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茶香暖八岁 > 第26章 初晤资本

重生茶香暖八岁 第26章 初晤资本

作者:凝宝Ella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3:20

南疆商贸公司代表即将亲自前来考察的消息,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林家小院里的空气滋滋作响。之前的焦虑和争论,还停留在纸面和想象中,而此刻,资本的具象化代表,即将带着山外的气息和审视的目光,踏入这片弥漫着茶香的土地。一种混合着巨大机遇的诱惑和未知风险的恐慌,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父亲林国栋接到刘技术员的确切通知后,在单位里就有些坐立不安。下班回家的路上,脚步都比平时沉重许多。他反复咀嚼着“南疆商贸公司”这个陌生的名字,试图从中品出些许意图,却只感到一片茫然。公司、投资、股权……这些词汇对他来说,如同天书,远比他熟悉的报表和公文复杂深邃。他感到自己像是一个即将被推上擂台的拳手,却连对手的路数都一无所知,这种无力感让他备受煎熬。

推开院门,迎接他的是比往日更加凝重的气氛。爷爷林大山没有像往常一样在灶台边忙碌,而是蹲在院角,闷头抽着烟筒,佝偻的背影写满了抗拒和烦躁,烟雾缭绕,仿佛是他内心纷乱思绪的外化。母亲周芳在厨房里心不在焉地摘着菜,眼神飘忽,时不时停下动作,忧心忡忡地望向门口。连奶奶李秀英哄着莉莉的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国栋,回来啦?那边……怎么说?”周芳看到丈夫,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急切地迎上来,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林国栋叹了口气,把情况简单说了。“……人过几天就来,说是先看看咱们这的情况,再谈谈。”

“看看?有啥好看的!”爷爷猛地磕了磕烟筒,站起身,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不就是看咱们这穷山沟,看咱们这土灶台,掂量着能榨出多少油水吗?黄鼠狼给鸡拜年!” 他对这种带有强烈目的性的“考察”,有一种本能的、基于世代农耕经验的反感和警惕。

周芳的担忧则更具体:“来人是什么样的人?好不好说话?咱们该怎么接待?总不能像对待刘技术员那样吧?会不会嫌咱们这儿寒酸?”

这些问题,也是林国栋正在头疼的。接待的规格、谈话的分寸、底线的把握,每一样都需仔细斟酌,一步走错,可能满盘皆输。

林薇安静地看着大人们的焦虑,她能感受到那种即将与一个完全不同世界接触的紧张。她知道自己无法消除这种紧张,但可以引导家人将注意力从被动担忧转向主动准备。

她走到爷爷身边,拉住他粗糙的大手,仰起脸说:“爷爷,咱们的茶香,是因为咱们的山好、水好、你的手巧。那个公司的伯伯从很远的地方来,就是想来闻闻这不一样的香味呀。咱们就像平时一样,让他看咱们怎么照顾茶树,怎么炒茶,好不好?” 她将“考察”定义为对独特价值的“欣赏”,而非单方面的“审视”,试图减轻爷爷的敌对情绪。

她又对父亲说:“爸爸,咱们把帮李爷爷他们治虫、还有合作小组一起干活的事,也告诉那个伯伯,好不好?让他知道,咱们的茶香,不是一家人的,是好多人的心意在一起呢。”

她的话,提醒家人要展示的不仅是产品,更是背后的生态、技艺和人情,这是资本难以复制的软实力。

林薇的话起到了一定的镇定作用。家庭会议再次召开,这次的目标明确:制定应对考察的策略。

“躲是躲不掉了,只能面对。”林国栋定了调子,“咱们的策略是:坦诚、自信、有底线。不夸大,也不自卑。咱们就展示最真实的一面,好的坏的都让人家看。重点是,要让他们明白,林家茶的价值,核心在‘林’字上,在爸的手艺上,在咱们这片山水上,而不单单是茶叶本身。”

爷爷闷声道:“手艺就在手上,他们要看,就看。想学,门都没有!”

周芳担心接待:“吃饭怎么办?住哪儿?总不能让人家跟着咱们吃咸菜喝稀饭吧?”

林国栋想了想:“吃饭就在家里,弄几个家常菜,干净实惠就行,显得咱们实在。住的话,公社有招待所,咱们安排好。关键不是这些表面文章,是谈话的内容。”

他们详细预演了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产量、成本、发展规划、对合作的期望等等。林国栋负责主要应答,爷爷在技术问题上把关,周芳和奶奶负责展现家庭和睦与后勤保障的良好面貌。林国栋特别强调:“关于工艺保密和品牌归属,这是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口。合作可以,控制权不能丢。”

同时,林国栋也悄悄做了另一手准备。他私下里去找了乡镇企业局张副局长和农技站陈技术员,坦诚了目前的处境和担忧,希望他们能在“适当的时候”,以非正式的方式,过来帮忙“撑撑场面”,“把握一下政策方向”,让投资方知道,林家背后并非毫无倚仗。张局长和陈技术员都表示理解,答应见机行事。

接下来的几天,林家小院进行了一次不同于以往大扫除的“备战”。打扫得更彻底,但也保留着农家应有的生活痕迹;爷爷精心准备了一批极品茶青;周芳琢磨着既不失礼又不显铺张的菜单;连林国栋也翻出了一些关于农村经济政策的文件学习,以备不时之需。一种临战前的紧张与有序,弥漫在空气中。

考察的日子终于到了。那天上午,一辆在这个小县城里极为罕见的、擦拭得锃亮的黑色桑塔纳轿车,缓缓停在了林家院门外的土路上。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国营茶厂的刘技术员,随后,一位穿着笔挺灰色西装、打着领带、约莫四十岁上下、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精干的中年男子,迈步下车。他目光锐利,迅速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最后落在闻声出迎的林家几人身上,脸上露出一种职业化的、恰到好处的微笑。

这位,就是南疆商贸公司的项目经理,姓吴。

“林组长,林老,打扰了!这位就是我们公司的吴经理。”刘技术员连忙介绍。

“吴经理,欢迎欢迎!快请进!”林国栋压下心中的紧张,热情地迎上前握手。爷爷也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点了点头。

吴经理握手很有力,说话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林组长,林老先生,太客气了。久闻林家茶大名,今天特地来学习学习。” 他的话客气,但眼神中的审视意味,却毫不掩饰。

一行人进屋落座。周芳和奶奶端上泡好的新茶。吴经理没有急于寒暄,而是先端起茶杯,动作优雅地观色、闻香、小口品尝,整个过程专业而专注,俨然一副行家做派。品尝后,他微微颔首:“嗯,汤色透亮,香气沉稳,入口醇和,回甘悠长。是好茶!果然名不虚传!” 赞美是真诚的,但也带着一种品鉴商品的冷静。

简单的茶叙后,吴经理提出要看看茶园和制作过程。爷爷带着他们去了后山茶园,吴经理仔细查看了茶树的长势、土壤情况,问了一些关于品种、树龄、施肥管理的问题,问题都很专业,显示出他并非门外汉。爷爷一一作答,谈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渐渐放松了些,言语中也带上了自豪。

回到院子,爷爷现场演示炒茶。吴经理看得非常仔细,对火候的掌控、揉捻的力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触及到了爷爷凭感觉掌握的核心经验边缘,都被爷爷用“火候到了自然知道”、“手上感觉”等含糊的话带了过去。吴经理也不深究,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考察过程看似顺利,但林国栋却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位吴经理,不像刘技术员那样带着技术员的纯粹,也不像供销社胡主任那样带着体制内的傲慢,他更像一个冷静的猎手,在仔细评估着猎物的价值和弱点。

中午在家吃饭时,气氛稍微活络了一些。吴经理很随和,称赞周芳的菜做得好吃,有家常味道。但饭桌上的话题,很快就被他引向了更实际的方面。

“林组长,”吴经理放下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进入正题,“通过今天的参观,我对林家茶的品质和潜力,非常有信心。不过,从商业角度考虑,有几个现实问题,我们需要坦诚交流一下。”

林国栋心道“来了”,坐直了身体:“吴经理请讲。”

“首先是产量和稳定性。”吴经理开门见山,“依赖林老先生的手工炒制,精品率固然高,但产能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市场推广的需求。其次是标准化,虽然风味独特,但缺乏量化标准,不利于质量控制和大批量复制。最后是品牌和市场,目前‘林家茶’的影响力还局限于本地,缺乏系统的品牌规划和营销渠道。”

他顿了顿,看着林国栋和爷爷,抛出了核心问题:“我们公司如果投资,目标是将‘林家茶’打造成一个高端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这就需要解决上述问题。不知林组长和林老先生,对未来的合作模式,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比如,在扩大生产和引入现代工艺方面,能否有一些……灵活性?”

这番话,绵里藏针,直接指向了林家最核心的坚守与资本追求效率之间的根本矛盾。

面对吴经理犀利而专业的提问,林国栋深吸一口气,按照既定的策略,不卑不亢地回应。他首先肯定了吴经理指出的问题确实存在,然后话锋一转,着重强调了林家茶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不可替代的传统工艺和独特风味,并介绍了合作小组在适度扩大规模、保证品质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努力。关于“灵活性”,他委婉但坚定地表示,工艺的精髓必须保留,这是品牌的根基。

爷爷也补充道:“吴经理,茶这东西,急不得。机器快是快,但炒不出这口锅气,炒不出这手心的温度。这味道,是时间熬出来的,偷不了懒。”

双方的谈话,在友好但略显紧张的氛围中进行着,触及了核心,但都留有余地。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张副局长和陈技术员爽朗的笑声,他们“恰好”路过,进来打个招呼。这及时的“援兵”,让谈话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张副局长以官方身份,强调了县里支持特色产业、保护传统工艺的政策导向,陈技术员则从技术角度肯定了古法工艺的科学价值。

吴经理是何等精明的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味。他脸上的笑容更加热情,不再深入逼迫,转而开始探讨一些更具体的、可能双赢的合作设想,比如共同注册品牌、利润分成模式、市场推广分工等。

考察在看似融洽的气氛中结束。送走吴经理和刘技术员后,林家几人回到堂屋,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打了一场硬仗。

“这人……不简单。”林国栋擦着额头的细汗,心有余悸地说,“说话滴水不漏,句句都在点子上。”

爷爷也叹道:“是个厉害角色。不过,咱们也没输阵。”

初步接触,算是平稳度过。但大家都明白,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几天后,刘技术员打来电话,语气带着几分兴奋:“林组长!吴经理回去后,对你们评价很高!公司方面很感兴趣,初步同意以你们设想的‘品牌共建、利润分成’为基础进行深入谈判!他们很快就会起草一份详细的合作意向书过来!”

消息传来,林家小院一片欢腾!这意味着,他们的坚守和策略,初步赢得了资本的尊重!

然而,高兴之余,林国栋心里却隐隐有一丝不安。意向书……那厚厚的、充满法律术语的文件,里面会藏着多少他们看不懂的陷阱?

果然,一周后,一封来自省城、措辞严谨、装帧精美的《合作意向书》草案,通过邮局寄到了林国栋手中。他迫不及待地打开,密密麻麻的条款、陌生的专业术语,看得他头晕眼花。当他努力读到关于“品牌所有权归属”、“决策机制”、“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时,眉头越皱越紧……

这看似美好的意向书背后,似乎隐藏着与口头商议不尽相同的玄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