,坐着狮驼国的国王——尉迟散跋。他约莫四十岁年纪,肤色微深,有着卷曲的黑色短发和浓密的络腮胡,胡须精心修剪并涂了香膏。他鼻梁高挺,眼窝深邃,一双棕色的眼眸本应充满王者的锐利,此刻却只剩下阴晴不定的惊怒与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他身披一件以金线绣满孔雀羽纹、缀满各色宝石的华丽锦袍,脖颈上挂着层层叠叠的珍珠与红宝石项链,手腕上戴着沉重的金镯,整个人仿佛被财富包裹,却压不住内心的惶惑不安。

就在刚才,一个浑身浴血、甲胄破碎的传令兵被侍卫拖了进来,他几乎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用尽生命最后的力气,从嘶哑的喉咙里挤出了四个字:

“大军……完了……”

随即,头一歪,彻底没了声息。那绝望的声音似乎还在富丽堂皇的殿宇间回荡,与这满室的奢华形成了令人心悸的对比。

几万大军!征讨一个区区的狮驼山妖匪,僵持了数月,耗费了无数的粮草军饷,最终……就这么完了?只回来了一个报丧的死人?

尉迟散跋猛地从皇座上站起,锦袍下的身体因愤怒和恐惧而微微颤抖。他一把抓起御案上那只镶满宝石的金杯,狠狠掼在地上,醇美的葡萄酒液如同鲜血般溅在光洁的地面和昂贵的地毯上。

“废物!都是废物!韩文渊这个废物!几万精锐,竟然全军覆没!他还有何面目来见朕?!”他的咆哮声在空旷的大殿里激起回响,侍立的宫女和侍卫们吓得噤若寒蝉,深深低下头,不敢直视天颜。

盛怒之后,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狮驼山妖匪竟然强悍至此?那接下来,他们会不会……兵临城下?一想到这个可能,尉迟散跋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他下意识地转向皇座旁一侧,那里静静地站立着一个人。

正是那位深受他信赖的圣僧——摩柯切页。摩柯切页依旧身披那件简单的赤色袈裟,手持念珠,面容慈悲平和,与国王的失态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微微垂眸,仿佛殿内发生的这一切喧嚣都与他的禅心无关。

“圣僧!圣僧!”尉迟散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求,“你告诉朕,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韩文渊误国!如今妖匪势大,如之奈何?朕的江山……朕的江山会不会……”

摩柯切页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国王惊恐的眼神,他单掌竖于胸前,声音温和而具有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如同潺潺流水,试图熄灭那焦躁的火焰:“陛下,稍安勿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韩统领兵败,乃是定数,亦是那些妖族孽障气数未尽,负隅顽抗所致。陛下乃真命天子,受佛法庇佑,区区妖匪,不过疥癣之疾,何足挂齿?”

他缓步上前,拾起地上那只摔瘪的金杯,动作优雅从容:“陛下当保重圣体,勿因外魔侵扰而乱了心神。我佛慈悲,亦降雷霆。待老衲奏明我佛,自有金刚护法,前来荡涤妖氛,还狮驼国一个朗朗乾坤。”

听着摩柯切页沉稳的话语,尉迟散跋剧烈起伏的胸膛稍稍平复了一些,但他眼中那抹深深的忧虑和恐惧,却并未完全散去。他重新跌坐回皇座,看着殿下那具刚刚被拖走的传令兵尸体留下的淡淡血痕,只觉得这原本温暖如春的宫殿,此刻竟有些阴冷刺骨。

在圣僧摩柯切页那看似安抚实则空洞的言语下,尉迟散跋心中的惊怒与恐惧并未真正平息。他深知,几万大军灰飞烟灭,这绝非“疥癣之疾”,而是动摇国本的大祸!他需要实实在在的对策,需要他的文武百官为他分忧解难。

“传旨!鸣钟!召集所有文武大臣,即刻上殿议事!” 国王压抑着颤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或者说,是强装出来的威严)下令。

很快,象征着紧急朝会的沉重钟声在皇宫上空回荡。不多时,身着各式华丽朝服、头戴高冠或缠着精致头巾的文武大臣们,脚步匆匆地涌入这金碧辉煌的议事大殿。他们大多还不知发生了何事,只是从那急促的钟声中感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当尉迟散跋用带着余怒和惊惶的语气,宣布了剿匪大军全军覆没,仅一传令兵回报便即身亡的噩耗时,整个大殿先是陷入了一片死寂,落针可闻。随即,如同冷水滴入滚油,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数万大军……全完了?这……这怎么可能!”

“天啊!狮驼山妖匪何时变得如此厉害?”

“韩文渊!韩厉!你这个饭桶!误国庸才!葬送我狮驼国数万儿郎!”

“陛下!臣请旨,愿领兵出征,踏平狮驼山,为韩统领报仇,为国雪耻!”一位满脸虬髯、性情刚猛的武将出列,声音洪亮,带着悲愤。

“不可不可!贼势正盛,连韩统领都……此时再出兵,岂非以卵击石?”一位文官立刻反驳,脸上写满了恐惧。

“难道就任由妖匪坐大,威胁王城吗?”

“当务之急是加强城防!谨守门户!”

“守?能守到几时?应当遣使求和……”

......

大殿之上,惊呼声、责骂声、请战声、畏战声、争吵声混杂在一起,乱哄哄如同一锅煮沸的粥。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震惊与主张,却无人能提出一个让众人信服、让国王安心的万全之策。尉迟散跋坐在高高的皇座上,看着下方这群平日里道貌岸然、此刻却如同无头苍蝇般的臣子,只觉得无数只苍蝇在耳边嗡嗡作响,头疼欲裂,刚刚压下去的怒火又隐隐有复燃的趋势。

“够了!” 他猛地一拍御座那镶嵌着巨大蓝宝石的扶手,发出一声怒吼,“都给朕闭嘴!如此喧哗,成何体统!一个一个讲!”

帝王的威压(哪怕是色厉内荏的)暂时镇住了场面,大殿内迅速安静下来,众臣垂首屏息,不敢再随意出声。

尉迟散跋阴沉的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了站在文官行列最前方,那位须发皆白、身着紫金蟒袍的老丞相身上。

“丞相,”国王的声音带着疲惫和期待,“你乃国之柱石,历经三朝,见识广博。眼下局势,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老丞相其实也是刚刚得知这惊天噩耗,心中同样震撼不已,哪里能瞬间想出什么妙计良策?但国王垂询,又不能不答。他浑浊的眼珠在深深的眼窝里飞快地转动了几下,权衡着各种利弊,枯瘦的手指下意识地捻着胸前的长须。

片刻沉吟后,老丞相缓缓出列,躬身施礼,用他那特有的、带着几分沧桑和圆滑的嗓音说道:“陛下,老臣以为,韩统领兵败,虽令人痛心疾首,然则……木已成舟,当务之急,并非意气用事,亦非仓促再启战端。”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国王的脸色,继续道:“贼人新胜,其势正锐,锋芒不可硬撼。且我军新丧主力,士气低落,急需休整。此时若再强行用兵,恐……恐非良策。”

他看到国王眉头紧锁,但并未打断,便知说到了点上,话锋一转:“老臣愚见,不若……暂且隐忍,遣一能言善辩之使,携厚礼前往狮驼山贼营,名为抚慰,实为探查。”

“哦?抚慰?” 尉迟散跋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不满。

“陛下明鉴,” 老丞相不慌不忙地解释,“此举一则可示我王化宽容,暂缓其兵锋,为我加强城防、重整军备争取时间;二则可借此机会,亲眼探查贼巢虚实,了解那‘暗之大鹏’与黄风、青虎等贼首的真正意图与实力;三则嘛……或许能探听出他们与……与某些势力的关联,知己知彼,方能谋划将来啊。”

他最后总结道:“此乃缓兵之计,亦是窥敌之策。待我朝恢复元气,洞悉敌情之后,是战是和,是剿是抚,陛下再做圣裁,方能稳操胜券。”

老丞相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避免了立即开战的风险,又给出了看似可行的行动方案,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国王和朝廷的表面尊严——不是求和,是“抚慰”和“探查”。

殿内众臣听完,面面相觑,虽然觉得有些憋屈,但仔细一想,在目前这种近乎绝境的形势下,这确实是唯一看似稳妥、能争取时间的办法了。于是,先前那些主张立刻出兵的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附议之声:

“丞相老成谋国,此计甚妥!”

“臣附议!”

“当遣使探查虚实!”

尉迟散跋坐在皇座上,面无表情,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不甘,又有一种无奈的认同。沉默良久,他既没有立刻赞同,也没有反对,只是那深邃的眼眸中,变幻着复杂难明的光芒。他知道,丞相的建议,或许是当下最现实的选择,但这口憋闷之气,却堵在胸口,难以咽下。

国王尉迟散跋阴鸷的目光从老丞相身上移开,缓缓扫过丹陛之下噤若寒蝉的群臣,最后定格在武将行列首位那位身形魁梧、面容刚毅的老者身上——正是执掌全**事的太尉,仆固太。他身着一套做工精良的玄色铠甲,肩甲铸成咆哮狮头状,虽未持兵刃,但那股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与周围锦袍文官形成了鲜明对比。

见国王目光投来,仆固太心知无法回避,他深吸一口气,沉稳地迈步出列,甲叶发出轻微而铿锵的摩擦声。他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带着武人特有的直率,却又巧妙地糅合了一丝谨慎:

“陛下,臣仆固太,有本启奏。”

尉迟散跋微微颔首,示意他讲下去。

仆固太先是向老丞相的方向略一拱手,表明立场:“丞相老成持重,所言遣使抚慰、探查虚实之策,于眼下局势而言,确是稳妥之法,臣附议。” 他先肯定了文官领袖的意见,避免直接对立。

随即,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痛而凝重:“然,臣忝为太尉,执掌军事,于此次兵败,更有切肤之痛!韩文渊……韩厉,乃臣一手擢拔于行伍,其人之武勇、韬略、胆识,臣深知之!绝非庸碌无能之辈!正因如此,此次数万精锐竟于旦夕之间全军覆没,且败得如此……悄无声息,仅在最后传回四字噩耗,实在令臣……百思不得其解,亦痛彻心扉!”

他抬起眼,目光坦然地迎向国王,话语中充满了不解与探究:“前日韩厉尚有秘奏传来,言及已觅得良机,欲毕其功于一役,言辞间信心十足。何以转眼之间,形势便急转直下,乃至一败涂地?此中蹊跷,绝非寻常剿匪失利可比。”

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眼角的余光极快地、不着痕迹地扫过国王身侧面无表情的摩柯切页,措辞变得更加审慎:“臣斗胆直言,此次兵败,或与近月以来,军中……乃至举国上下之某些变故,有所牵连。”

他没有直接点明“除妖运动”,而是用了“变故”一词,但殿内所有人心知肚明。他继续以客观的数据和军事角度分析道:

“陛下明鉴,自……自清查以来,军中妖族兵将十去七八。妖族天生体魄强健,于山林作战更具优势,其战力,往往一人可抵我人族精锐数人。此部分战力之骤然空缺,虽经补充,然新兵训练不足,默契全无,战力实则大打折扣。此消彼长之下,军心亦难免浮动。”

他将重点拉回到现实的应对策略上,声音恢复了武官的坚决:“是故,臣以为,当务之急,除丞相所言之遣使探查外,我朝必须立刻着手以下诸事:

其一,广募兵勇,加紧操练!需以重赏招募国内勇武之士,并延长新兵操练时日,务必使其熟悉战阵,恢复我军元气。

其二,加固城防,整备军械!王城及各处关隘之防御工事需立刻检修加固,弩箭、滚木、礌石等守城器械务必充足。

其三,广布哨探,严密监控!需派遣大量精明强干之斥候,深入狮驼山左近,日夜监视妖匪动向,一有异动,即刻来报,绝不可再如这次般耳目闭塞!”

仆固太的最后几句话掷地有声:“陛下,狮驼山妖匪经此一役,气焰必然嚣张。我朝唯有外示以缓,内修武备,方能在妖匪可能的下一步行动中,立于不败之地!武备,乃立国之本,不可一日松弛!”

仆固太的这番进言,既有对败局的痛心与分析,又含蓄地指出了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提出了具体、务实的军事补救措施。他没有直接指责谁,而是从纯军事角度出发,既照顾了国王的颜面,也避免了与圣僧摩柯切页的正面冲突。

尉迟散跋听完了文武两位重臣的意见,靠在皇座上的身躯似乎更加沉重了。他缓缓闭上眼睛,手指用力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无论是丞相老谋深算的“缓兵之计”,还是太尉立足现实的“强军之策”,都指向同一个无奈的事实——目前的狮驼国,已无力立刻对狮驼山发动新的征讨,只能被动地采取守势,并试图去理解那骤然变得无比危险的敌人。

良久,他睁开眼,疲惫地挥了挥手,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无力:

“就……依二位爱卿所奏吧。遣使、练兵、固防、侦伺……诸般事宜,由丞相与太尉会同有司,尽快拟出章程,报与朕知。”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但那挥手的动作,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承载了更深的忧虑。这金碧辉煌的宫殿,此刻在他眼中,似乎也蒙上了一层难以驱散的阴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